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西北部山区较高海拔山地以巨尾桉、巨桉、巨赤桉为对照,开展了邓恩桉的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邓恩桉在该地区有较好的生长量和抗寒能力,在海拔高度500 m以上的区域邓恩桉基本能适应,2~3年生时,年平均树高、胸径和林分蓄积生长量分别达2.6~3.3 m、3.5~4.0 cm和8.2~23.6 m3/hm2,均超过福建省巨尾桉、尾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生长量指标。初步认为,邓恩桉适合在该区海拔不超过700 m、立地等级为Ⅱ类或Ⅱ类以上的立地上造林。  相似文献   

2.
在福建省南平地区引种邓恩桉、赤桉,试验结果表明,4 a胸径生长量邓恩桉、赤桉分别达到11.6 cm和7.8 cm,高生长分别达到13.3 m和10.5 m。邓恩桉、赤桉有较强的耐寒性,3 a生以上的邓恩桉、赤桉在南平低海拔地区可安全越冬;有较强的耐旱性,干旱对邓恩桉、赤桉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且赤桉的耐旱性大于邓恩桉。  相似文献   

3.
邓恩桉和巨尾桉在桂西北高海拔地区的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高海拔地区引种桉树的生长状况,在桂西北900-930m的地段上引种邓恩桉和巨尾桉,分别对其生长调查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为:6年生邓恩桉和巨尾桉的平均胸径分别为18.53 cm和17.83 cm;平均树高分别为22.12m和24.03m;林分平均蓄积量为227.82 m3·hm-2和217.62 m3·hm-2;年平均纯收入分别为20998元·hm-2和19980元·hm-2。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在桂西北高海拔地区引种邓恩桉和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丽水开展邓恩桉、赤桉、柳桉、巨桉、尾巨桉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系的耐寒性强弱表现为邓恩桉>赤桉>柳桉>巨桉>尾巨桉;邓恩桉的幼树高生长和径生长各参数均高于其他几个参试桉树品系,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不同品系间的树高、胸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中以邓恩桉的生长量最高,4年生时胸径和树高分别达15.14cm、11.14 m。邓恩桉适合作为速生工业原料林树种在丽水发展。  相似文献   

5.
赣南耐寒桉树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种源来自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的巨桉、邓恩桉、柳桉、亮果桉、史密斯桉、多利桉和巴吉桉共7个树种22个种源为试验材料,进行引种试验,34个月后对其生长指标与冻害等适应性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邓恩桉0612、邓恩桉99/01和多利桉97/06等3个种源的适应性较强,冻伤轻微,冻害等级为Ⅰ;邓恩桉0612、邓恩桉99/01适合赣南引种种植;但多利桉97/06生长量相对较低,应先进行引种驯化,再根据驯化情况及实际需要决定是否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桉树E uca lyp tus为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极有价值的造林树种.对邓恩桉在湘中地区引种后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桉树引种北缘区,邓恩桉年平均高生长为2.3~3.0 m,胸径生长2.2~3.0 cm,表现出一定的抗瘠薄能力、抗寒耐寒性和速生性.扼要地总结了邓恩桉种苗繁殖技术的进展,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邓恩按育苗试验、栽培技术、施肥试验、抚育管理、病虫防治等一系列的邓恩桉速生丰产示范林营建技术研究,建立速生丰产示范推广林1 000hm2,4.5年生邓恩桉平均树高14.5m,年均高生长3.22m,平均胸径12.2cm,年均径生长2.71cm,年均蓄积生长量达27.3837m/hm2,并总结出桂北地区邓恩按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以推动桂北地区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的进一步发展,加速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工程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建瓯市丘陵山地引种邓恩桉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闽北的建瓯市3种不同坡位丘陵山地引种邓恩桉,结果表明:邓恩桉适应性和速生性较强,邓恩桉可耐-4℃的短暂低温严寒。造林当年的平均树高达3.1 m,8年生邓恩桉生长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9.5 m和10.3 cm,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桉树速丰林标准。3种试验处理的造林成活率均达到92.6%以上。8年生时,不同坡位对邓恩桉成活率与保存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林分保存率达到85.7%~88.2%,不同海拔(坡位)造林对当年生邓恩桉树高、胸径及8年生胸径、蓄积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对8年生树高的影响差异显著,海拔200m以下的中下坡引种邓恩桉较速生。  相似文献   

