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过张功勋师傅的《蜂群“分区”管理法》的系列文章 ,深有体会。我在春繁和生产管理上进行过对比应用 ,取得了好的效果。实践证明 :利用“分区”法的蜂群 ,蜂王产卵快而集中 ,蜜蜂因工作需要而两区居住 ,延长了蜜蜂的个体寿命 ,为防止春衰 ,给蜂群的提早复壮提供了先决条件。我地属高寒地区 ,早春寒流频繁 ,气候多变 ,冷暖温差达20℃左右 ,所以我选择最佳繁蜂群势为5脾足蜂。不同的是不能按张师傅蜂与虫3∶1比例布置巢脾 ,因为在气候多变的早春 ,密集的蜂群会因巢内拥挤 ,且无子可育又无脾可护 ,无效空飞的蜂数多 ,这样管理的蜂群要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蜂蛹病在我县蜂场广泛蔓延。1984年秋季有1个蜂场的四五群蜂发生此病。1985年春秋两季,先后有6个蜂场的32群蜂发病,发病率占子脾的10—20%。1986年春繁开始,全县发病蜂场9个,而且来势猛,病情严重,其中3个发病严重的蜂场,有2个场因蜂蛹病危害,于3月底破产;同年秋季,在阿坝地区放养的20多车(汽车)蜂,有50%左右的蜂场发生蜂蛹病,占蜂群的30%左右。据统计1986年全县发生蜂蛹病的蜂群约占总数的10%以上,损失蜂1400多群,价值20多万元(群年产值按150元计)。1987年早春,全县又有80多个蜂场的1000多群蜂发病,它严重地威胁着我县养蜂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我从1993年开始学养蜂,蜂群不断发展壮大,已有50个继箱生产群、30多个繁殖群和新增群,已经形成小有规模的定地养蜂场。深知强群和充足的适龄采集蜂是蜂场丰收高产的保证。但是近年来我蜂场和邻近蜂场均出现了严重的春季爬蜂病,特别是幼蜂大量出房后更为严重,对春季的蜂群复壮影响很大,买  相似文献   

4.
在江浙一带,蜂群越冬、春繁大都要紧框缩脾,1群蜂经过紧框、缩脾后,多数只有1脾蜂,少数有2~3脾蜂。由于缩脾后蜂多脾少,脾内贮存的饲料就不够蜂群越冬、春繁的需要,因此蜂群在春繁期内大都要进行补助或奖励饲喂,否则蜂群就会饿死或春繁发展缓慢。2003年,我到深圳女儿处过春节,因蜂场无人替我管理,我就在巢箱加上继箱,继箱内放蜜粉脾,从1月15日到2月4日这20天内,未开箱饲喂。待回来开箱检查时,结果20多群蜂不仅没有冻饿而死,反而比进行饲喂时要好得多。为了进一步探索加继箱放蜜粉脾与不加继箱二者的效果,2004年同期我做了1次试验对比:在试…  相似文献   

5.
春节前后对湘鄂两省9县(市)12个蜂场的现场走访,2009年蜂群的早春繁殖好于正常年份;群平喂糖4~5 kg,花粉0.4~1.0 kg,饲喂耗费25~35元.多数蜂场2月下旬至3月上旬即可复壮参加采集.全国性的冬春连续旱灾对所调查的区域未产生严重影响;除部分蜂场因气温偏高出现盗蜂外,未见大的疫病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6.
多用EM原露,少用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毅 《蜜蜂杂志》2003,(10):39-40
养蜂中使用抗生素会给蜂产品造成污染 ,并带来危害。但以往对蜜蜂“爬蜂病”、大肚病、蜜蜂幼虫病、白垩病等蜂病一般都用抗生素进行防治。自从使用《蜜蜂杂志》介绍的EM原露后 ,2年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了春繁中的“爬蜂病”、大肚病 ,使蜂体健康 ,蜂群增殖 ,有效地预防了夏季高温潮湿时的欧洲幼虫腐臭病和白垩病的暴发 ,促进了蜂群正常产浆。EM原露是由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组合在一起的微生物制剂。其本身就是一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因此不会产生抗生素危害和“药残”。它主要是通过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组成微生态系统形成适于蜜…  相似文献   

