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水稻病虫害呈大发生态势,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迁入数量早于往年10天以上,迁入数量数倍于往年,发生范围广,预计将达13.4亿亩次。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水稻重大病虫防控暨重大植物疫情阻截  相似文献   

2.
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测报显示,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稻飞虱迁入期偏早、数量偏大,褐飞虱比例为近年来最高年份,而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量均与常年相当。预计今年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这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形势较为严峻,将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全国水稻品种和种植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适宜于"两迁"害虫迁入为害;而境外存在一定"两迁"害虫虫源,随着当地水稻逐渐成熟收割,将有大量虫源迁入我国。综合水稻生长情况、境外虫源和气象条件,结合当前"两迁"害虫发生现状,预计早稻、中稻前期"两迁"害虫发生形势仍  相似文献   

4.
褐飞虱是通州市水稻生产中后期的主要害虫,2005年在沿江、沿海地区大发生,导致水稻出现大面积成片倒伏枯死;2006年又是特大发生,其虫量为去年同期的35倍,成为又一个暴发成灾之年。其发生特点是:灯下迁入峰期偏早,迁入量特大;田间短翅型成虫始见早,数量多;后期稻田虫卵量高,为害  相似文献   

5.
《农药市场信息》2006,(23):28-30
褐飞虱是通州市水稻生产中后期的主要害虫,2005年在沿江、沿海地区大发生,导致水稻出现大面积成片倒伏枯死2006年又是特大发生,其虫量为去年同期的35倍,成为又一个暴发成灾之年。其发生特点屉:灯下迁入峰期偏早,迁入量特大;田间短翅型成虫始见早,数量多:后期稻田虫卵量高,为害严重。由于预报准确、药剂对路、防治适时、连续施药高,为害严重。由于预报准确、药剂对路、防治和用药到位,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四代褐飞虱的暴发为害。  相似文献   

6.
稻纵卷叶螟是瓮安县水稻种植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2020年,瓮安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发生程度达五级,第三代、第四代幼虫接连大发生,不但危害高峰期早于往年,危害期也长于往年。本文对2020年稻纵卷叶螟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近期,山、思茅、红河、临沧、版纳、保山等6个州、市稻区出现明显的稻飞虱迁入峰,虫量普遍高于去年同期。水稻秧田和大田不同程度受害,山、思茅大部和其他地区的局部稻飞虱处于中等偏重至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近55万亩。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以来,水稻用药市场杀虫剂的主导地位有所动摇,大部分地区虫害大幅减轻、病害发生程度与往年相当,导致水稻杀虫剂市场疲软,杀菌剂市场则相对乐观。一、湖南省益阳市湖南省益阳市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发生程度偏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纹枯病偏重发生。据了解,针对纹枯  相似文献   

9.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初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文章通过研究不同栽培方式下灰飞虱发生数量及其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关系、不同水稻品种间条纹叶枯病田间自然消长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间条纹叶枯病发病程度差异明显;而灰飞虱发生数量与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呈正相关而推迟播期、推广轻简栽培方式有利减轻前期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0.
<正>4月14日,全国农技中心印发了《当前水稻迁飞性害虫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动态》(植物病虫情报2013年第12期)文件,通报了当前水稻迁飞性害虫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截至目前,国内稻飞虱迁入峰期较上年偏早,迁入范围较广,迁入虫量偏多,海南中南部田间虫量高于上年同期,北部湾周边稻区田间虫量略低于上年同期;稻纵卷叶螟总体发生较轻,广西局部虫量高;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海南、广东雷州已有发现。境外虫源地田间稻飞虱虫量较高,与上年同期相当。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是宁夏自治区水稻上的主要病害,每年都有发生。据青铜峡农技推广中心调查,今年部分水稻田块在苗期发现苗瘟,但其他种稻区目前尚未发现水稻稻瘟病。稻飞虱该区最初虫源是从南方迁来,迁入高峰期在7月份,迁入的季节遇有雨日多、雨量大利其降落,迁入时易大发生,田间阴湿,生产上偏施、过施氮肥,稻苗浓绿,密度大及长期灌深水,利其繁殖,受害重。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7月份灌区降水偏少,不利于稻飞虱迁入,预计今年仍有一定程度的发生,部分密度大、过施氮肥田块中度发生。宁夏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刘嫒  相似文献   

12.
病虫预报     
<正>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测报显示,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稻飞虱迁入期偏早、数量偏大,褐飞虱比例为近年来水稻"两迁"害虫虫情严峻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1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呈严重发生态势,程度重于2010年,预计发生面积0.93亿公顷次,同比增加5%。其中,虫害发生0.67亿公顷次,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偏重至大发生;病害发生0.27亿公顷次,纹枯病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稻瘟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潜在流行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正>已经过去的2013年,中国农药工业确实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农药行业的利润整体增涨,增幅好于其它行业,农药出口继续保持旺盛态势。2014年农药行业前景又将如何?据专家预测,农药行业今年前景依然看好,行情总体可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2014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专家预计,今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维持重发态势,累计发生面积约55亿亩次,发生重于2013年。其中,水稻"两迁"害虫、水稻螟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从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了解到,今年该省作物重大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预计水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和一代二化螟大发生,其他病虫除个别有所波动外,大部分病虫发生程度接近常年。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日,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组织省、市病虫测报专家对2014年湖南省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分析。与会专家根据历年病虫发生资料和冬后病虫调查基数,结合作物布局、耕作栽培特点及气象因素等综合分析,预计:2014年全省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纹枯病、稻飞虱大发生;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存在流行风险。玉米  相似文献   

17.
《种业导刊》2014,(2):10-13
<正>2013年12月6~7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2014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预计201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维持重发态势,累计发生面积约3.67亿公顷次,发生重于2013年。其中,水稻"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粘虫、玉米螟重发区域广,稻瘟病、小麦赤霉病、玉米大斑病和马铃薯晚疫病流行风险高,小麦条锈病在部分地区有偏重发生可能,二点委夜蛾、飞蝗和草地螟总体发生平稳。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水稻病虫暴发频繁,危害严重,及时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对确保水稻生产和粮食生产安全意义重大。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预测,2011年水稻病虫害继续呈严重发生态势,程度重于2010年,预计发生面积0.93亿公顷次(13.9亿亩次)。为做好2011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危害损失,特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水稻病虫害发生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3000万ha,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3,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5%。生物灾害是影响中国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每年因水稻病虫害为害虽经防治仍然造成经济损失400-500万t。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是中国水稻生产上为害严重的几种重要的病虫害,2001-2004年全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超过8500kha次,其中2003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的72。5%。近年来水稻病虫在全国的发生特点表现为:一、大部地区病虫害发生较重,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发生程度中等以上的有稻飞虱、水稻纹枯病;二、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渐上升为重要病虫害;三、发生面积较大,波及面广。2004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厄尔尼诺事件将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近年来,随着粮食种植效益的提高,早稻面积将继续回升,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将进一步加大,对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有利;部分地区部分高产、优质但易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种植,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20.
<正>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早稻和晚稻的一种迁飞性害虫,近些年来,在南方稻区发生和危害重。每年的7~8月份,从南方迁入的稻纵卷叶螟迁入量大,迁入峰次多,尤其是在锋面天气多和台风雨多的情况下,迁入量突增,常造成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对晚稻生产构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