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咪唑类化合物KK-42对家蚕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乃明  梅丽娟 《蚕业科学》1991,17(3):145-149
本试验以家蚕蛹为材料,研究了咪唑类化合物KK-42对蛹发育包括卵巢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KK-42在蛹龄36小时之前处理有推迟复眼着色和羽化的作用,而且以复眼着色延迟更明显。KK-42对卵巢重和造卵数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KK-42对蛹和卵巢发育的抑制作用可通过注射β-蜕皮甾酮恢复,而由于注射保幼激素类似物被加强。同时还就KK-42的作用机理和卵巢发育的激素调节机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有利于生产细纤度茧子的抗保幼激素(KK-42)的实用化,因而进行了投放抗保幼激素的方法和投放后的饲育条件与三眠蚕发生及其幼虫、茧质关系的研究。材料与方法供试时期是1986年春蚕5月10日收蚁,早秋蚕7月18日收蚁。设立喷雾丙酮为对照区,而试验区设有幼虫体表喷雾区(在3龄蚕座上直接喷抗保幼激素到幼虫体上),桑  相似文献   

3.
普后一  姚祥 《江苏蚕业》1992,(4):1-7,56
本文概述了昆虫神经多肽激素的生理生化学研究进展。从家蚕成虫头部抽出了PTTH、4K-PTTH、DH、EH、PBAN和MRCH等6种神经多肽激素,这几种激素均已分离成功,并测定了部分或全部氨基酸顺序,对其合成、释放以及作用机理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咪唑类化合物(KK-22和KK-42等)具有抗保幼激素活性,能诱导家蚕早熟变态,而KK-42在蛹期有抑制蜕皮素合成的作用,用以处理除脑蛹可获得永久蛹。本文对脑和前胸腺等内分泌器官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家蚕内分泌学的激素实验技术,包括实验材料蚕的饲育技术,家蚕幼虫血液采取法,蜕皮甾醇,保幼激素、促前胸腺激素的抽出法,激素的稀释、涂布、注射、添食等处理方法,为调查内分泌器官功能而作的结扎、摘除手术的施行方法以及一些内分泌器官的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昆虫、蜘蛛、螨类、虾类、蟹类等节肢动物都是蜕皮而生长,在由幼虫到蛹到成虫的变态时,都伴随着蜕皮。本世纪初证实,这种蜕皮变态是受激素调控的。Kopec、Wig-glesworth、Williams 和福田宗一等对变态的内分泌学说的确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70多年前,福田宗一偶而发现一个寄生在蚕蛹的(?)蛆(Sturmia sericariae)幼虫在钻出茧壳时被卡在茧层上,只有虫体前半部分钻出茧外并化蛹。取出此蛹,形如葫芦,蛹体中部如同用细线结扎。福田据此得到启发,对家蚕(Bombyx mori)幼虫作结扎处理,成为福田在昆虫内分泌学研究上的系列研究的发端。家蚕幼虫成熟后就开始营茧,  相似文献   

6.
咪唑类化合物YA20对家蚕眠性和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大桓  朱湘雄 《蚕业科学》1989,15(4):196-201
本文探讨了咪唑类化合物YA20对家蚕第四龄及熟蚕的生理效应。(1)第四龄48小时的蚕经结扎去头,导致去头蚕产生蛹态,用1000ppm的YA20或50-1000的保幼激素类似物738的丙酮液分别浸渍处理,去头蚕在蜕皮后保留幼虫态,若用100-1000ppm的YA20丙酮液浸渍熟蚕,则熟蚕蜕皮后产生幼虫态,表明YA20具有保幼激素类似物的效应。(2)四龄蚕初期连续添食YA20 48小时,可有效诱导三眠蚕,与正常四龄蚕相比,三眠蚕血淋巴中蜕皮激素的滴度高峰期被明显推迟。但是,用植源性蜕皮激素及YA20同时添食,则可完全抑制三眠蚕的发生,还讨论了YA20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抗保幼激素、抗蜕皮激素及保幼激素类似物等三种作用。  相似文献   

