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旱坡地花生面积大,单产低是广东、海南花生生产的特点和存在问题之一。据有关资料表明,旱坡地花生约占二省花生种植面积的2/3,亩产只有50~75公斤,不少县、市则低于50公斤。因此,大面积提高旱坡地花生产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西刘家站垦殖场二分场新建生产队,79年在红壤旱坡地上种植的1.09亩花生试验田,经江西省花生科研协作会议全体代表进行了现场验收:共收湿果1532.1斤,折亩产湿果1405.4斤。晒干荚果总产881.0斤,平均亩产干荚果808.3斤。创造了红壤旱地花生亩产新记录,也是我省目前花生单产最高水平。这块花生试验田是选用了已熟化的红壤旱坡地。品种粤油551—11,4月16日播种,8月24日收获,全生育期130天。种植密度高,实收亩株数为26,249株。收获时取样考种:株高49.33厘米,总分枝数6.3条。单株绿叶数仍达7~17片真叶,平均为11.4片真叶。单株结果数14.4个,其中饱果数12.6个,占总果数的87.57%,  相似文献   

3.
广东花生抗青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穗临 《花生学报》2005,34(2):30-32
广东70%~80%的花生种植在轮作周期较短的瘦瘠旱坡地上,青枯病危害较重,严重威胁花生生产。在调查品种与发病关系中,发现花生抗青枯病力在类型间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因此,应以品种抗病性鉴定和选育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利用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鉴定筛选出抗原材料并通过各种育种途径,选育出高产抗青枯病的花生品种投入生产,减轻青枯病危害,提高花生单产和总产。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思茅地区开展了杂交水稻的旱种试验.孟连县1986年种植97.5亩,平均单产达253kg,比当地常规良种亩增139kg。1988年示范7682亩。平均单产达331,15kg比该县1987年陆稻平均单产102亩增229.15kg,井出现了558.2kg的高产典型.全区1992年种植 51984亩,平均单产252kg,比全区平均单产增产150kg以上。1988~1992年累计种植1231万亩,获总产3188.5万kg,平均单产258.9kg,每亩增产158.9kg,5年增加产值1369.7万元。杂交水稻旱种主要技术是:1因地制宜,选准组合 应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选用不同的杂交组合,充分发挥品种的内在优势.如海拔1100m…  相似文献   

5.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1975年我们第六生产队夺得了粮、棉、油全面丰收。粮食单产802斤,棉花单产130斤,75亩水田回旱花生,平均亩产达到426.7斤。由于花生丰收,向国家交售花生果2.3万斤,增加了集体收入。 水田回旱种花生有什么好处? 前几年我们队里的花生都种在旱地上,花生和旱粮连年重茬,造成土壤养分失调,地下害虫严重,种性退化,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贵州旱坡地甘蔗占全省种蔗面积的90%以上,这是贵州甘蔗平均单产长期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着重总结分析了甘蔗新品种的改良、耕作制度的变革、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改进等措施在推进贵州旱坡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中的作用及效果,明确提出今后10年贵州旱坡地甘蔗栽培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青岛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常年种植面积12万公顷左右,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16%以上,单产由1988年的3330kg/hm2增加到1994年的4470kg/hm2,总产由38万吨增加到52万吨,花生出口量在全国居首位。近几年,由于推广应用高产新品种,采用地膜覆盖等农业新技术,我市花生产量逐年提高,1998年总产量增加到54万吨,使青岛市的花生生产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在花生增产的因素中,良种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市良种覆盖率已达95%以上,但在品种利用及保纯、种子体系建设、产…  相似文献   

8.
鄂北双季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年内连续两次种植花生是鄂北地区花生种植方式的一项重要改革。通过三年的试验,研究了在鄂北条件下双季连作花生栽培的良种选用、播种期、种植密度和管理措施等关键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以早熟高产的中花4号等品种,第一季地膜覆盖于3月下旬播种,第二季在8月初露地播种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能够获得双季花生7500kg/h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叶秀奎 《杂粮作物》1999,19(3):38-38
河北省是甘薯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甘薯品种退化严重,生产用良种不足,且以边散地,旱薄田种植为主,土壤瘠薄,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造成甘薯产量水平一直较低。近年来,我们探索出一套旱薄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1选用优质品种,育足壮苗选用优质...  相似文献   

10.
迁安县历年种植花生23万亩左右,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9.7%,是河北省花生生产基地之一。但是,这些花生大都分布在地不平、土质薄、水源少,土壤保水性能差的丘陵坡地和河滩沙地上。发展水利灌溉困难较大,产量低而不稳,花生单产只有100~200斤。据迁安县1957年至1981年25年气象资料分析,在花生需水的关健  相似文献   

