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杉木基木材陶瓷的结构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杉木纤维(木粉)/PF树脂复合材料高温烧结制备杉木基木材陶瓷。XRD分析表明:当烧结温度升高,杉木基木材陶瓷的(002)晶面的Bragg衍射角右移,d_(002)值减小,g值增大,可石墨化程度增加;SEM分析显示:木材陶瓷的结构与PF树脂的含量和杉木纤维(木粉)的结构及分布情况有关,树脂含量的增加有助于木材陶瓷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杉木纤维(木粉)作为天然植物模板而存在,且保持着其自然形态,使木材陶瓷成为一种植物纤维生态陶瓷。  相似文献   

2.
以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林分密度下人工杉木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变异规律的研究为基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用林龄、林分密度、地位指数 3 因子预测杉木短轮伐期工业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一系列回归方程,并经回归显著性检验,这些方程的复相关关系均显著  相似文献   

3.
薛伟  耿志伟 《森林工程》2014,30(5):79-82
对落叶松原木楞堆做细水雾灭火实验,测定实验过程中楞堆各点的温度,利用SPSS软件对定点间温度场进行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木楞堆前部温度与其后部温度、左侧温度变化存在两元线性回归方程,前部温度的线性相关性较大;原木楞堆右侧温度与其顶层温度、中层温度、底层温度变化存在三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层温度线性相关性最大,上层温度线性相关性最小。利用回归性准确预测整个楞堆温度场变化,对保障林区贮木场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灰狼算法支持向量机(GWO-SVM)的木材密度预测模型,利用近红外光谱(NIR)对杉木密度进行预测,为杉木性质定量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09个杉木样品光谱数据和样品密度数据进行归一化,选取88个样品作为训练集、21个样品作为测试集,对2 151维光谱数据提取主成分,以主成分作为输入变量,以杉木样本密度作为输出变量,建立杉木密度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SVM模型和GWO-SVM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对3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选择5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98.7%。MLR模型的R~2为0.771 4,MSE为0.000 282 1,MAPE为3.009 23%; SVM模型的R~2为0.923 8,MSE为0.000 233 1,MAPE为2.794 50%;灰狼算法对SVM进行参数寻优,获得的最优参数分别为C=18.366 6、σ=0.043 3,GWO-SVM模型的R~2为0.919 2,MSE为0.000 183 4,MAPE为2.496 37%。3种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GWO-SVM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最小,预测效果最好。【结论】从预测精度分析,GWO-SVM模型明显优于MLR模型和SVM模型;从模型决定系数分析,GWO-SVM模型和SVM模型均优于MLR模型。灰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结合近红外光谱对杉木密度进行预测分析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5.
日本栗叶面积与叶片生物量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年生日本栗品种"辽栗10号"与"大峰"为试材,对其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单叶干重、冠幅、冠高、单株叶片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不同品种间叶片长宽比值和比叶面积的差异性,叶片长、叶宽和叶片长宽乘积与单叶面积的相关性以及冠幅、冠高与单株叶片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片长宽比、比叶面积均无显著差异;对日本栗叶长、叶宽、叶片长宽乘积与单叶面积进行一元回归方程拟合,决定系数与修正决定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001),其中以叶片长宽乘积与单叶面积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回归效果最好,决定系数达0.987 9,修正决定系数达0.987 7;单株叶片生物量与冠幅面积和冠高的二元线性回归关系达极显著水平(P〈0.0001),决定系数达0.997 2,修正决定系数达0.996 4。在生产上,可以通过测量冠幅面积、冠高计算出单株叶片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32株不同年龄、胸径的杉木样木的153根样枝进行回归分析表明,杉木枝条枝材重与枝基径之间相关紧密,而枝条叶量与枝径间相关并不显著;杉木全株枝量、叶量与冠基部直径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相关关系;胸径与树高或冠比率(冠长/树高)相结合是杉木枝、叶量良好的估测因子。根据上述关系编制了杉木单林枝、叶生物量表,并提出估测杉木林分中立木枝、叶量回归方程:W_b=0.022568359D~(3.1427)·H~(-1.2466);W_f=0.13542536D~(2.9235)·H~(1.6995)。  相似文献   