7.
在蜂群的繁殖期 ,群内有密实度高、日龄一致的健康子脾 ,蜂群就会有好的发展趋势。相反 ,同一子脾上出现日龄不一的子房与空房 ,或与未及时清除的病子房相间排列的“花子” ,这样的子脾孵蜂率低 ,只见子不见蜂 ,群势增长慢 ,严重时 ,群势明显下降。1 产生原因蜂群产生“花子”的原因有多种。1 1 病害因素当蜂群受到病原微生物危害 ,导致蜂群诱发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病、美洲幼虫病、白垩病等病害 ,子脾上蜂子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若是子脾多蜂少 ,蜜蜂不能彻底清除病子 ,形成病子房、空房、健康子房混杂的“花子” ;若是子脾少蜂很多 ,蜜…  相似文献   

8.
晚秋繁殖是指“立冬”节气前后利用野菊花等辅助蜜源进行的繁蜂行为。1 哪些蜂场适宜晚秋繁殖地处长江流域的丘陵或半丘陵地带 ,由于各种原因夏秋蜂群垮得厉害的蜂场。如 :芝麻、棉花后期摆放在干燥地方严重缺蜜少粉 ,子脾很差 ,或因受农药中毒致使群势下降至不足 5脾蜂的蜂场 ,均适宜进行晚秋繁殖。山区、丘陵地区定地养蜂户 ,种田多仅附带养点蜂的农户 ,也有必要进行晚秋繁殖。因为外界继续有蜜粉源刺激 ,如采取控王不产卵的办法 ,而蜜蜂出勤率又高 ,势必导致老蜂死亡快 ,中青年蜂提早衰老 ,却无子脾接替。至于转地放蜂的大场 ,因 9月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 ,由病菌引起的蜜蜂病甚多 ,如 :幼虫腐臭病、白垩病、孢子虫病以及春繁时的爬蜂病等 ,一直困扰着蜂群的发展复壮 ,只见子不见蜂的现象屡见不鲜 ,轻者蜂群发展缓慢 ,重者蜂群衰弱以致全群覆没。目前 ,虽说有诸多药物可以治疗和防治 ,但使用药物治疗都要经过一两个疗程 ,等病情好转了 ,蜂群也垮了 ,花期也过去了 ,严重地影响了蜂场的经济效益。笔者采用了一种以防为主的简易办法 ,为蜂群消毒灭菌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介绍给大家 ,以供参考。具体办法是 :春繁时 ,在巢门口内侧或箱底撒一把食盐 (重量 1 0 0~ 1 5 0克 ) ,使出入蜂巢的…  相似文献   

10.
适龄越冬蜜蜂是出房后未负担过采集和哺育工作就进入越冬期的蜜蜂。适龄越冬蜂的多少 ,直接影响到来年蜂群繁殖的好坏和产蜜量的高低。因此 ,一定要抓住 1 0月份前后这个时期 ,做好适龄越冬蜂的培育。1 .选好场地蜂场周围要有蜂粉源 ,蜂群最好放在有树冠的落叶树树荫下 ,要求高燥、避风 ,让蜂群处于半阴半阳的地方 ,以便后期断子和减少盗蜂。2 .平衡群势真正能越冬和参加下年早春复壮阶段哺育第一批子脾的是最后一批 3— 5张子脾出房的蜜蜂 ,中等蜂群一般能培育 3— 5张子脾 ,而且能保证质量。所以 ,应把继箱群拆成平箱群。满箱的平箱抽出部…  相似文献   

11.
1994~2001年,我在南京郊县江浦定地养蜂.1999年我把EM原露用于蜂群防病治病,收到了较好效果,并在2001年第1期<蜜蜂杂志>上作了介绍.2000年3月中旬,一兰溪年轻蜂友请我去给他看蜂病,我们一行4人骑自行车去了他的蜂场.开箱查蜂,只见塑料饲喂器内的糖水都还在;提脾检查幼虫,发现幼虫王浆不足,有少量幼虫被拖.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答     
震声 《中国蜂业》2005,56(2):31-31
问:蜂群发生疾病时,能否将治病的药物加在炼糖中饲喂?如果能,药放在炼糖中会不会失效?问:去春,我养8群意蜂,都是前年春季育的王。春季油菜花期时,每群达到12框。不料各群先后出现分蜂热,工蜂产卵相当严重,脾面上大面积出现雄蜂虫、蛹,蜂群怠工,造成蜂蜜大幅度减产。槐花蜜采得更少,换王也无济于事。历经一个多月。才逐渐好转,不知什么原因造成工蜂大量产卵,怎样才能有效防止,请指导。问:去年春繁,一位蜂友用“EM生命源”液兑水喂蜂(使用喀左产的巢门饲喂器),结果他的蜂群繁殖好,抗病力强,无爬蜂。我想今年也采取此法喂,请问EM液能使用吗?哪里生产的好?……  相似文献   