7.
梅丽娟  周乃明 《蚕业科学》1992,18(4):243-246
研究了咪唑类化合物KK—42对家蚕卵巢发育以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KK-42对卵巢增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血淋巴蛋白含量在蛹期变化幅度很小,卵巢蛋白质含量增加也很缓慢;而对照区在化蛹后,血淋巴蛋白急剧增加,第三天达到高峰,以后又迅速下降,与卵巢蛋白质增加相吻合。由此表明,咪唑类化合物KK-42不仅抑制血淋巴蛋质的合成,同时还抑制了血淋巴蛋白向卵巢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黄粉虫性杂食,是蝎子理想的肉食性饲料。黄粉虫蛋白质含量很高,干体达66%,在目前应用较广,是一种比较容易饲养管理的虫子,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并耐饥、耐渴,零上1~6度进入冬眠,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28℃,湿度要求60~70%,60多天可完成一个世代,一世代中经过卵、幼虫、成虫、蛹、蛾五个阶段。成虫的生长期与生活条件和饲养管理有关,幼虫在生活条件好的条件下,可以缩短生长期,体健肥大,蛾子产卵量也高;条件较差时,幼虫生长迟缓或衰退,这样能影响下一代的繁殖。黄粉虫由卵到幼虫只需5~7天,由幼虫变成蛹需40天左右,蜕皮15次,由蛹变成蛾  相似文献   

9.
一、幼虫日龄与取浆时间蜂王浆的生产实践证明:在人工台基中移入24小时以内日龄的幼虫时,经蜜蜂哺育72小时后,王台内蜂王浆的贮存量达250毫克左右。少于72小时蜂王浆贮存量就不足;如超过72小时,由于蜂王幼虫的食用量增加,而蜜蜂供给食物量则停止在固定数量上,蜂王浆的贮存量也减少。因为继续哺育36小时王台就封口了,而蜜蜂供给它们的食  相似文献   

10.
以柞蚕3龄幼虫为材料,在人工控制的高浓度CO2环境中进行饲养试验,调查幼虫的摄食量、生命力及血淋巴保护酶和中肠蛋白酶活力的变化,探讨高浓度CO2饲养环境对柞蚕幼虫生长发育及保护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柞蚕3龄幼虫在高浓度CO2(5 000μL/L)条件下饲养,随饲养时间延长其摄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呈减少趋势,死亡率呈升高趋势,摄食量在处理72 h后低于对照0.2 g/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幼虫血淋巴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低于对照组,其中CAT在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72、96 h后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SOD在处理144 h后与对照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幼虫中肠中的总蛋白酶、强碱性类胰蛋白酶、弱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都低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在处理24 h后极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结果显示高浓度CO2饲养环境对柞蚕幼虫的生长发育及保护酶和蛋白酶活性均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殖技术》2010,(1):33-33
<正>龄期:是指昆虫幼虫在连续2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各种昆虫的龄期多少及长短不同。从卵孵化至第1次蜕皮为第1龄期,第1次蜕皮至第2次蜕皮为第2龄期,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12.
在蜂王浆(以下简称王浆)的生产中,移不同日龄幼虫对王浆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试验证明:王台内的王浆量在虫龄从卵孵化至取浆日于达96小时左右积累最多。移虫后48小时取浆,移虫日龄(12~48小时)与王浆产量呈强直线正相关(r=0.96),王浆产量随着幼虫虫龄的增加而增加,以移48小时幼虫产量最高。超过60小时虫龄的幼虫,虫体大,移虫不便,接受率低,产浆量也少。移虫后72小时取浆,移虫日龄(12~48小时)与王浆产量呈强直线负相关(r=-0.84),王浆产量随着幼虫日龄的增加而减少。所移幼虫以移12~24小时幼虫产浆量最高。在同等条件下,同样长的时期内,72小时取浆的王浆总产量与48小时取浆的总产量差异不显著。经分析,各虫龄的王浆中10—HDA、水分、氨基酸总量均达到质量标准,其含量无明显的规律性。但48小时取浆的王浆质量优于72小时取浆的王浆。  相似文献   

