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河北省不同区域棉区选择代表县市,通过调查分析和氮、磷、钾3414试验的方法,研究冀南棉区、冀中南棉区及滨海盐渍土棉区的土壤氮、磷、钾养分丰缺现状和养分管理技术。结果表明:冀南棉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偏低成为本区域的制约因素,养分调控原则为稳氮、补磷、増钾,N、P2O5、K2O适宜用量分别为135、110、150 kg/hm2,专用肥适宜配方为15-13-17;冀中南棉区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较为均衡,养分调控原则为稳氮、稳磷、补钾,N、P2O5、K2O适宜用量分别为140、90、120 kg/hm2,专用肥适宜配方为18-12-15;滨海盐渍土棉区土壤养分含量极度不平衡,土壤有效磷含量极低、速效钾含量很高,养分调控原则为控氮、增磷、控钾,N、P2O5、K2O适宜用量分别为135、130、90 kg/hm2,专用肥适宜配方为17-16-12。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柑桔专用肥优化配方为含N10%、P2O5 4%、K2O6%(1:0.4:0.6)、有机质25%或含N8%、P2O5 3%、K2P4%(1:0.38:0.5)、有机质20%,全年施用量分别为3000kg/hm^2和3975kg/hm^2,均可获得较高产量,果品品质较好,从而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3.
应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磷肥、钾肥用量不同配比对甘蔗产量和产糖量的效应,通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寻求出甘蔗蔗茎产量及其产糖量的氮肥、磷肥、钾肥最佳组合范围及其最佳配比用量方案。在供试条件下,对于甘蔗产量的氮、磷、钾肥料用量最佳组合范围方案为:N=268.6~312.2kg/hm2,P2O5=130.7~141.3kg/hm2,K2O=322.4~344.8kg/hm2,N∶P2O5∶K2O=1∶0.45~0.49∶1.10~1.20,最高产量预测值为112.7t/hm2;对于产糖量的最佳组合范围方案为:N=257.9~290.8kg/hm2,P2O5=139.0~158.0kg/hm2,K2O=325.3~350.6kg/hm2,N∶P2O5∶K2O=1∶0.54∶1.20~1.26,最高产糖量预测值为16.3t/hm2。对于产量的经济最佳施肥量方案为:N=311.7kg/hm2,P2O5=140.8kg/hm2,K2O=344.4kg/hm2,N∶P2O5∶K2O=1∶0.45∶1.10;对于产糖量的经济最佳施肥量方案为:N=290.6kg/hm2,P2O5=157.8kg/hm2,K2O=350.4kg/hm2,N∶P2O5∶K2O=1∶0.54∶1.21。  相似文献   

4.
应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磷肥、钾肥用量不同配比对甘蔗产量和产糖量的效应,通过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寻求出甘蔗蔗茎产量及其产糖量的氮肥、磷肥、钾肥最佳组合范围及其最佳配比用量方案。在供试条件下,对于甘蔗产量的氮、磷、钾肥料用量最佳组合范围方案为:N=268.6~312.2kg/hm^2,P2O5=130.7~141.3kg/hm^2,K2O=322.4~344.8kg/hm^2,N:P2O5:K2O=1:0.45~0.49:1.10~1.20,最高产量预测值为112.7t/hm^2;对于产糖量的最佳组合范围方案为:N=257.9~290.8kg/hm^2,P2O5=139.0~158.0kg/hm^2,K2O=325.3~350.6kg/hm^2,N:P2O5:K2O=1:0.54:1.20~1.26,最高产糖量预测值为16.3t/hm^2。对于产量的经济最佳施肥量方案为:N=311.7kg/hm^2,P2O5=140.8kg/hm^2,K2O=344.4kg/hm^2,N:P2O5:K2O=1:0.45:1.10;对于产糖量的经济最佳施肥量方案为:N=290.6kg/hm^2,P2O5=157.8kg/hm^2,K2O=350.4kg/hm^2,N:P2O5:K2O=1:0.54:1.21。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党参合理施肥量,在陇西县进行了“3414”施肥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当施N 208.8 kg/hm2、K2O 57.0 kg/hm2时,党参籽粒产量最高,为174.7 kg/hm2;当施N 104.4 kg/hm2、P2O5 108.0 kg/hm2、K2O 57.0 kg/hm2时,党参根产量为3 104.8 kg/hm2。施肥量为N 104.4 kg/hm2、P2O5 108.0 kg/hm2、K2O 57.0 kg/hm2时,党参单根干重和鲜重最高,分别为3.55、12.75 g;施肥量为P2O5 108.0 kg/hm2、K2O 57.0 kg/hm2时,干鲜比最高,达30.19%。不同氮、磷、钾配方对党参根长有显著差异,对根粗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党参的根长和根粗最大。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收获的不同经济产量选择合理的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6.
