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总书记关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发布以来,举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热潮,现就陕西如何搞好生态环境建设谈几点认识。 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全省目前需要进一步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为1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7.4%。我国黄河流域的138个水土流失县中陕西就占了48个。每年由陕西输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到6亿多吨。不通过大力植树造林来改善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就谈不上人民生命财产的  相似文献   

2.
集锦     
<正> 触目惊心的数字!黄河入海泥沙每年达16亿吨,河床每年上升10厘米,成了高于城市和农村的“天河”。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以上。对长江水势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洞庭湖面积缩小了1600平方公里。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16万平方公里,现已增至150万平方公里以上,占国土面积的15.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大兴安岭南部年降雨量由  相似文献   

3.
徐新莲 《中国林业》2010,(22):39-39
园子沟小流域位于山西省五寨县北,是黄河一级支流朱家川流域的一级支沟,水土流失面积为65.72公顷,占全流域面积的90.6%。年输沙量68.88万吨。  相似文献   

4.
10月15-16日,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自治区副主席傅守正在大会上指出:解决黄河水患。改善生态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区黄河上中游地区要积极行动起来,确保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顺利实施。 傅守正说,黄河流经内蒙古830公里,涉及 4盟 3市,总人口 691. 05万人,流域面积15. 11万平方公里,流域内丘陵沟壑区 90%以上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只有5.2%,是我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同时也是资源富集区和经济命脉区。国家实施的黄河上中游天然林资源…  相似文献   

5.
会宁县位于甘肃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一个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农业县,自然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县面积6439平方公里。年均降雨仅312毫米,蒸发量高达1800毫米,水土流失面积6435半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99.9%,土壤侵蚀模数5820立方米/平方公里,年侵蚀总量3745.1万吨,相当于每年流失表土4.3毫米。  相似文献   

6.
声音     
35年来,"三北"地区近5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万多平方公里,年入黄河泥沙减少3亿吨左右。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模数实现双下降,工程区水土流失程度明显减轻。——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  相似文献   

7.
李慧 《甘肃林业》2005,(4):20-22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黄河中游,具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地貌特征。区内地形复杂、沟壑纵横、荒山秃岭、植被稀疏,加之黄土的湿陷性,致使土壤侵蚀严重。全区总流域面积3638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306.2平方公里,每年有1864万吨泥沙流人黄河,加剧了江河水患。可利用的耕地面积247万亩,其中旱地占93%,肥力不高,单产低。水资源贫乏,平均降雨量380毫米,蒸发量高达1500毫米,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 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壤年均损失50亿吨,导致耕地贫瘠,面积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南起黄河,北接燕山,西界汾河,东临华北大平原,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以海河为纽带,把太行山与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连接为一个完整的区域生态系统。太行山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安危。 太行山森林植被历经四千余年不断破坏,覆盖率仅9.1%,水土流失面积7.4万平方公里,占山区总面积的62%,全区年均水土流失量1.3亿吨。泥沙淤塞下游河道和水库,如新  相似文献   

10.
杜凡  梁秀兰  谭龙 《中国林业》2011,(17):14-15
30年前,和林格尔还是一个风蚀沙化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如今,和林格尔已是郁郁葱葱,生态体系得到较好改善,生态环境逐年好转,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状况明显缓解,水土流失面积由1998年的377万亩减少到现在的180多万亩,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7600吨下降到5700吨,输入黄河的泥沙量由每年1088万吨减少到552万吨。  相似文献   

11.
白祖云 《云南林业》1999,20(2):12-13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是1989年6月经国家计委正式批准而立项的、继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之后的又一宏伟生态工程。这项工程计划将用30~40年的时间,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新增森林面积2000万公顷,建立起林种结构合理,点、带、片、网有机结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统一的防护林体系。金沙江是长江的重要干流,流经我省48个县市,全长1560公里,流域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8.3%。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8%,占全省水上流失面积的40%。根据《云南省长江中上游…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黄河流域工程区特点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包括沿黄河6条一、二级支流流域,共涉及7个地(市)69个县和6个省直国有林区,总土地面积963.6万公顷,其中省直国有林区面积102万公顷。工程区的主要特点是: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62339.5平方公里,年均输沙量3.66亿吨,占全省输沙量的80%,占黄河流域总输沙量的23%;工程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分别占总面积的65.9%和78.7%。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平均每公顷土壤侵蚀模数高达43.95吨。森林植被稀少,地…  相似文献   

13.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世行贷款呼和浩特市项目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浑河流域。是黄河的二级支流,分布在和林县和清水河县境内,涉及清水河县的王桂窑、五良太、杨家窑,和林县的大红城、樊家夭、董家营6个乡、21个行政村、119个自然村。项目区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344.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6.6%。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每年8000吨。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和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4.
多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人们把缓解粮食供求矛盾寄托在不断扩大土地耕种面积上,大量毁林毁草开垦坡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仅山西省水土流失面积就达10.8万平方公里,年输入黄河泥沙3.67亿吨,占全流域入黄泥沙的1/4。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逐年加大,无雨是旱灾,有雨则洪灾,大风和扬沙天气逐年增多,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农业生产陷入了“越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国林业建设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于林业开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森林不仅可以生产木材和林产品(即直接效益),而且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森林的多种功能,多种效益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所创造的间接效益的价值,大大超过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价值.日本森林一年创造的总值为128千亿日元,相当于日本政府1972年全年预算金额,美国森林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价值之比为1:9.我国的森林、植被由于遭受破坏,每年水土流失的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有人估计可能达到200—30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泥沙达100亿吨,其中黄河流失16亿吨,长江流失4亿吨.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仅泥沙中流失养分一项估计,每年损失相当于8000—9000万吨化肥.一位国际友人惊呼:黄河流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据研究,在云南省,一亩森林的间接效益,仅涵养水源的价值就达142元.因此,我们必须从保土安民的高度来认识林业、发展林业.我省的林业建设同全国一样,既面临着加快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又担负着积极供应日益增长的木材、林产品两大任务.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地跨淮河、黄河、长江、海河四大流域,流域面积分别为8.61万km~2、3.60万km~2、2.77万km~2、1.53万km~2。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河流条数493条。流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大。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确保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流经我区的总面积在13万多平方公里。在这个地区内,由于风大,气候干旱,树木稀少,约有水土流失面积63,200平方公里(主要是水蚀),严重风蚀的沙漠面积药有25,800平方公里,两者将占全流域总面积的68%。全流域范围内林地约有6,663平方公里(天然林2,049平方公里,新造人工林1,614平方公里),森林复被率仅达5%,而水土流失地区的林木更少,至于沙漠区几乎没有森林复被,因而风蚀水蚀现象还很严重。据1954年资料,这一年就有1.55亿吨泥沙输  相似文献   

18.
一、水土流失状况 呼和浩特市地处西北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是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1375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66%。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9775平方公里,内陆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6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极其恶劣,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全市人民生活、生产带来不便。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9.
《河南林业科技》1994,(1):48-48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最新遥感普查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2%。据推算,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至少50亿吨以上。相当于耕作层为一尺厚的耕地1750万亩。随之流失N、P、K营养元素总和量大大超过全国每年的化肥施用总量。据不完全...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我国确定今后50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标我国已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确立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其战略目标是在50年后基本实现山川秀美。据水利部有关人士介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从现在起10年内,每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平方公里,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万平方公里,七大流域特别是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重点治理工程初见成效。第二步是从2011到2030年的20年内,使全国六成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第三步是从2030年到2050年,全国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宜林地全部绿化,“三化”草地得到恢复,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摘自《经济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