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坪杂草防除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清南京市中山陵园地区草坪的群落结构、消长规律的基础上,认为采用敌草胺(大惠利)75kg/hm2,加大用水量,对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可提高到90%以上;百草敌十二甲四氯,对阔叶杂草以及莎草科的大多数种均有效,5~7月份施药防效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在杉木无性繁殖扦插苗圃,采用割地草600ml/667m2的稀释液直接喷洒苗床,30d后调查,对施药前已长出的杂草防除效果达615%,对施药后抑制防除效果达99%以上。全年施药2次即可代替全年人工拔草。它与人工拔草相比,省工91.7%。  相似文献   

3.
在杉木无性繁殖扦插苗圃,采用割地草600ml/667m^2的稀释液直接喷洒苗床,30d后调查,对施药前已长出的杂草防除效果达61.5%,对施药后抑制防除效果达99%以上,全年施药2次即可代替全年人工拔草,它与人工拔草相比,省工91.7%。  相似文献   

4.
南京地区高羊茅草坪苗期阔叶杂草的化学防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羊茅草坪的苗期阶段,杂草危害严重。如能用农作物常用除草剂防除高羊茅苗期的杂草,对高羊茅草坪的生产、养护意义重大。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百草敌在常规用量时对苗期高羊茅草坪安全,用药后22d阔叶杂草死亡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肉花卫矛种子休眠及其解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F0.01=5.99)。经LSR检验,变温层积(20~25℃45d+2~5℃ 45d)的发芽率最高,可达56.7%,且与其它各层积处理的发芽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5℃层积90d、70d及对照(2~15℃层积90d)的种子发芽率之间差异不显著;2~5℃层积30d的发芽率最低,仅为22%(表2)。以上试验小结为:(1)成熟且发育完善的肉花卫矛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水分等条件下不能发芽,种皮透气性差是肉花卫矛种子休眠的原因。(2)层积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以20~25℃45d+2~5℃45d变温层积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可达56.7%,解除了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6.
栗新链蚧在江苏徐州1年发生2代。第1代卵4月下旬孵化,5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第2代7月中旬进入盛孵期。第1代孵化期长达40余天,有较为明显的盛孵峰期,世代重叠现象突出。第1代孵化盛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和2.5%敌杀死乳油5000倍的混剂喷洒一次,虫口减退率达98%以上。越冬成虫恢复取食后用久效磷水剂1次注射,可取得90%以上的防效。  相似文献   

7.
韩才 《吉林林业科技》1994,(3):11-11,17
樟子松在干旱的双辽沙地造林不易成活,通过穴下栽植试验,使当年成活率达到90.7%,翌年保存率87.4%,分别比对照高742.5%和1006.3%。 ?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倍体山杨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进行的探讨表明,影响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①不同基质对成活率有影响,腐殖土效果最佳;②温室内的温湿度对成活率有影响,适宜的移栽温度为20~30℃,最高不超过35℃,最低不低于15℃。移栽后5d内地温保持在22℃以上,湿度控制在80%~90%并有自然光照。每天需进行叶面喷雾2次;③全年均可进行移苗,但以4~10月移苗为佳,成活率可达85%~90%。虽然7~8月  相似文献   

9.
陈学英  李景辉 《林业科学》1996,32(2):144-149
北京地区国槐普遍受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Ehara)危害,从5月下旬至11月上旬均有发生,危害盛期在7—8月份,有螨叶率市区达70%,近郊区可达90%以上。根据有效积温及气象资料推算,截形叶螨在北京地区每年发生15—17代。在28℃、RH67℃条件下,室内饲养,发育一代平均6.7天,在27℃、Rh72%条件下,雄成螨平均寿命7.5天,雌成螨10.7天。截形叶螨以成螨越冬,其场所主要在树干及粗枝树皮裂缝内,极少部分在小校、树冠下草地及根际土壤中。早春用生物制剂—2.5%日光霉素1000倍,10%增效浏阳霉素2000倍73%克螨特乳油2000倍及洗衣粉400倍,碳酸氢铵颗粒剂100倍防治,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两年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在粘壤土条件下,森草净有效成份1g/667m^2土壤处理可在一个月内有效地控制果园草害,防效达90% ̄100%,森草净有效成份1.5、3.0、6.0g/667m^2土壤处理可在70d内控制杂草,防效在75% ̄100%。上述处理对鸭趾草和多年生双子叶杂草防效较差,只有20% ̄70%。当果园杂草20 ̄25cm,森草净有效成份4.0和6.0g/667m^2茎叶处理可有效地控制杂草生  相似文献   

11.
用蜜蜂3C 飞机超低量喷洒5 % 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春尺蠖,杀虫效果在90 % 以上  相似文献   

