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春天,越冬苏醒后的蜂群,蜂王开始产卵。此时蜂群的管理工作如跟不上,将直接影响全年的收入。几年来,我对蜂群春繁措施做了几点改进,使每年生产王浆的时间能比常规管理提前半个月。具体做法如下:按常规,我地蜂群排泄在3月中旬左右,而我是将排泄的时间提前到3月初。柳树花期在4月5日~5月5日,这样在柳树开花的初期,蜂群就能度过恢复期,使蜂群的哺育能力大大提高。一般蜂群紧脾是4框蜂放3张巢脾,3框蜂放2张巢脾。而我是4框蜂只放1张脾,因为即使有5框蜂的群势,蜂王也要一张脾一张脾地产卵。剩余的蜜蜂让它休息,保存…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蜜蜂特别难养,小蜂螨等病虫害猖獗。养蜂靠天吃饭,如果流蜜期没有好天气,蜂群再好也没有用。2015年我养蜂有喜也有忧,喜是什么,忧是如何解决的。2015年春,我的蜂群出窖不算理想,80%的蜂群不足4框蜂,还有一部分不足2框蜂。我只好将那些不足2框的蜂群合并组成双王群,一边2脾,加足蜜粉,等到蜂箱内达到3框足蜂后将双王分开,再从好的单王群提1框正在出房的子脾补进,等到6月15~16日左右,  相似文献   

3.
正秋季繁殖优质的越冬适龄蜂,都要组织双王群,每边都要有3框足蜂,喂好越冬饲料,做好到南方繁蜂的一切准备工作。1月初到南方繁殖,到4月初经过3个月的繁殖,蜂群都在14框蜂以上,这时正是东北开繁时,东北越冬蜂刚出室,也就是3~5框经过近半年的越冬与南繁刚拉回蜂群相比,3框赶不上1框,所以还  相似文献   

4.
中蜂是我县土生土长的蜂种,个体小,适应性强,是农户喜爱饲养的蜂种,也适合专业饲养. 近期不少蜂友反映,中蜂群被巢虫危害严重.2013年6月15日,仪陇县金城镇石榴、北台、梭坡村二社、中坝乡红华村二社、双盘乡菊花村二社、金城镇退休干部职工休闲养蜂的6户人家共计饲养中蜂87群,活框饲养495框蜂,平均每群5~6框蜂(逃跑群19群未计算在内),被巢虫危害56群,占蜂群数的64.37%;没有被巢虫危害的中蜂群31群,占蜂群总数的35.63%.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转地放蜂费用增大,收入降低;追花夺蜜,提早春繁蜂群拥挤的矛盾,在我县摸索出蜂群定地春繁,适时投产,提高单产的问题,本人于一九八○年底在四川灌县大观公社蜂场、跃进五队两点试验,初见成效。通过试点,八一年一月十三日越冬蜂包装定群32群61框,至油菜花结束(四月一日),蜂群发展到52群,400框,蜂王增加20头,蜂群繁殖较灌县历年同期增加两框。在灌县取蜜1,780斤,单产52斤,较历年在灌县单产17斤增加35斤。生产王浆4.2斤,实际收入2,030元。与该场放资阳组包装越冬蜂相比,总蜂数增加45框。资阳组春繁回  相似文献   

