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麝鼠(Ondatra Zibethica)属于啮齿目,仓鼠科,麝鼠属,俗称青根貂、水老鼠。原产北美洲,后经人工散放,遍布世界。国外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人工驯养麝鼠。我国起步很晚,1979年才见有人工驯养的报道。最近几年人工驯养麝鼠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但饲养数量少,数据不足。我们于1984年开始引种进行麝鼠人工圈养与繁殖研究。自1984—1987年共饲养种麝鼠102对,总产胎数为136胎,产仔总数705只,育成517只。三年平均胎产仔5.24只,每只母鼠年平均产仔6.91只,断乳成活率83.51%,育成率81.8%。最高繁殖年份(1986年)每只母鼠  相似文献   

2.
麝鼠养殖是目前我国养殖业中一个发展很快、效果很好、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项目。特别是在野生麝鼠资源日趋枯竭,皮张产量减少的状况下发展人工饲养麝鼠是十分有意义的。从1957年人工饲养麝鼠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了。自1987年以来,麝鼠养殖呈迅速上升趋势,初步形成了全国范围内广泛普及的热门项目。如何看待日益发展中的麝鼠养殖业,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体会,并针对一些存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离获得的麝鼠瘟热病毒(MDV)作种毒,鸡胚 成纤维细胞培养,经最终浓度0.2×10~(-2)的甲醛灭活,制备麝鼠病毒性出血性肠炎细胞培养灭活苗。经免疫试验,该疫苗免疫原性良好,安全可靠。其最小免疫剂量为4~x稀释度疫苗1毫升,使用剂量定为4~x稀释度疫苗2毫升。麝鼠接种疫苗后5天可产生免疫力,能耐受10个LD_(50)强毒攻击,免疫期为5个月,6个月的保护率为80×10~(-2)。区域试验共免疫麝鼠3760只,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10份麝鼠出血性肠炎病料中,分离到1株对麝鼠具有较强致病能力的强毒株。经电镜观察、理化特性、核酸型和血凝性试验,以及中和试验等系统鉴定,证明本病毒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CDV的特性基本相符,暂定为麝鼠瘟热病毒(MDV)。从而在国际上首次证实麝鼠亦是CDV的易感动物。  相似文献   

5.
圈养麝鼠的蛔虫病李雁冰关国生毕艳丽(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动物肠道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此病在猪、鸡、兔及人中均有发生,属常见病。1986年姜昌付曾报道了多种野生动物患有蛔虫病,但有关圈养麝鼠的蛔虫病至今尚未见报道。现将黑龙江...  相似文献   

6.
麝鼠又名青根貂(俗称水耗子),是水陆两栖的野生哺乳动物。据说,过去大兴安岭没有麝鼠。解放后,国家开始在这里少量放养,经过几十  相似文献   

7.
麝鼠又名青根貂,其适应能力极强,常栖息于水草茂盛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流沿岸。麝鼠不仅毛皮经济价值高,人工饲养的后代种鼠繁殖快,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8.
特畜养殖品种如梅花鹿、马鹿、小尾寒羊、肉狗、肉兔、小型猪、香猪、麝鼠、海狸鼠、果子狸、竹鼠、蛇、蛤蚧等在我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梅花鹿、马鹿受国外市场冲击,使我国自产的鹿茸及其制品销售受阻。因此,不宜盲目发展。小型猪、香猪、麝鼠、海狸鼠、竹鼠等养殖品种由于前几年被炒种者炒作,挫伤了养殖者的养殖积极性,消费市场和加工相对滞后,全国存量逐渐减少,预计年养殖前景相对看好。果子狸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目前多为暂养,不宜大量发展。过去几年肉鸽一直看好,市场平稳,肉鸽养殖趋向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9.
麝鼠香抗炎的药理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天然麝香作对照,大白鼠、小白鼠做实验动物,对麝鼠香由鲜蛋清、二甲苯和冰醋酸引起的急性炎症的抗炎药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麝鼠香对三种实验急性炎症抑制作用与麝香比较,具有类似的抗炎效果,但在抑制强度上与同等剂量的麝香比较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有关麝鼠病毒性出血性肠炎最近曾有报导(刘宝全1988)。本病临床主要表现高热、血便、突然死亡。剖检为典型出血性肠炎。病料悬液可凝集鸡和豚鼠的红细胞,凝集价为1∶4,病料经电镜检查有病毒颗粒,鉴定为付粘病毒(paramyxoviridae)。某研究所饲养场饲养的麝鼠于1988年9~12月间爆发了以出血性肠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珍贵毛皮兽养殖业在一蹶不振三年后的今天又开始有了复苏的际象。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各地小到个体户大到养殖场又开始了毛皮动物的养殖业,只不过品种已从乌苏里貉、兰狐、麝鼠向彩、银狐和海狸鼠以及其它种类开始了大踏步的过渡,以此种现象推断不出几年又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养殖热高潮,究其原因观其未来是好事,但其间又深存忧虑:  相似文献   

12.
《技术与市场》2001,(12):34-34
全面检修窝室,堵塞漏洞,抹严缝隙,以防凛冽的寒风吹进窝舍,以保证麝鼠安全越冬。 备好冬贮菜和干草,采收后的冬贮要晾晒,防止腐烂变质,直到上冻时方可上堆保存。冬贮菜可以选大头菜,胡萝卜、大白菜,卷心菜等.为防寒御冷要贮备干草,以供垫窝越冬用。 搞好种鼠的选优工作,挑选毛色光亮、无残缺、眼睛黑亮、眼圈睫毛正常、尾巴全齐无伤痕、鼻不发炎、不流涎、性情温顺、神态活泼、食欲良好、毛色接近、个体相近、年龄接近的成龄鼠作种鼠。 对退役种鼠和落选鼠要列入商品鼠进行饲养,商品眼的饲养要投喂全价饲料。 将群居的幼鼠选种…  相似文献   

