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多毛宽漠甲(Sternoplax setosa setosa)是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拟步甲科昆虫的优势种类之一,2~3a发生1代,以成虫和不同龄期的幼虫越冬,成虫4月上旬至9月中旬交配产卵.卵期12~15d.幼虫6~8龄,幼虫期1~2a.春季和初夏产卵孵化的幼虫可于次年6月中旬至8月中旬化蛹,其他幼虫到第3年6月中旬至8月中旬化蛹,蛹前期6~8d,蛹期10~13d.羽化成虫经220~280d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  相似文献   

2.
黑胸扁叶甲是核桃楸的叶部主要害虫之一。在吉林地区1a发生1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树皮缝内越冬。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5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5月中旬幼虫孵化,6月上旬老熟幼虫化蛹,6月中旬为新1代成虫羽化盛期,10月中旬成虫开始越冬。采用树干注药防治效果为78~83%;叶面喷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和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8000倍液杀虫效果达到100%;苦参烟碱烟剂防治效果达85%。  相似文献   

3.
桦潜叶蛾(Betula leafminer)是祁连山区桦树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桦树嫩叶。2002年起在甘肃天祝县乌鞘岭、古城林区初次发现。该虫在甘肃天祝县林区2a发生1代。幼虫坠落入土后,以预蛹在土室内越冬,第3年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中旬初见成虫,6月下旬始见幼虫,8月中下旬幼虫开始坠落入土。幼虫入土期地面以及成虫上树期幼林树冠可选用森得保、杀确爽、苦参碱等药剂进行防控;乔林则进行烟剂熏杀;平均虫口减退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中华广肩步甲为吉林省森林内重要的捕食性昆虫。该虫1 a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4月下旬活动,5月下旬6月上旬产卵,6月中旬幼虫孵化,7月中旬化蛹,8月上旬羽化成虫,10月中下旬成虫入土越冬。  相似文献   

5.
浙江双栉蝠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双栉蝠蛾是福建省毛竹笋的一种新害虫,该虫在福建1年发生1代,6月中旬幼虫孵化,11月初至翌年2月上旬幼虫开始钻蛀毛竹笋萌发的不定根或冬笋,3月中旬至4月初幼虫开始大量集中在春笋的周围并蛀人笋内为害,幼虫历期长,达273~298 d.老熟幼虫在3月中旬开始结茧化蛹,化蛹盛期为4月中旬到下旬,蛹期23~28 d.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羽化盛期为5月中旬.雌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产卵.雌成虫可多次产卵,平均产卵量为1 063粒,卵期25-30 d.  相似文献   

6.
掌握黄腹阿扁蜂(Acantholyda xanthogaster WuXin,sp.nov.)在乐都区的生活史及习性,为防治提供参考,于2017-2019年对黄腹阿扁蜂进行了定点定期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在乐都区为害云杉苗木,乐都地区2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变为预蛹滞育越冬。第三年6月上旬开始化蛹, 6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7月上旬开始产卵,7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8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坠落地面入土滞育预蛹越冬。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特性 白蛾在山东省平度市1年3代,以蛹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第一代幼虫危害盛期(今年足6月20目进入危害盛期)。6月末至7月初幼虫开始化蛹。8月份是第二代幼虫危害盛期。  相似文献   

8.
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opressum Motschulsky)是取食榆树(Ulmus pumila L.)花芽、叶片的重要害虫,该虫在吉林西部地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下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上树,5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期,5月下旬幼虫进入暴食期,6月上旬老熟幼虫下树寻找化蛹场所,6月中旬为化蛹高峰期,6月下旬始见成虫,7月下旬开始进行夏眠,9月上旬出蛰活动,开始交配,但当年不产卵,10月上旬相继下树,在树下土壤越冬。榆紫叶甲赤眼蜂(Asynacta ambrostomae Liao)为本地区榆紫叶甲重要的天敌昆虫,在榆紫叶甲卵盛发期自然寄生率可达33%。  相似文献   

