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9月底在上海召开的东海区渔业生产会议,总结了今年上半年海洋渔业生产情况,交流了1988年冬汛渔业生产安排的意见,研究落实了冬汛渔场的组织领导,渔政、安全、通信、渔情、气象以及伏季休渔后期的管理工作,并根据农业部1988年《关于国务院批准设立东海产卵带鱼保护区的通知》的精神,研究制定了1989年实施产卵带鱼保护区的监督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东海带鱼摄食习性、饵料基础及与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亚瞿  朱启琴 《水产学报》1984,8(2):135-145
本文对东海主要渔场中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 Linnaeus的摄食习性、饵料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数量分布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其与渔场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带鱼是一种以磷虾等甲壳动物和小型鱼类等为主食,并兼食头足类、毛颚动物等的杂食性鱼类。研究结果还阐明浮游动物生物量及磷虾等的数量分布同东海带鱼渔场的位置变化和鱼群移动的关系密切,其中冬、春季浙江南部近海渔场;夏、秋季长江口及海礁、舟山等渔场,其关系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平泽 《海洋渔业》1988,10(6):279-279
<正> 国务院最近批准,将从1989~年开始在我国东海(28°30′~30°30′N、124°。30′E 以西到机动渔船底拖网渔区线以东海域)设立产卵带鱼保护区。保护区海域内,每年5月1日~6月30日禁止拖网渔船以及其他以捕捞产卵带鱼为主要作业的渔船进入生产。  相似文献   

4.
东海外海渔场带鱼延绳钓探捕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开群 《海洋渔业》1992,14(1):16-20
<正> 一、前言福建省转浙钓业生产历史悠久,最高年投产机木钓船520艘,最高年产量3.45万吨。70年代后期起浙江渔场带鱼资源逐年下降,近几年产量均处低水平。为了稳住福建省转浙钓业生产,提高产量和产值,从1985年开始钓带打出外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此1986年省水产厅先后组织4~10艘具有较好通讯设备、大马力的钓船,对东海外海渔场进行带鱼延绳钓生产性探捕。通过三年探捕,初步摸清了东海外海带鱼资源状  相似文献   

5.
东、黄渤海带鱼的洄游路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兆礼  陈佳杰 《水产学报》2015,39(6):824-835
为了研究带鱼的洄游路线,根据我国10余个主要渔业公司1971、1972、1981和1982年带鱼捕捞统计资料,先绘制带鱼鱼群移动影像图,据此进一步研究东、黄渤海近海带鱼的洄游路线图。结果显示,带鱼越冬场、产卵场和索饵场范围广阔,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带鱼还有分批越冬、产卵和索饵洄游的特性,不同群体越冬、产卵和索饵洄游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重叠性。北方带鱼群体的越冬场主要在32°00'~36°00'N,124°00'~126°00'E黄海暖流水域。3—7月北上进入海州湾、乳山湾、海洋岛和渤海各湾产卵场;8—9月在产卵场外围宽阔水域索饵;9—11月游出渤海,绕过成山头南下,沿禁渔线外侧,沿途分别汇合海州湾、乳山湾及海洋岛的越冬鱼群,到了34°00'N后折向东南,分批于12月到达越冬场。南方带鱼群体越冬场主要位于浙江中南部禁渔线外侧,其次是济州岛西南海域。每年3—4月起,南部越冬的带鱼鱼群大致以每2个月1个纬度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5—7月,产卵洄游的鱼群到达舟山渔场和长江口渔场产卵;7—8月,产卵后的索饵群体北上黄海南部大沙渔场索饵;9月,索饵群体前锋到达35°00'N禁渔线外侧。10月以后,随着冷空气南下,南部群体带鱼向南越冬洄游,并且在10月回到长江口海域。其中小部分群体游向外海越冬场,大部分群体继续南下回到东海中南部近海的越冬场。台湾暖流和黄海暖流的进退和消长是影响带鱼越冬洄游路线空间和时间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6.
闽东北外海鱼类组成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引言 闽东北渔场位于东海甫部、台湾海峡北部口外,包括闽东渔场及台北渔场北部、温台渔场南部。渔场水系由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以及这两个水系混合变性而成的混合水所构成。环境因子变化比较复杂,是各种鱼类越冬、产卵集聚的良好场所,渔业资源种类较多。本文根据1989和1990年两次大面积定点拖网探捕调查及1992年鲨鱼延绳钓探捕渔获标本的分析,对闽东北渔场鱼类种类组成作初步探讨,为合理利用鱼类资源提供科学依  相似文献   