13.
对鹅裂口线虫生活史进行了研究。虫卵在26~28℃条件下,经12-16小。时在卵壳内发育为第一期幼虫,再经24-36小时进行两次蜕皮,发育为第三期幼虫,随即孵出。不同成熟度的第三期幼虫,在宿主体内发育率不同。第三期幼虫经口感染小鹅,4天后在腺胃蜕皮1次,形成第四期幼虫,并向肌胃移行。7天后在肌胃又蜕1次皮,发育不第五期幼虫,14天后在肌胃检得成虫。不同年龄的宿主感染其虫卵在开放前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不同食物种类和饲养基质对门源蝠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完善门源蝠蛾幼虫的饲养方法,以刚蜕皮的3龄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使用4种食物(Z1:珠芽蓼、J2:蕨麻、D3:大黄、H4:胡萝卜)和3种饲养基质(基于自然条件下最适宜的G1:高寒土、人工饲养较适宜的Y2:发酵椰糠粉、一般性饲养基质适宜性较低的N3:泥炭土),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通过分析6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包括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粗纤维(Crude fiber, CF)、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SS)、粗灰分(Crude ash, Ash)、水分含量(H2O)和碳水化合物含量(carbohydrate, CHO),对4种食物的营养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食物种类和饲养基质对幼虫头宽、体长、体重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食物富含的营养物质各有差异,综合营养水平为Z>J>D>H(P<0.05)。食物种类和饲养基质对幼虫头宽、体长、体重存活率均具有显著影响,与头宽、体长、体重具有互作效应。随着食物种类营养水平的提高,幼虫头宽和体重...  相似文献   

15.
《蚕学通讯》2015,(1):60
<正>2015年3月16日,《PLoS Genetics》发表了李胜研究员研究组题为"Methyl farnesoate plays a dual role in regulating Drosophila metamorphosis"的研究论文。昆虫的变态发育受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的协同调控:20E主导幼虫蜕皮和幼虫-蛹-成虫变态;JH则在幼虫蜕皮期拮抗20E作用而维持幼虫性状,从而阻止变态提前发生。经过20多年的努力,20E信号传导途径已被基本阐明;虽然发现JH至今已近80年,但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将乐县为我国陶氏颚口线虫病典型流行区,野猪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感染率高达59.6%(140/235),强度为1~28条虫。在28℃水温下,成熟虫卵经7~8d发育成为第一期幼虫的虫卵,第一期幼虫有鞘膜;虫体停留于卵内经2d行一次蜕皮,蜕皮后孵出带鞘的第二期幼虫;这种幼虫被剑水蚤吞食后,穿过肠壁进入血腔生长发育,经1...  相似文献   

17.
蟋蟀是直翅目的昆虫,还是一种观赏昆虫,它的叫声清脆悦耳,其干制品还具有药用价值。因此,饲养蟋蟀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双斑蟋(Grvllus bimaculatuS)成虫的体长3—3.5厘米,卵孵化为幼虫后,经过8次蜕皮即变为成虫。其饲养简单,室内可终年繁殖。  相似文献   

18.
用含有3种不同配比的怀牛膝和麦麸的饲料饲喂黄粉虫幼虫,以研究怀牛膝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怀牛膝为25%的混合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蜕皮次数作用最明显,且蜕皮次数的多少与化蛹率的高低表现出一致性,而完全是麦麸的对照组对黄粉虫幼虫的增重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在5龄前期添食中心剂量为10μg和20μg的β-蜕皮甾酮,结果5龄经过延长;蚕体重增长在处理后48小时内受到抑制,以后直线上升,至熟蚕时,体重显著超过对照区;处理区熟蚕的丝腺鲜重明显重于对照区。茧质调查表明,试验区不仅全茧量和茧层量增加,同时茧层率也随之提高,但较高剂量β-蜕皮甾酮处理会诱导出一部分5眠蚕和出现发育经过参差不齐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抗保幼激素类似物诱导三眠蚕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用化学物质(AJH)诱导三眠蚕,以生产细纤度的蚕丝,并试与合成纤维混织的报道,已有赤井弘的“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对蚕茧及茧丝的效果”、木内信等的“抗保幼激素添食诱导三眠蚕及其蚕茧计量性状的研究”、神田俊男等的“抗保幼激素活性物质的‘KK-42’诱导早熟三眠蚕和细纤度三眠蚕绢丝织物的利用”、ShojiAsano等的“3龄蚕添食抗保幼活性物质1—香茅醇—5苯基咪唑的效果”等.1985年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