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杏和杏梅的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浓度蔗糖、不同浓度硼酸、不同培养时间对杏和杏梅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和杏梅最适宜的花粉培养基为蔗糖10 g·L~(-1)+硼酸0.03 mg·L~(-1)+琼脂8 g·L~(-1);在25℃恒温下培养6 h,杏花粉的萌发率达到最高,发芽率为85%,而杏梅花粉的萌发率较低,发芽率为35%。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银杏花粉萌发培养基,采用离体萌发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培养基中不同营养成分对银杏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蔗糖、硼酸和氯化钙在适宜质量浓度范围内促进花粉萌发,过高质量浓度反而不同程度地抑制花粉萌发;在正交试验中,蔗糖、硼酸和氯化钙对银杏花粉在培养基上离体萌发的影响表现极显著,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g·L-1、10 mg·L~(-1)、40 mg·L~(-1)。  相似文献   

3.
大叶相思花粉离体萌发适宜条件及活力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叶相思花粉离体萌发适宜条件以及花粉活力不同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人工控制授粉、选育优良的马大杂交新品种提供基础。【方法】采回花穗的次日10:00之后,使用毛笔刷法收集大叶相思花粉;通过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硼酸浓度处理后进行花粉离体萌发,筛选适宜大叶相思花粉离体萌发的条件;采用过氧化物酶法、I_2-KI法以及花粉管离体萌发法对大叶相思花粉进行活力测定,探讨大叶相思花粉有效的活力测定方法。【结果】大叶相思花粉在28℃下培养,其花粉平均萌发率为71.99%,花粉管平均长度为5.3 D(1 D=1倍的花粉粒长度),花粉管平均条数为6.2条,显著高于其他培养温度的处理。当培养基中含有200 g·L~(-1)蔗糖时,大叶相思花粉萌发率为84.96%,其花粉管平均长度为5.8 D,花粉管平均条数为6.2条,显著高于含有其他蔗糖浓度的处理。在含有300 mg·L~(-1)硼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大叶相思花粉,其平均萌发率为75.32%,花粉管平均长度可达4.8 D,平均花粉管条数为5.4条,显著高于在其他硼酸浓度下的处理。大叶相思花粉在培养温度30℃、200 g·L~(-1)蔗糖、300 mg·L~(-1)硼酸的培养基中萌发率为98.26%,花粉管长度均可达到10倍复合花粉粒的长度,最多可萌发出10条花粉管,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培养3 h的大叶相思花粉,萌发率为65.74%;培养6 h时,其萌发率为90.55%;培养24 h后,其萌发率趋于稳定,达到最高值98.26%。过氧化物酶法检测的花粉活力为99.67%,I_2-KI法检测的花粉活力为99.00%,花粉管离体培养法检测的花粉活力为98.15%,3种方法检测的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叶相思花粉在不同的离体培养处理下,其萌发情况均不相同且差异显著,最佳离体萌发条件为200 g·L~(-1)蔗糖+300 mg·L~(-1)硼酸,培养温度为30℃,萌发率为98.26%。过氧化物酶法、I_2-KI法以及花粉管离体培养法检测的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大叶相思的花粉收集、贮藏及活力测定等研究,以及开展人工控制授粉选育优良马大杂种相思新品种等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华中五味子雄花特征及花粉特性的研究,旨在为华中五味子的传粉生物学研究、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华中五味子雄花不同发育时期(Ⅰ花蕾膨大期、Ⅱ花瓣松动期、Ⅲ花瓣开放期、Ⅳ完全开放期)的花部特征、花粉形态进行研究;利用生物光学显微镜,采用琼脂固体培养基法(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均为10 g·L~(-1),蔗糖浓度梯度设置为50,100,150,200 g·L~(-1),硼酸浓度梯度设置为0.10,0.15,0.30 g·L~(-1))对花粉离体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华中五味子蔷薇花冠,成熟时花冠朝向地面,花瓣覆瓦状排列,花瓣内外侧均具不规则纹饰,具气孔,气孔不规则分布;花柄圆柱形,外壁不光滑,具气孔,气孔椭圆形;雄蕊螺旋向上着生于柱状花托上,花丝缩短呈肉质,花药着生于花丝上;雄蕊群呈伞状,雄蕊19~22(26)。花粉扁球形,辐射对称,极观面为6裂圆形,异极,随着花朵的发育,逐渐形成6萌发沟,3长沟在一极形成合沟,3短沟不到极面,长短沟相间排列;花粉外壁具网状雕纹,网眼大小和网脊宽度不一,少数网眼中具模糊颗粒,随着花粉的发育,网眼逐渐加深,网脊变薄,颗粒物被吸收;Ⅰ(花蕾膨大期)、Ⅱ(花瓣松动期)、Ⅲ(花瓣开放期)、Ⅳ(完全开放期)时期花粉直径依次为21.96,23.73,24.00,25.65μm。成熟华中五味子花粉在10 g·L~(-1)琼脂+100 g·L~(-1)蔗糖+0.10 g·L~(-1)硼酸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达到92.6%,花粉管长度最长,达454.30μm;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伸长生长存在极显著影响,硼酸浓度对花粉的萌发率影响显著,但对花粉管长度生长影响不显著。【结论】华中五味子花冠形态、花粉形态既具有虫媒传粉特征,亦具有风媒传粉的特点;研究结果认为华中五味子为风媒、虫媒同时传粉植物,主要传粉方式、传粉途径有待进一步研究;华中五味子花粉离体培养的最佳固体培养基为10 g·L~(-1)琼脂+100 g·L~(-1)蔗糖+0.10 g·L~(-1)硼酸,培养基成分对花粉萌发影响显著;花粉萌发率高,在传粉受精过程中,花粉竞争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浓度的硼酸(30、50、100mg/L)处理桃树优良品种中油五号、中油七号、双喜红、武井早生、83-1等5种桃树花粉,采用琼脂培养基发芽和显微照相法测定其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速度,研究硼酸对桃花粉生活力及萌发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间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浓度硼酸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100mg/L硼酸处理花粉时效果最好;武井早生,中油五号的花粉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6.
培养基成分对仁用杏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培养基成分对仁用杏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以仁用杏‘优一’为试材,以蔗糖、硼酸、二水合氯化钙、赤霉素为培养基的主要成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出适宜‘优一’花粉萌发的培养基成分及浓度。结果表明,4种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优一’花粉萌发起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则抑制,促进‘优一’花粉萌发较适宜的浓度分别为蔗糖15%,硼酸0.003 g·L-1,二水合氯化钙0.000 2 g·L-1,赤霉素0.000 8 g·L-1;赤霉素对‘优一’花粉管伸长作用明显,其花粉管生长量、长度、节间生长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4种成分L25(56)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琼脂0.1 g·L-1+蔗糖1 g·L-1+硼酸0.003 g·L-1+二水合氯化钙0.000 0 g·L-1+赤霉素0.000 6 g·L-1组合是‘优一’花粉萌发的最佳组合;‘优一’花粉在适宜萌发条件下,2~4 h是‘优一’花粉萌发的高峰期,蔗糖和硼酸是影响花粉萌发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不同浓度的糖、硼、钙对油橄榄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准确而可靠的油橄榄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以油橄榄中山27#品种花粉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糖、硼、钙及PEG对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促使油橄榄中山27#品种花粉萌发的最适宜的蔗糖浓度为150 g/L、硼酸浓度为200 mg/L、钙离子浓度为40 mg/L、PEG-4000浓度为100 g/L;在此培养基中室温培养24 h,其花粉萌发率可达最大值(64.51%)。  相似文献   

