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维适地适树造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适地适树是造林的首要原则 ,但真正做到并非易事 ,随着林业集约程度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感觉到 ,过去那种把造林地立地条件与造林树种简单对应的作法效果不太理想 ,造林成果中出现的小老树、滞生林、成活不成林、成林不成材等现象就是证明。笔者在长期造林实践中感觉到 ,产生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不重视适地适树 ,而是考虑适地适树的思路过于粗放 ,不能适应集约经营的要求。为此 ,本文提出了多维适地适树的设想 ,与同行共同探讨。表 1 适地适树等级划分等级名称代号   标    志结  果  分  析不能存活 0由于气候、土壤及其他…  相似文献   

2.
适地适树模糊决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福双  鲁少波 《林业科技》1997,22(1):13-15,8
适地适树模糊决策的探讨李福双邵秀杰王玉华(河北省林业学校)鲁少波(河北省林业厅)在造林工作中,适地适树是造林技术措施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措施,是林木速生丰产优质和充分发挥人工林多种效益的基础,这早已被国内外的造林实践所证明。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3.
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适地适树”就是根据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质及厚度、PH值等自然条件因子)类型,选择最合适该条件生长的树种作为造林树种,称之“适地”,根据造林树种生长对立地条件的要求确定造林地块称之“适树”,根据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与造林树种的生态习惯统一,使造林树木始终保持最佳状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探讨在造林中如何利用植物的指示性,进行树种选择和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以作到适地适树,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5.
一 严把工程造林关,坚持做到适地适树。在进行工程造林设计时,要对造林地土肥条件进行测试评估,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树种,做到适地适树。造林单位及个人要按着工程要求进行设计,合理配置树种,营造混交林,避免大规模的纯林设计,彻底杜绝先造林后设计,减少树种选择的盲目性,从造林设计开始就应注意抗有害生物设计,同病虫感性树种不能混交,预留出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道。  相似文献   

6.
侧柏营养钵雨季造林在掌握好造林技术和根据“适地适树”的选择造林地外,把握苗木质量标准、造林时间和栽植时抠漏钵具底部(营养袋或营养杯),这三大要素极为重要,是造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林冠下造林调查中统计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选择适地适树的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苗木的产地、品种质量、运输、假植和造林地气候差异等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因素,提出适地适树、加强造林后的管护和幼林抚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说明了什么是宜林地,什么是造林质量,说明了提高造林质量的基础是适地适树,关键是搞好调查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0.
谢阿琼 《国土绿化》2010,(12):41-41
<正>"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适地适树"原则在林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而在公路绿化中往往不受重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分析了桉树造林应该注重林地的选择,因地制宜,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从清山炼山、开栽植穴、施肥、抚育等方面详细地探讨了粤东地区按树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以小兴安岭带岭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并通过对主要造林树种、立地类型及隶属度的确定,进行适地适树决策方法的探讨,得出各种立地条件下的适地适树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敦化市林业局多年造林经验,介绍了适地适树、选择优良苗木、规范整地、精心栽植、造林地管护等造林技术。在影响造林成活率诸多因素中,造林地条件、苗木选择、整地挖坑质量、栽植技术和栽植后抚育管护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适地适树指标量化决策是在造林设计中的初步尝试。它应用概率法、极植法及条件指数法对适地适树作以初步研究选择、然后采取差异显著性检验作最终决策。  相似文献   

15.
浅论当前荒山造林设计中树种选择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在造林设计中没有严格贯彻“适地适树”原则,盲目选择树种的问题日益凸显,使造林后的未成林造林地出现成林面积偏低、造林效果差.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风沙干旱区进行杨树造林,通过细致整地、适地适树、良种壮苗及一次浇水或二次浇水等技术措施,可有效保证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影响红松嫁接苗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选取不同立地条件进行红松嫁接苗造林试验,分析影响红松嫁接苗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除了嫁接苗质量问题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以外,造林地选择和造林质量也是制约造林成活率的主导因子;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才能保证红松嫁接苗有较高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如何克服退耕地的不利因素,提高造林成活率,岐山县在退耕地造林与保墒方面总结出以下办法: 提高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1.选培壮育进行造林: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依据退耕地的情况,搞好总体规划设  相似文献   

19.
泰山造林绿化获得成功,森林覆盖率已达80%以上。采取的主要造林技术措施是:(1)规划设计;(2)适地适树;(3)就地育苗;(4)提前整地;(5)适时造林;(6)精心栽植;(7)细致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营盘林场多年来抗旱造林技术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可行的造林技术即真正做到适地适树、必须注意造林密度、全面提高整地质量、切实抓住造林季节、正确掌握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