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科学养蚕”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蚕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蚕业发展的新亮点,从2005年起已连续三年蚕茧产量稳居全国之首,2007年鲜茧产量达20.5万吨,占全国产量26%,占世界产量18%,超过世界第二大茧丝生产国印度,成为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蚕业发展最快、蚕茧产量最多的地区;真所谓“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广西蚕业的快速发展,产量不断增加,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蚕丝业已成为广西今后蚕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蚕丝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我国蚕业科技的繁荣与进步,推动我国蚕丝业稳步发展和扩大中国丝绸在国际上的影响,使我国不仅是世界蚕丝生产中心,而且成为世界蚕丝科技研究和教育中心.经国家科委国科外审字(95)2157号文批复,由浙江农业大学主办,中国蚕学会、  相似文献   

3.
<正> 日本是世界蚕业生产主要基地之一,研究日本蚕业经济沿革变化,对于把握世界蚕丝业动态有重要作用。曾称雄世界达半个多世纪的日本蚕业,当今却衰退之势难已,定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本文通过对日本蚕业经济衰退原因的分析,还可以从中吸取有益教训,为促进我国蚕丝业持续繁荣服务。由于条件限制,所述观点实属初浅,有的可能有误,欢迎批评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 一、历史回顾蚕品种改良是发展蚕业生产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推广优质良种,改进饲养管理技术,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特性,对提高蚕丝产量,改进茧丝品质,开辟蚕丝新用途均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蚕丝的发源地,在四、五千年漫长的历史中,各地形成非常丰富的蚕品种资源。据统计,1904年我国原始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四川”.我国的蚕丝业经历了46个春秋.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蚕丝业无论从栽桑规模到蚕茧产量.已是我省的一大优势产业.因此,丝绸行业的兴衰不仅关系到四川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关关系到千百万农民脱贫改富的大问题.正确认识行业形势、明确任务、找准问题.提出对策,是摆在蚕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蚕丝业发源地,蚕业生产已有五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蚕业科学知识;首先是中国人民,接着是世界各蚕业国家的科技人员,为发展蚕丝业生产更多的蚕茧和更美丽的丝绸,在科学技术上辛勤努力,加之蚕业本身的产业特点,使之不断吸收新理论、新技术,从而形成基础和应用学科齐全、理论和实践体系完整的专门科学,对发展整个生物科学作出卓越贡献,成为人类文化知识宝库之  相似文献   

7.
《蚕学通讯》2016,(2):49-49
《蚕学通讯》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以促进蚕业科技工作者及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为我国蚕业科技现代化服务为宗旨和根本任务。辟有试验研究、综述、研讨与交流、技术与应用、专题报道、学术动态、知识园地、蚕丝信息等栏目,主要报道国内外在栽桑、养蚕、病虫害防治、蚕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及生物技术、茧丝、蚕桑综合利用等方面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动态,以及蚕丝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主要读者对象:蚕丝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蚕业技术干部、蚕业经营管理干部及生产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蚕学通讯》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以促进蚕业科技工作者及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为我国蚕业科技现代化服务为宗旨和根本任务。辟有试验研究、综述、研讨与交流、技术与应用、专题报道、学术动态、知识园地、蚕丝信息等栏目,主要报道国内外在栽桑、养蚕、病虫害防治、蚕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及生物技术、茧丝、蚕桑综合利用等方面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动态,以及蚕丝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主要读者对象:蚕丝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蚕业技术干部、蚕业经营管理干部及生产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魏幼平 《中国蚕业》2002,23(4):48-49
近十几年,我国蚕业科技领域有一道"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科技风景线,这就是自"七五"以来国家组织实施的蚕业科技攻关计划.这一计划着重在桑种质资源、蚕品种选育及种质材料创新、规模化养蚕生产、重大疫病防治等方面突破了一批制约我国蚕丝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可以说,蚕业科技攻关对促进我国蚕业科技进步和推动蚕丝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在蚕业科技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蚕业科技攻关计划内容及成就的分析与考察,触摸到当代蚕业科学跳动的脉搏,感受到当代蚕业科学技术研究的新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 七○年代以来日本蚕业变成夕阳工业,正在走下坡路,世界蚕业中心正向我国转移,l986年我国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8.83%,产丝量占世界总量的48.89%,国内国外市场对蚕丝需求量将继续增长,我国蚕丝业呈现欣欣向荣景象。六五期间,我省蚕桑生产不论数量与质量都处在全国先进行列,我省蚕茧总产量仅次于四川居全  相似文献   