9.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为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同时也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该虫在安徽省1a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树干皮下或木质部内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开始取食,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孔,盛期为6月中、下旬;出孔成虫靠爬行与飞翔扩散,大都到树冠上部取食当年生至2年生枝条嫩梢、树皮进行补充营养,同时传播线虫.其后13-21d进行交配与产卵,产卵其6月中旬-9月上旬.幼虫取食到11月下旬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10.
乌桕黄毒蛾Euproctis bipunctapex(Hampson,1891),属鳞翅目毒蛾科。浙江宁波地区1年发生2代,以低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旬前后出蛰,5月下旬~6月中旬化蛹,6月中旬~7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6月下旬卵孵化见幼虫,可延续到9月上旬末,8月中旬第2代成虫羽化、产卵,9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10月中旬或下旬幼虫不再取食,陆续进入丝幕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11.
国槐的毁灭性害虫——锈色粒肩天牛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钰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3):375-377
锈色粒肩天牛 2a 1代 ,1代跨 3a ,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 2次越冬。成虫于 6月中、下旬产卵 ,6月下旬以后幼虫陆续孵化 ,11月第 1次越冬 ;第 2年 3月下旬恢复活动 ,11月中旬第 2次越冬 ;第 3年 3月中旬取食到 5月上旬陆续化蛹 ,6月上、中旬相继羽化为成虫。成虫白天取食、交尾 ,夜间在直径 8cm以上的树枝、干皮裂缝中产卵 ,并以粪便覆盖其上。该虫只危害国槐 ,于 6月中下旬成虫期以持效期长的触杀剂或胃毒剂 ,喷洒枝、干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2.
丁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15-6416,6418
为给香胶树幼林的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及可行的技术。在引进香胶树林地内选择10株具代表性的幼树作为样株进行调查研究。茎的速生期为6、7月,9月份后生长缓慢;主梢有3个较明显的速生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中第二个生长期为12 d左右,占全年高生长期的68.1%;侧枝的生长,仅出现2个较明显的速生期:4月中旬至6月中旬阶段,净生长量为全年侧枝净生长量的80.6%,旬平均净生长量达16 cm,第二个速生期从6月下旬开始至7月上旬结束;地径和胸径均在5月初至5月下旬增长最为迅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开始新一轮速生期。初步掌握了香胶树幼林生物学特性及主梢、侧枝的年生长规律,为及时搞好前期的栽培管理工作,促进香胶树生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板栗新害虫深褐拟叶螽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明深褐拟叶螽在板栗上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室内饲养与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生活史,野外调查其发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结果]深褐拟叶螽在浙江省云和县1年发生1代,以卵在板栗直径5 cm左右的主干上越冬。成、若虫都以算盘子叶片为食,成虫产卵危害板栗幼树主干。4月上旬若虫孵化,6月下旬成虫羽化,7月中下旬产卵。[结论]可采用清除算盘子等杂灌木、休眠季节小刀划卵4、月上中旬或7、8月份喷药、冬季涂干等办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occurrence conditions of Tegra novaehollandiae viridinotata on chestnut.[Method] Life history was observ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indoor-rearing and field observation,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ccurrence and surroundings in field.[Result] T.novaehollandiae viridinotata has one generation each year in Yunhe County,Zhejiang Province,and overwinters by laying eggs in chestnut trunk with diameter of 5.0 cm.Adults and the nymphs feed on Glochidion puberum leaves,adults damage trunks of young chestnut by oviposition.Nymphs hatch in early April,adults moult in last June and lay eggs in middle July.[Conclusion] T.novaehollandiae viridinotata could be controlled by eliminating shrubs such asGlochidion puberum.,cutting the eggs in dormancy by an knife,spraying pesticides in middle April or June and July,coating stem in winter etc.  相似文献   

15.
番石榴干枯病是由拟青霉菌引起的一种新病害,在广州效区果园为害严重,每年4-6月和9-11月在果园出现较多新病株,发病率随树龄的增长而增高,病菌最适的生长温度为25-30℃,人工接种只侵染番石榴、不侵染荔枝、芒果、龙眼、黄皮、人心果、番木瓜等南方果树。  相似文献   

16.
栗剪枝象鼻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栗剪枝象鼻虫在福建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筑土室越冬,5月上、中旬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出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危害盛期,在成虫羽化始盛期、高峰期、末期各喷洒一次50%辛硫磷或80%敌敌畏或25%亚胺硫磷10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以来,在黑龙江省林甸县对柳准球蚧采取了野外定期观察,室内饲养观察及人工接种。结果表明:1年发生一代;以2龄若虫在柳树的枝干部越冬,成虫的发生期为5~6月中旬,6月中旬出现初孵若虫。柳准球蚧有三种寄生蜂,其中跳小蜂的控制力最强,一年发生两代,越冬代寄生率为12.1%,第一代寄生率为65%。  相似文献   

18.
上海嘉定区杨白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4年对杨白潜蛾(LeucopterasusinellaHerrich-Schаffe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杨白潜蛾在上海1年发生5代,幼虫共5龄,1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6月中旬和9月中下旬;老熟幼虫作白色“H”形茧化蛹;以蛹在树干周围场所越冬;成虫产卵单列成行。药剂试验表明杀虫安、甲氨基阿维菌素、快绿扬、斑潜净对喷雾杨白潜蛾具有很高的防效,对杨树也有很好的保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 L.)在本地区一年2代,以卵在2至3年生幼嫩柳条表皮层下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中旬越冬卵陆续孵化出若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陆续羽化为越冬代成虫。第一代卵多于7月上中旬产生在禾本科作物和杂草的茎秆、叶鞘内.第一代若虫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左右,第一代成虫多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羽化。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成虫则陆续转移到附近的柳树上产卵越冬。  相似文献   

20.
苹果蠹蛾越冬生物学及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调查、黑光灯,性信息素诱集,结果表明苹果蠹蛾(Laspeyresia pomonolla (L))幼虫越冬主要在树干30~90 cm处的树皮下,裂缝中;越冬幼虫化蛹,成虫羽化始期分别在4月下旬和5月中下旬,羽化高峰在5月底6月初,越冬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4℃,有效积温为216.42日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