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将高度感染白粉病的小麦品种Полесская70和Алъбидум114分别与18个抗性品种杂交。从杂种后代抗性的分离情况,确定了供试抗源的抗病基因数目及其遗传特点,揭示了抗性遗传规律及亲本抑制基因和感病品种细胞质对抗性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为冬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茄子青枯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对茄子的质量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国内外学者已从多个方面对茄子青枯病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茄子青枯病抗性的遗传规律、抗性品种的筛选和选育、茄子青枯病的综合防治,同时对茄子抗青枯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讨论,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伟 《中国稻米》2010,16(5):32-35
稻瘟病是当前粳稻主产区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而品种抗病性的利用则被公认为是病害综合防治的根本策略。本文从抗性鉴定方法、抗性资源筛选和发掘、抗性遗传规律及抗病基因定位3个方面,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水稻抗稻瘟病的育种提供参考。同时对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研究的现存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为了创造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对育种中心活动区域病菌的优势和潜在危险小种的抗源、抗性的遗传支配以及从供体到受体的传递方法等必须拥有足够的资料。掌握当地病菌小种抗性的遗传基础知识,可以予见品种(及其派生系)对新出现的侵袭力更强的小种抗性变异的前景。瑞士,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它们的这些成就不能在苏联的育种实践中直接应用,因为苏联小麦白粉病菌的群体小种组成与这些国家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大豆品种抗锈病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宇俊  孙永亮 《大豆科学》1991,10(2):104-109
本研究利用4个对锈病抗性反应不同的大豆品种,配制双列杂交,并采用离体叶片人工接种鉴定F_1、F_2、B_1C_1、B_1C_2、杂种抗性的方法,研究了大豆抗锈病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抗锈性遗传基础显著不同,抗病品种PI459025的抗锈性受一个显性基因控制,耐病品种的耐病性受多基因控制,并有超显性作用存在。抗性的回交效应明显,受细胞核基因控制。抗性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重要,抗性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是3种重要的马铃薯病害。为指导科学开展品种选育推广和促进农药减量控害,在陕西省榆林市进行了不同品种马铃薯对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的田间抗病性评价研究。早疫病和晚疫病抗性试验以‘紫花白’为对照,疮痂病抗性试验以‘冀张薯12号’为对照,调查各病害的田间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75.0%的品种高抗或抗早疫病,46.7%的品种抗或中抗晚疫病,33.3%的品种中抗疮痂病。仅‘陇薯13号’对早疫病高抗,无晚疫病和疮痂病的高抗或免疫材料。‘青薯9号’、‘丽薯7号’和‘安1304-32’均抗晚疫病且产量较高,可在榆林市推广,‘陇薯7号’、‘冀张薯12号’、‘榆薯3号’、‘榆薯4号’、‘榆薯5号’和‘丽薯6号’为晚疫病高感品种,在加强病害防控的前提下,可在晚疫病轻发生区种植。疮痂病高抗品种缺乏,需进一步引进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摘     
芥菜型油菜抗白锈病遗传 用一个抗性品种和两个感病品种杂交研究芥菜型油菜抗白锈病小种2号遗传。温室条件下进行接种试验,F_1对该病的反应与亲本相同表明,抗性呈显性,由核基因控制。F_1植株同抗性亲本回交,对该病的反应与抗性亲本相同,F_1植株同感病亲本回交,抗病与感病的分离比率为1:1。F_2植株的分离比率为3:1。本研究结果揭示,芥菜型油菜对白锈病小种2号的抗性为单基因遗传,可通过早期世代回交将抗性转  相似文献   

8.
以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油菜M9选系M9-2、M9-3、M9-11、M9-14和MI CMS (陆奥-五十铃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系N221、N340、N341为亲本材料配制杂交组合,研究抗性遗传。结果表明,咪唑啉酮抗性为显性性状,由1对核基因控制,抗性基因在F2和BC1群体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因此,应用杂交、回交等常规育种方法可将抗性基因导入目标品种。  相似文献   

