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对棉花生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对棉花生化代谢的影响,采用棉花黄萎病菌毒素处理棉花黄萎病抗病和感病品种的棉苗后,测定棉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陕7191对病菌毒素的抗性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中棉19;接种毒素后2品种棉苗叶片SOD活性都降低,感病品种降幅高于抗病品种;感病品种POD活性升高较快,到达峰值后迅速下降,而抗病品种POD活性持续上升;2品种PAL活性变化趋势相似,接种后抗病品种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2品种MDA和木质素含量均增多,感病品种MDA含量的增幅和增量高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2.
吴昊  董华芳  许延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06-9008
[目的]为探明番茄白粉病的致病机理,研究番茄白粉病对番茄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人工接种番茄白粉菌于4种番茄上,番茄感病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参数。[结果]4个番茄品种感病后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下降,但不同品种感病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幅度不同,其中感病较重的金洋大飓星(4号)和鑫盛一号(5号)下降幅度较大,感病较轻的改良96-8和露佳(13号)下降幅度较小。[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番茄白粉病的致病机理、防治新途径以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棉酚和单宁含量与棉花对枯萎病抗性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枯萎病菌侵染后棉苗体内棉酚和单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抗病品种棉苗中棉酚和单宁含量高于感病品种,根茎中含量高于叶片,(2)氟乐灵播前土壤处理的棉苗,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的棉酚含量较高于未处理组,但单宁含量无明显差异;(3)枯萎病菌侵染后的棉苗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棉酚和单宁含量均有明显上升,抗病品种的棉酚量增加早、增幅大,而感病品种棉酚量仅在后期略有增加,但抗病与感病品种在单宁含量增加上无显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ctum)侵染后棉苗体内棉酚和单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抗病品种棉苗中棉酚和单宁含量高于感病品种,根茎中含量高于叶片;②氟乐灵播前土壤处理(2μgg-1土)的棉苗,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的棉酚含量略高于未处理组,但单宁含量无明显差异;③枯萎病菌侵染后的棉苗叶片和根茎部组织中棉酚和单宁含量均有明显上升,抗病品种的棉酚量增加早、增幅大,而感病品种棉酚量仅在后期略有增加.但抗病与感病品种在单宁含量增加上无显著差异;④经氟乐灵处理后受枯萎病菌侵染的棉苗棉酚含量显著高于未经处理的发病棉苗,但单宁含量与未处理组无差异.由此认为,棉酚可能与棉花对枯萎病的抗病性有关,而单宁则与抗病性无关  相似文献   

5.
2μga.i/g土壤的氟乐灵作播前土壤处理可诱发棉苗对枯萎病的诱导抗性,处理组棉苗枯萎病的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降低,对棉苗叶片和根茎产啊组织中总糖,可溶性糖及还原糖含量以及蔗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棉苗中总糖,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以及蔗糖酶活性均低于感病品种棉苗中的含量和活性,接种枯萎病菌后,两个品种棉苗叶片及根茎部组织中糖含量和酶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但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棉苗之间糖含量及酶  相似文献   

6.
黄萎病对棉花叶片SOD、POD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陆地棉感染黄萎病后,病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较健株叶片下降74.5%;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仅为健株棉叶的46.9%、69.7%;暗呼吸速率比健株棉叶增加6.4%。感病棉株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比健株减少,分别仅为健株棉叶的88.9%和81.6%,而丙二醛含量比健株棉叶增加47.3%。  相似文献   

7.
国审豫棉4号     
<正> 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采用(67×陕1155)×(67×陕401—21)的改良回交组合方式,提高了母本高产优质早熟和父本抗病遗传的亲和性。杂种后代置于重枯、黄萎病圃和苗病、盐碱危害的逆境中定向培育,协迫优良农艺性状遗传基因的结合。经系谱选择,选评出郑4107新品系。该品系在河南省区试和黄河流域区试中,丰产性、优质性、早熟性、抗逆性和农艺性状表现优异。1989年,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棉4号,1990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GS豫棉4号。  相似文献   

