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绒山羊的舍饲圈养,是解决草畜矛盾,发展畜牧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由传统粗放型畜牧业向现代化集约型畜牧业转变的必然举措,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建设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可推进饲草料的生产,也是舍饲圈养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概述了适宜绒山羊舍饲的优良牧草及其种植要点。  相似文献   

2.
陶格套 《家畜生态》1998,19(3):23-25,9
畜牧业生产包括绿色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和动物对饲草饲料的转化率两个方面,提高这个利用率和转化率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就是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基本概念。草地畜牧业生态系统工程要求,以草为基础,以良种为内容,以舍饲或半舍饲为条件,形成良草、良种、良舍、良养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措施的实施,以及畜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养羊业已成为畜牧发展的亮点,而传统养羊已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舍饲养羊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现就全混合日粮在舍饲养羊中的应用做一分析。1我国养羊业现状1.1传统养羊传统养羊其主要  相似文献   

4.
绒山羊的舍饲圈养,是解决草畜矛盾,发展畜牧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由传统粗放型畜牧业向现代化集约型畜牧业转变的必然举措,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建设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可推进饲草料的生产,也是舍饲圈养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概述了适宜绒山羊舍饲的优良牧草及其种植要点.  相似文献   

5.
推行禁牧舍饲制度,是畜牧业生产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它关系到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农村牧区经济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推进禁牧舍饲制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畜牧业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加快草场基本建设步伐,攻固草地生态治理效果,实现生态平衡和经济结构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推行禁牧舍饲制度,是畜牧业生产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它关系到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农村牧区经济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推进禁牧舍饲制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畜牧业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加快草场基本建设步伐,攻固草地生态治理效果,实现生态平衡和经济结构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根据生态建设需要,从2002年11月全旗实行常年封山育林育草、全年舍饲。发展舍饲畜牧业必须解决饲草料供应及科学管理两项关键措施,开展此项研究对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海晏县牛羊舍饲半舍饲育肥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牛羊舍饲半舍饲育肥给本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生产经营是推动全县现代化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打破传统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大胆探索,从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牧民群众增收的角度出发,科学地提出了以转变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造和改造牲畜圈棚发展舍饲与半舍饲畜牧业。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解决肉羊饲养与环节保护的矛盾,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种草舍饲养羊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这种结构的转换一定程度上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由于受到饲养环境以及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舍饲肉羊出现较多的疾病.本文主要就舍饲肉羊疾病发生的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加强舍饲肉羊疾病控制的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实施草地围栏、禁牧、家畜舍饲发展生态型畜牧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草地畜牧业是我国牧区畜牧业的主体,是关系到牧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大事。本文以赤峰市为例,论述了通过实施草地围栏、禁牧、家畜舍饲达到发展生态型畜牧业的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真正提高牧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青海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推进,全舍饲发展养羊在农牧区显得越发重视,而全舍饲养羊改变了羊只原来的游牧生活习性,使羊的生理过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加之饲养  相似文献   

13.
曾植虎 《青海畜牧业》2004,(3):14-14,47
近几年,互助县紧紧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西部大开发退耕还草工作为契机,以改善草地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大力推广了草场改良、农田种草、秸秆氨化微贮等一系列饲草料加工利用技术,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我县推行舍饲圈养、实施“西繁东育”工程,以及畜牧业的稳定协调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舍饲养羊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畜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以及人们食品结构的改变,养羊业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亮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3年,我国绵羊存栏1.4亿只,山羊存栏1.7亿只;羊肉产量为321.3万t,均居世界首位。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整体推进,传统的养羊模式已不适应养羊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利用草产业的产品发展舍饲养羊业,  相似文献   

15.
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放牧养殖与草原环境建设存在一定的矛盾,为了保证养殖的效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饲养方式逐渐转变为舍饲养殖。在舍饲养殖下的肉羊,营养代谢特点与营养需要有着较大的转变,在提供日粮时要加以考虑。本文对舍饲肉羊的营养代谢需要特点进行了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实行舍饲半舍饲养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现状以及内蒙古畜牧业实行舍饲半舍饲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即:要尽快转变传统粗放的畜牧业经营方式,实行舍饲半舍饲养畜,走精养增效的路子;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养羊业成为宁夏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拉动畜牧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传统原始的放牧养羊方式和草原超载过牧,加速了草地生态环境恶化.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国家提出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决策,区政府决定于2003年5月1日起实行全区封山禁牧.随着封山禁牧,羊只舍饲工程的实施,出现了新情况,遇到了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舍饲养羊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羊只发病率高等不良现象.根据目前舍饲养羊存在的问题,对舍饲养羊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以供舍饲养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草业》2013,(3):62-62,F0002
草产业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项目的实施以及舍饲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草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缓解天然草原压力,促进农牧民增收,推动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政府、企业、专家及广大生产商、销售商、客户搭建商贸洽谈、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及文化传播信息平台,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主办,  相似文献   

19.
舍饲在发展现代畜牧业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舍饲畜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饲养方式的转变,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即由传统粗放经营转变为舍饲进而是集约化发展。集约化、工厂化、标准化的发展结果必然会带来能量和物质投入多、技术含量高、饲料消耗少、生产水平高等结果,从而有利于大量地使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畜产品生产成本低、品质好、效益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草原工作指导方针的调整,禁牧舍饲、保护生态、实现生产生态双赢已是大势所趋。从2005年开始,我省松嫩草原已开始大面积禁牧,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由过去靠天半舍饲养羊向全舍饲过渡,已客观地摆在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养羊户面前,并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就舍饲养羊应把握的关键技术环节提出几点看法,仅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