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蟾蜍,俗称癞蛤蟆,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类型。该科现已有25个属300种左右,我国目前已知有2个属17个种和亚种,其中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成体蟾蜍是医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2.
蟾蜍又叫癞蛤蟆,属两栖纲,蟾蜍科,蟾蜍属,是夏季危害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其分布广泛,特别是在我国南方水稻田区和林区更多。我国已确定的蟾蜍共有6种,其中最常见的有中华蟾蜍、黑眶蟾蜍、华西大蟾蜍、花背蟾蜍等4种。中华大蟾蜍分布全国各地,黑眶蟾蜍分布于我国南部各省、区,华西大蟾蜍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地区,花背蟾蜍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区。炎热夏秋季节的晚上,蟾蜍常在蜂箱门口大量取食在蜂箱门口扇风的蜜蜂。每只蟾蜍一次能吞食7~8只蜜蜂,一个晚上能吞食数10只到100只。尤其是在雨后转晴的夜晚,蟾蜍更是活动频繁。  相似文献   

3.
对鲤鱼、蟾蜍、家鸡、家兔四种动物主要内脏器官进行称量并对脏器系数进行测定,对同类动物不同性别间脏器系数的差异和各脏器系数之间的大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鲤鱼、蟾蜍和家兔各脏器质量,雌雄间无明显差异,但家鸡部分脏器质量雌雄间有明显差异。家鸡的脏器系数(肝脏除外),雄性明显高于雌性(P<0.05),鲤鱼和蟾蜍的肾脏系数性别差异显著(P<0.05)。四种动物的心脏系数:家鸡>蟾蜍>家兔>鲤鱼;肝脏系数:家兔>蟾蜍>家鸡;肺脏系数:蟾蜍>家鸡>家兔;脾脏系数:鲤鱼>家鸡>家兔>蟾蜍;肾脏系数:家鸡>家兔>蟾蜍>鲤鱼。由此可见,动物的脏器系数的大小与其进化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蟾蜍的用途 蟾蜍即俗称癞蛤膜,属两栖纲,蟾蜍科,是变温动物,分布于我国各地.蟾蜍有两大药用原材部位,即一是蟾酥,二是蟾衣,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当代本草纲目<中华本草>及<中华医药全典>中均有阐述.蟾酥就是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白色浆液;蟾衣是蟾蜍角质层表皮.前者可利用镊子等硬物件从蟾蜍体刮取,后者可由蟾蜍自然蜕壳下来获得.  相似文献   

5.
蟾蜍又名癞蛤蟆,属脊椎动物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动物,有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及花背蟾蜍等。蟾蜍的耳下腺及皮肤腺内含有毒的白色浆液,即蟾蜍毒素(固醇混合物)。家畜一旦误食蟾蜍后,便可引起中毒。笔者于1989年6月7日偶遇2头育肥猪发生蟾蜍中毒,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蟾蜍的品种特征及生活习性 1.蟾蜍的品种特征及分布:蟾蜍俗名癞哈蟆。主产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常见主要品种为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种(见图)。这几个品种个体大,体长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绿色,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颌无齿,趾间有蹼,雄蟾蜍无声囊,内侧三指有黑指垫。  相似文献   

7.
蟾蜍是常见的两栖爬行动物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我国有 1 5种 ,常见的为中华蟾蜍、黑眶蟾蜍、花背蟾蜍。全世界共有30 0余种。蟾蜍有生理性脱皮现象 ,与蝎子、蛇等动物脱壳的原理相似 ,只是每种动物脱衣周期及时间不同而已。可是由于蟾蜍有边脱衣边吃衣的习性 ,且又多在夜间脱衣 ,故很少有人见到。我场养蟾蜍采天然蟾衣已有 6年时间 ,现介绍如下。1 掌握规律采得蟾衣 我场掌握了蟾蜍生理规律和生存环境及自然脱蟾衣的规律 ,采用特别的设施 ,让蟾蜍吃食后发育一致 ,并观察其皮肤生长进程 ,成批的有规律自行脱衣 ,整张率占 60 %以上 ,并设法…  相似文献   

8.
蟾蜍的化学成分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蟾蜍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蟾蜍毒素、蟾毒配基和蟾毒色胺类化合物。蟾蜍在兽医学及医学临床上均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药用动物。本文就蟾蜍的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蟾蜍俗称癞蛤蟆,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动物,从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中采集的分泌物加工制成的蟾酥和通过去头去内脏加工制得的干蟾,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药用价值.正因为这样,蟾酥等蟾蜍制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并且其成本低、易饲养、收益显著、人工养殖的条件要求不高,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药用动物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10.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实验材料。实验用地鼠是实验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鼠(hamster)又名仓鼠,属啮齿目、鼠科、仓鼠亚科。实验用地鼠由野生地鼠驯  相似文献   