11.
花生是我县主要的油料作物,在花生生产中存在着种子混杂、种植密度偏稀、病虫害严重、施肥不科学、新技术推广普及率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花生产量,采取选用良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培训提高农业新技术普及速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社位于来宾县南部的丘陵地带,绝大部份耕地源于红壤土。土壤及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种植花生,是我区花生生产重点社队之一,历年播种花生面积一万多亩,近几年发展到一万四、五千亩。 由于诸多原因,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而不稳,多年来单产徘徊在150~180斤。究其主要原囚之一是没有能够根据花生各生育阶段的需肥特点,因地制宜进行科学施肥。 当前施肥的主要问题是农家肥不足,化肥施用不合理。而我们的花生地主要在丘陵坡地上,属黄泥土、石子土和铁子  相似文献   

13.
为改变广西花生单产低而不稳的局面,促进花生生产发展,1989年春我们组织实施了30万亩花生中低产区域性技术开发,实际完成面积30.1426万亩,平均亩产142.4公斤,比非示范地亩增产35.2公斤,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其主要配套技术措施是:选用良种抓全苗;适增肥料,配方施肥;病草防治,化学调控。主攻方向是:争足苗、促分枝、保花、保果、保青叶。  相似文献   

14.
我县是江苏省花生重点产区之一,历史上就有种植花生的习惯,一般年份播种面积在8万亩左右,大部分种植在黄河故道、盐河沿边及涟西片沙碱土地区,土地瘠薄,施肥水平低,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为提高花生单产,增加早果,创造高产典型,更有效的、合理的、经济的施用钾肥,为大面积花生增产开辟新的途径提供科学依据,今年我们在花生重点产区成吉、双河等公社,选用不同品种、土质、施肥水平的田块,对花生施用钾肥进行了多点试验。  相似文献   

15.
降雨与花生产量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我市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1982年种植面积为13万6千6百亩,单产、总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市平均单产达到280斤,总产达到3818万斤。我市花生集中产区的长清县,1982年种植面积8万8千7百亩,单产达到314斤,总产达到2786万斤,这是该县花生生产史上从未有过的纪录。  相似文献   

16.
周祥 《广西蔗糖》2006,(3):45-46,9
贵州甘蔗种植面积 1.67万 hm2, 95%种植在无灌溉条件坡地上,由于坡度较大,雨季易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坡地资源的损失,甘蔗是 C4高秆作物,生长期长,生物产量大,长期种植,使坡地土壤肥力下降,因此,通过采取等高带状法,反坡梯土法,护土栅篱,地膜覆盖,种植绿肥,改善耕作制度和适当退耕等措施来保护好旱坡地资源,既不影响甘蔗产量,又可实现旱坡地的持续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正> 山西省雁同地区历年种植马铃薯150多万亩,其中90%分布在丘陵和山区的旱坡地上。春天搞好抗旱保苗,秋天最大程度地满足需水盛期所需水分,对马铃薯生产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在实施“六六六”工程中把小整种薯适期晚播作为两项主要抗旱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推广,在晋北旱坡地上增产效果明显,一般增产幅度在20%以上。我们于1988和1989两年在广灵县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18.
不同覆盖物对红壤旱坡地土壤环境和花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种植花生的红壤旱坡地为对象,研究液态地膜覆盖(LFM)、塑料地膜覆盖(PFM)、稻草覆盖(SM)和无覆盖(NM)对土壤环境和花生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覆盖物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调节土壤温度,加快花生光合作用,使花生干物质的分配更合理,且提高花生产量;不同覆盖物对土壤和花生生长等各项指标的综合效应不同,表现为稻草覆盖塑料地膜液态地膜无覆盖。  相似文献   

19.
花生新良种“粤选58”的选育经过和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适应花生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花生单产面积产量,我所积极开展花生选育种工作,并于1976年育成花生新良种“粤选58”,经省地二级“四年六造”区域试验,各造产量均居首位,1978年经省“品种审委会”审定为优良品种,并荣获农业部1978年“农牧技术改进奖”一等奖,确定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1979年全区种植面积达30万亩,省内外各地引种也表现良好,深受欢迎。 一、“粤选58”的选育经过 1、根据生产发展需要,确定选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20.
花生在吉林省是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hm^2以上。由于品种老化、退化严重、栽培管理粗放、连作重茬病害重、植物早衰,致使花生单产很低,种植经济效益不高,从而抑制了花生产业的发展。现根据试验和生产示范总结出一套花生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