7.
杉木人工林经营的计算机模型——CHIFIR,是在杉木生长过程表的基础上,考虑不同整地、抚育方法和间伐对杉木生长的影响而建立的,该模型能对杉木生长进行预测和经济分析。根据树冠影响系数(I)对直径生长的影响,考虑了树冠对光的竞争,建立了树冠影响系数与重叠度关系的回归方程。用71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对模型进行F检验和U检验,模型的预测精度比较好。该模型运用于杉木分布的中带,它可在生产中试用,并可用于杉木经营方式最优化组合的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8.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成果数据,采用逐步回归选择机载激光雷达特征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预测南方集体林区桉树、杉木和天然阔叶林样地的蓄积量。结果表明:1)桉树和杉木样地的逐步回归特征变量多为高度和强度变量,而天然阔叶林样地则是间隙率、覆盖度、叶面积指数等综合变量;2)桉树和天然阔叶林样地,随机森林模型的蓄积量估测精度(桉树R~2=0.97,RMSE=12.60m~3/hm~2;天然阔叶林:R~2=0.90,RMSE=18.45m~3/hm~2)高于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模型,而杉木样地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得到了最优的蓄积量估测结果(R~2=0.91,RMSE=24.30m~3/hm~2);3)在3种模型估测精度中,人工桉树和杉木样地均优于天然阔叶林样地。可见,高密度的激光雷达点云可以获取更优的特征变量,针对复杂的样地条件需要灵活选择估测模型实现蓄积量调查,以便为林草部门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和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南平对2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22年生米老排和杉木人工林(对照)的乔木层生物量及其空间分配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米老排、杉木各器官相对生长模型W=a(D2H)b的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拟合效果较好。22年生米老排乔木层生物量为244.39 t·hm~(-2),比杉木(对照)高68.42%,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干(54.51%)根(21.07%)枝(11.45%)皮(5.79%)叶(3.44%)枯枝(2.89%)花果(0.85%),均大于杉木;米老排直径大于2 cm枝的生物量比例(41.31%)远大于杉木(2.43%),但0.5 cm枝的生物量比例(19.02%)小于杉木(26.78%);米老排人工林根系生物量为51.50 t·hm~(-2),比杉木人工林高61.39%,其83.91%的根系生物量集中在0~40 cm深度的土层中;米老排细根(直径0.2 cm)生物量在0~10 cm表层土壤中的比例(42.35%)高于杉木(33.00%),且在40 cm以下土层生物量的分配率也大于杉木。米老排较高的细根生物量可能是其生产力高于杉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林辉  宁晓波  吕勇 《林业科学》2004,40(4):33-39
以QuickBird卫星图像和杉木为研究对象 ,在对图像进行精处理的基础上 ,通过在图像上测定出杉木冠幅 ,建立了胸径和冠幅的一元回归模型 :D1 3=2 2 2 1 4 393Ck,由不同冠幅值计算出的胸径查一元材积表 ,据此编制出一元卫星图像立木材积表 ;根据图像上测算出树高和冠幅 ,建立了二元回归模型 :V =- 0 2 4 6 0 5 0 0 1380 6Ck 0 0 35 2 6 3H ,据此编制出了卫星图像二元立木材积表。杉木在图像上的高是通过建立杉木树高与胸径关系模型 :H =D21 3(1 74 6 0 2 15D1 3) 2 测算得来  相似文献   

11.
纳米木粉在木材工业的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技术作为一个新突破点,在木材工业上也将产生新的技术革命.本文就纳米技术在木材工业上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预测未来纳米技术可能对木材工业产生的影响.木材变成纳米尺寸后,木材的材料特异性质、尺寸效应及其变化机理都可能发生变化.当木粉变成纳米的粒度以后,原来木材理化指标都将发生改变.在细粉状态下进行木材液化可以改变木材液化的方式和成本,使木材液化真正工业化.在复杂木雕制品的加工中,采用RPM技术利用CAD直接将纳米木粉形成各种复杂木雕制品,可能开创一种新的木材加工方法.利用纳米木基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细胞结构重组将开创人造板科学研究的新领域.纳米木粉生产的无污染胶粘剂可代替含甲醛的有毒胶,胶粘剂的绿色革命可能从木材的纳米技术开始.木磁材料和木绝磁材料的研究将使磁材料和绝磁材料生产的成本下降,在纳米材料中,纳米木粉的成本可能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木材进出口贸易概况及对木材产业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朱光前 《木材工业》2006,20(2):8-11
通过分析2005年我国木材贸易进出口情况与2006年的走势,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探讨我国木材产业的发展前景,指出我国木材产业应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以质量、品牌和信誉打开国际市场,对国际上一些意在恶化中国进口木材国际环境的论调进行了反驳.  相似文献   

