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郝立群 《粮食储藏》2004,33(6):49-52
2002-2003年。对顺逆流式、混流式两种型号10余台玉米干燥机,进行了全面技术性能测试。通过测试发现,混流式玉米干燥机烘后玉米水分不均匀度要比顺逆流式玉米干燥机烘后玉米水分不均匀度低很多。被测试的顺逆流式玉米干燥机烘后玉米水分不均匀度,总体上来说远高于国家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2.
王惠民  曲海 《粮食储藏》1993,22(4):13-17
我省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每年收购大量高水分玉米,烘后粮已占总量的70%以上.由于粮食经烘干后其生活力极低,应用钢板仓储存极易发热霉变,因而用钢板仓储藏烘后玉米安全度夏是我省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已通过省级鉴定的“钢板仓通风储藏玉米”[《粮食储藏》1991(6)]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烘后玉米钢板仓通风储藏试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在粮食烘干过程中,因玉米的容重和原始水分不同、干燥介制裁温度不同、降水幅度要求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会不同程度地在烘后玉米的破碎率、裂纹率等指标上体现出来。建议在考核烘干机系统性能时,对烘后玉米破碎率、裂纹率等控制指标应用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并简要阐述了提高玉米烘后品质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塔式烘干机系统由烘干塔、热风炉、风机、输送提升设备、烘前仓、烘后仓等部分组成 ,系统正常运行时各项技术性能应达到《烘干机系统验收技术规程 (试行 )》要求。通过对我省 2 6台塔式烘干机系统工艺和设备技术性能测试 ,发现该系统部分技术性能测试结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具体性能的影响因素如下 :1 玉米破碎率的影响因素1 1 玉米容重及角质率对烘后玉米破碎率及裂纹率的影响不同容重和角质率的玉米经塔式烘干机系统烘干 ,破碎率和裂纹率增值见表 1 ,从中可以看出 ,一般情况下 ,玉米容重越高 ,角质率越高 ,破碎率增值越低 ,裂纹率增值…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大量栽培于我国的南方和北方,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也被称为"饲料之王"。储藏保管好玉米,对种植、加工和养殖者都会产生很好的经济。一、储藏方法1.抓好储藏前的处理玉米成熟后,要选晴好天气快收、快脱粒、快晒(烘)干。阴雨天收的玉米,应摊放于通风干燥处,尽快脱粒烘(晒)干。用于储藏的玉米,含水量要在13%以下,  相似文献   

6.
高水分玉米烘干后,通常会出现水分分布不均的现象,给储备粮入库带来一定隐患。为此,中央储备粮哈尔滨直属库对烘后玉米水分不均匀度检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反复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标准扦样法,标准检测法,对吉林省中储粮分公司的承储的274万吨中央储备玉米烘后脂肪酸值变化情况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脂肪酸值变化与收购入库时间、玉米的成熟度、烘干工艺和储存时间的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收购入库越滞后、玉米成熟度越差、烘干工艺越落后、烘后初始入库的脂肪酸值相对偏高,脂肪酸值变化升幅相对较快,同时脂肪酸值还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呈逐年上升趋势,储存时间越长,脂肪酸值升幅越大,最高的可达到重度不宜存。  相似文献   

8.
烘干温度对玉米脂肪酸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地区高水分玉米机械烘干后脂肪酸值波动大的问题,介绍了在机械烘干过程中,采用不同烘干温度进行烘干生产,摸索出烘干玉米的最佳温度,有效解决了烘后玉米脂肪酸值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玉米湿储法     
刘瑞征 《作物杂志》1992,8(2):39-40
饲用玉米籽粒湿储技术是在60年代石油价格上涨形势下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的,至今在发达国家一些农牧结合地区的饲用玉米常规储藏方法中占有一席之地。西方国家称之为高水分玉米密封储藏。我国东北长期存在玉米收获水分过高而烘晒条件又不足的矛盾,近几年随玉米产量增长使其矛盾更显突出。在此形势下,1989年国内发表文章介绍提倡这项技术,把它改称为高水分玉米发酵储……  相似文献   

10.
HT-100型塔式烘干机有两个干燥塔,一个冷却塔,能大幅度降低粮食中的水分,日干燥量为100t,在外界平均温度为-10℃的条件下,降水幅度可达16%,烘后玉米可保持烘前等级.该设备具有无污染,费用低,热效率高及操作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家标准中的粮食类水分的测定方法均为热风烘干法,国家标准高水分玉米水分测定采用二次烘干法,GB/T10362-1989(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6540-1980)中水分高于15%的需要采用二次烘干法,而GB/T5497-1985中粮食水分高于18%的采用二次烘干法,二者对高水分粮的  相似文献   