在重庆市璧山县针对水稻在不同的土壤中需肥规律,摸清不同肥力的土壤对氮磷钾化肥的利用率,为建立不同土壤种植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该土种肥料利用率为:N=16.8%,P=3.5%,K=22.67%。根据试验和对农户施肥情况的调查,推荐该土种水稻667m2的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为:N=5.0kg,P2O5=3.0kg,K2O=4.5kg。  相似文献   

7.
海门市油菜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II: 施肥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福涛  顾黄辉  徐军 《土壤》2012,44(2):237-241
2007—2009年度在海门市进行了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①海门市最佳施肥量分别为每667 m2纯N 12.5 ~ 14 kg、纯P2O5 4 ~ 4.5 kg、纯K2O 4 ~ 5 kg;②全肥区平均百千克籽粒吸 N、P2O5、K2O量分别为5.50 kg、1.00 kg和5.14 kg,缺素区平均百千克籽粒吸N、P2O5和K2O量分别为4.65 kg、0.90 kg和4.60 kg;③全肥区养分当季利用率氮为22.96% ~ 51.57%,平均37.46%;磷为5.07% ~ 19.18%,平均9.94%;钾为9.51% ~ 52.67%,平均34.90%。因此,海门市区域内增施氮磷钾养分仍是提高油菜产量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广西石山地区春造玉米最佳配方施肥方案,2015年在平果县进行不同配方施肥对春造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2P1K2处理即1 hm2施纯N 240.0 kg、P2O5 37.5 kg、K2O 180.0 kg的玉米产量最高,达6 466.5 kg·hm-2,经济效益也比较好,扣除化肥成本后,净收入10 779.25元/hm2,比对照区(N0P0K0)增收2 313.25元/hm2,是该玉米区一个最佳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9.
云南不同生态蔗区甘蔗施肥现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云南省是我国第二大甘蔗和食糖生产基地,了解云南省不同生态蔗区甘蔗施肥现状及蔗农养分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提高甘蔗产量及品质、优化蔗农经济效益和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采用蔗农统一问卷实地走访调查的方法,对2013—2014年榨季的24个县1350户蔗农的甘蔗产量、施肥习惯及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间、施肥方式等进行了调查。根据蔗区的实际肥料投入量和各肥料产品中标注的有效养分含量,计算化肥中各养分的投入量,没有记录的按调查多数平均值计算。 【结果】 通过实际调查资料汇总,当甘蔗产量介于85.00~90.00 t/hm2 时,建议化肥用量分别为 N 285~350 kg/hm2、P2O5 200~250 kg/hm2、K2O 175~225 kg/hm2,N∶P2O5∶K2O 养分比例约为1∶0.7∶0.6。蔗区养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生态蔗区甘蔗平均产量表现为南亚热带湿润蔗区 > 中亚热带湿润蔗区 > 北热带半湿润蔗区,分别为81.40 t/hm 2、81.73 t/hm2 和75.44 t/hm2,全省甘蔗平均产量80.35 t/ hm2。南亚热带湿润蔗区以施基肥为主,施用基肥的蔗农比例为99.71%;中亚热带湿润蔗区和北热带半湿润蔗区以施追肥为主,施用追肥的蔗农比例分别为94.17%和93.94%;化学肥料品种以尿素、普通过磷酸钙和复合肥为主,且施用复合肥的比例较高,其施用的样本比例占到了总样本数的94.13%;有机肥以滤泥、酒精废液和蔗叶还田为主,且均作为基肥施用,施用比例小。全省化肥氮 (N)、磷 (P2O5) 和钾 (K2O) 投入量分别是193.67 kg/hm2、116.79 kg/hm2 和95.86 kg/hm2。云南省各生态蔗区甘蔗化肥养分投入量均表现为氮肥 > 磷肥 > 钾肥。蔗区施肥以两次施肥 (基肥 + 追肥) 和一次施肥 (追肥) 为主。甘蔗下种时基肥随蔗种一起施入,进入拔节伸长期时进行追肥,追肥均在4 月份至6 月份完成。肥料施用方式以条施和穴施为主,施肥深度存在较大差异,施用追肥后不盖土的现象严重,中亚热带湿润蔗区追肥后不进行覆土的蔗农占样本总数的82.53%。 【结论】 云南不同生态蔗区存在以下问题:重追肥,轻基肥;重视化学肥料、复合肥,忽视有机肥;重视氮肥,轻钾肥;部分地区追肥不覆土现象严重。