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濉科23大豆是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在淮北地区种植综合表现良好。本文简单介绍了濉科23大豆品种的选育经过,结合淮北地区栽植实践,总结了其特征特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濉科23大豆是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的新品种,在淮北地区种植综合表现良好。简单介绍了该品种选育的经过,结合淮北地区栽植实践,总结了濉科23大豆的特征特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配套 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濉科928是濉溪县科技开始中心以豫豆21为母本,巨丰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普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濉科23号大豆是优质的夏大豆品种,适合在淮北等地区推广。该文结合淮北地区实际,对濉科23号的种植表现进行简单总结,并提出了足墒早播、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适时收获等淮北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其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豆类良种8款     
《农村新技术》2013,(6):26-27
一、大豆濉科8号濉科8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高油、中早熟、抗旱耐涝、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于机械化收割等特点,2009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198.2千克,增产极显著。适宜在江淮之间和淮北地区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干旱胁迫下不同耐旱大豆品种籽粒发育期蛋白质合成与积累的规律.[方法]以耐旱品种晋豆21与敏感品种濉科46为试验材料,利用集水槽设置干旱胁迫,研究两者在不同处理后,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积累规律并评价了相关农艺性状.[结果]晋豆21与濉科46的4个农艺性状(包括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荚粒重)的变异系数介于6.08%~46.75%,其中晋豆21的株高变异系数最小,濉科46的有效分枝数变异系数最大,晋豆21的农艺性状指标受干旱影响较小.濉科46在不同处理下含水量变化不同,但晋豆21则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与正常情况相比,晋豆21干旱处理后蛋白质含量积累规律基本一致,都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至趋于稳定,基本呈凹形曲线分布;濉科46则存在明显差异,干旱处理条件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峰值比正常浇灌晚20 d.[结论]晋豆21抗旱性强,其蛋白质合成与积累受干旱胁迫制约相对较小,可作为创新选育优良抗旱品种的亲本.  相似文献   

7.
濉科92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豫豆21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90.0kg/hm2,比中豆20(CK)增产6.51%;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51.2kg/hm2,比中豆20(CK)增产12.36%。产量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籽粒蛋白质含量44.93%,蛋脂含量合计62.39%。蛋白质产量1001.9—1253.9 kg/hm2,比中豆20(CK)增产15.41%—23.39%。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等特性,生育期102d,籽粒大小中等,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不同大豆新品种在天津市夏播种植中的综合比较,筛选出适合天津地区推广的产量高、品质好及抗性强的夏播大豆新品种。试验结果显示:综合生育期及产量性状,科丰14和科丰29适宜在天津地区作为夏播大豆种植,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适合湖北省黄冈市种植的大豆[Glycine max (Linn.) Merr]品种,以中豆41为对照,对9个大豆新品种的生育期、形态特征、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濉科23、驻豆20、兴豆5号、苏豆23号为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在100 d左右,HD21638、HD21144、油春1204、蒙0811、商豆066为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在110 d以上,实际栽培中可根据换茬等具体情况进行选种。驻豆20、兴豆5号分别比对照增产19.5%和12.2%,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且完好粒率达到86%以上,可在黄冈地区适当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张光弟 《农业与技术》2006,26(1):147-148
梨树县引进高油大豆新品种吉科豆1号试种后证明,该新品种大豆具有高产、稳产、耐密、适应性强等特点,本文还具体介绍了它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系)濉科92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蛋白大豆濉科928的生育特性,从播期、密度和施肥3个方面研究了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濉科928大豆的产量与播期、密度、施肥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高产栽培各因子的适宜值为:播期6月5日至6月23日,密度20.37~27.35×104/公顷,基施15:15:15%NPK三元复合肥233.84~359.18千克/公顷,开花期追施尿素67.16~110.09千克/公顷.在基础地力产量2060千克/公顷的田块上,6月14日播种,基施15:15:15%NPK三元复合肥281.81千克/公顷,初花期追施尿素81.61千克/公顷,产量可述2814.35千克/公顷.对应的产量结构为:株数22.5×104/公顷,单株荚数46.81个,荚粒数1.76粒,百粒重17.15克.  相似文献   

12.
"濉1216"小麦是濉溪县农科院研发站2004年推出的杂交组合小麦品种,采用混合系谱法选育,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小麦新品种"濉1216"的特征特性,探讨其在产量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锦豆 3 7号是锦州农业科学院经作所选育而成。 1 989年锦州农业科学院经作所采用高产、抗病、生育期长的MC2 5为父本 ,与亲缘关系远、抗性强、熟期中等的龙 982 5为母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1 990~ 1 993年 (F1~F4 代 )经系谱选择 ,选出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病、整齐的株系 891 5-6-2 ,并于当年去海南繁种。 1 995~1 996年进行所内品比试验。 1 997~ 1 998年参加辽宁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 1 998~ 1 999年参加辽宁省大豆生产试验。 2 0 0 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主要特征特性1 1 植物学特性亚有限结…  相似文献   

14.
科育1208是河北省玉田县虹桥镇大胡庄村青年农民王玉武2002年引进的大豆新品种,经两年试验、示范,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4年9月24日,经田间测产,玉田县公证处公证员现场公证,王玉武种植的科育1208,平均667米2产达到455.924千克,创下了唐山市范围内大豆高产新纪录.  相似文献   

15.
旱地绿肥新品种——科杂1号沈钦霖吴凌云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利用栽培大豆宁镇1号与野生大豆锈4进行种间杂交,经多代系谱选育成旱地绿肥新品种——科杂1号。从1990年开始在闽东南、闽西北等地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山地红壤、黄壤试种每公顷鲜草产量达37...  相似文献   

16.
郑90007×中黄13杂交选育的濉科15,2010—2011年参加省区试,产量2 600.6 kg/hm2,比中黄13(CK)增产1.44%;2012年参加省生产试验,产量2 890.2 kg/hm2,比中黄13增产7.14%。籽粒蛋白质含量43.6%,粗脂肪21.1%,属高油优质大豆。中抗SC3、SC7,生育期100 d。通过省审(皖豆2013001),适宜沿淮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7.
科育1208是河北省玉田县虹桥镇大胡庄村青年农民王玉武2002年引进的大豆新品种,经两年试验、示范,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4年9月24日,经田间测产,玉田县公证处公证员现场公证,王玉武种植的科育1208,平均667米2产达到455.924千克,创下了唐山市范围内大豆高产新纪录.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小麦新品种濉1216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总结出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适量播种、科学施肥、化控、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安徽省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邮编:235100,电话:0561-6077543)选育的鲜食杂交玉米新品种"濉黑糯3号",前不久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引进16个中晚熟大豆(Glycine max)新品种在江汉平原进行了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中豆41比对照中黄13增产21.10%,产量最高,不倒伏,适应性最强;圣豆18和蒙01-42产量比对照高4.43%~5.76%,不倒伏,适应性较强;苏夏15-2和SK-998产量比对照高4.33%~13.08%,倒伏程度为中等,不推荐种植;其他10个大豆品种产量低于对照,均不宜在江汉平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