11.
《蚕业科学》2007,33(2):263-263
《蚕业科学》是中国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蚕丝学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本,全铜版纸,季刊,每季末月25日出版。读者对象为国内外蚕业科研工作者、院校师生及蚕业生产管理者。1·主要刊载我国蚕丝学专业各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  相似文献   

12.
《蚕业科学》2007,33(1):56-56
《蚕业科学》是中国蚕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蚕丝学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本,全铜版纸,季刊,每季末月25日出版。读者对象为国内外蚕业科研工作者、院校师生及蚕业生产管理者。1·主要刊载我国蚕丝学专业各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  相似文献   

13.
《蚕桑茶叶通讯》2006,(3):29-29
《中国蚕业》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刊物,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业副产物综合利用及野蚕,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辟有综述与专论、研究与探讨、技术应用、信息窗、知识园地、蚕丝文化、读者问答、环球蚕业和资料统计等栏目,欢迎广大蚕丝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院校师生踊跃订阅。  相似文献   

14.
家蚕基因资源持续保存的重要意义与我国的任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代方银  鲁成 《中国蚕业》2001,22(3):8-12
1家蚕基因资源是蚕丝产业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1.1庞大而重要的蚕丝业归根到底以家蚕生物基因资源为支撑生物基因资源是农业及相关产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家蚕基因资源是其中极其重要而颇富特色的部分.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具有5000年以上悠久历史,对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中国传统文明的传播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等具有杰出贡献,故蚕丝业有"功勋产业"之誉.中国作为蚕的故乡,自1970年蚕茧产量超过日本而跃居世界首位以来,又一直是蚕业生产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结构调整与传统蚕丝业的振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桑西移”是我国蚕丝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城市工业化已经使东部蚕区急剧萎缩和衰老,而人为措施使西部蚕区出现徒长和缺钙症。只有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东部地区的蚕业产业化,依托精品基地,挖掘潜力,才能保持东部蚕区的可持续发展。西部蚕区要借鉴东部经验,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方法,高起点建设蚕桑基地,切忌盲目发展,积极开发蚕丝业高新技术,实现东西部蚕区的合理布局和强强联合,共同振兴我国传统的蚕丝产业。  相似文献   

16.
《蚕业科学》2012,(3):560
<正>《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技术体系建设、热点聚焦、综述、科学试验、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质量标准、成果推介、栽桑养蚕、市场观察、名优企业、蚕丝文化、世界蚕业之窗等栏目。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本刊的主要读者群为从事蚕丝业的科技工作者、生产部门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大专院校的师生。  相似文献   

17.
印度蚕业     
近年来印度蚕业发展很快,已成为热带蚕业第一主产国。桑蚕丝产量名列世界第三位,占世界产量的11.0%。柞蚕丝产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还有世界上独有的金黄色琥珀蚕丝。现将我于1985年10月—86年5月到印度国际热带蚕业培训学院学习,在印期间曾到一些科研单位和蚕区参观学习  相似文献   

18.
《北方蚕业》2010,(3):36
《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技术体系建设、热点聚焦、综述、科学试验、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质量标准、成果推介、栽桑养蚕、市场观察、名优企业、蚕丝文化、世界蚕业之窗等栏目。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本刊的主要读者群为从事蚕丝业的科技工作者、生产部门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大专院校的师生。《中国蚕业》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  相似文献   

19.
关于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的推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祥 《江苏蚕业》2000,22(3):14-18
蚕业是我国传统的农副业骨干产业,自古至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蚕业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蚕丝的优良性状和对人体的保健功能深受人们青睐,世界蚕丝需求量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是,近几年来国际丝绸市场价格低迷,加之养蚕生产环节繁琐、工序复杂、手工作业多、成本较高、劳动效率较低等不利因素,传统的蚕业已与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蚕农生产积极性受挫,时有毁桑现象发生,各地的生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为了增强蚕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必须以…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中国蚕丝业的影响及广西蚕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朱方容 《广西蚕业》2000,37(3):41-47
本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蚕丝业的影响以及蚕丝业的市场发展前景,根据广西蚕业的现状、区域优势和广西发展蚕业的意义;认为广西应抓住机遇大发展,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