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王志伟  王志刚  陈静 《猪业科学》2020,37(6):140-141
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复杂,在自然环境中的病毒清除难度大。2018年8月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产生巨大且长期的影响,影响了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畜产品安全。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疫苗研发工作难度极大,疫情预防难度大,非洲猪瘟的防控成为了行业内长期艰巨的工作。文章对规模化生猪屠宰厂的非洲猪瘟的防控提出了五点对策,以期可以为屠宰厂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岳永成 《中国猪业》2021,16(6):27-29
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持续蔓延,给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使我国生猪的产能急剧下降,我国生猪市场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多方的努力使非洲猪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非洲猪瘟也在我国“扎下了根”,非洲猪瘟防控成为了持久战。文章回顾了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总结分析了2020年至今我国生猪生产与价格走向,从生猪市场与现状探讨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对当前形势下恢复生猪生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小型生猪养殖场(户)是我国生猪产业的主力军,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水平不高、防疫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非洲猪瘟发生风险较高。目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植,做好中小型养猪场(户)的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对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团队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非洲猪瘟防控实际出发,梳理总结了中小型生猪养殖场(户)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点,以期降低非洲猪瘟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出血性传染病,是一种外来的新病,给我国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但由于我国生猪养殖业具有规模大、范围广等特点,使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防疫部门应当深入研究该病的防疫措施,规避生猪养殖、销售等环节中的疫病传播风险,保障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稳定发展。1我省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病毒从2018年下旬入侵我国,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造成重创,导致生猪养殖的数量和规模锐减,经济损失严重,对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均造成巨大威胁。目前非洲猪瘟还会导致我国生猪的出栏量显著下降,猪肉产品价格显著提高,通过分析了解现阶段非洲猪瘟导致的影响可加强应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改善目前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方向,恢复生猪养殖生产,保障我国猪肉市场的供应。该文对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影响、应对措施及未来的展望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自2018年传入后,对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比较大的危害,不仅在多个省份蔓延,还改变了市场的供需关系,影响了生猪产品的价格稳定,阻碍了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生猪屠宰企业是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力量,也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环节。为此,应该更好的发挥屠宰检疫对非洲猪瘟防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11):60-62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以来,生猪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目前非洲猪瘟仍然没有有效疫苗,生猪复产任务任重道远。在非洲猪瘟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饲料的安全和品质是非洲猪瘟防控中的重要一环。文章综述了饲料安全和品质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作用以及应对策略,为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下饲料安全和生猪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从2018年8月,非洲猪瘟首次传入我国辽宁省,并迅速在我国大部分省份陆续出现。辽宁省非洲猪瘟疫情首次处理将913头生猪捕杀,在同年的9月30日,辽宁省乡镇养殖部门开始确认非洲猪瘟疫情,相关部门领导开始组织召开非洲猪瘟疫情紧急处置工作会议,通过了解贯彻专家组疫情处理方案,发布了非洲猪瘟疫区的封锁令,对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生猪养殖场进行封锁,患病生猪的捕杀以及无公害处理。本文将对非洲猪瘟疫情下处理应对方案,以及现阶段生猪养殖中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介绍,旨在为生猪的健康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致病率高、发病快、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影响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风险因素。为了增强生猪产业对非洲猪瘟的抗风险能力,本文对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和国内疫情进行了介绍,并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查阅文献与研究分析,总结了生猪产业在非洲猪瘟影响下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提高生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给我国的生猪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非洲猪瘟不是坚不可摧的,只要我们能够保证生猪的健康状况、加强生猪疫病的防控、根据非洲猪瘟的症状进行合理的处置,就能有效的防控非洲猪瘟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自2018年非洲猪瘟入侵我国猪养殖行业以来,对我国的生猪养殖业带来严重影响.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猪肉需求量,非洲猪瘟对生猪市场供应不利,同时严重威胁养殖场经济利益,为避免猪群感染非洲猪瘟,一定要做好非洲猪瘟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目前非洲猪瘟疫情逐渐稳定,新发疫情逐渐减少,全国大部分省份解除封锁,生猪养殖进入补栏复养期。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生猪产业造成极大损失,面对非洲猪瘟防控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提振行业信心,以必胜的决心和积极的态度应打赢非洲猪瘟攻坚战。生物安全管理是防控非洲猪瘟唯一有效解决方法,生猪养殖企业只有真正意识到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性并落实到位,才能有效控制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养殖产业链结构、生猪消费市场结构及猪肉贸易等方面均发生重大变化,繁殖母猪存栏量显著下降,生猪养殖数量和规模受到重创,同时猪肉进口量创新高。现阶段我国国务院及农业农村部等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非洲猪瘟防控政策和方案,保障疫病良好控制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科学恢复,猪肉畜牧产品价格获得一定的回落。该文将对现阶段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市场的供需情况,非洲猪瘟疫情下我国生猪养殖市场中价格波动特点及下一阶段非洲猪瘟的防控对策和建议等进行介绍,促进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最早出现在非洲,然后在欧洲等地区蔓延,主要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具有发病快的特点,死亡率能够达到100%。因为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生猪生产国,一旦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话,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为此,应该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是生猪养殖业的头号杀手。我国发生非洲猪瘟以来,非洲猪瘟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各级政府和养殖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本文就规模化养猪场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规模化生猪养殖场防控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主导地位,已成为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非洲猪瘟(ASF)是一种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猪和野猪,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生猪养殖从业人员只能通过加强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将病毒阻挡在外,以进行非洲猪瘟的预防。自2018年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以来,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危害尤为严重,非洲猪瘟导致能繁母猪、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也使得2018年的生猪价格降低。详细分析了非洲猪瘟的特点、危害、疫苗研发现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养殖场有效应对非洲猪瘟流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猪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家畜种类,非洲猪瘟作为急性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也是我国需要重点防控的动物疫情。本文分析了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生物媒介传播、贸易传播和野猪接触传播),并提出了完善非洲猪瘟防控体系、加强出入境监管、强化生猪运输监管、加强饲料喂养管理和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宋志霞 《中国猪业》2022,17(3):81-83
自2019年非洲猪瘟在我国首次出现以来,该疫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造成国内生猪存栏急剧减少,猪肉产量降低,国内猪肉价格升高,对我国生猪养殖业和猪肉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非洲猪瘟疫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猪只大量死亡的一类烈性传染病,因此了解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非洲猪瘟病毒的特征,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方面十分重要。本文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病毒学特点和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等进行综述,为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相关抗非洲猪瘟病毒的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是一种非常严重传染病,如果没有及时防控,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生猪感染,所有接触的生猪都会出现病症。为了能够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应当要从生产管理、疫病防御、产地检验、屠宰运输等环节对非洲猪瘟进行全面排查,有效提高非洲猪瘟整体防控水平。本文通过对非洲猪瘟排查及防控工作进行探究,明确当前非洲猪瘟排查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提出正确的防控策略,保障我国非洲猪瘟疫情有效控制,维护生猪养殖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当前,非洲猪瘟仍然是影响我国生猪生产的重大风险因素,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是保障生猪生产恢复、增加猪肉供应的重要举措。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防范非洲猪瘟假疫苗造成的风险隐患,全力维护生猪生产恢复和产业稳定发展大局,现就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洲猪瘟假疫苗违法行为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