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 放牧地是苏联多数地区夏季饲料的主要来源。但是家畜对放牧地上草层的采食率不是始终都高。如在新西伯利亚省较好的人工草地上采食率只占70%。放牧前半期饲草的损失最大,此时牧草同时急骤生长,6月份在西西伯利亚条件下人工草地上主要草层是无芒雀麦,通常形成这种情况:即在未放牧地段草层长得过高,而  相似文献   

2.
<正> 牛对放牧地饲料的利用决定于许多因素——牧场的牧草量、适口性、消化性和营养价值。草层的化学成分和种类成分影响营养价值,因此,家畜于放牧期利用饲料的效率不同。放牧时被家畜采食的植物不同于草层  相似文献   

3.
<正> 塔吉克斯坦每年都在扩大苜蓿和玉米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牲畜的主要饲料基地仍然依靠300万公顷以上的天然放牧地。但是,由于无系统的利用而退化,其生产力逐渐降低。最终导致放牧地水土流失日益扩大。目前,有近80%的放牧地上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因此,在提高放牧地生产力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防止侵蚀以及恢  相似文献   

4.
<正> 作者于1980~1981年在堪萨斯州的 Ha-gs,以格兰马草、野牛草、冰草和野麦属的蓝茎冰草为主的草地上,研究了轻度放牧和过度放牧地段植被组分的变化。在一个地段,以一周岁菜牛在该试验地段全季内中等强度放牧。在另一个地段上,在前半季内以高于中等放牧强度三倍的牲畜放牧。季末时,强度放牧的草地与适度放牧的草地相比,格兰马草较多而蓝茎冰草较少,这表明草原放牧地过牧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5.
<正> 苏联吉尔吉斯共和国天然山地饲料地提供的饲料大约占家畜放牧饲料的50%,而在高山养羊业地区提供的饲料占到70~75%。但是,由于放牧地的载畜量很高,无系统的利用和缺少改良,因而导致放牧地的生产力下降。有价值的饲料作物逐渐从草地草层中消失,而有毒、有害、家畜不采食的和低产的牧草占据着这些地方,长满杂草的草地导  相似文献   

6.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在美国由于放牧利用的时期不当和放牧过度,使得1.6亿公顷的草原变成今天十分贫瘠的状况。当时,美国西南部地区的放牧地,约  相似文献   

7.
<正> 正如多年的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建立高产的栽培放牧地是巩固饲料基地、促进乳用畜牧业向工厂化方向转化的重要因素。在苏联某研究所的试验—生产农场中积累了丰富的利用多年栽培放牧地的经验,农场通过正确的管理和利用来保证放牧地的利用年限。在有禾本科草层,以磷、钾肥作基肥的放牧地上分期施240公斤/公顷氮肥可保证每公顷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确定灌溉放牧地放牧利用开始的最适宜时期,在斯塔夫罗波尔《丰富的》水利技术和土壤改良研究所的试验农场进行了试验。在试验中使用了秋季(1974年9月上旬)建立的无覆盖物草地作为灌溉放牧地。植被由35%豆科牧草——杂种紫苜蓿和65%禾本科牧草——鸡脚草、多年生黑麦草和无芒雀麦组成。建立草地之后第一年,放牧场的实验方案包括四种不同处理:Ⅰ——从经济利用第一年春天起放牧;Ⅱ——一次刈草,随后绵羊放牧;Ⅲ——两次刈草,随后绵羊放牧;Ⅳ(对照)——生长第一年的植株用作刈草地,从第二年春天起利用放牧。从经济利用第三年开始,绵羊饲放于放牧地的全部地段。每处理划给放牧地0.85—0.91公顷,固  相似文献   

9.
<正> 作者在文中介绍了建立犊牛的栽培放牧地的方法。用每公顷播种鸡脚草籽9公斤,猫尾草籽8公斤,牛尾草籽12公斤的方法建立早熟的禾本科草地,这样在前二年草层中牛尾草占优势、然后牛尾草被鸡脚草和猫尾草所代替。为了从1公顷草地上获得8千个饲料单位,在P_(60)K_(150)的基肥的基础上施全价无机肥(N_(60)),每个放牧小区禾本科牧草的寿命为1~10年,每个放牧小区在放牧季节利  相似文献   

