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菜象虫、黑绒金龟子、甜菜跳(虫甲)、网目砂潜等及甜菜立枯病是我厂原料区甜菜生产上苗期主要病虫害。据1980—1981年在双城、阿城、安达等县调查,甜菜立枯病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罹病率一般在24—37%;同时甜菜象虫危害相当严重,每年发生面积达20万亩,危害严重地块造成田间补种或毁种,一般使甜菜块根减产15—17%,发生严重地块可减产50%以上。 使用3911闷种防治甜菜象虫,能减轻危害,但3911毒性很高,加之连年使用3911闷种象虫产生抗性,防治效果下降。为了寻求高效低毒的新农药和不断提高防治效果,阿城糖厂在有关单位协助下,在阿城、双城、五常、安达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支持下,于1982—1985年先后对甲基硫环磷和福美双混合处理种子防治甜菜苗期病虫害,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试验示范结果已做过报道,现把推广应用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甜菜象虫(Bothynoderes punctiventris Germ·),又叫甜菜象,甜菜象甲,为东北、内蒙古、新疆及山东等省(区)甜菜产区主要苗期害虫,近年来为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甜菜象虫幼虫咬食甜菜块根,大发生时,大量植株受害枯死。据调查,1978年山东省高密县种植春甜菜6,700亩,三分之一被象虫吃光,有的毁种两次,发生严重的毁种五次,使春甜菜变成夏甜菜;1980年秋末在胶县、即墨等地成虫越冬虫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10头和166头,予计这些地方81年将要大发生。  相似文献   

3.
甜菜是黑龙江省优势的经济作物,黑龙江省已成为全国甜菜的主要产区和基地。1980年甜菜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5%,甜菜总产占全国50%. 黑龙江省甜菜种植已久,但解放前甜菜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到建国初期的1949年甜菜种植面积仅为16.4万亩,总产不到15万吨。建国三十多年来,甜菜生产有了很大发  相似文献   

4.
甜菜象虫是山西省阳高县甜菜产区主要苗期害虫,近几年发生面积占实播面积的50%左右。在某些年份已成为甜菜生产中毁灭性虫害。经1985—1986两年对甜菜象虫的调查看,该地区发生的种类有:甜菜象、甜菜毛足象、二斑尖眼象、三北甜菜象、中国方喙象、黑斜纹象、锥喙筒喙象、蒙古土象、北京灰象(Sympiezo-mias hezi Faust)。其中以甜菜象分布  相似文献   

5.
甜菜象虫为我国北方象虫的优势种,种群发生量占象虫种类的70%~95%;调查表明,甜菜象虫有89%~95.7%在当年甜菜地6~20cm土层中越冬,下年4月20日前后进入5cm表土,4月末、5月初开始向来年的甜菜地迁移,5月中旬达迁移高峰;平均每对(雌、雄)成虫一生取食量为51.6株;甜菜幼苗被害达4级,可减产60%,含糖降低25度;甜菜象虫1年发生一代6月中旬~8月上旬为幼虫发生和危害盛期;35%甲基硫环磷闷种,杀虫率可这80%~100%,CON制剂对甜菜象虫毒杀率达90%以上,提高根产量10%,增加含糖0.5度左右.  相似文献   

6.
甜菜象虫是内蒙地区及北方各甜菜产区威协较严重的害虫。常有10~20%的地块受其危害不能保全苗甚致毁种。因此对象虫的有效防治仍是我国北方甜菜产区急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象虫越冬、出土活动规律及其习性,能为有效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63年开始对甜菜象虫的发生、活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赤峰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气候条件适合甜菜生长。近年来随着制糖工业的发展,甜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甜菜病虫的发生有加重趋势。为了有效地控制甜菜病虫的发生,对赤峰市地区1992年甜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进行了初步预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一、甜菜害虫1.甜菜苗期害虫。当地危害甜菜幼苗地上部分的害虫有甜菜象虫(甜菜象、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轻工业厅于1987年12月14日至15日在昌图召开了甜菜象虫发生种类及其防治技术研究成果鉴定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黑龙江省植保站、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农业局、阜新县甜莱办公室、建平糖厂等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十余人。与会委员听取了辽宁省甜菜象虫防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尹常久、孙昌学同志做的工作报告。全体委员对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和评议,认为,该项研究资料完整,数据可靠,查清了辽宁省为害甜菜的象虫有十种。明确了其中两种为发生优势种。  相似文献   

