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合理选药,注意搭配。在选择驱虫药时,既要根据畜禽种类、年龄、感染寄生虫的种属、寄生的部位等情况选择驱虫范围广、疗效高、毒性低的广谱驱虫药,又要考虑经济价值。由于畜禽的寄生虫病多为混合感染,驱虫时可适当配合应用各种合适的驱虫药或直接选用多功能广谱驱虫药,如阿维菌素(虫克星)等。掌握剂量,间隔用药。各种驱虫药对畜禽机体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驱虫时剂量要准确,严防过量用药而引起中毒。为确保驱虫效果,防止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可在首次用药后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第2次用药。方法正确,途径对路。在进行大批畜禽驱虫治疗,或使用多种药物驱除混合感染或选用新驱虫药时,应先用少数畜  相似文献   

2.
<正> 1 使用畜禽药品的一般原则 1.1 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1.2 用药前预先诊断原则。 1.3 “有效、经济、安全、方便”的原则 1.4 剂量适宜原则。一是使用药物的剂量一定要适当。二是对于病情较急时,首次或首天用加倍量,随后第二三天用维持量。三是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不能将治疗剂量作  相似文献   

3.
吴凯 《现代农业科技》2011,(20):162+164
研究新型农药特立克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剂量为1 500 g/hm2时效果优于对照药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应用特立克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最佳使用剂量为1 000~1 500 g/hm2,一般施药3~4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用药确定中药剂量时应考虑的因素。方法:剖析药物性质,药物剂型、配伍,患者的年龄、体质、性别及病势轻重,季节,地域等对确定中药剂量的影响。结果:中药分植物类、矿物及贝壳类,植物类剂量要轻,矿物及贝壳类剂量要重;单味比复方用量要重;老年人和儿童的用量应少于青壮年。体质较弱者剂量要轻。女性比男性剂量要轻。急诊剂量要重,慢性病剂量要轻;夏季寒凉清火药用量比冬季要重,南方人温热药用量宜小,北方人寒凉药用量宜小。结论:临床在确定中药剂量时,应从多方面考虑,灵活运用,才能药到病除。  相似文献   

5.
锐劲特与敌百虫不同配方防治稻纵卷叶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平  肖满开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15-2016
探索了锐劲特与敌百虫不同配方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认为在稻纵卷叶螟一般发生代别或年份,以喷施5%锐劲特300 ml/hm2+90%敌百虫1 350 g/hm22次为宜,第1次用药时间应在低龄幼虫高峰期,间隔3~4 d进行第2次用药;重发年份和代别应适当加大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聚肌胞注射液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通过对昆明种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聚肌胞注射液,对其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评价。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用药后4 h各组小鼠开始出现死亡,死亡时间多集中在用药后4~12 h,LD50为59.73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用药后7 d高剂量组小鼠体重显著低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脾脏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中、高剂量组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高剂量组白蛋白含量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小鼠肝脏有轻微炎症。聚肌胞的急性毒性较大,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导致贫血和轻微肝脏损伤,故临床应用要注意剂量和疗程。  相似文献   

7.
《北京农业》2012,(22):32
<正>合理选药,注意搭配在选择驱虫药时,既要根据畜禽种类、年龄、感染寄生虫的种属、寄生的部位等情况选择驱虫范围广、疗效高、毒性低的广谱驱虫药,又要考虑经济价值。由于畜禽的寄生虫病多为混合感染,驱虫时可适当配合应用各种合适的驱虫药或直接选用多功能广谱驱虫药,如阿维菌素(虫克星)等。掌握剂量,间隔用药各种驱虫药对畜禽机体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驱虫时剂量要准确,严防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40%氟硅唑&#183;多菌灵水乳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治病效果显著,用药剂量300mL/hm2时,能达到89.59%的校正防效,大剂量使用未发现药害,可作为新药剂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40%氟硅唑·多菌灵水乳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40%氟硅唑·多菌灵水乳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治病效果显著,用药剂量300mL/hm2时,能达到89.59%的校正防效,大剂量使用未发现药害,可作为新药剂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1.经常保证轮胎额定的气压,不得过高或过低;2.起步换挡要求平稳,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紧急制动;3.因作业陷车,不要使轮胎长时间滑转,防止轮胎胎体分层,胎面和胎体剥离,外胎发生热断裂等现象;4.通过障碍物或碎石、瓦块、炭渣等较低多的路面时,要低速行驶,防止轮胎损伤;5.注意保持  相似文献   

11.
农田使用除草剂,都会造成土壤和作物不同程度的残留污染。所以,蔬菜地使用除草剂,要从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出发,合理用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正确使用除草剂。 一、用量:一般除草剂推荐剂量有一个建议幅度,而蔬菜地应用除草剂应取低至中量,严禁用推荐量的高限。除草剂剂量高低对药效的影响,一是影响除草效果好坏;二是……  相似文献   

