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预测及燃烧性等级划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预测及燃烧性等级划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王瑞君黑龙江省第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于建军吉林省吉林市林业局郑春艳林火预报就是通过测定和计算某些气象因子、人为因素和可燃物含水率等,预报火发生的火险天气、火灾发生以及火灾发生后火...  相似文献   

2.
林火动态变化对我国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积极的森林防火政策导致了我国东北林区的森林火周期延长,并影响到森林结构和可燃物组成的变化。火周期的延长会引起森林可燃物载量增加,并导致火频度、火灾类型和火强度发生改变。森林火周期延长还会引起大兴安岭地区云杉林的分布范围增大。植被的变化又对林火动态有反作用。为适应林火动态和可燃物的变化,我国东北林区森林防火政策需要作相应调整,采用林火管理思想开展森林防火工作。  相似文献   

3.
云南松林内可燃物与计划烧除火行为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森林可燃物对林火的发生及发生后林火行为的影响程度,采用小样地调查方法对四川省西康磨盘林区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Franch)林内的可燃物及火行为进行调查,对标准地中的火蔓延速度、火强度、火焰高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不同火强度下烧失率进行统计。试验结果表明:定期进行计划火烧,能减少可燃物积累,降低森林可燃性,具有良好的防火功能;在进行有计划的烧除林内枯枝落叶时,必须有效地控制火强度。  相似文献   

4.
森林火灾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森林防火仿真系统,通过给出建立仿真系统的一般步骤,结合林火行为、气象条件和可燃物条件等建立森林防火的防真系统。通过仿真,可以直观地掌握林火的发生,发展和蔓延的过程,以及林火蔓延的方向等,为森林防火部门的火灾预测、指挥扑救提供很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20余万次,烧毁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0.1%以上。因此,林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森林防火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不断用现代技术装备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和灭火工作。有些国家,对林火的火源、可燃物、火行为和控制方法等进行了多年研究,已使用了统一的国家级火险预报系统,建立了完善的森林防火通讯网,并采用红外  相似文献   

6.
以2017 年8 月23 日珠海市遭受强台风“天鸽”的正面袭击后凤凰山森林可燃物调查和2017 年12 月20 日发生在凤凰山森林火灾火行为变化为基础,根据台风灾害前后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变化状况, 分析了的台风灾害后林火特点,比较了不同灭火方法对灭火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台风灾害后林 火燃烧环境的改变,导致灭火的难度增加,采取以水灭火和直升机吊桶洒水灭火,能有效扑灭可燃物大 幅度增加后的森林火灾,灭火效果较好。研究发现,台风灾害后导致的森林可燃物大量增加,影响林火 燃烧环境和林火行为,对于此类的森林火灾,应根据林火环境特征采取针对性灭火措施,从而提高灭火 效果,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7.
可燃物含水率与林火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发生火灾的物质基础,而林中的易燃可燃物是森林火灾引火物。按照发生学的观点和森林燃烧环的产生过程,对易燃可燃物的理化性质与林火行为关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其中包括可燃物类型、可燃物含水率及其分解过程等。为了秦巴山区防火系统工程的需要,我们在1989年12月至1990年5月的整个防火期内,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地点,对3个植被类型实施了共计2800多次的野外点火试验,其中有320次试验按照要求详细地记录了易燃可燃物含水率与林火行为之间关系的  相似文献   

8.
林火研究综述(Ⅰ)——研究热点与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危害森林的诸因子中火灾是一种最具破坏性的灾害。各林业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林火研究工作。森林防火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其研究热点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近些年林火研究涉及国家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林火控制技术、雷击火自动定位系统、遥测自动林火天气站网、火发生与火行为规律、计划烧除、火生态、可燃物燃烧过程、灭火喷洒技术、烟尘特征和扩散等。  相似文献   

9.
森林人为火的发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森林中的人数、流行的天气情况,森林可燃物状况及防火活动等。已有许多人试图形成对日人为林火的预测方法。Brnce(1963)发现美国的一些州中,日人为火的发生次数服从负二项分布其参数依赖火险等级。Cunningham和Martell(1973)指出可以合理地假设这种分布是泊松分布,而期望的日人为火发生次数取决于加拿大林火火险等级系统(CF FDRS)的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 FMC)。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将F FMC的标度分解成几个类目,并用历史上的火发生和着火  相似文献   