6.
在贵州锦屏进行的中蜂越夏及秋繁试验表明,4框以上的群势越夏较为安全。越夏期间每框足蜂约需补喂白糖1.5公斤。越夏后,蜂群群势约下降1/3左右。蜂群在越夏期间飞逃的主要原因是缺蜜及巢虫危害。当地中蜂在秋季大流蜜初期发生分蜂,分蜂群势均为8框足蜂以上,7框左右不分群。为控制不同起繁群势的蜂群在秋季大流蜜初期正好繁殖到7框左右,不致因分蜂影响秋冬蜜的采集,应分期起步秋繁。根据本试验所建秋季起繁群势(x)与达7框群势所需繁殖天数(y)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推算,在起繁群势为1~5框蜂量时,最适的秋繁开始期,1框群为7月31日,2框群8月10日……蜂群的基础群势每增加一框,则秋繁开始期应相应推迟10~11天。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3群以上的蜂群,想分蜂时可采用此法。如果蜂群群势3~8框时,想增加群数,可在3群蜂中,每群抽出1框蜂,直接合并到一起,介绍一蜂王,使成分蜂群。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3群以上的蜂群,想分蜂时可采用此法。如果蜂群群势3~8框时,想增加群数,可在3群蜂中,每群抽出1框蜂,直接合并到一起,介绍一蜂王,使成分蜂群。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我多年的实践对比,东北春繁时南繁回来的蜂群好。几年来,4月初南繁回来的一个14框双王群有8张子脾,到7月1日左右,椴树流蜜时,能发展到4~5个14框蜂采蜜群。只要是椴树大丰收年,一个原群都能产值超万元,而当地秋天6框蜂的越冬蜂群,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越冬,春繁时也就是3~4框,蜂群老化严重。到新老蜂交替时也就是2~3框左右,到7月初椴树流蜜时,能发展一个14框就不错了。我想,这一点东北各位养蜂师傅身有体会。  相似文献   

10.
当外界温度下降到6~7℃时,蜂群就开始结团越冬。冬季应根据各地条件的不同,釆用不同的越冬包装:方法。一、越冬前的准备 1.培育适龄越冬蜂。越冬蜂的数量是以蜂群能安全过冬为标准,在东北地区要有6足框蜂,在华北地区4足框蜂以上,长江以南2~3框蜂也可越冬,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弱群合并。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我多年的实际对比,东北春繁时南繁回来的蜂群好。几年来,4月初南繁回来的1个14框双王群有8张子脾,到7月1日左右椴树流蜜时,能发展到4~5个14框蜂采蜜群,只要是椴树大丰收年,1个原群都能产值超万元。而当地秋天6框蜂的越冬群,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越冬,春繁时也就是三四框,蜂群老化严重,到新老蜂交替时只有二三框,到7月初椴树流蜜时,能发展1个14框群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12.
关振英 《中国蜂业》2002,53(1):23-23
我国北方地区 ,由于冬季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多和管理上的失误 ,蜂群死亡率高 ,群势变弱情况较普遍。有的蜂友认为春季弱群增长率高 ,只要王好蜂群可以照样发展起来 ;有的蜂友则主张合并弱群。究竟采取哪种方法好 ,笔者结合管理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北方地区春季紧脾后的蜂群 (按每框蜂 35 0 0只计算 ) ,5框蜂以上为强群 ;3~ 4框蜂为中等群 ;2框的为弱群 ;开繁时间一般在 3月前后。此时外界无蜜粉源 ,且天气多变 ,寒流频繁 ,蜂群多在无蜜源情况下繁殖。因此 ,第一个繁殖周期 ( 3月2 0日~ 4月 1 0日 )无论群势强弱 ,蜂王优劣 ,蜂群的日产卵…  相似文献   