9.
甜菜跳(Chaetocnma discreta Baly)近两年来在黑龙江省海伦市已普遍发生。据统计,1990年,全市种植甜菜13万亩,由干跳危害而毁种的地块达3万亩。在危害严重的地区,虽然苗期喷了4~5次甲六粉,但由于喷药时间欠妥,仍未能控制其危害。1991年,海伦市4个乡的调查表明,在甜菜子叶出土后即喷洒一次甲六粉(亩用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植保站和黑龙江省糖业公司于1985年11月15日至16日在黑龙江省双城甜菜站联合主持召开了甲基硫环磷闷种预防甜菜苗期害虫技术推广总结会。参加会议的有黑龙江省植保站、黑龙江省糖业公司、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及有关糖厂、甜菜站、植保站等二十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首先听取了使用单位的甲基硫环磷闷种防治甜菜苗期害虫的技术及经验。然后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昌学同志做了该项试验总结报告和甲基硫环磷闷种防治甜菜象虫使用操作规程。会议最后形成纪要,指出了甲基硫环磷闷种防治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指示精神,我们于1986年7月份到我国甜菜主产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进行农村调查。目前甜菜生产形势并不乐观,甜菜生产回落,种植面积缩小,总产量下降,政策的宏观效益在递减。黑龙江省1984年甜菜播种面积457.6万亩,单产0.924吨,总产422.8万吨,比1983年减少48万亩,减产92.38万吨。1985年甜菜播种面积为438.1万亩,总产315万吨,比1984年减少19.5万亩,减产107.8万吨,年平均亩产递减143.75公斤,面积递减33.75万亩,总产递减100万吨,减产20%。因而产糖量下降,1984年比1983年减少10万吨,1985年又比1984年减少7.7万吨,年平均递减8.85  相似文献   

12.
甜菜长柄象(Mesagroicus sp.)是黑龙江省甜菜苗期主要害虫之一,在安达、大庆、肇东等地发生数量很大,占79.95%,是危害甜菜的象虫优势种及防治对象。甜菜长柄象属鞘翅目象(虫甲)科。该虫除危害甜菜外,还危害玉米、大豆等作物,同时也加害苍耳、荞麦蔓、萹蓄等杂草。主要以成虫危害甜菜幼苗,咬食幼嫩的子叶及真叶造成甜菜缺苗,甚至毁种。笔者从1978年起对该虫的分布、危害、生物学特性等作了调查研究,并经过田间药剂防治试验与示范,提出了该虫的化学防治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浅析黑龙江省甜菜与制糖生产现状及对策张守谆(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黑龙江省是全国甜菜老产区,是国家重要的甜菜生产制糖工业基地。甜菜已成为黑龙江省一大资源优势。该省甜菜常年种植面积在400~600万亩,占全国甜菜总面积的50%~600%, 总产量占...  相似文献   

14.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幼虫蛟食甜菜、大豆等多种作物叶片,严重时将植株地上部全部毁坏,以致造成绝产。1980年黑龙江省较大面积发生了此虫害,1982年又在全省普遍发生。据在阿城、双城、五常、安达、青岗和兰西等县调查,发生面积达四十多万亩,几乎全部甜菜地都有发生。其中受害严重的达47,000亩,绝产的有5,930亩,是近年来我省甜菜生育中期的主要害虫。为了提高防治效果,本年内于草地螟幼虫发生盛期,在阿城县杨树公社民权大队进行药剂防治试验和大面积药剂防治示范,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80—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和山东省制糖研究室共同对甲基硫环磷闷种防治甜菜象虫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大面积试验,1982年又在山东省高密县大栏公社朱家大队进行了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甲基硫环磷防治甜菜象虫有效:田间杀虫率为88.8—100%,田间保苗率为88.2—96.7%(对照区仅6.9~15.9%),防治效果达70—87.9%。为此,两单位于6月2~3日在山东省高密县召开了甲基硫环磷闷种防治甜  相似文献   