因此,针对不同生态蔗区应积极推广有机肥的投入,平衡氮肥与磷肥用量,提高钾肥的施用量,优化基肥追肥肥料投入比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施肥覆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辽宁花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回归"3414"试验设计,对辽宁花生种植区测土配方施肥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百公斤经济产量需肥量,N为4.69kg,P2O5为1.13kg,K2O为1.81kg;土壤养分校正系数,N为0.82,P2O5为0.31,K2O为0.30;肥料利用率,N为35.76%,P2O5为10.68%,K2O为25.78%。施肥参数在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配方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主要研究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效应,检验大配方的区域适宜性和合理性。以水稻品种晚稻187为材料,采用大小区随机区组设计,在安徽省怀宁县进行了大配方小调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水稻对氮素的总吸收量以小调整配方T4处理 (施肥量为N150 kg/hm2、 P2O5 120 kg/hm2、 K2O 105 kg/hm2)最高,为N 1.25 g/plant;对磷、 钾的吸收总量配方施肥均高于常规施肥,也以小调整配方T4处理最高(P2O5 0.18 g/plant、 K2O 0.95 g/plant)。配方施肥的产量均高于常规施肥,以大配方2(T3, 施肥量为N 232.5 kg/hm2、 P2O5 120 kg/hm2、 K2O 120 kg/hm2)的产量最高,达到了11129 kg/hm2,但小调整配方(T4)的产投比优于大配方。总体而言,配方施肥的施肥配比与肥料运筹较之常规施肥更为科学合理,大配方适宜该地区的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2.
刘金郎 《土壤通报》2007,38(3):531-534
通过对黄花菜盆栽砂培试验、田间正交和氮磷肥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黄花菜配方施肥技术。结果是:黄花菜对N∶P2O5∶K2O三要素的最佳比例为2∶1∶2;对N、P、K三要素的总量以每亩40kg为宜(包括土壤供给量)。对不同肥力的土壤,每亩施用量的计算公式是:土壤中黄花菜可利用速效养分含量-每亩土壤速效性养分含量×黄花菜根系实际占用营养面积/栽培面积;在试验土壤条件下,要求施入N素9.5~1 3.5kg,P2O56.6~8.4kg;N、P单独施用,应酌量增加;N、P配合施用应适当减少;最佳的施肥时期是三月下旬一次施入。  相似文献   

13.
南方旱坡地土壤雨季径流量与养分流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旱坡耕地进行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和种植经营模式对养分径流总量,氮、磷、钾流失率,甘蔗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筛选南方旱坡地甘蔗养分流失率低经营模式。结果表明:不施肥的甘蔗对照(CK)处理的径流水总量、总氮、铵态氮、总磷、总钾流失总量最大,分别为724.65t/hm2,3.70kg/hm2,1.26kg/hm2,0.62kg/hm2,3.36kg/hm2。60%的甘蔗常规施肥(SF60%)施用、甘蔗常规施肥+蔗叶覆盖(SF+H)、甘蔗常规施肥+套种花生+蔗叶覆盖(SF+T+H)处理与甘蔗常规施肥(SF)处理相比,减少了N,P,K养分流失量。甘蔗常规施肥+蔗叶覆盖(SF+H)处理比甘蔗常规施肥(SF)处理的N,P,K流失率分别降低了82.54%,64.29%,20.00%。甘蔗常规施肥+蔗叶覆盖(SF+H)处理比甘蔗常规施肥(SF)处理的N,P,K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6.73%,38.78%,7.87%。径流量、铵态氮与氮肥投入总量、磷肥投入总量、钾肥投入总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甘蔗常规施肥+蔗叶覆盖(SF+H),甘蔗常规施肥+套种花生+蔗叶覆盖(SF+T+H)处理与甘蔗常规施肥(SF)处理相比,能减少养分流失量和流失率,还提高甘蔗的养分利用率,是适合南方旱坡耕地推广的两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玉米氮磷钾配方施肥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业部推荐的"3414"最优回归设计,在重庆市武隆县石桥乡的石灰岩土壤上进行玉米氮磷钾配方施肥效应试验,初步表明,该区域获得玉米最大产量的667 m2施肥量分别为N=14 kg,P2O5 =4.5 kg,K2O=9 kg,产量=397.21 kg;获得玉米高产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7 kg,P2O5=4.5 kg,K2O=0kg,产量=365.53 kg.并求出了施肥的产量效应方程.  相似文献   

15.