13.
一、越冬蜂巢的布置 1.蜂脾关系:室内越冬的蜂群,要蜂脾相称或蜂略多于脾,如4~4.5框蜂放4张脾,切忌蜂脾相差悬殊;室外越冬蜂群也要蜂多于脾,如4.5~5框蜂放4张脾。越冬蜂巢的蜂路为12毫米左右。 2.巢脾的排列:蜂量不足4框蜂的蜂群,最好双群同箱越冬。布置蜂巢时,把半蜜脾放在闸板的两侧,整蜜脾放在半蜜脾的外侧;拥有5~6框蜂的蜂群,可以单群平箱越冬,布置蜂巢时,中间放半蜜脾,两侧放整蜜脾;蜂量在7框蜂以上的蜂群,应加继箱越冬,两个蜂箱各放8~9张巢脾,布置蜂巢时把饲料的80%放在继箱内,同样把整蜜脾放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蜜蜂越冬性能测试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品种蜜蜂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越冬性能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两年越冬测试,喀尔巴阡蜂越冬蜂群削弱率25.0%,平均每杠蜂消耗饲料1.45kg;卡尼鄂拉蜂越冬蜂群削弱率26.0%,平均每框蜂消耗饲料1.5kg;高加索蜂越冬蜂群削弱率28.2%,平均每框蜂消耗饲料1.75kg;美意蜂越冬蜂群削弱率38.0%,平均每框蜂消耗饲料2.15kg;澳意蜂越冬蜂群削弱率41.2%,平均每框蜂消耗饲料2.25kg;对照组原意蜂越冬蜂群削弱率42.2%,平均每框蜂消耗饲料2.3kg。  相似文献   

15.
自《蜜蜂杂志》86年1期发表“蜂群‘分区’管理新法简介”以后,陆续收到蜂友来信询问以下两个问题:一、蜂群发展到6框足蜂就开始育王,怎样育法?能保证蜂王质量吗?蜂群达到6框足蜂,就能维护7~9张蜂脾,蜂群开始增殖,是蜂王产  相似文献   

16.
咨询服务     
问:春季蜂群应根据哪些条件评定价格;主要采蜂期的蜂群如何定价;将进入越冬期的蜂群应怎样定价?黑龙江省嫩江县嫩业粮库张森长答:各地蜂价不一样,只有买主和卖主协商,双方都同意时,就算价钱(值),所以只能介绍一个参考价。买卖蜜蜂一般以框为标准:一框足蜂约2,500只,目测:一张巢脾两面都趴满蜜蜂,看不清楚巢房为一框足蜂;一框足蜂重量约250克(半市斤)。1.春季蜂群出窖后,一框足蜂约值人  相似文献   

17.
强群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产量与质量的基础。目前我国大部分养蜂场是饲养单王群,由于蜂王的产卵力有一定的限度,蜂群要发展到满两个以上箱体(20框足蜂以上)有很大困难,而且蜂群发展到12—15框蜂以上时,就容易发生分蜂热,很难维持强群,群势消长驼峰明显。在一群蜂中人为的诱入两只蜂王进行繁殖,可以利用蜂群中多余的哺育力,加速蜂群发展,适时的培育出大量的工作蜂,为大  相似文献   

18.
提高蜂王浆产量,就会提高养蜂经济效益.如何提高蜂王浆产量呢?其主要技术措施有: 一、培养强群,蜂群群势要达到16框以上 在蜂群中,蜂王浆是由青年蜂分泌的,所以,要提高蜂王浆产量,蜂群中就必须要有大量的青年蜂.如果只有8~10框足蜂,就不可能夺取蜂王浆高产.为此,必须培育青年蜂多的强群,使群势达到并较长时间保持在16框以上,为增产蜂王浆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东北林区的蜂群,大部分是定地饲养,因林区中,晚秋花粉奇缺,严重地影响着培育越冬适龄蜂而使秋季群势急剧下降,苕条(胡枝子)花期十多框蜂的蜂群,到9月初只剩下5~6框蜂,而到越冬初期,仅能有4框蜂左右,形成了弱群越冬;东北林区越冬期长达5个月甚至半年,气温较低。那么,在蜂群弱、越冬期长、温度低这三个不利因素下是否能采用省力、省时、省成本的室外越  相似文献   

20.
常有外省蜂群来本地采葵花,有些人不敢采,躲葵花.虽然采葵花会使蜂群下降,但不是所有的蜂群都会垮蜂.一般正常年景,一个双王继箱群可有越冬蜂8~10框;单王继箱群可有6~7框左右.至于垮蜂现象,许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非只要采葵花就必定垮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