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中的山区、半山区主要是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区划的第五积温带和第六积温带,这一地区的主要农业特点是气候冷凉,无霜期短,土地开发晚。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以小麦、早熟大豆为主。近年来由于受天气和市场的影响,大豆面积不断扩大,造成大豆重迎茬严重,为了改变这一地区种植结构,采用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方法十分重要,根据该区自然条件的特点,提出马铃薯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张亚兰  周黎明  孔利 《种子世界》2021,(10):0024-0026
相对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来讲,玉米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经济价值也非常突出,在我国农作物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现代化发展,促使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和优化,玉米种植全过程也实现了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玉米种植产量和品质有明显提升。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可以实现玉米产能提升和农业生态环保的相统一,尽可能的减少生产过程中对土地土壤的破坏,从而提高农业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的利用率,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旱植水稻可以做到全程机械化,节水、省工、省力,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产量高,效益好,是改良土壤和降低病虫害发生最好的一种农业生产种植技术,适合新疆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冀北是我国黍子的主要产区.冀北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是十年九旱、土地瘠薄,而黍子的生态适应性正和冀北地区自然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相一致,具有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黍子在生产上投入少,产量稳定,种植效益显著.然而近年来,黍子生产中存在的品种老化、品质下降等主要问题,要求亟待选育出丰产性更好、品质优良、抗逆性和适应性更强的新品种.经多年努力,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育出高产、抗旱、耐瘠,适宜中下等肥力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黍子新品种冀张黍2号.  相似文献   

5.
姜红芝 《种子科技》2022,(1):100-102
随着农业设施的不断更新,农民种植水平不断提高,设施农业在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土地产出效率的同时,也给设施农业生产本身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连作障碍已成为当前设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和解决的一大难题,文章调研和分析了连作障碍的影响,探讨了解决办法及改善对策,对宿迁市宿城区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气温逐渐转暖,新疆自治区春耕备耕工作正逐渐由南至北陆续展开。2016年是新疆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模式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春播农作物种植呈"两减五增"态势,粮食、棉花种植面积下降,油料、甜菜、瓜果、蔬菜和其他作物面积增加。这也反映出各地农民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意愿强于往年。  相似文献   

7.
通过间套作模式和种植技术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是山地农业技术提升的关键之一.本试验利用玉米、大豆和大蒜苗作物间套作接茬,设计玉米行间套作大豆,大豆采收后,利用玉米遮阳,秋季提早种植大蒜苗.与桐梓县常规玉米套作红薯模式进行对比,试验模式比对照模式净增收3728.7元/667 m2.总结了该高产高效模式种植技术方法,为下...  相似文献   

8.
深入挖掘旱地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是当前农业生产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的唯一有效途径,也是平塘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唯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粱、大豆间作套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 通过种植试验,摸索出一套高粱与大豆间作套种的最佳模式,找出最适宜的比例,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服务打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陈守军 《种子世界》2003,(10):24-25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种植结构的改变,晚茬麦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充分利用冬季光能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有效地解决粮经作物争地的矛盾,显著提高土地生产率,轮作换茬.本文对江苏连云港及其周边地区10月25日以后播种的小麦生育规律及其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服务组织完成或协助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土地托管与土地流转不同,它不流转土地的经营权,而是将种地的全部或者部分环节,委托给相关的农业经营组织。通俗地讲,农业生产托管是拥有土地经营权的农户或经营组织,将本应自己完成的农业劳动,全部或部分委托给受托方,并向其支付一定费用的一种生  相似文献   

12.
<正>为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大油料生产的同时兼顾粮食生产,实现土地单位面积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在借鉴外地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沈丘县种植特点和生产水平,特制定本技术方案。1品种选择大豆品种选用中早熟(生育期95~100 d),黑荚、不炸荚,弱分枝,品种发芽率在90%以上的品种,如郑豆196等;玉米品种宜选用中大穗、紧凑型、抗倒伏能力强、综合抗性好,品种发芽率在95%以上的中  相似文献   

13.
贾广杰 《种子科技》2023,(18):64-66
小麦、花生和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其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总产量和农民的收入。然而,传统、单一的作物种植方式往往无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也容易导致土壤养分的枯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相关研究者提出了小麦、花生和玉米的间作套种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实现了作物的互利共生,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又改善了土壤的肥力。文章探讨了间作套种模式要点,以期为提高小麦、玉米、花生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全年降水量偏少,属半干旱地区,该县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280万余亩,太阳辐射较大,昼夜温差大,良好的光照和土地条件非常适合发展设施农业。一、发展现状从2009年开始,在国家发展设施农业政策的支持下,建平县的设施农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设施农业生产遍及全县所有乡镇。全县设施农业生产以设施蔬菜为主要生产品种,设施果树也有一定的发展。设施蔬菜主要品种有西葫芦、番茄、黄瓜、豆角等,其中设施西葫芦种植面积较大,是该县主要设施生产蔬菜品种。设施瓜果品种有葡萄、甜瓜、草莓和桃类,设施葡萄生产近几年的栽植有较大发展。全县已经形成了以蔬菜种植为主,葡萄、甜瓜等设施瓜果生产为辅的设施农业生产格局。经过几年的长足发展,设施农业的产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每亩温室平均收入达到4.7万元以上,设施农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间作套种是一项时空利用技术,能充分利用季节、土地、气候等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实现农作物一年多熟种植、高产高效。在农业生产上,根据农作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进行巧妙搭配、合理种植,可以有效减轻一方或双方病虫害发生的可能,不仅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玉米和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和高产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农业科学家关注。以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为主题,探讨了该种植模式对3种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作物的产量。在种植密度方面,合理的间距可以减少农作物间的竞争情况,有效保障光照和空气流通,进而促进作物生长。适当施肥和灌溉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进一步提高产量。叙述了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有望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可行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以蔬菜为主的近郊型农业中,采用春番茄-胡葱-菠采一年三茬和春番茄小白菜-花椰菜-青菜一年五茬的种植方式,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平均每667m^2年净收入可分别达到12046.95元和12602元,比当地常规种植方式的4035.17元,可各增收8011.78元和8566.83元,且茬数增加,效益提高,表明土地生产还存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五优1121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籼型不育系五丰A与粤恢1121配组育成的杂交组合,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为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介绍了杂交水稻新组合五优1121在乐昌市廊田镇东庄村大面积种植示范表现,同时结合韶关气候生态特点,提出了该组合在韶关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王芳 《中国种业》2004,(12):45-45
东北北部高寒地区是指黑龙江省北部广大高寒山区的第五、第六积温带.第五积温带年活动积温为 1900℃~ 2100℃,无霜期为 90~ 105d;第六积温带年活动积温为 1700℃~ 1900℃,无霜期为 80~ 90d.两区气温低日照长,土地资源丰富,适于发展大豆生产,但适宜种植的大豆品种极少.应加强适应高寒地区种植的超早熟、丰产、优质的大豆品种的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20.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视域下,万载县水稻种植户开始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在机插水稻“精量稀播、精细栽培、精确施肥、精确管理、精准防控”的基础上,发展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使水稻生产的预期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种植户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从万载县水稻种植的现状出发,对机插水稻“五精”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各地的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