7.
东海带鱼生殖和补充特征的变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汉祥 《水产学报》2003,27(4):322-327
根据1986—2000年对东海和南黄海渔获带鱼的生物学基础调查,利用世代分析方法计算了东海带鱼的资源数量,分析了东海带鱼生殖和补充特征的变动状况,同时研究了环境与带鱼补充量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捕捞压力的增大,东海带鱼的最小成熟体长、产卵亲体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组成进一步缩小,个体繁殖力提高而卵径变小;实行伏季休渔后,东海带鱼的补充群体数量大幅度增加,单位亲体的补充量比伏休前增加45%~60%,证明了伏季休渔的生态效益;带鱼补充群体数量与亲体数量、海中温度、伏休时间成正比。目前东海带鱼的亲体数量仍显不足,应进一步减少对带鱼的捕捞强度。  相似文献   

8.
浙江是全国重点渔业省之一,水产品总产量占全国第二位,其中海水产品产量和商品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浙江濒临东海,东海渔场占全国大陆架渔场而积的35%,浙江渔场面积达22.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省陆地面积的2.2倍;现已查明海洋鱼类360多种,并开发利用30多种经济鱼类,其中带鱼一般年产量25万吨,占全国带鱼总产量55%;可用于养殖的浅海滩涂132万亩。浙江素称“鱼米之乡”,气候温和、水质肥沃、适宜养殖鱼、虾、蚌等。全省有淡水水面571.4万亩,其中:池塘31万亩,外荡131  相似文献   

9.
农业部《关于设立东海产卵带鱼保护区的请示》报告,已经国务院批准。  相似文献   

10.
滕亚娟  史志伟 《齐鲁渔业》2002,19(10):44-45
1海洲湾渔场的历史与现状海洲湾渔场是黄海中段的沿岸渔场,历史上曾是中国著名的八大渔场之一,北自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灌河口,海岸线长约162km,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为6677km2,沿海有滩涂面积约73377 km2,大部分涂面为泥或泥沙,渔场中有大小岛屿9座。历史上由于浮游生物丰富,海域较适合鱼、虾、蟹等的栖息、产卵和索饵,渔业资源极为丰富,主要的经济鱼类有带鱼、鳓、黄姑鱼、白姑鱼、真鲷、马鲅、鲻、鲨、红娘鱼、黄花鱼、海鳗、魟鳐、比目鱼、乌贼及毛虾、对虾、周氏新对虾、鹰爪虾、梭子蟹等。  相似文献   

11.
再议东黄渤海带鱼种群划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早年收集的1971—1982年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捕捞统计资料,从地理隔离、数量动态方面分析我国近海带鱼种群的划分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东黄渤海带鱼存在两个种群,即黄渤海种群和东海种群。通过带鱼鱼群移动影像发现,黄渤海带鱼和东海带鱼在江苏北部近海(34?00?N,121?00?E)附近发生了混栖,这一海域的带鱼产量仅占当月总产量的1.16%;两种群带鱼在外海越冬场也发生混栖,这一海域带鱼产量仅占当月总产量的5.51%。本研究认为,之所以分为黄渤海带鱼和东海两个种群,主要证据有6个:其一,可能发生混栖海域带鱼群体的数量很少,均仅占当月带鱼产量的极少数;其二,在混栖海域,不同带鱼鱼群并未发生群体间个体完全混合,在产卵洄游过程中,各自群体将仍旧依照各自洄游路线回到越冬场,因而在产卵场发生遗传杂交的可能性很少;其三,带鱼在越冬场的混合不属于产卵场杂交,因此,不同种群带鱼因为产卵和杂交发生种群遗传性状融合的可能性较少;其四,黄渤海带鱼和东海带鱼有着各自不同的数量变化规律,两者近年来产量差距悬殊,黄渤海种群带鱼资源在衰退的同时,没有得到东海带鱼群体的补充;其五,除了在江苏北部近海和外海发生群体混栖,黄渤海带鱼和东海带鱼各自的分布空间完全隔离;其六,这两个不同带鱼种群在洄游中存在不同的水团背景。结合以往带鱼种群体征差异分析的结果,可以认为,黄渤海带鱼和东海带鱼分属不同的带鱼种群。在东黄渤海,带鱼整体上可以划分为黄渤海带鱼种群和东海带鱼种群。  相似文献   

