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2种不同大小的草莓茎尖分生组织为试材,进行组织培养,分别获得再生小植株并进行病毒检测,利用上述脱毒母株和农家自留种苗分别繁育匍匐茎子苗,研究了2种子苗的病毒发生率与果实品质,以期通过草莓脱毒试验为脱毒苗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草莓品种的病毒含量有差异,并且病毒外壳蛋白表达量与其核酸转录量一致。切取草莓匍匐茎约5 mm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第一次脱毒,其部分再生小植株仍然携带了低浓度病毒。与之相比,再切取试管苗约0.5 mm茎尖组织进行第二次脱毒,其再生率虽然仅为31%,但是二次脱毒株均为无毒苗。利用已鉴定的脱毒母株和农家自留种苗分别繁育匍匐茎子苗,经过定植后发现2种子苗的病毒病发生率差异极显著。二次脱毒母株繁育的子苗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农家自留种苗(P<0.05),而可溶性总糖等品质参数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以0.5 mm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进行草莓组织培养,可以获得优质的脱毒母株,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未来草莓良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受到病毒的感染后会出现退化现象,进而降低马铃薯的产量。通过对马铃薯进行脱毒,并使用试管微型薯繁殖技术培养无毒的马铃薯种子,可大大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保证马铃薯的品质。本文对马铃薯脱毒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繁殖技术要点,并对马铃薯繁殖技术中病毒检测方法进行了讨论,以期促进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繁殖技术的发展,提高马铃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草莓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草莓主要病毒病的种类及危害,草莓病毒的脱毒机理、脱毒方法,脱毒苗的鉴定与繁殖,指出了存在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1 繁殖康乃馨常规繁殖以扦插为主 ,组织培养法用于培养脱毒苗 ,这里介绍扦插法。(1)育苗时间。以生产切花的时间分批、分期进行。温室栽培以 1~ 3月和 9~ 11月、露地栽培以 4~6月和 9~ 10月为宜。(2 )插条规格及标准。最好采用母株茎中部粗壮的 3、4节生出的侧芽。中部以下的侧芽组织不够充实 ,发根后生长不良 ;而中部以上的侧芽节间长 ,均不宜采用。(3)采条方法。一手握住母株 ,一手抽侧芽 ,使侧芽与母株的对生叶弯曲成直角脱下。插条基部略带一些皮层 ,这样操作不易损伤母株茎、叶 ,以利扦插成活。通常母株每半个月可采插芽一次。采…  相似文献   

5.
携带斑驳病毒和微繁殖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草莓主栽品种丰香携带斑驳病毒(SMoV)、脱毒微繁殖苗及携带斑驳病毒匍匐茎苗的田间生长情况和抽生匍匐茎能力。在整个生长期,丰香草莓的株高和冠径都表现为:携带斑驳病毒匍匐茎苗>脱毒微繁殖苗>携带斑驳病毒微繁殖苗。草莓苗平均单株抽生匍匐茎的数量,2种微繁殖苗是匍匐茎苗的2~3倍,而微繁殖苗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感染斑驳病毒导致草莓植株生长势明显下降。与常规的分株繁殖方法相比,采用微繁殖方法繁育的草莓苗,生长势较弱,但匍匐茎抽生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1 繁殖 康乃馨常规繁殖以扦插为主,组织培养法用于培养脱毒苗,这里介绍扦插法。 (1)育苗时间。以生产切花的时间分批、分期进行。温室栽培以1~3月和9~11月、露地栽培以4~6月和9~10月为宜。 (2)插条规格及标准。最好采用母株茎中部粗壮的3、4节生出的侧芽。中部以下的侧芽组织不够充实,发根后生长不良;而中部以上的侧芽节间长,均不宜采用。 (3)采条方法。一手握住母株,一手抽侧芽,使侧芽与  相似文献   

7.
苹果病毒病害与无病毒苗繁殖于绍夫(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植物研究所)(上接1995年第1期50页)三、病毒的脱除与检测(一)病毒脱除技术苹果病毒的脱除,通常采用热处理脱毒和茎尖培养脱毒等两种方法。1.热处理脱毒:据研究,苹果树在37±1℃的温度下,生长1个...  相似文献   

8.
草莓病毒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产上为无性繁殖,经多年栽植后,很容易感染多种病毒,致使种性严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抗病性减弱等.一般减产30%~80%,并逐年加重,给草莓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目前,还没有可以有效防治的药剂,唯一的出路就是脱去植株中的病毒.但是,草莓经脱毒处理后,又需要经过检测,验证确实不带有病毒后,才能定为无病毒原种母株,然后以此繁育无病毒苗,实现草莓的脱毒化栽培.  相似文献   

9.
章姬草莓无病毒苗快速繁殖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珂  肖君泽 《现代园艺》2013,(19):32-34
介绍了章姬草莓匍匐茎快速繁殖生产用无病毒苗的方法,具有繁殖系数高,减少病毒病的再感染和传播,幼苗健壮,保持品种特性和果实品质的优势;分析了影响章姬草莓匍匐茎发生的条件和匍匐茎生长发育的特点;提出了章姬草莓匍匐茎快速繁殖无病毒苗技术所包括的苗床选择与整理、母株选择与定植、繁殖田间管理和繁殖苗出圃起苗方法等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0.
山东草莓病毒病侵染程度及无病毒苗大棚栽培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忠和 《落叶果树》1993,25(2):23-24,37
山东草莓已受草莓斑驳病毒等病毒病的侵染,且侵染程度在全国属于重区;大棚栽植草莓无病毒苗,增产、增益效果明显;UC5等不仅是鉴定草莓病毒病的理想指示植物,而且还可利用选择无病毒母株,简化加速无病毒繁殖进程。  相似文献   