10.
森林火灾频发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森林资源损失和其他方面的损失。而我国在森林火行为预测预报研究方面水平较低,还无法准确地对火灾进行预测。加拿大森林火行为预测系统(FBP系统)可以利用森林可燃物类型、气象条件、地形地势及火行为特征等因子准确有效地对森林火行为进行预测预报,对林火管理人员制定灭火计划和组织火灾扑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了FBP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系统内部参数和预测预报所需的相关数据,概述了该系统在加拿大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我国建立森林火灾预报、火行为预测系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森林可燃物湿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森林可燃物湿度对林火蔓延和有效辐射率均有重大影响。它又是预测林火发生、林火行为、火险等级的主要根据。本文在回顾森林可燃物湿度研究的同时, 综述了可燃物湿度研究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平衡含水量和时滞, 简述了相对湿度理论, 概括了主要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文中还列出了现代可燃物研究的主要成果, 指出了可燃物湿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森林火灾是在开放环境中的自由燃烧过程 ,由于受可燃物特征与分布、空气湿度、地形与风场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构成了森林火灾的复杂性与随机性。由于自燃、雷击和人为因素等火源不可能彻底排除 ,森林火灾不可避免。大面积高强度火可以烧毁森林 ,造成地面光秃和加速土壤侵蚀 ,但小面积低速度火却可以减少地面多余可燃物 ,有助于林木的火后更新和生物栖息。因此在预防森林火灾中 ,实现森林可燃物可持续管理是发展重点 ,用计划火烧减少可燃物 ,营造防火林带隔断可燃物的连续性 ,可以达到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的目的。1 近年来林火管理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丽水地区森林火灾频率最高的是生产用火;林火发生以三月份最多;11时至15时为林火发生的高峰;林火受气象因子的制约。预防森林火灾,应确定森林防火警戒期,严格控制火源,开展火险预测预报,增设防火措施和以法治火。  相似文献   

14.
森林火灾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森林火灾分类,早在19世纪初开始有人研究,为各国森林防火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森林火灾种类,它是林火行为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与其它火行为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森林火灾分类,有利于林火行为学发展,是林火管理理论的科学根据。与此同时,研究森林火灾分类,有利于森林防火、用火灭火和林火指挥。本文主要依据各种森林火灾林火行为特点,研究和建立森林火灾分类系统,使其更有利于现代化林火管理,这就是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本文中提出森林火灾分类系统,是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并按照各类森  相似文献   

15.
森林可燃物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地条件、天气和可燃物决定了森林火灾的强度与烈度, 三大因素中, 只有对可燃物能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研究表明:1)过去60~100年, 由于森林结构和组成的改变, 可燃物载量增加, 易发生高强度的森林火灾。2)林火模型、实践经验以及现场观察表明, 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 林火行为受可燃物结构与组成的影响很大。3)减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就必须降低地表可燃物的数量、密度、连续性, 移除过度可燃物, 或改造植被, 降低森林植被的燃烧性等。4)可燃物处理有效期评估涉及林火蔓延、林火强度、烈度、火场规模和扑火能力的研究, 景观尺度手段优于林分尺度。  相似文献   

16.
福建林火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福建省近年发生的197起森林火灾归纳、分析表明,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最高的是生产用火,林火发生以2、3月份最多;上午10时至下午18时为林火发生的高峰;预防林火发生,应确定森林防火戒严期,开展火险预测预报,完善防火设施,以利于迅速扑火。  相似文献   

17.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岷江上游,以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的,是一个广谱基因库。自然保护区不允许发生森林火灾,即使是森林火警也不应发生。过去的十多年,卧龙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这就使人们产生一种卧龙不会发生森林火灾的错觉,防火意识逐步淡化。本文通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可燃物特性、火环境特点及火源动向的分析,认为卧龙的森林具有易燃的特点,火源和火环境也具备,发生森林火灾的潜在可能性是存在的。这对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防火工作,防止发生森林火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森林可燃物特点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可燃物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近三年林火规律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火灾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对林火发生时空规律的分析,将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规划出一定的阶段性和地域性,抓住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的不同特点,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积极探索相应对策和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可以极大提高森林防火工作效率,减少森林火灾发生,降低森林火灾损失。本文对2000-2002年三年黑龙江省林火在时空分布及火因上做了统计分析,并针对近三年的林火发生规律,在防火策略、措施上提出建议,以供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森林的燃烧性主要根据森林可燃物水分动态变化、可燃物载床、可燃物种类和类型进行评估,在一定的气象和环境条件下,森林可燃物的类型和分布明显影响着林火发生的行为特征。森林可燃物的载量的增加,森林结构单一,易形成大片连续且均匀的水平、垂直可燃物分布结构,导致森林综合抗火能力下降,加大发生重大或特大森林火灾的概率。针对林分的实际  相似文献   

20.
林地可燃物火行为的研究是林火管理、林火预报、火灾扑救的理论基础,森林可燃物类型及特性对可燃物的火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室内点烧试验,分析油松辽东栎凋落叶可燃物载量对火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载量对蔓延速度有显著影响,载量越大,蔓延速度越快;可燃物载量对蔓延速度、火线强度、火面强度、火焰高度都有显著影响,均呈正相关,对火线强度、火面强度、火焰高度有极显著影响。降低地表可燃物载量能够有效降低发生地表火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