9.
几种不同桉树在福建省中部区域引种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中部地区永安市分别进行尾巨桉、邓恩桉、尾细桉、赤桉等几种不同桉树引种栽植试验,调查它们当年的成活率、生长量、保存率、冻害状况和病虫害危害以及两年生和三年生的胸径和高生长量,比较分析上述几种树种3年生胸径、树高的生长。结果表明:邓恩桉在该地区有较好的年生长量和抗寒能力,尾巨桉、尾细桉生长量较高,但抗寒性较差,赤按有良好的抗寒性,但生长量较差。对于桉树北移栽植而言,极端低温是该树种的限制因子。在比较速生性状的同时,应考虑它的抗寒性状。该试验结果表明,邓恩桉在该区域引种栽培是较理想的选择树种,可减少按树在该区域投资风险,为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北移引种耐寒桉树苗期试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亚热带江苏南京郊进行邓恩桉和冈尼桉两个耐寒桉树的引种试验,苗期研究表明,夏雨型种邓恩桉播种后出苗较快,3月中旬播种,一般10天开始出苗,20天时苗木基本出齐;冬雨型种冈尼桉播种后出苗较迟,一般20天才开始出苗,40天时苗木基本出齐。两种桉树苗术前期生长较慢,100天时,邓恩桉平均苗高16.4cm,冈尼桉仅5.1cm。邓恩桉干7月开始速生,8月呈现峰值,至11月下旬逐渐停止生长。1年生苗平均高1.63m,最高可达2.5m。冈尼桉不适应南京地区夏季高温,在遮阳网覆盖遮荫降温条件下,7月份陆续死亡。邓恩桉对低温有明显的适应性,在冬季—7℃自然低温下,仅叶片边缘及少量嫩芽出现轻度寒害,显示出引种潜力。  相似文献   

11.
福建南平引种赤桉和邓恩桉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福建南平进行了耐寒桉树赤桉和邓恩桉的引种栽培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造林后 2 0个月赤桉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为 4 0 0cm、5 4 0m ,邓恩桉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为 4 2 3cm、4 2 9m ,生长量大大高于乡土树种枫香和马褂木 ;两种桉树对低温和干旱均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南京引种邓恩桉、冈尼桉苗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在我国北亚热带江苏南京南郊进行邓恩桉和冈尼桉两个耐寒桉树的引种试验 ,苗期研究结果表明 ,夏雨型种邓恩桉播种后出苗较快 ,3月中旬播种 ,一般 10d开始出苗 ,2 0d时苗木基本出齐 ;冬雨型种冈尼桉播种后出苗较迟 ,一般 2 0d才开始出苗 ,4 0d时苗木基本出齐。两种桉树苗木前期生长较慢 ,10 0d时 ,邓恩桉平均苗高 16 4cm ,冈尼桉仅 5 1cm。邓恩桉于 7月开始速生 ,8月呈现峰值 ,至 11月下旬逐渐停止生长。 1a生苗平均高 1 6 3cm ,最高可达 2 5m。冈尼桉不适应南京地区夏季高温 ,在遮阳网覆盖遮荫降温条件下 ,7月陆续死亡。邓恩桉对低温有一定的适应性 ,在冬季 - 7℃自然低温下 ,仅叶片边缘及少量嫩芽出现轻度寒害 ,显示出引种潜力  相似文献   