13.
适龄越冬蜜蜂是出房后未负担过采集和哺育工作就进入越冬期的蜜蜂。适龄越冬蜂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来年蜂群繁殖的好坏和产蜜量的高低。因此,一定要抓住10月份前后这个时期,做好适龄越冬峰的培育。一、选好场地蜂场周围要有蜂粉源,蜂群最好放在有树冠的落叶树树荫下,要求高煤、避风,让蜂群处于半阴半阳的地方,以便后期断子和减少盗蜂。二、平衡群势真正能越冬和参加下年早春复壮阶段哺育第一批子脾的是最后一批3-5张子脾出房的蜜蜂。中等蜂群一般能培育3-5张子脾,而且能保证质量。所以,应把继箱群拆成平箱群。满箱的平精抽出部分蜂…  相似文献   

14.
更正     
蒋志农 《蜜蜂杂志》2006,26(2):42-42
2005年秋季,由于笔者重视换王和关王断子治螨,又用油菜蜜进行奖饲及秋繁后的控产,今秋的越冬群势普遍在5~7脾之间,形势喜人。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11月5日后,陆续发现蜂场上有死蜂出现。开始,我以为是老蜂死亡,没有当回事,后来发现巢门口有一堆堆的工蜂死亡,特别是11~12日,因气温增高至22℃蜂群进出巢门频繁,我重点看了一下巢门死蜂较多的蜂群,发现箱底死蜂一片,蜂场上死蜂像晒麦子一样,我惊呆了。开始,我认为是后买的3包白糖有问题,经检查补喂饲料的群内并非都有大量死蜂,可以排除因饲料引起的中毒现象。后来,我想是否是采集中毒,我地11月…  相似文献   

15.
邹化效 《中国蜂业》2005,56(1):20-21
近年来,黑龙江牡丹江地区一些蜂场,蜂群出室(或拆除包装)连续出现春衰现象(每群只有2框蜂左右),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由于群势削弱,又不忍心丢弃蜂王合并蜂群,春繁发展相对迟缓,养蜂者为夺取当年蜂产品高产丰收,不惜重金四处买蜂给蜂群补强.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对有关蜂场进行调查走访,发现越冬蜂群出现春衰有以下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6.
赵正虎 《中国蜂业》2007,58(10):22-22
2006年春繁较早,经过1个多月的春繁,我的60群蜂达到6脾蜂群势,蜂数密集。春繁时一直喂天然花粉和糖浆,子脾成片,发育正常。从3月2日发现有几群蜂患白垩病;3月4日外界有粉源(柏树),停止饲喂花粉,蜂群出现爬蜂现象(主要是成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给蜂群加设蜂王防逃器(片),可防意外分蜂和飞逃,还有防盗蜜的功能。蜂王防逃器造价便宜,拆装方便,是蜂友常用的蜂具。但是,如果使用时机不适合,会弄巧成拙,给蜂群造成不应有的严重损失。有位蜂友来电询问,说他外出1个多月后回家,发现2群蜂出现工蜂产卵,提脾细查后发现早已失王,甚是困惑。我到他蜂场后,他告诉我,这2只蜂王是2017年从外地购买的,刚介入蜂群后产卵很好,子脾成片,子圈大且密实,花子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8年夏季。  相似文献   

18.
中蜂弱群 (3框以下 )的复壮 ,多数蜂书上都主张双群同箱 ,或用强群封盖子脾来补充 ,或合并的方法。然而在自然界中 ,常可见到中蜂群分出来的“碗碗蜂”“拳头蜂”在半野生 (如桶养 )的环境下发展壮大起来。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去研究。下面 ,把我用中蜂自然复壮中观察到的规律 ,使  相似文献   

19.
孙俊峰 《蜜蜂杂志》2012,32(9):14-14
蜂群通过春繁夏采,螨害蔓延已相当严重,特别转到荆条场地的蜂群已寄生了许多大小蜂螨,许多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爬蜂、残翅蜂。因此,适时关王断子可有效控制螨害,便于以后蜂群繁殖及培育越冬  相似文献   

20.
于先觉 《蜜蜂杂志》2012,32(6):24-24
强群、中等群,经历一段日常生活的变化,群势下降严重。成蜂体质差、子脾状况不佳的蜂群,属于弱群。一些蜂群的蜂数减少虽不很明显,但子脾异常,成蜂已普遍老化需要更新恢复的,也属于弱群复壮的范畴。弱群基础差,复壮难度大,复壮所需时间较长。适宜弱群复壮的时间在:春末、初夏、初秋至中秋。1合并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