12.
吉HJ-150型节能塔式粮食烘干机余热利用显著,节能效果突出,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电控配各实用,日干燥量为150t.30/左右高水分玉米可一次降至安全水分,烘后玉米质量好。该设备具有造型美观,费用低,热效率高及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对4.72万t水分为13.0%~15.5%的东北玉米,冬秋季节以通风降温为主;气温气湿上升季节以密闭湿为主;度夏期间采取磷化铝片低剂量密半或间歇密半防治害虫和掏老菌危害;度夏后适时敞堆散湿降浊等技术措施。便玉米安全储藏顺利度夏,延缓品质陈化效果显著。曙测表明,玉米烘伤料的的酸值明显主于正常玉米籽粒。  相似文献   

14.
我们是怎样搞好玉米种子烘干的新疆建设兵团一四三团种子公司范洪耀新疆建设兵团一四三团生产科孟之万1993年10月25日至12月2日,我公司烘干玉米果穗l173.6吨,籽粒247吨,总共烘料1420.6吨。39天共烘22批,平均每批64.57吨,烘时26...  相似文献   

15.
钢板筒仓储藏黄玉米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库内12个钢板筒仓为实验仓,对烘后直接入仓和不直接入仓的黄玉米采取不同的通风压盖方式储藏,历时三年没有出现发热、霉变现象,使用防虫磷可防止虫害蔓延。出仓时玉米外观色泽正常,无异味,蛋白质、灰分、纤维素、粘度、淀粉、脂肪酸值等变化小,出仓的玉米均适合出口加工标准。实验证明:钢板仓具有长期储粮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对粮食烘干温度和粮食储藏温度对马拉硫磷粉剂和乳剂的降解作用进行了测定.烘干前马拉硫磷施于湿玉米(水分19%~20%),或烘干后施于热的(71或48℃),或冷却的(21℃)水分为12%的玉米.在21、48和71℃三种温度下,玉米的最终水分都为12%.对这几种处理玉米的储藏温度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即在3℃下储藏4个月,以后在16℃下储藏7个月.烘干前施于玉米的马拉硫磷经烘干过程明显降解,降解程度根据烘  相似文献   

17.
1.试验设备 普通铁锅、柜式烘房,木柴加热。 2.试验材料方法 试验的材料为6月中旬第一季种植的豇豆,采后马上进行开水烫漂。烫漂时,锅内放入自来水25kg,水沸腾后每次放入豇豆10kg,锅内的水要淹没豇豆,并使之能够回旋。烫漂后的豇豆放入冷水中冷却,再捞起放在竹帘上,摊放要均匀,尽量不要重叠,然后上架入烘房。刚开始脱水时,将烘房风门开大,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原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随着育种技术、栽培技术、机械设备的发展,小麦、水稻逐渐实现了从种到收的机械化转变。发达国家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制起始于20世纪初,目前玉米收获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而由于玉米的特殊性,在我国至今未能实现全程的机械化作业,但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探索从未停息。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是指使用玉米收获机械在田间一次完成收穗、剥皮、果穗装车脱粒、秸秆粉碎还田或回收、子粒烘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热泵烘房温度场均匀性是影响农产品干燥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选用5HGR-35型农产品热泵烘房,通过交互式CAD/CAM系统(UG)软件建立热泵烘房3D模型,运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内部温度场分布情况,对现有结构烘房的温度场建模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并对现有结构进行优化。通过模拟得出结论:送风速度越大,烘房内热空气更新越快,换热效果越好。综合温度场分布以及农产品烘干要求,烘房内合理的送风速度为11 m/s左右;在11 m/s风速下,烘房空载时在15 min左右达到设定温度(65℃);小推车设计高度加大300~310 mm烘房内部温度场更均匀;烘房顶部均匀加入3块长×宽×高=2900 mm×20 mm×300 mm的挡板,可以使烘房内部温度场更均匀;小推车与烘房之间及相互之间保持30 mm左右间隙摆放更有利于烘房内部温度场的分布;验证试验中,模拟温度与实测温度吻合性良好。上述结论对烘房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前言电烘玉米发糕是粗粮细作,价廉物美.营养丰富,制作简便的一种新食品。自贵州引进,于1978年9月在我省试制成功后,现已在重庆、成都、温江、宜宾、涪陵等十个地、市推广。凡是坚持质量第一的,销量都很稳定.受到群众欢迎。但由于这是一种新的食品,在不少制作单位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