13.
邓恩桉种源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恩桉原产澳大利亚南纬28°—30°、新南威尔士州东北角及昆士兰州东南角,海拔150—180m的郁闭林中。1984年桂林地区林科所曾引种邓恩桉83014号,生长快、具有很好的抗寒性能、是桂林引种较成功的树种之一。为了进一步检验邓恩桉种源间的差异,经广西林业技术推广总站与澳大利亚种子中心联系获得5个邓恩桉种源在桂林地区林科所引种试验,经3年零2个月试验,已明显看出16894、15956号两种源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干形通直,优于其他种源,目前认为是有苗头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4.
王凯 《桉树科技》2014,(3):28-30
水富县于2010年对邓恩桉进行引种栽培试验,比较了不同造林地邓恩桉的成活率、生长表现、抚育追肥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等,结果表明:邓恩桉能够适应水富县生态环境条件,通过合理抚育追肥有利于提早成材。因此,邓恩桉可作为速生丰产林树种在当地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5.
南平市延平区桉树引种适应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进行纸浆林阔叶树种尾赤按DH184、尾赤桉DH201、柳窿按、邓恩桉引种试验.通过对以上树种的速生性、适应性的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尾赤按DH201、柳窿桉、邓恩桉适合在南平市延平区300m以下海拔山地栽植,为该地区发展速生桉树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邓恩桉种源家系/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进了邓恩桉全分布区10个种源300个家系种子,成功育苗216个家系建立了种源/家系试验林.试验林生长表现良好,并遭受1999年底的特大寒流袭击,为选择速生、耐寒的优良材料奠定了良好基础.分析表明:邓恩桉种源间的生长差异小于家系间和个体间的差异,家系间在生长量和抗寒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新南威尔士州种源总体优于昆士兰州种源;生长量与抗寒性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因而在优良材料选择时应根据选择目的和推广应用地域实际决定生长量和抗寒性的选择权重;采用综合指数选择排序列出的16个居前家系中,其生长量仅比平均数提高7%,但抗寒力提高了24%.  相似文献   

17.
柚木幼林生长表现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1996年和1999年2次在海南省儋市雅里林场进行柚木引种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柚木很适合在该地区栽培,首次引种林木5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7.60m和8.54cm,年平均生长量为1.52m和1.171cm,其树高和胸径的生长曲线趋势还处于上升阶段;第二次引种林木2年生,树高和胸径平均生长量分别为4.53m和4.33cm,年平均生长量在2.0m和2.0m以上。目前两个林分子长势非常旺盛。  相似文献   

18.
邓恩桉同砧长枝嫁接育苗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恩桉耐寒抗霜冻能力较强,生长较快,是优良的纸浆用材树种。由于其开花结实较难,种子缺乏成为大力引种邓恩桉的瓶颈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以往邓恩桉嫁接技术相比,通过同砧长枝嫁接育苗新技术,能大幅度提高邓恩桉嫁接苗的成活率,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19.
对16个邓恩桉种源及其153个家系进行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性状调查,结果得出邓恩桉各家系间生长差异显著。选出的优良家系80个,其中材积生长量大于总体平均值20%的家系有22个。在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丰产栽培技术条件下,邓恩桉生长量超过直干蓝桉80%~140%,与史密斯桉生长量相近,但胸径生长往往超过史密斯桉,对培育大径材更有利,是一个值得广泛推广栽培的速生用材品种。  相似文献   

20.
对延平区三乡镇邓恩桉遭遇两次历史低温后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对邓恩桉生长影响显著。邓恩桉新造林对持续的低温很敏感,成林后其耐寒能力大大增强,但海拔较高的地区种植邓恩桉其蓄积量小于当地杉木、马尾松的蓄积量,这与邓恩桉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邓恩桉在海拔≤260m、土层厚≥80cm的Ⅰ、Ⅱ类缓坡地生长状态好,4a生邓恩桉平均蓄积量达31.8m3·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