8.
不同烟草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新育烟草品种在贵州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以贵州省烟草主栽品种云烟87和新育品种贵烟201、遵烟6号、毕纳1号、韭菜坪2号、南江3号为供试材料,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烟草品种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烟草品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时期的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双峰"特征,即上升-下降-略上升-下降;现蕾期各烟草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值均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此时期是测定各生理指标的最佳时期;打顶可使烟草的光合速率显著升高。各烟草品种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1=0.552 3***、r2=0.563 4***、r3=0.602 9***,表明,净光合速率是烟草叶片光合能力的综合体现。不同烟草品种光合生理特征存在差异,毕纳1号、遵烟6号、南江3号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毕纳1号、南江3号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值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云烟87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毕纳1号最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梨叶片早期结构特征与黑星病发生的关系。[方法]以抗黑星病性不同的梨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观察叶片发育早期气孔特征和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1)在叶片发育过程中,易感病品种叶片气孔密度和开放气孔密度要显著高于抗病品种。(2)抗病品种叶片的组织结构变化较小,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的紧密度要明显高于易感病品种。(3)叶片发育前期角质层薄且分布不均,随叶片发育增厚,抗病品种的角质层厚度要大于易感病品种。[结论]叶片发育早期阶段气孔密度小,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排列整齐紧密可作为梨抗黑星病品种早期筛选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分胁迫对甜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I0466(抗旱性强)和农大甜研4号(对照)为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其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2个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同,HI0466的净光合速率降幅较小而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幅较大;Ci/Ca比值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表明轻度水分胁迫下叶片Pn下降是气孔限制因素,重度干旱胁迫下Pn降低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11.
以亲本抗病与不抗病以及他们的分离后代的抗白粉病和感白粉病植株为材料,对其光合转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亲本还是后代,抗病植株旗叶的光合性能高于感病植株旗叶,其中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水平(P<0.01),其余的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发现感病植株旗叶的蒸腾速率(Evap)比抗病性植株的高;从亲本和分离后代水平来看,亲本感病材料(SY95-71)与抗病材料(7034)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等要低于分离后代,并且都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荧光参数则高于后代,但是统计分析表明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抗细菌性条斑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试品种叶片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过氧化物同功酶、酯酶同功酶的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同功酶活性高的品种抗性亦较好,但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在受感染后,酶带颜色都有加深,且多一条RF值为0.74酯酶酶带;抗病品种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低于感病品种;品种病情严重度随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而加重;但同一品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磷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针刺和喷雾接种的结果表明,品种的抗侵入与抗扩展能力高度相关(Υ=0.838)。品种抗性与气孔密度、大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筛选建立低温前简易的作物抗冻性生物学特征指标识别体系对于作物抗冻育种和栽培均具有重要意义。以15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研究油菜品种抗冻性与低温前生物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冻性差异较大,以中双9号、皖油18、陕油8号等品种抗冻能力较强,中油杂5号和湘油17等抗冻能力较差。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油菜冬前生物学性状及生理指标中,与冻害指数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地上部含水率>地上鲜质量>蒸腾速率(Tr)>株高>气孔导度(Gs)>开展度>光合速率(Pn)>绿叶数>叶绿素含量>地下部含水率>胞间CO2摩尔分数(Ci)。其中地上部含水率、地上鲜质量和蒸腾速率(Tr)与冻害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与冻害指数相关关系均不显著。相关性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含水率、地上部鲜质量、蒸腾速率(Tr)和株高等光合及生物学性状可以作为油菜抗冻性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4.
田间分小区种植17个小麦品种,穗期自然感染麦蛾,收获前测量各品种的主要穗部特征,收获后检查受害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籽粒受害率、千粒重损失量和损失率等均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籽粒受害率经方差分析,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据此结合新复极差测验比较,可将供试17个品种对麦蛾的田间抗性分为高抗、抗、中抗或中感、高感4种类型。不同小麦品种的籽粒受害率与小麦穗部10个主要特征相关分析表明,籽粒受害率与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以超高产大豆品种为砧木嫁接不同年代育成品种,旨在明确嫁接超高产品种的根系对接穗品种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从而揭示根系改良在大豆育种中的作用。【方法】以来自相同的祖先亲本(Williams和Amsoy)且地理纬度相同的美国俄亥俄州和中国辽宁省不同年代育成的11个代表性大豆品种为接穗,采用劈接法,于子叶期分别与超高产大豆品种辽豆14和中黄35的砧木进行嫁接,其中,以11个不同年代育成品种的自身嫁接处理与不嫁接处理作为对照。在盆栽条件下,于R1、R2、R4、R5、R6期测定植株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色值,于成熟期收获后对植株进行考种,测定植株的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结果】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品种的根系活力均表现为辽豆14中黄3511个不同年代育成品种,R5期和R6期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色值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其中,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于R2期达到高峰值,叶色值于R4期达到高峰值,而后开始呈下降趋势。不同年代育成品种在不嫁接与自身嫁接条件下具有相似的变化曲线,而嫁接于超高产品种辽豆14和中黄35的砧木后,曲线下降较缓慢。R5至R6期间,嫁接于自身砧木上的植株其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色值平均每天分别下降1.43%、3.67%、3.38%和0.82%,而嫁接于超高产品种砧木上的植株相应下降了1.11%、3.26%、2.05%和0.48%。不同年代育成品种在自身嫁接与不嫁接条件下,其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无显著变化,而与自身作砧木的植株相比,嫁接到超高产品种辽豆14或中黄35砧木上后,其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2.82%、9.36%和10.60%,且当代品种的增幅要大于中期品种和共同亲本。【结论】超高产品种辽豆14和中黄35根系在生殖生长期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嫁接超高产品种砧木可以有效减缓不同年代大豆品种生育后期的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色值的下降速率,增强植株的光合能力,进而提高产量。因此,在未来大豆育种工作中,应该更加注重根系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6.
对红灯、萨米脱、美早3个甜樱桃品种的叶面积、解剖结构、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及胞间CO2浓度(int-CO2)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进而分析品种间的光合能力。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萨米脱樱桃的叶面积最大,美早的叶面积最小;红灯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3个品种的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差异不显著,红灯樱桃叶片细胞内的叶绿素含量比萨米脱和美早高;红灯樱桃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美早,蒸腾速率显著低于美早;各品种间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无显著差异。综合各指标认为:红灯品种的光合能力最高,其次是萨米脱,美早最弱。  相似文献   