9.
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和利用抗病种质是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的基础.为明确小麦体细胞无性系4-8(WS4-8)的抗条锈病基因及其遗传规律,用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3对WS4-8和感病品种铭贤169及其杂交后代群体进行了苗期接种鉴定和抗条锈基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WS4-8对CYR33表现抗病,其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利用BSA法对构建的F2代遗传作图群体进行了SSR标记分析,标记Xgpw5281、Xcfd35和Xgwm341与抗性基因具有连锁关系,且都为共显性标记,与抗病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6.8、7.2和21.8 cM.根据作图结果,将WS4-8所携带的对CYR33的抗条锈病基因定位于小麦3DS染色体上.基于该基因的作图位置与分子标记结果,认为该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抗条锈病基因,暂命名为YrWS4-8.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小麦抗条锈性和条锈病控制的规律,对甘肃陇南25个小麦主要生产品种进行了成株期抗条锈性研究.结果表明,25个主要生产品种中有免疫品种2个,高度慢锈品种16个,中度慢锈品种4个,低度慢锈品种2个,中度感锈品种1个.有14个品种生育期间在感病反应型的基础上出现抗病的反应型,表现出成株高温抗性的某些特征.在推广5年以上的品种中有7个品种保持抗性的稳定性.里勃留拉、斯汤佩利已种植30年,病情指数仅为0.13%和0.28%,可确认为具持久抗性;兰天11号、兰天12号已种植10年,病情指数为0.78%和1.71%,也可能具有持久抗性.本研究结果提示,在生产上利用多种抗性类型以及选育具有复杂遗传背景的品种,将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化学诱变结合离体选择选育胡椒抗瘟病无性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胡椒(PipernigrumLinn.)茎尖丛生芽增殖技术的基础上,以印尼大叶种“LampongType”无菌实生苗作外植体源,采用EMS(ethylmethanesulphonate)对胡椒茎尖进行化学诱变处理,并结合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培养滤液对胡椒茎尖及其增殖形成的丛生芽进行离体选择。结果表明,利用EMS在胡椒茎尖接种前进行化学诱变可提高抗瘟病变异体的产生频率。利用EMS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对胡椒实生苗茎尖处理后接种,不经离体选择,直接在再生植株上进行抗病检测,抗性植株频率在4.3% ̄26.67%之间,而不施用化学诱变的处理则未获得抗性植株。利用不同浓度EMS和不同诱变处理时间结合不同浓度的辣椒疫霉培养滤液离体选择,各种组合所获得的抗性植株比率在33.33% ̄100%范围,但各种组合均较EMS和辣椒疫霉培养滤液单独处理的要高,其中以1.0%EMS处理60min结合25%辣椒疫霉培养滤液处理的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胡椒疫霉种及交配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982—1990年,从海南、云南、广东省13个县(市)的60多个发生胡椒瘟病的胡椒园采集大量带菌材料的样本,经分离获得65个疫霉菌株,并鉴定为寄生疫霉(Phytophthara parasitica Dast.)和竦淑疫霉(P.capsici Leon.)两个种。这是国内首次报道。在65个菌株中,寄生疫霉为34株,辣椒疫霉为31株,两者的比例接近1:1。这两个种对中国主要胡椒植区的胡椒瘟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所有菌株的支配型中,两个种都以A~2占大多数,而且都存在个别同宗配合和中性菌株。  相似文献   