12.
滨海重盐碱地白刺耐盐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不同种源的白刺在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条件下进行耐盐能力及其栽培技术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白刺耐盐能力强,尤以大义路种源表现最好,在土壤含盐量达2.5%时,造林成活率仍达90%以上,并具有明显的抑盐改土作用。提高盐碱地白刺造林成活率、促进生长的关键技术措施是选择土壤含盐量0.6%以上的造林地、两耕两耙法整地、以111-167株/667m^2的密度造林、雨季容器苗栽植及控制杂草生长等。  相似文献   

13.
杉木分级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杉木不同苗木级别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及苗木在一年中的生长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Ⅰ级苗成活率为78·8%,保存率为97.72%,Ⅱ级苗成活率为86.5%,保存率为94.8%,Ⅲ级苗成活率为90.O%,保存率为90.11%;Ⅰ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152.6厘米,Ⅱ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126.9厘米,Ⅲ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89.4厘米;苗木在一年中出现二次高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10月,其中7月份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9.55%;地径在一年中有三次生长高峰,分别出现于3、5、9月份,其中5月份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0.08%。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福建省泉州地区林业苗圃应用果尔化学除草的适宜剂量、施药时间、施药方法、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结果表明:以750ml/hm ̄2剂量的果尔在杉、松和火力楠等苗木圃地,采用喷雾或药土法施药,对窄、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达90%以上,比人工除草省工80%以上,节省资金72%以上;对苗木安全,已在全市林业苗圃推广。  相似文献   

15.
云杉叶锈病化学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药剂对云杉叶锈病的防治试验表明:20%三唑酮乳油、20%萎锈灵乳渍500倍液对云杉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6%,81.0%;在2种药液中各加1g/L的衣粉或明胶后,其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安林Ⅰ号,Ⅱ号烟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2.0%,41.7%。采用20%三唑酮乳油,20%萎锈灵乳油500倍液对转主寄主冬孢子堆进行喷雾,冬孢子堆枯萎率分别为88.0%、90.7%。  相似文献   

16.
木麻黄皮暗斑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木麻黄皮暗斑螟(EuzopherabatangensisCaradja)在福建省一年发生5代,以幼虫于12月中旬在树干被害处的虫道内越冬(亦有少数以蛹越冬),林间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成虫羽化盛期的温度为30.3—34.0℃,相对湿度为75.7%—84.3%,平均寿命7.9天,产卵量45.7粒。卵孵化率90.5%。幼虫共5龄,具群集性,以第一代幼虫取食量最大,老熟幼虫喜在粪粒层与树干交界部结茧化蛹,蛹期8.5天。皮暗斑螟的天敌有10余种,其中拟小腹茧蜂在自然界的寄生率达16%。  相似文献   

17.
在福清市龙高半岛667hm2的围垦6一18年的重盐碱地上采用造林前(3一5个月)整地,选择抗盐碱害的粗枝木麻黄容器苗造林,并采用浅植高培土造林和保护幼林地杂草植被的抚育等技术,使土壤含盐量下降50%一68.7%,造林成活率由8%提高到85%一88.5%。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马尾松幼林化学除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改变松类幼林的抚育方式,1999年起我们选用了国际、外生产的新型林用除草剂,如74.7%农民乐可溶性粒剂、70%森草净可湿性粉剂、10%草灌净水悬剂、6.8%林草净水剂、75%金锄可湿性粉剂等6种8个剂型,在湿地松、马尾松幼林中进行化学除草试验,优选出74.7%农民乐可溶性粒线公顷商品量3000~3750g于杂草、灌木生长旺盛期作茎、叶处理,除草效果达90%以上,且对松类幼林安全,经济效益和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松针叶:在蛋鸡的饲料中加5%松针粉,产蛋率提高13.8%左右。在猪的饲料中加入2.5%~4.5%,猪的增重率可提高15%~40%。在奶牛饲料中加入10%,产奶量可提高7.4%。采用松针(鲜叶)喂兔,既可防治兔病,又可使兔增重提高63%,其产仔兔成活率提高15%。杨树叶:在蛋鸡的饲料中加入3%~7%的杨叶粉,对母鸡产蛋、种鸡授精、孵化等都无任何影响;杨叶喂鸡能代替50%的多种维生素,且能提高蛋黄色泽4~5级(江苏省家禽研究所1986)。在90天的奶牛饲料中加入杨叶试验表明,杨叶饲料比麦秸饲料可增加…  相似文献   

20.
句容低山丘陵秃杉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场引种珍稀树种秃杉7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秃杉能适应本地生长,并以杉木适生的优良立地载植较为适宜。采用2年生无务健壮大苗深栽、壅土保墒、合理混交、适度遮萌等措施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5年生幼树生长量达到或超过杉木,具有扩大引种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