12.
<正>1.杂草2-4叶期用药。要等到杂草长到一定时期再开始用药,如果杂草较小时用药,杂草接触药液的面积较小,不利于杂草的死亡,容易反弹,达不到除草效果。但是也不要等杂草过大才打药,过大的杂草抗性增强,需要加大用药量。一般情况下,在杂草2~4叶期时用药最好。2.杂草有一定密度时用药。不要因为地里刚长出来少量杂草就急着施用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评估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以"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和(或)"过敏"为主题,检索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F),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65篇文献共86例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纳入本次分析;涉及17个省份和地区,46种期刊;年均约有4篇相关的案例报道,在2004、2007和2011年出现3个不良反应事件报道高峰期;82例中,男34例,女48例,以50岁以上患者为主,且多为全身性损害。结论临床上应用红花注射液时,应密切观察中老年患者的用药反应,并准备好相应的应急药物和设施,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 1 要恰当用药 药物治疗只对细菌性疾病有效,而对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些疾病,则作用很小或根本不起作用。然而,在一些鸡场,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疾病,都用大量药物治疗,给养殖者造成不必要的开支。 2 药物剂量要适当用药时间要科学 在一些养殖人员看来,似乎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15.
水稻穗颈瘟防治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09,26(3):78-78
<正>1白穗时才施药稻瘟病病菌刚侵入时,一般不表现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不明显,而等到穗颈因病坏死而出现白穗时才施药防治,为时已晚。因此,防治稻颈瘟一般要在破口始穗期用药,感瘟品种或不抗瘟品种或生长过旺的田块,还要在齐穗期(抽穗达80%左右时)再用药1次。  相似文献   

16.
水稻秧苗使用多效唑具有明显的矮化壮秧、早发增穗、增强抗性、防病抑草、增产增收等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秧苗过于矮化、生长停滞甚至死亡、贪青迟熟等不良后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根据各地几年来的试验和生产实践经验,水稻秧苗使用多效唑必须注意以下五点:1.剂量要适宜不同品种、不同季节,多效唑的喷施浓度不尽相同,使用时,剂量不可过大或过小。如剂量过大,则秧苗过于受控矮化;若过小,则壮秧效果不明显。实践表明,秧苗常用剂量(均以15%可湿性粉剂为例):早稻秧田每667平方米(1亩)用药120克,对水60公斤;晚稻…  相似文献   

17.
正确使用畜禽驱虫药物,既要达到用药剂量标准,又要防止畜禽药物中毒。因此,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选用驱虫药物 在选用驱虫药物时,既要考虑驱虫范围,即驱虫范围广、疗效高、毒性低的药物,又要考虑经济价值。同时,寄生虫多为混合感染,所以在驱虫时,还应适当配合应用各种合适的驱虫药物。  相似文献   

18.
寄生虫病是兽医临床常见疾病,以原虫类、蠕虫类和节肢动物类寄生虫最为常见,防控该类病需对环境和动物体同时进行寄生虫驱除;防控过程中应注意驱虫要有针对性,掌握好用药剂量,注重轮换用药,大批驱虫时要谨慎,药物拌料使用时要均匀,饮水时应注意防止堵水线,临出栏的畜禽和处于产蛋期的家禽尽量使用中药防治,以免发生药残超标而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寄生虫病对动物危害很大,且目前几乎无成熟疫苗可供防控,生产过程中需提升管理水平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养牛户在使用药物治疗患病奶牛时,为达到合理用药、有效用药、安全用药之目的,须知晓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采用注射用药。一般情况下奶牛患病,如果不是很严重,都不要使用抗生素。如果奶牛非使用抗生素不可,那么也最好选用针剂注射。原因是奶牛属多室胃反刍动物,它的瘤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 ABO血型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OPD)患者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住院 COPD患者 89例 ,依 ABO血型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停用茶碱类药物 4 8h后口服缓释茶碱 1片 (0 .4 g) ,检测服药后 2、12和 2 4 h的茶碱血清浓度。结果 :4组患者服药后 AB型组与 B型组在 2 h茶碱血清浓度差异无显著性 ,余各组茶碱血清浓度在服药后2、12、2 4 h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具非常显著性 (P<0 .0 1) ,且 O型组在服药后 2、12、2 4 h茶碱血清浓度均高于 A、B、AB型组。 B型组在服药 12、2 4 h后茶碱血清浓度均低于 A、AB和 O型组。结论 :茶碱血药浓度与 ABO血型有密切关系 ,O型患者口服茶碱后 ,茶碱血清浓度过高 ,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茶碱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