13.
麝鼠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其混合精料除个别饲养专业户投给生料外,大多数饲养场及专业户都熟制成窝头投给。生科投给节省人工、能源(电、煤),可以降低饲养成本,同时补以维生素等添加剂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1987年首届兔年"赛兔"大会,于11月15日至20日在长春市儿童公园举行.这次大会是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畜牧局举办的.参赛者绝大多数来自吉林、黑龙江、辽宁等省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饲养场和专业户等.参赛的动物,有兔、紫貂、水貂、北极狐、乌苏里貉、麝鼠等共150余只.  相似文献   

15.
麝香鼠俗名青根貂。是一种产香、肉、皮毛药用、保健化妆品高效经济动物。与麝鹿齐名,过去生产的中药保健品、化妆品所需的动物香料都是靠麝鹿分泌的麝香和灵猫分泌的灵猫香。现在麝鹿已成频于灭绝的动物,其麝香原料及产品已被禁用。灵猫不仅繁殖难、饲养难,灵猫香极少,且杂质较多,在应用范围上受到很多限制。而麝鼠香则自然而然地成频于枯竭的动物香料的重要补充。麝香鼠原产于北美洲,后引进原苏联和我国。  相似文献   

16.
科技信息     
人工饲养麝香鼠及活体取香获成功最近从香料工业科学所传出信息、人工饲养麝香鼠、活体取香获得成功。麟香鼠属草食性经济动物,成年鼠作重1500克至2000克,雌鼠年产3-5胎,平均股产仔9.7只,全年产仔30—40只。雄鼠能分泌出一种乳白色粘液,是为麟鼠香。每只雄鼠年可取香5一7次,每次2.5—5克。据专家测定,麝鼠香是与天然麟香相似的一利香料,很适合作为化妆品的定香训。目前市场价,河北每克70元,上海、浙江80元,广东100元。此外,麟鼠香具有独特的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对治疗冠心病有其独特功效。(林中)果树人工授粉器在招远研…  相似文献   

17.
<正>被誉为"天马之乡"的昭苏历史悠久,创造了灿烂的古游牧文化。春秋相连,冬长无夏,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特克斯河横穿县境,水草丰茂、土壤肥沃、宜农宜牧。山上有马鹿、狗熊、雪豹、旱獭、麝鼠、雪鸡、大头羊等"山珍",河里有伊犁河扁鱼、裸腹鱼、青黄鱼等"海味",脚下有贝母、冬花、柴胡、大黄、雪莲、党参……  相似文献   

18.
动物和矿藏     
在茫茫的大兴安岭林海中,有十几种鱼类、两栖类,五十多种哺乳动物和一百多种鸟类。比较珍贵的皮毛动物有:水獭、猞猁、艾虎、麝鼠、松鼠、黄鼬、狐狸、貉子;药用兽类有:马鹿、驼鹿、驯鹿、獐子、棕熊;肉用动物有:野猪、狍子、黄羊、雪兔;珍贵肉用鸟类有:野鸭、乌鸡、松鸭、飞龙。驯鹿,又名四不象,是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驯养的运输工具,也是我国珍奇的动物之一。它浑身是宝,肉可食,皮可制革,茸角、鞭、筋、心都是药材。马鹿、梅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各产地头两个产季的数据,对18个新品种的果仁样品作了焙烘、贮藏及货架寿命质量的评价。烘烤后的果仁质量按通常的可接受性、风味、硬度、大小和颜色来评定。结果,846品种最好,而660最差。因为660的果仁太软,又小,太甜,口感差。不同产地的果仁烘烤后的质量以京皮(Gympie)的最好,其次是洛克汉普顿(Rockhampton)、沃尔克明(Walkamin)和里斯莫(Lismore)的。里斯莫和京皮产品的一个优良的特征就是果仁最硬,而且里斯莫的产品风味亦最佳。烘烤好的果仁,经贮藏后硬度提高。816品种的果仁最硬、660则最软。里斯莫的果仁风味最好,贮藏期间,果仁风味变淡。收获后即行烘烤的果仁,经过6个月的贮藏后品尝,风味最好。焙烘后经12个月贮藏后,则变得淡而无味。果仁风味最好的品种是NG13,最差是Daddow。总之,收获后即行烘烤,并经6个月的贮藏后品尝,果仁的品质最受欢迎;生果仁经6个月贮藏后才烘烤,品味则稍差,收获后即行烘烤的果仁,贮藏12个月后再品尝,其可接受性最差。一般地说,果仁经烘烤后变硬,经贮藏后,风味变淡。  相似文献   

20.
低海拔落叶松育苗,在苗木生长前期进行雨后喷水,可提高苗木保存率,6月、7月分别提高保存率611%和616%。雨后喷水可提高苗木产量,雨后立即喷水比雨后不喷水的可提高苗木产量41倍;雨后立即喷水比雨后隔一日喷水效果好,可提高苗木产量13倍。雨后喷水,合格苗木产苗量10年平均每平方米为391株,雨后不喷水对照的苗木无合格苗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