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编制建德林场杉木林地位指数表的基础上,把与杉木生长有密切相关的立地因子与地位指数建立回归方程,再借助电子计算机解出方程中的参数,最后列出立地质量得分表,用这个得分表,不仅可以预测宜林地造林后杉木优势木的高生长趋势,确定林分的地位指数,而且还可以定量地给出各立地因子的单独贡献,它使有林地和无林地的立地质量有了统一标准,为选择杉木造林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9种优势木选择方法的选择效果,以精确评价山地人工林的立地质量。【方法】基于福建邵武卫闽林场连续观测26年的杉木密度试验林数据,比较最高株法和分层法2类共9种优势木选取方法对山地杉木人工林林分立地指数的影响;分析初植密度对林分蓄积的影响,并以林分蓄积作为评价立地质量的依据,对9种方法所确定的优势高与5,10,14,20,24和26年生时杉木人工林的林分蓄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分层法所确定的优势木在样地内分布的均匀性明显优于最高株法;选择的优势木株数相同时,最高株法所确定的立地指数均高于分层法;随着林龄的增加,初植密度对林分蓄积影响的差异逐渐减小,24年生时林分蓄积趋于相等;随着林龄的增加,林分蓄积与9种方法所确定立地指数的相关性均逐渐增大,从10年生起达到显著水平,20年生起达到极显著水平,在26年生时相关系数达到最大;以20年生作为杉木人工林林分的基准年龄,此时采用分层法确定的优势高与林分蓄积的相关性均优于最高株法,且此时采用9种方法确定的优势高与26年生时的林分蓄积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结论】选择20年为基准林龄评价杉木人工林的立地质量是合理的;优势木在样地内分布的均匀性对山地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的准确评价有重要影响,分层法确定的优势木在林分中的分布更均匀,同时考虑野外调查时的便捷性,推荐采用分层法中的5株法和固定6株法来选择山地林分中的优势木。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粤北3个林场杉木林的立地指数与立地园子的相关,筛选出影响杉木生长的主导因子是坡位、(?)殖层厚度、土层厚度与海拔调试。根据主导因子,定性定量相结合,划分为2种立地类型小区、6种立地类型组、14种立地类型。同时,导出评估杉木林生产力的预测方程,评价不同立地单元的杉木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林场的杉木阔叶混交林、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群落稳定性进行评价.选取郁闭度、物种多样性、优势树种更新潜力、Godron指数、坡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立地质量、树种组成、平均胸径、龄组、空间配置构建群落稳定性评价体系.群落稳定性评价结果: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阔叶混交林.根据评价结果,M-Gordon指数较为接近综合排序结果,但并不完全相同,不能完全代表群落稳定性,需要结合各种影响群落稳定性的立地因子、林分结构、林分特性判定当前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Fuzzy数学原理,介绍一种按立地条件适宜度对杉木的立地生产力水平和杉木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进行预测的方法。首先确定立地因素适宜杉木生长的隶属函数,然后将林地的一系列立地因素数据转换为一组Fuzzy集合,从而根据Fuzzy贴近度原理,确定杉木林地的立地生产力水平。再以杉木的地位指数为依据,并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对各林龄的杉木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对林场杉木用材林质量进行评价,有助于及时掌握核心资源的发展现状。基于此,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二类数据及其年度更新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杉木用材林和生态公益林的质量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然后用打分法进行积分。结果表明:293个杉木用材林小班中,优等林分有4个,良好林分有122个,中等林分有133个,差等林分有35个;16个生态公益林小班中,优等林分有3个,良好林分有3个,中等林分有4个,差等林分有6个。  相似文献   

7.
地位指数表是评价林分立地质量的基础数表。本文为研究浙江省杉木实生林立地质量评价标准,选设标准地154块,解析木33株,就林分6株优势木平均高与林龄的相关关系,经3个方程比较,选定半对数方程配制导向曲线,并以2m级距、标准差法,导出各指数曲线,编成地位指数表。同时,以地位指数为基础,提出浙江省杉木立地质量评价标准,并探讨了林分平均高与优势高,以及优势木不同选取方法和不同株数之间平均高的换算方法,为简化野外测定和应用摸索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湖北桂花林场的调查,找出了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并据此划分立地类型,实现了杉木——马尾松在相同立地上的地位指数转换及各立地等级的产量预测,还把调查扩大到浙江开化林场、湖南金洞林场等地,分析了主要经营措施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发现集约经营可改变林木生长过程,增产潜力很大。速生丰产林在经济效益方面优于一般林。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杉木、马尾松林分平均解析木资料,拟合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模型,分析其生长规律。研究表明,人工杉木林、马尾松林的速生阶段、生长峰值年龄、数量成熟龄与立地质量相关密切。根据林分生长规律,将林分生长过程划分4个生长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立地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家系的生长差异研究,了解杉木家系生长性状与立地的互作效应,选出生长快、稳定性好和适应性强的杉木家系进行推广。用营造在浙江余杭长乐林场和开化县林场的3年生杉木家系(21个家系,1个对照)区试验林,开展了不同立地杉木家系生长性状的差异、互作效应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家系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以及同一立地不同区组间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余杭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采伐迹地)3年生杉木家系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树高为3.21 m,胸径为4.31 cm)比开化点(杉木林采伐迹地,树高为2.33 m,胸径为2.31 cm)分别高出37.77%和86.58%。树高性状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 < 0.01),胸径性状在家系与地点间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 < 0.01)。通过树高和胸径2个生长性状的速生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评价,选出在两地幼林期表现良好的杉木家系7个,它们可在两地及相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于1984~1987年开展了改造杉木低价值林的试验。对10年生杉木林进行平茬萌芽更新与实生苗造林更新对照试验;对10年生杉木林进行施肥与不施肥对照试验。结果都有明显的增产效益:前者4年生树高增加46%,胸径增加36%,后者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123%。  相似文献   

