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尾松幼龄林营养元素含量与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茜 《贵州林业科技》1996,24(3):45-48,52
本文研究了幼龄戏剧性以林地与地被物及林木各器官营养元素含是珠变化规律,说明了幼尾松林分养分积累与分配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及优良种源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进行了十四省(区)的马尾松种源试验,结果表明,生长最好的是“两广”种源。作者初步认为在惠州市各林场营造马尾松速生丰产林,应选用广东的高州、信宜、博罗和广西的忻城、岑溪、恭城等种源为好。  相似文献   

4.
5.
6.
马尾松种源苗期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是我国亚热带最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分布遍及南方15个省(区),面积达200万km2。马尾松种源间在生长、干形、形态、适应性等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但关于马尾松种源抗寒性研究尚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马尾松种源抗寒性能差异,了解低纬度优良种源北移的范围和极限,为不同生态区筛选适生优质种源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993年底在马尾松全分布区内按经纬跨度,采集10个具代表性种源(其中5个种源共含31个家系)种子,1994年分别在浙…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分析了容县松、武平松、建阳松以及尤溪松在尤溪县的造林效果,并采用林木费用价作了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9年生的4个马尾松不同种源间的生长量、生物量存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中容县松最好,生产力高低排序为:容县松、尤溪松、武平松、建阳松。在该地区营造马尾松速生丰产林,采用广西容县马尾松种源,其适应性强,林分生长状况良好,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资源最多的特有乡土树种.对参试的44个马尾松种源的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差异显著,枝下高和冠幅生长无明显差异;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力较高,分别为40.61%、39.53%和32.79%,枝下高和冠幅较低;聚类分析研究将马尾松种源分为极速生、速生和中等3种类型;综合评定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相符,确定了40号种源为最佳种源和33个可供采用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共收集马尾松分布区内126个种源的种子,在浙江省内五个具代表性的试验点采用统一设计营造试验林。经6年的观察和测定,取得种子、苗木和幼林期的表型资料。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性状单因素方差分析,性状与纬度、经度的相关分析,主要性状与产地气象因子的通径分析。结果认为,马尾松具有纬向倾群变异模式。对8-12项性状进行主分量分析,并运用类平均法作系统聚类,综合2个试验点的聚类结果,提出马尾松种源可划分为3个带4个区。选取生长、适应等五个性状作判别因子,结合高生长稳定性分析,为省内各试验点代表的不同生态区初步评选出适生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种源试验幼林期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初选较好的27个种源,幼林期(4年生和6年生)在浙南龙拉和浙北桐庐的生长表现进行分析表明,目前生长最好的种为自马尾松I类产区,大多属南、中带种源区,其中桐棉种源以其生长季长和枝轮多的特性,在龙泉生长遥遥领先,且4年来未发现冻害;但在浙北上在严重,保存率不高,生长居中下水平。根据新复极差LSP检验,在I2产区的龙泉仅桐棉、信宜、古蓬、建阳和吉安5个种源生长突出,其余种源间差异不显著;在Ⅱ类产区的桐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种子活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马尾松种子进行聚乙二醇6000(PEG)渗透调节活化处理,试图提高种子活力,使种子萌发多而快、幼苗生长健壮。研究结果表明,用一定的时间和适当浓度的PEG处理马尾松种子,能明显提高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桂中丘陵区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林(8a生)生物量为32.0t/hm2,中龄林(14a生〕为108.0t/hm2、近熟林(23a生)为186.6t/hm2,成熟林(38a生)为197.4t/hm2;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分别为4.00t/hm2·a.7.71t/hm2·a、8.12t/hm2·a和5.80t/hm2·a.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生产力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片13年生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测定林的研究结果表明,5~13年生时其高、径和材积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受中度以上遗传控制。年度间相关分析表明,对8年生以上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选择是可行的。利用材积指标作为丰产性测度对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的生产力水平进行评价,从参试的229个家系中评选出103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的家系,可作为一代种子园疏伐时留优去劣的依据;60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15.0%的优良家系,利用其亲本无性系开展杂交育种工作;34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25.0%的优良家系,可以直接在一代种子园中进行单系采种、造林,提高马尾松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是福建省广泛分布的树种之一,在福建地区的工业利用价值极高。近年来,马尾松的用材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快速、高效、低成本的培育苗木,满足市场的需求,已经成为广大林业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针对当前福建地区马尾松的基本情况,提出在福建地区推广快速育苗的方法,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5.
5年生马尾松造纸工艺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树高受造林密度的影响较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平均胸径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单位面积的材积、生物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综合林分生长、生物量结构和经济效益等因素,马尾松造纸工艺林造林密度3333株/hm2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马尾松板材脱脂技术,研究表明,影响脱脂综合指标的因素主要有:浓度、温度、处理时间、水与木材的体积比。当浓度为0.5%,温度为80℃,处理时间为8小时,水与木材体积比为3,脱脂处理后综合指标最高。经脱脂处理后力学性能降低较小,色泽变化不大,也不需另外对马尾松材进行脱松节油处理,即可作家具、装潢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树脂道与产脂力的回归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测定了14个马尾松高产脂无性系的树脂道个数与产脂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树脂道个数与产脂力具有密切相关,经过16个回归方程拟合,树脂道个数与马尾松日产脂量、10cm侧沟产脂量、校正产脂量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是:①Y=(7 102+120 703X)/X,r=0 848;②Y=(0 789+12 300X)/X,r=0 762;③Y=(4 842+80 362X)/X,r=0 664。  相似文献   

18.
天台国清寺景区马尾松枯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结果表明,天台县国清寺景区马尾松枯死的原因是,林分密度大、树种单一、松树生长衰弱、松墨天牛危害严重引起松树大量流脂导致逐渐枯死,但尚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危害。加强抚育管理,调整林分结构,培植阔叶树种,逐渐形成混交林,是国清寺景区风景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板材的酸性脱脂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新研制的酸性脱酯液对速生人工林马尾松板材进行低温低浴比浸渍处理后,板材保持了新鲜材材色,处理力学性能下降不明显,可作室内装饰和实木家具等用材。  相似文献   

20.
采用沙床和容器2种方法进行马尾松扦插繁育试验,选取珍珠岩、河沙及河沙+黄心土+草木灰混合进行不同基质扦插对比,在母树下部、中部及上部采集穗条扦插比较,生根剂不同浓度及处理方法进行扦插,研究表明:①以河沙、黄心土、草木灰混合或珍珠岩为基质进行容器扦插培育马尾松无性苗,其成活率和成苗率高,扦插苗生长快,起苗容易,苗木根系损伤小,造林成活率得到保证;②马尾松穗条扦插存在位置效应,母树中上部穗条与下部穗条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中上部穗条扦插成活率达90%以上;③用低浓度生根剂处理插条后蘸取含有相应浓度生根剂泥浆扦插,能大幅度提高马尾松穗条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