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弧齿锥齿轮齿顶修缘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钳工齿顶修缘方法精度低、一致性差、效率低以及专用机床柔性差、调整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弧齿锥齿轮齿顶修缘方法。依据弧齿锥齿轮理论数学模型定义齿面和修缘带边界,求解对刀点三维坐标和加工刀轨,后处理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在5轴4联动数控机床上完成夹紧和对刀后,控制锥度铣刀与弧齿锥齿轮的相对运动,完成弧齿锥齿轮齿顶的高效精确修缘。该方法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廓修形降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直齿圆柱齿轮齿廓修形降低噪声的基本原理,给出修形计算公式和车辆齿轮齿廓修形的参考数据,通过修形齿轮与非修形齿轮的噪声对比试验,说明本文所述齿廓修形是降低车辆直齿圆柱齿轮噪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摆线齿锥齿轮齿面预定位置啮合接触分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全面掌握齿面接触质量及便于接触区调整,基于摆线齿锥齿轮刀倾全展成加工方法,对齿面任意预定位置啮合接触分析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切齿加工运动,根据刀盘、摇台与工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和运动关系,建立了刀倾法切齿加工数学模型,推导出理论齿面方程。建立了含轴向位置变量的齿面滚检数学模型,推导出啮合接触分析简化算法,给出了接触椭圆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齿面预定位置啮合分析计算流程。最后以一对摆线齿锥齿轮副为例进行了齿面不同预定位置的啮合分析,仿真结果与滚检结果一致,验证了啮合接触分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齿面印痕控制的弧齿锥齿轮公差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基于特征变动的三维公差建模理论和传递矩阵累积方法,建立了系统综合安装误差与弧齿锥齿轮4个当量错位量的关系.给出了考虑安装误差的齿面接触分析算法,并对齿面印痕数字化特征完成了定义.以齿面啮合印痕相对于安装误差的敏感度为优化目标函数,在满足传动性能要求和成本限制的情况下,应用遗传算法对零部件精度进行优化.以弧齿锥齿轮为例,通过对优化前后啮合印痕、传动误差的比较,验证了该公差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弧齿锥齿轮齿面闪温分布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Blok闪温公式的基础上,计算混合弹流润滑下的齿面平均摩擦因数,修正了公式中的齿面平均摩擦因数,提高了计算精度。同时,通过计算弧齿锥齿轮沿齿面啮合点的切向速度、赫兹接触带半宽和载荷分配系数,提出了混合弹流润滑下弧齿锥齿轮沿接触轨迹和全齿面的闪温公式。经算例分析表明,非正交弧齿锥齿轮副沿接触轨迹闪温的最大值位于啮出轨迹中部,全齿面闪温的最大值在大轮节锥与齿根之间的齿面中部,这些部位最容易发生胶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锯片数齿时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多功能圆齿片数齿装置,阐释了该装置的结构组成、核心部件选型,完成了电路的设计、程序的编制,通过装配、调试与实验,该装置能够准确完成常见规格尺寸的锯片数齿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弹齿和刚性齿的主要区别在于弹齿具有振动特性,振动的主要原因是土壤阻力的变化。本文还建立了弹齿牵引阻力预测模型,在刚性齿的基础上,研究了弹齿的振动特性对牵引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齿形迷宫流道为研究对象,齿转角和齿间距分别设置4个水平,采用两因素四水平全面试验方法设计,根据流体动力学两相流理论,利用Fluent 63软件对设计滴头进行了液固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了齿转角和齿间距对滴头水力性能和抗堵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齿转角、齿间距与流量系数均呈正相关关系,流量系数随齿转角和齿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齿转角对流态指数的影响较为复杂,以120°为转捩角呈2种变化趋势,当齿转角大于120°时,流态指数随着齿间距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小于120°时,流态指数随着齿间距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提出以颗粒浓度的某个范围分析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的方法,流道内悬浮颗粒最高浓度的高低与高浓度区域所占比例并不完全一致,但最高浓度越高,则颗粒聚集的机会越大,发生局部沉淀的可能性就越大,高浓度区域所占面积也相对较大,滴头越易发生堵塞.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型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副传动形式。其中内齿轮的齿廓为直线,外齿轮齿廓为与之共轭的曲线。定义了直线内齿齿廓方程,提出了外齿轮共轭曲线的求解方法,推导了该啮合传动的重合度计算公式。根据实例参数,绘制出齿轮副共轭齿廓并模拟了啮合过程,验证了这种齿轮传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平行动轴少齿差传动多齿接触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以有限元弹性接触分析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平行动轴少齿差内啮合齿轮多齿接触时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对平行动轴少齿差内齿轮副啮合过程中实际接触齿对数、齿间载荷的分配及齿面载荷分布的分析计算方法。