12.
森林立地条件影响着林木的生长。为了充分挖掘立地因子与林分生长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杭州市临安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差分方程法构建了基于Richard理论方程的地位指数模型;利用Apriori算法进行立地因子和林分生长因子的关联规则挖掘,得到175条置信度在80%以上、支持度在10%以上的因子关联规则,并从中提取了20条“林分因子-立地因子”规则。结果表明:影响临安区杉木用材林立地质量的主要因子是海拔、坡位、坡向、坡度级、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林下植被种类和林下植被覆盖度,各类规则揭示了杉木林分立地因子和立地质量、立地因子和林分生长因子,林分因子和林龄之间存在的变化规律以及隐含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3代杉木彬要伐迹地营造杉木火力楠混交林试验,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杉木的树高生长量始终比对照的大,在6年生前对照杉木和混交林杉木树高总生长量、树高平均生长量的差异较小,随后其差异逐年增大,混交林的胸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始终比纯林的大、混交林中的杉木材积生长指标 始终比对照的大,且差异基本上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初期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研究了福建省大田县杉木林下南方红豆杉的初期生长(树高、地径和冠幅)差异。结果表明:3个指标在不同郁闭度、地类及郁闭度与地类交互作用条件下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郁闭度的杉木林下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大小次序均为郁闭度0.6郁闭度0.7郁闭度0.5郁闭度0.8,表明适当的光照有利于南方红豆杉树高、地径和冠幅的生长,郁闭度过大或过小均对树木生长不利,以郁闭度0.6-0.7为佳。不同地类的杉木林下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大小次序均为Ⅰ类立地Ⅱ类立地Ⅲ类立地,Ⅰ类、Ⅱ类立地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生长,以Ⅰ类立地为佳。不同郁闭度与地类组合的杉木林下树高、地径和冠幅平均值较大的前3种组合均为郁闭度0.6×Ⅰ类立地、郁闭度0.7×Ⅰ类立地和郁闭度0.6×Ⅱ类立地,表明在考虑郁闭度与地类交互作用的条件下,郁闭度0.6-0.7、Ⅰ类立地最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生长。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冠幅的杉木人工林胸径和树高参数化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杉木生长与形态变量的关系,提高模型预估精度,本文根据福建省65块不同密度、林龄分布于6~35年的杉木人工林样地测量数据,选用了Richards理论方程,分别构建了杉木胸径和树高生长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论方程中参数与冠幅(CW)的关系,建立两者间的关系函数;使用参数预估法构造胸径和树高的参数化预估模型,并对原模型和参数化模型进行模型检验、残差分析,讨论了冠幅与林木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胸径和树高Richards方程中,参数a与CW呈正比,参数b与CW呈反比,c则与CW呈现出类似正态分布的关系;与传统的理论方程相比,参数化模型提高了杉木胸径树高预估的精度。本文所构建的模型能间接反映林分因子的状态,同时对于分析林木竞争、光合作用、模拟林木三维可视化等方面也提供了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杉代数29年生林分生产力变化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对一代、二代及三代杉木人工林林分生产力变化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杉木栽植代数增加,林分生产力明显下降,不同代数间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多重比较显示一代与二代平均胸径、二代和三代平均树高差异不显著.利用调查数据建立的立地指数与立地指数衰退量数学模型,能较好反映了连栽后杉木生长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的培肥土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与不同树种混交林改良地力的效果,采用标准地调查法,通过测定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及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的土壤肥力指标,进行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培肥土壤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纯林相比,营造枫香混交林后林地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得到一定改善。由于混交林枯落物归还量及其分解速率高于杉木纯林,使枫香混交林土壤的养分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枫香 杉木、枫香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枫香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混交林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5.19%,27.71%和17.75%。不同枫香混交林土壤的肥力状况明显优于杉木纯林。表4参9  相似文献   

18.
杉木桤木混交林生长量与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18地位指数的第1代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桤木混交林(混交比例2∶1).造林后10 a,对立地条件一致的2种人工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桤木混交林林分蓄积量大于杉木纯林,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杉木桤木混交林中的杉木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大于纯林杉木(P<0.05),但混交林中桤木生长比杉木差,其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小于混交林中的杉木(P<0.01).10年生杉木桤木混交林的土壤性质(主要是0-10 cm和10-20 cm层次的速效性养分、全N和有机质)比杉木纯林有所改善,但只有水解性N在0-10 cm和10-20 cm层次显著(P<0.05)高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