16.
1984年7月26~27日,由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化工研究所研制的ESD增糖剂应用技术交流会在齐齐哈尔市召开。会议由齐市经委、科委会同黑龙江省石化厅化学工业公司共同主持。参加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科学研究所、辽宁省果树研究所、黑龙江省园艺研究所、山西省科委等省的科研、推广、生产、管理部门。共计24个单位3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主持试验单位的同志介绍了试验情况,总结了1978~1983年的试验结果。六年来在黑龙江省主要甜菜产区的松花江、绥化、嫩江三个地区,六个县,一个国营农场及辽宁、内蒙、河北、江苏、新疆等地试验面积为1.3万亩。二十二个点的试验结果证明:在甜菜收获前25~30天,叶面喷洒一次适宜浓度的ESD增糖剂,甜菜增糖效果显著。根中含糖率平均增加1度,亩产糖量增加12~13.9%,并有提高甜菜块根产量的作用,平均增产10%左右。是一种无毒、无药害,人畜安全的良好增糖剂。  相似文献   

17.
浅析纸筒育苗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析纸筒育苗配套栽培技术史坚,周绍斌,程显伟,孙连元,王光申(黑龙江省红兴隆农管局)(黑龙江省友谊农场)1995~1996年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在完成国家甜菜“丰收计划”中,近7万亩甜菜全部采用纸筒育苗移栽新技术(品种为进口KWS5l73单芽种).两年实...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孙吴县地处北纬48°~50°,从开荒建点到1989年一直没有种过甜菜。近几年,这个县为了开发新的多种经营门路,合理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大量引种了甜菜,种植面积和单产4年迈了三大步:1989年种植5000亩,平均亩产1.03t;1990年种植1万亩,平均亩产1.10t;1991年种植3万亩,平均亩产1.30t;1992年种植3.5万亩,平均亩产上升到1.35t。4年中,面积翻了两番,单产提高了31.07%。由于气候适宜,土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迅速扭转过去黑龙江省甜菜生产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局面,把科研成果及丰产经验迅速地变成生产力,推动甜菜生产的发展,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在安达县有关单位密切配合下,于一九八一年在松嫩平原中部干旱、盐碱地区的安达县万宝山公社爱国、曙光、福民大队和羊草公社的新生、青尤山大队的一万零四十亩的甜菜面积上进行了试验,取得了平均亩产两吨零三十五公斤的成果,含糖率超过了予计的十六度指标。其中,亩产超三吨的面积占万亩田的3.3%,亩产超两吨半的面积占万亩田的9.6%,亩产超两吨的面积占万亩田的43.1%。由于采用了综合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推广了单项科研成果,培养了大面积高产典型,总结出一套切实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九三农场管理局山河农场,在1991年大灾之年,甜菜仍获高产.当年全场种植甜菜1.5万多亩,获得了平均亩产2041.5kg的好收成.总结其丰产经验,除有领导重视甜菜生产,政策优惠等原因外,栽培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合理轮作.选择土质肥沃、黑土层厚、排水良好、不跑风、距林带远、轮作7年以上、未种过甜菜的阳坡地种甜菜.前茬全部为麦茬.整地采取伏秋早翻早耙,翻深20~25cm,耙深8~12cm,做到翻平耙碎,土壤达到上松下实,并充分发挥秋整地灭草作用.秋起垄、秋施肥面积占播种面积57%左右.翌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