11.
面临的第五个问题是:深入理解环境指标规定的各种技术参数、条件和动物饲养,动物实验的关系。第一,实验动物环境(Laboratory animal environment LAE)和动物实验环境(animal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AEE)是完成实验动物生产繁育,确保实验结果准确认证的重要条件.众所周知,实验动物的生产培育和动物实验的实验测试,都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蛤蟆学名蟾蜍,是指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Schneider),俗称癞蛤蟆。蟾蜍干、蟾蜍衣及蟾酥都是重要的中药材,是许多人用或兽用中药处方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或原料。目前蟾衣的市价每千克l2000元,蟾酥每1千克3000多元。因此开发蟾酥制剂是一项有生产效益的项目。1蟾蜍的生物学特性蟾蜍属两栖动物,主要生活于池塘、沼泽、农田、宅旁、路边等有水草的地方,昼伏夜出,傍晚觅食,以昆虫、螨类、鲜嫩植物为食。春夏季间产卵。它有冬眠习性,入冬后,潜入泥穴或水底越冬。2蟾蜍的养殖2.1饲养场地的…  相似文献   

13.
蟾蜍即俗称瘌蛤膜,属两栖纲,蟾蜍科,是变温动物,分布于我国各地。蟾蜍有两大药用原材部位,即一是蟾酥,二是蟾衣,都是极其珍贵的中药材,当代本草纲目《中华本草》及《中华医药全典》中均有阐述。蟾酥就是蟾蜍耳后腺断分泌的白色浆液;蟾衣是蟾蜍角质层表皮,前可利用镊子等硬物件从蟾蜍体刮取,后可由蟾蜍自然蜕壳下来获得。  相似文献   

14.
蟾蜍的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蟾蜍是一种药用动物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蟾蜍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1999年开始,国内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炒得十分火爆,甚至有人说一张蟾衣可卖几十元或上百元,几乎一夜之间可以靠几只蟾蜍成为富翁。我场养蟾蜍采天然蟾衣已有6年时间,现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蟾蜍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两栖爬行动物,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蟾蜍在我国有15种,常见的为中华蟾蜍、黑眶蟾蜍、花背蟾蜍等。全世界共有300余种。蟾蜍有类似蝎、蛇等生理性脱皮(又称衣、蜕)现象,但只是每种动物脱衣方式、周期及时间不同而已。由于蟾蜍有边脱衣边吃衣的习性,且又多为夜间脱衣,故很少有人看到,因此被蒙上一种神秘色彩。目前社会上有人用涂药或喷药方法去刺激其脱衣,这只能引起蟾蜍生理紊乱,反而脱不下衣来,即便脱下来,也是些碎衣,无药用价值。再说,这类药未经国家兽药检测部门批准,是不能上市销售的,更不可以让人们去服用含  相似文献   

16.
蟾蜍养殖中新型生物饵料——家蚕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蟾蜍俗称癞蛤蟆,它不仅是捕食害虫的田园卫士,而且还能向人们提供治病的良药,是一种经济价值相当高的药用动物。提倡人工养殖蟾蜍意义深远,既保护野生动物,又可生产药材。蟾蜍是一种食虫动物,一般只吃会动的活体动物性饵料,且用昆虫等作饵料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能加快蟾蜍  相似文献   

17.
动物实验就是对动物的一种影响处置并观察其反应,因而动物实验的结果是动物的遗传型、发育环境、周围环境和实验处理的综合表现.文章就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和动物检疫隔离温室的实验动物环境监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海南特有的两栖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两栖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目前记录39种,分隶2目7科16属,占全国总种数的14.2%。除无足目海南尚无分布纪录外,有尾目有蝾螈科海南疣螈1种,无尾目除盘舌蟾科外,我国产的其余各科海南岛均有分布。国内分布仅见于海南的两栖动物有12种,除头盔蟾蜍亦分布于东南亚外,其中  相似文献   

19.
蟾蜍俗称癞蛤蟆,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动物,从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中采集的分泌物加工制成的蟾酥和通过去头去内脏加工制得的于蟾,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药用价值。正因为这样,蟾酥等蟾蜍制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并且其成本低、易饲养、收益显著、人工养殖的条件要求不高,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药用动物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实验动物间用药量换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研人员进行动物实验时,经常会遇到药物换算问题.由于多数药物在实验动物中的应用及其对不同动物的用药量没有详细的资料可查询,所以,实验人员在动物实验时常会为确定动物的给药量而苦恼.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及相关资料,综合五种不同实验动物给药量确定的方法及其应用差异,为动物实验人员提供必要的辅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