17.
玉米慢大斑病性的潜育期,病斑大小,穗3叶病斑面积/穗3叶叶面积,单株粒重和病害发展速率5个组分间高度相关(r=0.8082-0.9741),可作为衡量其抗性的有效组份。供试的10个品种可划分为三类:4003×5003,材61-3323×中黄64为抗大斑品种:292×3732,多黄22×综系78,67×4003,32×200为感大斑品种。  相似文献   

18.
葛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PP-systems的CIRAS-Ⅰ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葛根两个栽培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日变化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葛根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葛根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气温、叶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影响葛根光合特性的因素既有气孔限制方面的,也有非气孔限制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硅和诱导接种对黄瓜炭疽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以抗 /感炭疽病的津研 4号和新泰密刺两个黄瓜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硅酸盐和诱导接种炭疽菌对多酚氧化酶 (PPO)、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诱导接种能使处理叶 (第3叶 )和非处理叶 (第 4、6叶 )的PPO活性显著增强 ,能诱导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 ,而加硅与不加硅处理之间的PPO活性差异不显著 ;随着叶位升高 ,诱导接种与不诱导接种处理之间的PPO活性差异越小 ,甚至在第 6叶各处理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由下向上 ,所获得的系统抗病性逐渐减弱。同样 ,诱导接种能增强植株PAL活性和提高植株木质素含量 ;但加硅处理均不能提高植株PPO、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 ,甚至使PAL活性还略有降低。经诱导接种处理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 ,相对免疫效果达 33.2 % ,而不施硅接种处理与施硅接种处理之间的植株病情指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烤烟成熟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烤烟成熟过程中各部位叶的叶龄差异导致各生理特性的变化。叶龄与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之间分别呈正相关;叶龄与比叶重、气孔阻力之间分别呈负相关。Pn受多种生理因子的影响,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与Pn呈正相关;比叶重、气孔阻力分别与Pn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对Pn的直接影响最大,直接通径系数达0.6332,比叶重、气孔导度、气孔阻力及蒸腾速率都是通过叶绿素含量对Pn产生影响,比叶重还通过气孔导度间接影响Pn。剩余通径系数仅为0.1943。所以,叶绿素含量是影响Pn的极为重要的因子。这些变化及相互关系为烤烟采收及选种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