13.
从基于cDNA-AFLP分析的辣椒应答疫霉侵染的表达谱中找到1个特异表达基因的序列;利用这个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基于PCR技术的96孔文库筛选方法,从疫霉处理的辣椒cDNA文库中筛选出这个应答辣椒疫霉侵染的候选基因的全长cDNA;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这个长度为1022 bp的候选基因为辣椒叶绿素a/b结合蛋白(chlorophyll a/b binding protein,cab)基因;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ab在疫霉侵染下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4.
瓜类疫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瓜类蔬菜是中国主要蔬菜种类,瓜类疫病迅猛发展,严重制约瓜类生产。文章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瓜类疫病的病原菌种类、抗性鉴定技术、抗性机理、育种进展,针对当前生产上防治措施的问题,提出了瓜类疫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晚疫病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可导致马铃薯的大量减产。多年来研究人员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病品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野生资源中分离抗病基因,并将其转入到栽培种马铃薯中可以获得抗病特性。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多个抗晚疫病基因被发现和图谱,且部分基因已被转入到栽培品种中。本文从晚疫病抗病基因的发现、分离、定位及克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P. Ji  J. Yin  D. Koné 《Crop Protection》2011,30(12):1601-1605
A plant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inducer, acibenzolar-S-methyl (ASM), was evaluated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for suppression of Phytophthora blight of squash caused by Phytophthora capsici under field conditions. ASM was applied as foliar sprays before and after transplanting at rates of 17.5, 8.8, and 4.4 g a.i. ha−1. Application of ASM did not significantly reduce final Phytophthora blight incidences in 2 out of 3 field experiments; however, area under the disease progress curve (AUDPC) values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by ASM in all experiments conducted. Disease suppression by the three application rates of ASM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ASM in conjunction with standard chemical fungicides, ASM was applied with mefenoxam (Ridomil Gold), copper hydroxide, and mandipropamid (Revus). AUDPC values and final disease incidences were consistently lower in field plots tre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ASM and standard fungicides than applications of these chemicals alone. Application of ASM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higher squash yield than the non-treated control in 2 of 3 experiments and plots treated with the combined use of ASM and standard fungicides produced the highest yield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SM may induce plant resistance under field conditions, providing suppression of Phytophthora blight of squash, and that there may be some benefit to the integration of ASM and standard chemical fungicides.  相似文献   

17.
采用液-液分配法对圆滑番荔枝叶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不同萃取组分。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中20 mg/mL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胡椒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74.43%,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恩施州大面积应用25%甲霜灵WP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已有四、五年历史,因病菌产生抗药性,防效日降。经3年研究,防病增产作用与甲霜灵相当的是58%甲霜灵锰锌WP、70%乙磷铝锰锌WP、80%大生M-45WP、72%克露M-8WP和64%杀毒矾M-8WP5种,防效达84.29%~97.81%;其中药剂成本低于甲霜灵又不易产生抗药性的只有甲霜灵锰锌、乙磷铝锰锌和大生3种。建议在甲霜灵已减效或失效的病区,大力推广甲霜灵锰锌和乙磷铝锰锌,交替或搭配应用大生、克露等其它新农药。  相似文献   

19.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的进展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从病原菌生理小种、交配型、药剂防治效果及抗病筛选和育种等方面介绍了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进展.我国发现的病原菌类型以4号为主,占鉴定总菌株数的一半以上,伴随着品种含R基因的增多使晚疫病菌逐渐产生毒力基因是导致品种抗病性丧失的原因.1996年交配型A2的发现表明我国的马铃薯生产又受到了新的侵染和毒力强的菌株的威胁.瑞毒霉系列药剂应用的防治效果因菌株逐渐积累抗药性愈来愈让位于抗性育种的防治.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的资源中选出了数个抗晚疫病和高产的品系,并且应用于生产,效益十分显著.近两年从CIP引进的具有水平抗性的群体B更是抗晚疾病育种的优秀材料,可望这些材料的优良性状能尽快应用于生产.文章的最后,就我国马铃薯晚疫病今后的研究方面,作者认为加强国际合作,统一协调的研究规划和合理的良种繁育体系是抗性育种成功的关键。其它方面诸如预测预报系统的建立、病菌变异性的研究和卵孢子生物学及流行学的研究则是有效控制晚疫病爆发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组织测定法,测定锡兰肉桂无水乙醇提取物对胡椒瘟病菌、香蕉枯萎病菌、芒果炭疽病菌和芒果蒂腐病菌的抑菌活性以及20%锡兰肉桂微乳剂对胡椒瘟病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锡兰肉桂无水乙醇提取物对胡椒瘟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浓度1.5 mg/mL时抑菌率为91.94%,EC50为0.687 5 mg/mL;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抑菌率为63.75%,但对芒果蒂腐病菌无抑菌活性。20%锡兰肉桂微乳剂对胡椒瘟病表现出较好的保护效果,当稀释100倍和50倍时抑制率分别为72.79%和78.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