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进5个紫甘薯新品种在江苏省靖江市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主要考察各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和鲜食品质。结果表明:京薯6号、宁紫薯2号鲜薯产量高、食味品质优,综合表现最好;宁紫薯1号鲜薯产量中等,但具有鲜食口感好、薯块个头小便于家庭烹饪的优点,因此这3个品种适合在靖江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浙北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作者对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提供的9个鲜食大豆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浙鲜16和开科源12鲜食大豆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分别较浙农6号(ck)增产31.7%、28.7%,但熟期较晚,可作为春季露地中晚熟鲜食大豆品种推广种植;浙鲜12的产量适中,较浙农6号(ck)增产19.1%,但早熟性好,综合表现佳,可作为春季露地早熟鲜食大豆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浙中丘陵山地甘薯品种更新换代,遏制当地甘薯品种退化、病害蔓延的趋势,引进10个甘薯品种开展品种对比实验,考察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食味性状、抗病性等指标。试验发现,金徐薯6号、金18S3-18、徐薯48的产量较高且商品薯率较高,适宜当地种植推广,用以鲜食或加工。金徐薯22、金20-17单株结薯数多,平均单薯重小,其商业价值较高,可作为专用小薯型品种种植。金18S3-1、金徐薯23、金薯926烘干率较低,适宜甘薯薯片加工,可作为加工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脱毒渝紫薯7号是紫薯中的高产品种,济南市莱芜区羊里镇于2017~2019年连续引种该品种在本镇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特点,该紫薯既是鲜食型,又适合加工的优良特性。试种表明脱毒渝紫薯7号非常适宜在鲁中地区大面积发展。  相似文献   

5.
紫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薯即紫心甘薯,又称黑薯,是一类集食用、保健及色素于一体的甘薯品种新类型。因除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具有很好的防癌抗癌功能,而且可提取天然花青素用于食品加工业。因此发展紫薯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近年来,武汉地区已陆续开始种植紫薯,经济效益较好,尤其以订单生产经济效益更好,在生产中紫薯表现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因此紫薯成为武汉地区减压棉花等低效作物的较理想代替作物之一。现将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龙紫9号是以龙薯10号为母本,以凌紫、越南紫薯、龙紫4号、宁紫1号等紫心甘薯品种为父本集团,经自然杂交选育而成的紫心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深紫皮紫肉,单株结薯数4~5个;平均大中薯率86.2%,商品薯率87.4%,花青素含量为253 mg·kg-1(FW),熟食食味优;每667 m2鲜薯产量2 400 kg左右,薯干产量600 kg左右。适宜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非薯瘟病、蔓割重病区作夏、秋薯种植。  相似文献   

7.
浙紫薯3号的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也楠  何贤彪  刘伟明 《蔬菜》2018,(11):11-14
为在浙江省更好地种植和应用甘薯品种浙紫薯3号,对其早收栽培的物候期、形态特征、生长动态,以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紫薯3号于5月底扦插,其还苗期、分枝期和封垄期与其他类似品种没有明显差异;浙紫薯3号薯蔓较长且较细,一般基部分枝7~8个;单株结薯数较多,结薯较早,前期薯块膨大较快,薯皮、薯肉均紫色,小薯的粗纤维也较少,口感较软,食味较好,比较适宜于作为迷你甘薯种植。  相似文献   

8.
甘薯为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材料的创新可通过3种途径实现,常规杂交为主要应用方法;通过无性系变异选择获得特定变异的种质材料有一定难度;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导入近缘野生种的基因,或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外源基因,生物技术的应用在甘薯上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甘薯的主要用途分为两大类,一是利用薯肉为桔红心和紫心的品种作为保健型鲜食品种,二是利用高产、高淀粉含量的淀粉型品种作为工业原料。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宜兴地区樱桃番茄品种,我们引进了5个樱桃番茄品种与主栽品种千禧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千禧早熟性好,产量高,果实性状稳定、糖度高,适宜在宜兴地区大规模推广种植;粉娘二号在高温条件下产量高,果实性状稳定、糖度高,畸形果少,可作为粉红圆果品种推广种植;金小铃、黄小丫、紫番茄可作为特色品种适量种植。  相似文献   