12.
渔民兄弟们: 舟山市政府于1993年7月5日至6日,在沈家门召开了全市对船生产和保护幼带座谈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带鱼仍是东海渔场的主要捕捞品种之一,但近年来带鱼产量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冬汛带鱼已形不成渔汛。而目前滥捕幼带鱼的现象仍较普遍地存在,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夏季东海区带鱼资源状况及其秋冬汛渔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带鱼为我国最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其产量多年来一直位居我国海洋捕捞鱼类产量的首位。由于6月~9月是东海带鱼的繁殖与索饵盛期,因此,自1995年以后伏季休渔制度实施以来,每年的伏季休渔期间,带鱼群体得到了有效的生长和补充,伏季休渔结束后,渔获产量显著提高。本文以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对2004年东海区伏季休渔期间带鱼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秋冬汛的带鱼生产趋势。一、研究材料与方法利用1999年~2004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网重点渔场的常规监测和大面定点调查的资料,对历年的夏季带鱼资源密度、…  相似文献   

14.
<正> 带鱼,北方习称刀鱼,鳞刀鱼,它是我国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沿海则是带鱼产卵、繁殖和索饵的良好场所,沙外、舟外等渔场又是它广泛栖息的天然越冬场。关于如何指导和组织好船队,不失时机的掌握生产主动权,不断分析判断鱼情,抓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7年5月、2008年5月和6月东海近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水域带鱼群体的相对资源密度、空间分布及产卵群体的生长特征和繁殖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5月、2008年5月和6月带鱼群体的相对资源密度分别为13.07±5.17、14.34±6.64、16.10±6.28 kg/h,出现频率均在85%以上,对总渔获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3.55%、60.20%、53.77%。东海近海带鱼产卵群体平均肛长为182.62 mm,优势肛长为150~200 mm;平均体重为102.77g,优势体重为50~110 g。雌、雄产卵个体间肛长-体重关系无显著差异(P>0.05),呈等速生长,肛长-体重关系为W= 4.520×10-5L2.795 (R2=0.929,n=349)。经χ2检验,带鱼产卵群体♀:♂均大于1,肛长210 mm以下,雌性个体占优势,其所占比例随肛长增加而不断变大,雌雄个体的50%性成熟体长分别为164.65、171.65 mm。  相似文献   

16.
邱开群 《海洋渔业》1991,13(6):251-255
<正> 前言东海外海是我国东海带鱼主要越冬场,同时也是夏秋汛外海带鱼产卵场之一,也是福建省转浙钓带秋冬汛生产的主要渔场,占总产量的65~92%.据1986~1988年8~12月连续三年共测定东海外海钓带样本3200尾.肛长组成范围为180~480毫米,平均肛长293.2毫米,优势肛长240~320毫米,优  相似文献   

17.
“小雪小捕,大雪大捕。”日前,东海嵊山渔场上的冬季带鱼汛生产已临高潮。在党的“十大”精神鼓舞下,本市今年前往嵊泗渔场迎捕冬汛带鱼的机帆渔民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他们都决心在东海上再打一个漂亮仗。九月底,出海的渔民和革命干部反复地学习了党的"十大"光辉文献,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伏季休渔条件下东海带鱼的亲体和补充量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995-2007年东海带鱼的亲体和补充量资源状况分析,用Ricker繁殖模型和Beverton-Holt繁殖模型分别拟合了带鱼的亲体和补充量关系.结果表明:在现行伏季休渔条件下,东海带鱼的亲体数量和补充量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Ricker繁殖模型的表达形式为R=6.9347P e(-0.033916A),Beverton-Holt繁殖模型的表达形式为P/R=0.10117(9.1645x10(-3)P,二个模型均能拟合东海带鱼的亲体和补充量关系,且拟合结果相近.实施新的伏季休渔政策以来,带鱼的补充量大幅增加.现阶段保护带鱼资源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亲体和增加产卵群体数量,有效的措施是推迟伏季休渔开捕时间.  相似文献   

19.
<正> 圆颌针鱼 Tylosurus,地方名:青条鱼,洋带鱼。是上层远洋性洄游鱼类,喜栖息于沿岸或河口海湾附近,喜淡水,产卵、摄食集群性较强,常常随潮水游动,摄食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地处渤海北部的乐亭县沿海,即滦河口渔场,曹妃甸渔场。每年小满至夏至有较多的颌针鱼游来,进行产卵洄游。  相似文献   

20.
东海群成熟带鱼卵巢变化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根据成熟带鱼卵巢变化的细胞学观察资料,对带鱼卵膜结构、卵母细胞发生及退化、核仁排出物的排出时机及排卵后滤泡上皮细胞去向等方面作了描述与探讨。并对东海群带鱼的卵巢发育、产卵类型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