以SH-350型平行动轴少齿差双环减速器为例,分析了其在额定载荷工况下的实际接触齿对数、齿间载荷分配及齿面载荷分布规律等,并利用应变测试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计算的结论,为平行动轴少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承载能力的估算,齿轮几何参数的确定及零部件的强度分析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速加工机理与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高速切削加工机理,介绍了高速加工关键技术:高速电主轴、直线进给直接驱动、高性能数控、高动态性能机床结构和高速切削刀具系统。为了保证高速加工的高精度与高速度,高速加工机床的主传动和进给传动取消了传统的机械传动机构,改用电力直接驱动;采用高性能CNC直接作样条插补,为机床进给轴加减速产生无冲击的位置理论值,提高轮廓加工精度;只有高动态性能的CNC与高动态性能的进给驱动系统的配合,才有可能获得高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油玉米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玉米新类型。发展高油玉米是一项跨世纪工程,它将为我国带来多方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此,概述了高油玉米的应用转化途径,研究并分析了高油玉米的利用价值及经济效益;同时,阐述了高油玉米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压油田注水泵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压油田注水泵缸体存在高低压交变疲劳破坏和氯离子强腐蚀问题,介绍了油田用高压往复式注水泵结构及参数的优化设计;结合高压往复泵液力端和动力端采用倒润滑方式、组合阀、双导向组合密封、新耐蚀材料等新设计与结构进行了分析;解决了高压注水泵的可靠性关键技术问题.试验结果表明,高压柱塞式注水泵在同等功率下泵速可降低约30%~50%,即使在苛刻的使用条件下,高压油田注水泵可靠运转时间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师队伍人力资源的开发,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头等大事,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核心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发高职教师人力资源,就能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高频阻波器作为电力线载波通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载波信号的传输质量。通过分析高频阻波器的工作原理,探讨高频阻波器出现故障时对高频保护的不良影响,结合现场实际,给出了几种高频阻波器故障的检测方法,以便及时准确地发现并排除故障.有效避免高频阻波器故障对载波通信及高频继电保护装置的干扰,防止高频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低压油路对电控单体泵循环变动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单缸单体泵的油泵台架试验,获得了不同转速下油泵入口端的低压供油压力和高压油管内的高压压力.分析了循环变动时低压和高压对应的压力曲线特点.研究表明:单体泵控制阀打开过程中,供油柱塞下行吸油使得低压油路内压力降低,同时高压油腔内燃油回流到低压油路时形成压力波,这两个因素导致高转速时低压油路的供油压力在部分循环内出现负压,产生单体泵循环变动.试验证明,提高输油压力和增大低压油路的流通面积能够降低单体泵循环变动.  相似文献   

17.
衡阳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不断锐意创新,结合区域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步并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何杰  何月顺 《湖南农机》2012,39(1):193-194
高温热浪是一段持续性的高温现象,由于高温持续时间较长,从而会引起人、动物以及植物不适应并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种气象灾害.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从气象站获取的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中识别出日高温数据,以及在计算出这段时间内每日的独立高温带数和相应台站信息的条件下,如何识别连续高温热浪事件.  相似文献   

19.
孙立群  许岩  孙福田 《农机化研究》2004,(2):250-251,254
高等教育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前提下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为此,结合高教规模扩大的实际情况,对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指出制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及布局应有发展的眼光和战略远见,处理好各种关系,保证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协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切削加工工作中较为先进的、实用性较强的制造技术就是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并且就目前来看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景是比较大的。在工作中使用这种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工作的效率,而且切割加工的质量也能够得到保证。高速切削的优点在于速度快、精度高,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切割技术中的问题。由于我国的高速切削技术起步较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文章对高速切削加工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