10.
通过47个甘薯品种在广东增城田间试验筛选,得到17个表现较好的品种,将其与其他9个品种一起引种至广东广宁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经比较与食味鉴定,发现相同品种在增城、广宁两地生长基本一致,但有些品种也存在差异。试验还发现,最适合引种到广宁的甘薯品种有广紫薯2号、广薯87和高薯17等。此外,在田间试验过程中也筛选出一些有特色的甘薯品种,如广紫薯2号花青素含量高,广薯98、广薯205等含有很高的β-胡萝卜素,可代替广宁当地品种黄狗洞用于加工甘薯干。这些特色品种的引种可以丰富当地的甘薯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宜在浙江杭州萧山地区圆棚种植的小型西瓜品种,作者引进6个小型西瓜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拿比特果形椭圆、甜度高、品质好,可作为绿皮红肉小型西瓜品种在萧山地区进行推广种植;新小兰果形圆球、肉质松脆鲜甜、产量高,金比特果形椭圆、早熟、甜度高,但皮薄易裂,这两个品种可作为绿皮黄肉小型西瓜品种在萧山地区进行推广种植;碧玉金心2号果皮颜色浅绿、条纹特别、果形较小、口感鲜甜,可作为高档小型西瓜品种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2.
鲜食玉米营养丰富,甜糯嫩香,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要食品,市场需求量大,且生育期短,种植效益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种植者的青睐。为满足当地的消费需求,作者引进4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筛选优质、高产、稳产、适合云南昭通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闵双色6号产量高、果穗性状稳定、口感好,可以在昭通地区进行产业化推广种植,种植密度建议每667 m2栽3 000株。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推广贵阳市口感佳、产量高的鲜食玉米新品种,从全国各地引进18个鲜食玉米品种,开展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上,密甜糯2号产量最高,其次为中鲜糯808;在品质等方面,沪红糯1号、万彩糯6号、万彩甜糯118达到1等,其他品种达到2等。密甜糯2号、中鲜糯808可作为2023年的主推品种,沪红糯1号、万彩糯6号、万彩甜糯118可作为辅助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合在衡阳地区种植的紫心红薯和黄心红薯品种,该文以当地主栽品种红薯22为对照,引进9个红薯品种(紫心红薯4个,黄心红薯5个)开展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紫心红薯16、紫心红薯14、黄心红薯35、黄心红薯31、黄心红薯17等品种在产量和商品薯率等方面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5.
魏民 《上海蔬菜》2020,(2):11-12
为筛选出适宜在辽宁盘锦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早春甘蓝新品种,作者引进12个甘蓝品种开展了露地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七号兰朵和前途甘蓝品种为中熟品种,表现出球形圆正、叶球亮绿紧实、抗性好、产量高、品质好,可作为优质甘蓝品种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合在上海地区推广种植的鲜食甜玉米品种,上海市嘉定区综合试验站科技人员依托上海市鲜食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以10个甜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果穗性状、产量及品质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高峰玉米百粒质量大、产量高、糖度高、口感好,综合表现优异,适合在上海地区推广种植;美果一号植株较矮、物候期短、口感好,适合作为高品质品种进行特早熟设施栽培;白雪公主和白美人的口感好,但产量不理想,可作高品质鲜食玉米的育种材料;立信165、双色之巅的糖度较低,适宜深加工。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榆林市秋季栽培的大白菜新品种,对14个大白菜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观察试验,从生育期、植物学性状、产量、结球性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晋青二号、秋皇后、秋杂118田间长势整齐、结球性好、产量高。晋青二号、秋杂118(均适合腌制)可作为长筒和炮弹类型大白菜示范品种,秋皇后(适合鲜食)可作为短圆类型大白菜示范品种分别在榆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田间抗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17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晚疫病田间抗性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个品种表现为中感,8个品种表现为中抗,3个品种表现为抗病,5个品种表现为高抗。费乌瑞它表现为中感,但产量高,生育期短,商品性好,适宜多熟制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在种植时应加强晚疫病防治;B04-02-7表现为抗病,产量高,商品性好,适宜推广种植;宜薯3号、威芋3号、威薯01号、B01-41-1可作为深加工产品和饲用薯种植;黑美人可作特色产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蒋铭 《上海蔬菜》2021,(1):13-14
为加快浙江余姚地区辣椒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种植品种的更新换代,作者开展了辣椒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丰产美辣29号椒的植株长势旺、产量高、坐果率高、熟期中等、辣味浓,可引入余姚地区作辣椒主栽品种;对照品种早秀王一号的植株长势较旺、产量较高且稳定、辣味浓、熟期早,也可在余姚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甘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甘薯加工业的不断发展,甘薯在鲜食和加工应用方面所占的份额日益扩大。为了筛选出适合陕西蓝田推广种植的甘薯品种,笔者于2015年春季引进6个甘薯品种,在当地焦岱镇樊家坡村亚尼家庭农场进行了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