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2.
城市湿地功能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地球3大生态系统。城市湿地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对城市湿地的定义、分类和生态价值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总结了城市湿地的主要功能,展望了城市湿地发展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松北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湿地具有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松北区是哈尔滨市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的主要拓展空间.松北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属于典型的城市湿地,区域的开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城市发展中,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功能退化.该文在松北城市湿地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松北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以及影响服务功能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5.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热环境的恶化,植被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济南市TM/ETM+图像,通过反演地表温度(LST)和植被指数(NDVI),研究济南市的热环境和植被之间关系,以及城市热环境和NDVI的时空变化规律,得出了LST和NDVI是负相关关系;城市热岛范围逐渐扩大,尤其是向东和向南方向,且与济南市城市发展的时空方向一致;与2001年相比,2009年城市内部温度变化曲线趋于缓和,但不同地表类型之间的温度差值扩大;NDVI的变化特征与LST相反。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气候变化、快速城市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热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健康. 通过对杭州市西溪湿地的多季节实地观测,分析和量化了西溪湿地的局地小气候调节功能,探讨了其空间梯度效应,剖析了其关键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① 西溪湿地具有显著的局地小气候调节功能. 其在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方面调节效应的平均影响范围分别为137.5,150.0,87.5 m. 此外,西溪湿地的局地小气候调节功能还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梯度效应. ② 城市湿地的温度调节效应和人体舒适度调节效应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 在人体舒适度较低的夏季和冬季,西溪湿地局地小气候调节效应的范围和幅度均大于人体舒适度更高的春季和秋季. 季节性湿地的建设有助于最有效地发挥城市湿地的局地小气候调节功能. ③ 太阳辐射和湿度是影响西溪湿地局地小气候调节功能的关键气象因子,它们显著影响着西溪湿地的冷岛效应、湿岛效应和人体舒适度提升效应. 在未来的城市湿地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将湿地布局在具有特定气象条件的区域,能够更好地发挥城市湿地的局地小气候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7.
[目的]通过直观地揭示巢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和不同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对巢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方法]运用市场价值法、碳税法、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对巢湖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定量估算.[结果]巢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9.68亿元人民币,其中生态环境调节与维护功能的价值最大,其次是文化社会功能价值,物质生产功能价值最小.通过比较各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所占比例得到各子功能价值量大小依次为:调蓄洪水>水质净化>涵养水源>旅游休闲>物质生产>科研教育>供水>维护生物多样性>大气组分调节.[结论]该研究首次定量评估了巢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对有针对性的开发和保护巢湖湿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掖城市湿地环境地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城市湿地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湿地生态的退化、湿地水资源的污染、近年来湿地地下水位的快速上升以及土壤盐渍化程度加剧等.作者分别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导致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概述了湿地的概念、湿地的生态、社会及经济作用,分析了我国的湿地环境现状,同时还阐述了目前保护湿地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2014年8月13日的Landsat-8 TIRS-OLI获取了成都市土地覆被数据,采用普适性单通道算法提取成都市的地表温度,测算景观水平上成都市景观格局与热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成都市二圈层温度普遍低于一圈层,且其内各行政区温度表现为高温离散分布,而一圈层表现为高温集聚。随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各梯度带均温、各土地覆被类型(林地、耕地、湿地及人工表面)的温度均呈下降趋势。由城市中心(天府广场)至研究区边缘,各空间单元的景观格局指数与温度的相关性大小不断变化。总体表现为空间单元距城市中心距离不超过8 km,空间单元面积不超过5.50 km2时,土地覆被面积占比及景观水平的景观配置指数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大。因此,成都市景观格局与热环境的相关性表现为梯度变化与尺度效应。景观多样性与均匀度高也会引起温度的升高,同时景观格局与热环境均呈现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提取乌伦古湖湿地信息为目的,采用该地区2010年Landsat5/TM影像,使用支持向量机SVM的多项式函数对湿地信息进行分类。使用精度评估法(混淆矩阵)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并与传统的最大似然法(MLC)、非监督分类(ISODATA)法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VM分类法不仅能够很好地提取河流信息并且能够区分湖泊湿地与坑塘湿地,分类总精度达到94.000%,Kappa系数为0.932,明显高于MLC、ISODATA两种方法,同时各类别的用户精度和制图精度都在不同程度上高于传统分类方法。SVM是一种有效的提取湿地的方法 ,非常适用于干旱区湿地信息提取与监测。 相似文献
12.
以城市用地分类国家标准为基础,应用遥感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武昌区城市用地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完成了该区城市用地现状调查,为该区的城市土地定级估价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重点研究了遥感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城市用地分类的信息。以及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服务用地细分类,包括分类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的确定以及类别的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基于RS与GIS的北京近30年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S图像处理和GIS信息提取和分析功能,确定北京市区域湿地的景观分类系统,获取北京湿地景观数据。同时,基于Fragstats软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选取景观面积指数、斑块数及斑块密度、斑块聚集度、景观形状指数、斑块分维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等空间结构指标,从景观水平上研究了1978—2005年近30年来北京湿地景观分布格局特征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的湿地资源面积呈现显著退化趋势,湿地面积由1978年的68491.63hm2减少到2005年的31416.31hm2,减少了54.0%;2)1978—2005年,北京湿地斑块趋向于不规则化,破碎程度急剧增加,导致湿地易消退、湿地功能难以发挥;3)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北京湿地类型多样性指数值在1.2以上,与均匀度指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二者均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积雪是地表重要自然要素,积雪参数反演研究对相关领域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当前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比分析相关积雪遥感资料优缺点,探讨利用遥感资料进行积雪反演合理性及不足。介绍当前进行积雪遥感反演遥感平台系列。探讨光学传感器及微波遥感仪器各自优缺点,强调结合光学、微波遥感仪器影像数据进行积雪反演研究重要性;重点介绍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改进型甚高分辨率辐射仪等光学传感器在积雪面积计算、雪盖制图等方面研究进展,先进微波扫描辐射仪、特定微波传感器/成像仪、多通道微波扫描辐射计等被动微波传感器在雪深计算、雪水当量估算等领域发展现状;强调主动微波遥感传感器在未来积雪遥感研究中重要性。总结并探讨当前积雪遥感研究中的问题及不足。 相似文献
18.
植被光谱遥感是地表植被地学过程对地观测的强有力工具.本文概述了植被光谱遥感在植被信息提取、植物长势监测和估产以及估算植物光合有效辐射和初级生产力等方面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特别关注了高光谱遥感及其与近年逐步兴起的多角度遥感结合,更精确地反演植被参数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并讨论了今后植被光谱遥感应用发展的方向和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遥感技术与社会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定量分析西安市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动态的变化,并对城市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为西安市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并分析了西安市城区1988年、1995年和2006年3期的卫星影像数据。【结果】1988-2006年,西安市建设用地增加205%,水域增加3%,耕地减少37%,林地下降36%;耕地、水域破碎化程度严重,林地、建筑用地集中度提高。【结论】通过城市景观动态变化可以看出,西安市城市化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政府政策导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此外,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管理也是影响城市景观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低空无人机遥感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人机遥感即是利用先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GPS差分定位技术和遥感应用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专用化快速获取空间遥感信息,完成遥感数据处理、建模和应用分析的应用技术。近年来,无人机遥感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在地质环境与灾害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地形图更新等领域。本文分析了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组成,归纳了目前无人机遥感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无人机遥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