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组成的复合体,园林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生态美学的研究和作用。城市园林景观环境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园林生态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济南市目前生态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和城市生态城市发展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工农、交通、贸易、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城市规模、数量和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园林城市也随之应运而生了。一、园林城市的涵义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顺应城市居民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  相似文献   

3.
赵晶  陈月华 《绿色科技》2014,(9):164-166
指出了符合园林景观总体风格的植物景观设计是突出园林风格的重要元素,植物景观特点的形成是由气候地理条件、人文历史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异地风格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形成的根本原因入手,以当下时兴的几种异地景观风格为例,从植物造景角度探讨了在我国营造异地风格园林景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湿地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城市湿地越来越少,人们忽略了湿地景观的建设,本文从生态角度和景观角度对湿地、人工湿地、湿地园林以及湿地植物进行了概括综述。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三年,国家建设部在广泛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的基础上,正式颁发了我国《园林城市标准》.之前,广东省建委、广东园林学会,根据谢非书记提出的建设“花园式城市”的指示精神,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了“花园式城市”的研讨活动,但一直未形成规范和具体化的标准.《园林城市标准》的颁发,对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进行了规范和具体化.进一步搞好园林绿化,创建“园林城市”,是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给首都城市建设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化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国际一流的园林城市,是新时期园林工作者重要的职责。为实现“绿色奥运”,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地处首都西部的新市区——石景山区,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正用更高的水平和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7.
创建园林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园林城市的建设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要注重传承中华民族园林文化传统,创造符合自己民族特色,以人的自然化反映园林的科学性,以自然的人化反映园林的艺术性,具有中国特色、地方风格并符合现代生活需要的园林.  相似文献   

8.
山、水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城市空间形态、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在如今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等繁多的城市名目背景下,山水城市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众多学者致力研究的热点。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案例,通过对南宁市实地调研、进行山水格局的现状分析,对城市主要山体(青秀山、五象岭)、水系(邕江)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从城市景观的角度,以山水城市的建设为理论依据,针对性地提出了南宁市"显山露水"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选定济南市城区不同类型的典型园林绿地,参考林业碳汇的方法,采用生物量计测方法对选定样地内植物群落净碳储量进行定量化分析,从植物种类和特性、植物景观结构、群落结构、植物景观形式、植物规格和种植密度等方面进行碳汇效应评价,从而得出了一些可用于指导济南市城市建设低碳高效绿地的建议,为建设低碳园林城市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透过广东园林城市的建设成就,分析了现状存在着的一些矛盾,如:城市总体规划与园林城市建设目标不配套,园林城市建设所需扩大的城市绿化用地来源难以保障,园林城市的建设任务不能仅仅由园林部门来“承包”等问题;概述了国内外有关“绿色城市”、“生态城市”的研究与建设动态;提出:面向新世纪,广东的园林城市建设应当要有新高度新思想、新措施。  相似文献   

11.
翁子添 《广东园林》2020,42(1):31-35
华南植物园水榭和桂林芦笛岩水榭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岭南园林建筑的两处经典作品。它们与明代造园专著《园冶》里"花间隐榭,水际安亭"的字句遥相呼应,以现代主义建筑的创作风格构造出中国传统山水居游的惬意情境。以这两个经典现代风景建筑为例,尝试从情境、场景和身体体验3个不同角度,具体探讨风景建筑的营境操作。情境旨在针对建筑总体布局进行分析;场景则着眼于空间组合的探讨;最后从身体体验出发,讨论建筑的细部设计。  相似文献   

12.
天伦随园别墅区,吸收我国江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园林布局和艺术手法,依托十三陵水库风景区,在植物选择上以北方乡土树种为主,创造出具有传统民族风格和现代人文精神的居住环境,文章着重阐述其种植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13.
论广东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翼飞  陆琦 《广东园林》2008,30(1):20-23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对中国造园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岭南园林代表的广东传统园林。在造园手法上集中反映了岭南园林的艺术水平;而特点的形成,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地方环境。随着广东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的丰富和发展,其园林艺术则必将散发出更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卢应斌 《广东园林》2012,34(2):20-23
园林历史文化特色,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园主思想境界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本文对清晖园的建园历史、园林布局、庭园空间、建筑特征和装饰风格等进行研究探讨以了解其园林艺术文化,希望为新时期的园林建设提供借鉴经验,并使优秀的广东传统园林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张莉 《广东园林》2011,33(2):51-54
材料,是造园的物质基础,材料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空间特征,不同的材料影响着不同的园林形式。而如今中国景观界最需要的是一种既可以代表传统文化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园林形式。文章从材料角度探索园林的发展方向,简要分析了造园材料与中国式意境营造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列举实例阐述如何综合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园林景观,并赋予其中国特有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从诗词楹联看澳门卢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澳门卢廉若花园既沿袭了岭南造园的特色,又融合了葡式建筑装饰风格,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精品园林。文章从卢园的诗词楹联入手,阐述卢园的造园特色,探讨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的精神以及诗词楹联在拓展园林意蕴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多年生主义伴随着花境、花园的丰富而流行,是一种营造自然生态和可持续性植物景观的种植理念。但目前国内将新多年生主义中国本土化的景观实践研究还较少。以深圳莲花山簕杜鹃花展的“精灵之家”花园为例,探讨了其设计理念,重点阐述了其植物选择、植物配置手法、植物空间分布和色彩搭配,从景观空间和植物材料入手,说明了其立体景观营建和特色荫生植物配置、四季景观可持续性营建等景观营建技术,与传统花境造景手法不同,彰显了新多年生主义的造景特色,营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多年生主义花园景观。  相似文献   

18.
庐山花径公园,建于1953年。旨在纪念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公园大门口石碑中间的"花径"二字,花、是指桃花;径、是指小路;石碑左右还有一副对联";花开山寺、永留诗人";花开是指桃花;寺是指大林寺;诗人是指白居易。花径因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一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而同【长恨歌】、【琵琶行】一样誉驰中外。因为艳燔的桃花留住了诗人。诗人与桃花的不解之缘给花径留下了宝贵的桃花文化资源,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白居易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理念、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手法在花径得以彰显。对后人的诗歌、佛学、园林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今花径已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园林景区。成为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开发庐山花径桃花文化资源。这对保护世界文化景观、发展庐山旅游经济、提升庐山文化品位、改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庐山将产生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风水初探、"风水宝地"的理想模式的景观生态学意义等方面出发,着重分析了"风水宝地"理想模式的5个层次的生态关系、景观空间组合模式、生态因子关系,分析并阐释了其景观生态学的意义和价值,为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共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上海作为中国开放最久的大都市,其经济、文化更具开放性与包容性,城市景观的建设也更具时代性与代表性。本文以梦清园为例,从设计要素、功能形式、工程技术、风格展现等方面,探讨了上海城市公园绿地的设计风格与设计手法,从而探索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与建设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