10.
<正> 苏联的天然饲料地占领土的17%,其中80%的放牧地在哈萨克和中亚细亚地带,这些放牧地是荒漠、半荒漠、草原和山区,为畜牧业提供70%的粗饲料。在西北地区、远东、东西伯利亚地区和外高加索共和国还有许多放牧地。苏联中部地区平均放牧时间约半年,东南部地区约7—8个月,中细亚西南部地区可全年放牧。表面上看来放牧地辽阔,但由于垦荒和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吉尔吉斯各型放牧地中,春—秋利用的荒漠放牧地,产量最低,牲畜超载,占地2663公顷(为总面积的30%),收获可食干草80—100公斤,而在天气条件良好的年份收150公斤,仅够家畜所需饲料的30—40%。伊塞克湖西部沿岸放牧地,是典型的大片放牧地。1978—1983年,作者在那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北高加索和西普里卡斯比耶的极干旱区,雨雪少,土壤易遭风蚀,天然饲料也由于过度的和无系统的放牧,近年来生产力降低到危险的程度,而提高产量的农业技术应用很困难。干旱区的土壤和地形形形色色,降水稍多的地区,可种植多年生牧草,但改善天然刈草地和放牧地的复杂性也很大。不定降雨量区,土壤、地形、开垦程度及土壤受侵蚀程度也不同,在这里改善坡地及面积很大的盐碱地的产量问题特别紧迫。雨量丰富的地区,大多数土壤都可以播种,虽然山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外贝加尔,由于这里曾具有辽阔的天然放牧地,绵羊传统地实行终年放牧。冬季放牧管理,除了节约外,还促进形成绵羊的极珍贵的品质——对严寒的适应性和忍耐力。在该地区繁育的细毛羊,现在就有这个特征。随着农业的集约化,天然放牧地的开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内的研究资料,放牧绵羊采草量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系留放牧法:适用于测定个体采食量,一次测定的头数有限,变异系数较大。现大多采用之。 2.单口采食法:适用于植被稀疏、牧草低矮的放牧地。由于此法须跟随放牧羊群观察记录,在目前尚未有自动记录仪器的情况下,耗费人力物力较大,又由于草场植物分布不可能均匀一致,单口采草量间有差异,使测定误差较大。因此采用此法者极少。 3.食道瘘管法:此法测定是在非正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分形维数的放牧地秃斑特征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钊齐  林慧龙 《草业学报》2011,20(2):156-162
通过野外数码成像获得放牧地秃斑图像,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 GIS 3.2a)计算其面积、周长,以此为基础计算放牧地秃斑的形状指数及分形维数。运用该方法对放牧地秃斑的特征进行了实地测量,结果显示退化高寒嵩草草甸上放牧地秃斑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分别为1.8和1.1,在形状指数相对变化率<5%和分维数相对变化率<0.5%的条件下,退化高寒嵩草草甸上放牧地典型秃斑沿边界走向最少插入点数为120。此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测定的特征,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方法的引入给解释放牧地秃斑出现的一些复杂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技术途径,或将成为放牧生态学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放牧对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刘楠  张英俊 《草业科学》2010,27(4):11-14
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Leymus chinensis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及放牧制度下,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碳含量大体表现为常年放牧地高于混合放牧地,且差异明显。常年放牧地表现为轻牧重牧中牧围封未放牧地,混合放牧地除"轻牧+割草"与"中牧+割草"在20~30 cm土层深度表现出显著差异以外,各个放牧强度间差异均不显著。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2)土壤全氮在不同的放牧梯度间及不同土层深度间的变化趋势与土壤有机碳大体相同,趋势表现为轻牧重牧中牧围封未放牧地,而混合放牧地的变化趋势比较复杂,相比较常年放牧地,混合放牧地的全氮含量要低。全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结果表明重牧下有机碳含量要高于中牧,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原植被C4植物增多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北天山山前地区是个草地,那里进行着无节制的强度放牧,生草层受到破坏,植被变得稀疏,使侵蚀过程得以发展。1976~1980年,我们对未侵蚀的和受到不同程度侵蚀的山前灰棕色土壤的肥力进行了对比研究。阿拉木图省山前灰棕色土壤面积为85.82万公顷,其中仅契利克区就有17.29万公顷。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昭苏县域的沙尔套山天然草地为研究区,对四季放牧草地的营养类型进行划分,并对各季节放牧地利用期内的草地营养成分变化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尔套山四季放牧草地植被可分为4个大类(包括亚类),6个主要草地型,通过对不同草地类型草群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所划分出的草地营养类型为氮碳型和氮型,氮碳型草地占主体地位。各季节放牧地因分布区草地类型组合、放牧时期和草群生长阶段等不同,在放牧利用期内草地营养成分组合形式发生变化,实际的季节放牧草地营养类型是:春季利用期内草地存在3个营养类型,经加权平均值计算营养类型为氮碳型;夏季利用期内草地营养类型为氮碳型;秋季利用期内存在3个草地营养类型,经加权平均值计算营养类型为碳氮型;冬季利用期内存在3个营养类型,经加权平均值计算其营养类型为碳氮型。  相似文献   

19.
羊饲养管理     
正(一)羊放牧饲养的一般原则1.成年公羊和母羊应分群分地放牧,以避免滥配或因公羊之间角斗而影响采食。2.怀孕后期母羊和体弱有病的羊不宜随大群放牧。3.放牧地选择在草质良好、饮水方便,不会损害农作物的地方。夏季宜选在较凉爽的林间草地;冬季和早春宜选在向阳较暖和的草山。4.为防止放牧时饥不择食而误食毒草,最好在出牧前,饲喂少量干草。5.提倡有计划的轮牧,饲养员应熟悉周边各地长草情况,分为几块小牧区,轮回放牧。如果长期在一块草地上放牧,不仅草长不好,羊不喜欢吃,而且会因严重污染而易患寄生虫等疾病。  相似文献   

20.
<正> 引言在太平洋沿岸各州,丘陵放牧地的面积约有500万公顷。通过施肥和播种改良过的或引进的植物种已大大提高了这类土地生产家畜饲草的潜力。遗憾的是,对放权管理制度的评价未能与饲草生产的增长齐步前进。很多丘陵放牧地目前每公顷全年载畜3-5只母羊。俄勒冈州近来的研究(Thetford,1976;Cannon,1974)指出,许多丘陵放牧地在常年自由放牧下,每公顷将饲养8只母羊。自由放牧和类似于Suck-ling(1966)为新西兰设计的那种放牧制度(枯草期实行轮牧,其余时间自由放牧),都是普通的放牧管理制度。然而,若干作者(Lambourne,1956;Robinson和Si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