13.
以3~4年生新伐毛竹为试材,以青霉、木霉、黑曲霉为试菌,与常用的竹材防霉剂硼酸(HBO3)、百菌清等进行比较,对壳聚糖金属配合物(CMC)系列的壳聚糖铜配合物(CCC)、壳聚糖锌配合物(CZC)的防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CCC和百菌清对木霉、青霉、黑曲霉防治效果均优于CZC、壳聚糖和硼酸;相比之下,CCC对青霉防治效果优于百菌清,而百菌清对木霉防治效果优于CCC.  相似文献   

14.
木材及木材胶粘剂防腐研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回顾了木材及木材胶粘剂防腐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技术背景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着重总结了木材防腐剂及生物质基木材胶粘剂防腐剂的种类、特性和应用情况;对本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 of wood species (Chinese fir and Poplar), wood fiber content (10%, 25%, 40%) and wood fiber sizes (16 to 32 mesh, 32-65 mesh, above 65 mesh)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wood fiber-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wood fiber content and size in composite we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chosen wood species. Compared with polypropylene without wood fiber,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increased when adding wood fiber into polypropylene, but the tensile and unnotched charpy impact strength decreased. And the above strength decreased with the wood fiber content increasing. When the wood fiber size becoming smaller (in higher mesh), the strength increased. In the comparison of wood species, the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using Chinese fir wood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Poplar, but not significant. The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and PP were also test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6.
李波 《森林工程》2004,20(5):32-33
木材的质量是木材生产的核心 ,质量管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我国木材市场现状入手 ,强调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针对质量问题 ,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17种樟属树种木材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对国产樟属 17种木材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管孔排列为散孔材和半环孔材 ;较高的单管孔率 ;具有梯状穿孔和单穿孔两种类型 ,管间纹孔式主要为互列 ,少数种具对列。单列射线稀少、细而短 ,多列射线量多 ,形状差异较大 ;射线组织以异形Ⅲ和ⅡB型为主 ,射线 -导管间纹孔式主要为刻痕状。轴向薄壁组织以稀疏傍管状和星散状为主 ,部分种具环管束状、翼状 ,数量差异较大。樟属所有木材的射线或轴向薄壁组织中含油细胞或粘液细胞。木材的上述特征表明 ,樟属木材内部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并可作为种级分类依据。另外 ,根据木材结构的显著差异 ,建议光叶桂和细叶香桂按两个种处理。  相似文献   

18.
4种木材腐朽菌对白桦木材降解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材腐朽大多数由侵蚀木材的真菌所造成(李坚,2002;池玉杰,2003).这些菌能分泌多种酶,把木材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作为生活的养料(Kirk et al.,1987;Higuchi,1990).由于不同的木腐菌的生理特性同,所分泌的酶及酶的活性各不相同(刘欣等,2008),因此,不同的木腐菌所分解木材的各种成分及相对速度就各不相同(Buswell,1987).  相似文献   

19.
木材损伤断裂与木材细观损伤基本构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邵卓平 《林业科学》2007,43(4):107-110
木材承载时细观结构上的损伤会在木材中扩展,并且损伤和缺陷在载荷下的演化行为决定着木材的宏观力学行为.木材的细观损伤基元可以归纳为4类:1)胞、壁层间界面损伤;2)细胞壁屈曲与局部塌溃损伤带;3)微孔洞损伤与汇合;4)微裂隙损伤(区).追踪分析木材从变形、损伤到断裂破坏的全过程,探明微结构演化与宏观行为关系,有助于揭示木材破坏的机制,并从中获得新的木材构造与其强韧功能相互关系的认识,对研发能够克服木材缺点、具有特殊强韧性能的新型木基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松材线虫病木削片传播线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