2007-2009年度在海门市进行了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海门市油菜产量与氮、磷、钾肥用量之间呈三元二次回归效应关系,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试验点综合肥料效应方程分别为:y2007-2008=98.220+ 4.876N -0.23 1N2+ 13.399P - 1.748P2+ 6.346K - 0.621K2+ 0.377NP+ 0.126NK+ 0.090PK和y2008-2009=110.352+ 7.636N - 0.311N2+ 7.178P -0.929P2+ 3.923K - 0.550K2+ 0.152NP+ 0.175NK+ 0.173PK.平均每千克养分增产油菜籽分别为:N 5.36kg,P2O57.78kg,K2O4.14kg; N+P2O53.74kg,N+K2O2.83kg,P2O5+K2O2.18kg,N+P2O5+K2O3.85kg.  相似文献   

16.
顾黄辉  许福涛  陆金萍 《土壤》2012,44(1):50-54
2007—2009年度在海门市进行了油菜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海门市油菜产量与氮、磷、钾肥用量之间呈三元二次回归效应关系,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试验点综合肥料效应方程分别为:y2007-2008=98.220+4.876N-0.231N2+13.399P-1.748P2+6.346K-0.621K2+0.377NP+0.126NK+0.090PK和y2008-2009=110.352+7.636N-0.311N2+7.178P-0.929P2+3.923K-0.550K2+0.152NP+0.175NK+0.173PK。平均每千克养分增产油菜籽分别为:N 5.36 kg,P2O57.78 kg,K2O 4.14kg;N+P2O53.74 kg,N+K2O 2.83 kg,P2O5+K2O 2.18 kg,N+P2O5+K2O 3.85 kg。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及施肥肥效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整理分析了内蒙古2002—2011年进行的15项次马铃薯施肥田间试验结果,发现:马铃薯氮磷钾吸收积累量呈"S"型生长曲线变化规律,即前期慢、中期快、后期又慢,吸收积累的高峰期在出苗后60天左右,之后积累量逐渐放缓,到收获时日积累量有小幅下降,特别是磷和钾的积累。吸收的氮磷钾前期主要供给叶片的生长发育,在收获时70%~80%的氮素,80%~90%的P2O5和K2O转移到了块茎中。出苗后60天是马铃薯水肥需要关键期,此时期保证水肥供应是获得高产的关键。马铃薯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增产26.3%、22.8%和20.1%,每千克N、P2O5、K2O增产马铃薯40.7、70.4和44.7 kg。施肥增产效果:氮肥磷肥钾肥。施用氮磷钾肥的N、P2O5和K2O的养分利用率分别为35.9%、15.6%、50.4%。生产1 t马铃薯块茎吸收N、P2O5、K2O分别为5.32 kg、1.42 kg、6.01 kg。缺素区全株马铃薯吸收N、P2O5、K2O养分量分别为126.3、38、152.1 kg/hm2。马铃薯可采用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方法进行推荐施肥,尤其是氮肥的施用,而对于磷、钾肥的推荐,除考虑肥效外,还要考虑土壤养分平衡,主要基于产量反应和一定目标产量下作物的移走量给出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西河池市桑田基本上不施或少施肥料,造成桑叶产量低,土壤耕性差的现状,通过诊断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经3年试验结果表明:以N:P2O5:K2O为2:1:2为配比加含有机质20%生产出的专用肥为最佳平衡施肥,桑叶产量比对照增产47 4%,1hm2纯增收达7315 2元。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优化施肥方案,完善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体系,采用常熟市主推品种常农粳8号开展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常规施肥水稻无氮、无磷、无钾基础地力产量分别为338.92 kg、525.39kg、548.55kg,每667m2配方施肥水稻无氮、无磷、无钾基础地力产量分别为359.45 kg、513.08 kg、543.57 kg;对产量贡献氮肥磷肥钾肥。常规施肥水稻形成100 kg籽粒N、P_2O_5、K_2O吸收量分别为2.14 kg、1.11 kg、2.80 kg,无氮、无磷、无钾下形成100 kg籽粒吸N、P_2O_5、K_2O量分别为1.40 kg、0.90 kg、2.39 kg;配方施肥水稻形成100 kg籽粒N、P_2O_5、K_2O吸收量分别为2.26kg、1.02kg、2.69kg,无氮、无磷、无钾下形成100kg籽粒吸N、P_2O_5、K_2O量分别为1.41kg、0.88kg、2.29kg。配方施肥区当季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1.1%、30.3%、48.8%,比常规施肥区提高2.1%、8.2%和10.4%。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小区田间完整试验,研究金光农场友谊分场采用配方施肥对甘蔗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磷、钾肥对甘蔗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处理N2P3K2产量最高,为5967 kg/667 m2,处理N1P2K1增收最高,为544.620元/667 m2。根据氮、磷、钾肥料效应建立施肥模型,氮、磷、钾最适施肥量分别为34 kg/667 m2、10 kg/667 m2和19 kg/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