11.
龙牙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丰富的蛋白、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营养元素,其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从龙牙百合外植体的选择、快速繁殖以及脱毒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百合的快速繁殖和培养无病毒苗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草莓是果树中结果快、成熟早、株体小、繁殖易、周期短、效益高的经济植物。由于草莓是草本植物,长期靠匍匐茎繁殖,易发生病毒病感染。据报道,在我国草莓主栽区有4种病毒,总侵染率为80%,其中单独病毒侵染率为41.6%,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率为38.6%。这4种病毒为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镶脉病毒、草莓皱缩病毒和草莓斑驳病毒。为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笔者对草莓病毒病的为害、脱毒方法、繁殖技术进行研  相似文献   

13.
在柑桔的无性繁殖过程中,经常会感染一些病毒、类病毒和难培养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为了防止病害的蔓延和危害,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开始在柑桔上采用茎尖嫁接脱毒技术,成功地脱除了多种病毒,获得无病毒母树,并在柑桔生产中扩大繁殖。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相继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90年代末开始推广脱毒容器苗技术。  相似文献   

14.
葡萄保护地绿枝扦插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保护地定植赤霞珠脱毒母株作采穗圃,延长其生长时间,进行绿枝扦插快速繁殖,于4月7日、6月24日两次大批量扦插,都获80%以上生根成活率;移入田间后秋季成苗率分别达98%和88%,繁殖系数达82,而且成本较低。7月份以后进行扦插,需保护地条件下越冬并进行隔年移栽生长,提高了苗木成本。  相似文献   

15.
草莓通常用匍匐茎繁殖育苗,生长期间易受病毒病危害,且病毒病种类多、防治效果差。根据草莓脱毒组培快繁的理论依据,我们经过多年研究,在分析试验结果基础上,总结了草莓无病毒苗组培快繁及无病毒原原种苗栽植和培育的关键技术,以期为草莓脱毒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刘弘 《长江蔬菜》2011,(22):16-20
草石蚕携带的病毒能通过繁殖器官代代相传、蔓延,导致草石蚕种性退化,产量及品质下降。结合笔者对草石蚕多年的研究成果,从病毒为害、茎尖培养、良种繁育等方面综述了草石蚕的脱毒培养及良种繁育体系,为生产上推广应用草石蚕脱毒良种、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促进草石蚕利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棚草莓无公害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培育无病壮苗1.1选择适宜品种大棚促成栽培应选用花芽分化早、休眠浅、耐寒、丰产、品质优良的品种。目前生产上主要有丰香、明宝、鬼怒甘、枥木少女、幸香、章姬等。1.2建立专用秧苗繁殖圃1.2.1圃地准备繁殖园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地势较高、排灌条件好和背风向阳的地块。要求土壤不干燥、不板结、不积水、不重茬、无病虫害的沙壤土。按1︰4的比例留足苗床。前茬作物为草莓或蔬菜的应进行土壤化学消毒或太阳能消毒。1.2.2母株栽植生产上最好选用组织培养的无病毒苗。脱毒苗生长势强,抗病力强,草莓能充分表现出其品种特性,品质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8.
香蕉分生组织培养和小植株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香蕉是我国南方主要果品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目前主要栽培品种大都为三倍体,2n=3x=33,长期以来生产上都是采用无性方法进行繁殖,即从母株的球茎四周选取1—2个适宜的吸芽进行扩大繁殖。伯格(Berg)等曾提出将香蕉地下茎先经湿热处理,而后进行分生组织培养,这样可以消除香蕉病毒病,提供无病毒繁殖  相似文献   

19.
葡萄试管苗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正> 葡萄组织培养不仅加快优良品种的繁殖和推广速度,而且为发展无病毒植株开辟了新的途径。关于葡萄试管苗的快速繁殖已有不少报道,但对影响葡萄试管苗快繁,尤其是影响脱毒试管苗快繁的诸因素报道不多。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培养基的激素用量、琼脂浓度和培养器皿大小等技术措施,使脱毒试管苗繁殖速度大大提高,并使这一技术措施系列化、规范化。同时通过测定培养器中的  相似文献   

20.
细胞工程技术在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工程技术是为了改良动、植物品种而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遗传操作的一项新兴技术。它包括组织和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等现代技术手段。细胞工程应用于蔬菜作物,近年来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茎尖脱毒、花药培养、原生质体融合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以下就国内外有关研究报告简要地加以介绍. 一、组织和细胞培养 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蔬菜作物,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繁殖效率和速度,而且为那些不易通过常规方法安全繁殖的作物或珍稀种质资源的保持与扩大繁殖开辟了新途径。通过茎尖培养脱毒,可以获得大量无病毒试管苗从而减轻病毒病的危害。作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