8.
培养基成分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冠梨花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不同硼酸浓度和不同硝酸钙浓度对黄冠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适宜蔗糖浓度为100g/L,硼酸浓度为100mg/L,硝酸钙浓度为300mg/L。  相似文献   

9.
元宝枫为我国特有树种,是一种新资源树种,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和广泛的开发前景。花粉活力与授粉受精、结果量关系密切,为明确元宝枫的花粉萌发特征,采用离体培养法,研究了温度、光照和培养基成份及浓度对元宝枫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和培养基的成份及浓度均可影响元宝枫花粉离体萌发,其中,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最适温度区间为培养温度20~25℃,光照强度为1600~2000 Lx,培养基pH值7.0,含有100~200 g·L~(-1)蔗糖和100 mg·L~(-1)。H_3BO_3。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使用不同的培养基,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蔗糖、硼酸和钙离子对二乔木兰花粉萌发的影响。将所用花粉分为两组,组1于8:00采集,组2于16:00采集,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蔗糖、硼酸和钙离子对花粉的萌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二乔木兰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30 g·L~-1蔗糖 100mg·L~-1硼酸 500 mg·L~-1Ca~2 ,在该培养基内,组1花粉的萌发率为46.21%±1.86%,花粉管长度为1156.25Um;组2花粉的萌发率仅为14.22%±1.86%,花粉管长度为1022um。此外,在其离体萌发过程中,二乔木兰花粉存在花粉管双萌发的现象。用不同的花粉保存方法保存二乔木兰花粉后,发现干燥处理后于-18℃下保存的花粉活性最高,30d后仍有6.92%±0.75%的萌发率,而于常温25℃下保存的花粉10d后就基本失活,说明低温干燥保存是保存二乔木兰花粉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小黑杨花粉离体萌发和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的液体培养基组分、温度、pH值对小黑杨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子试验中,蔗糖、H3BO3和CaCl2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小黑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温度和pH值也是如此。在正交试验中,蔗糖、H3BO3、CaCl2、温度和pH值对小黑杨花粉萌发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小黑杨花粉萌发最适的培养基为150g·L-1蔗糖+20mg·L-1H3BO3+40mg·L-1CaCl2,在21℃和pH6.0条件下,花粉的萌发率可以达到46.23%,花粉管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小黑杨成熟花粉为2-细胞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花粉萌发率逐渐提高,花粉管不断伸长。  相似文献   

12.
以萘乙酸、赤霉素、吲哚丁酸和硼酸作为影响板栗花粉活力的调节剂,研究其不同浓度下板栗离体花粉萌发的效果。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调节剂对花粉萌发均能起到促进作用,但效果存在差异,其中硼酸较吲哚乙酸和萘乙酸的促进效果更显著,4种调节剂适宜浓度分别为150mg·L~(-1)硼酸、15mg·L~(-1)吲哚丁酸、75mg·L~(-1)赤霉素、15mg·L~(-1)萘乙酸。  相似文献   

13.
以萘乙酸、赤霉素、吲哚丁酸和硼酸作为调节剂,探索不同质量浓度对离体核桃楸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这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核桃楸花粉萌发均能起到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与浓度相关,适宜浓度分别为:150 mg·L~(-1)硼酸、75 mg·L~(-1)赤霉素、15 mg·L~(-1)萘乙酸、20 mg·L~(-1)吲哚丁酸,其中硼酸的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以新鲜稠李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蔗糖、硼酸、钙等组分对其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花粉萌发,但超过一定浓度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都有所下降。综合分析认为蔗糖、硼酸、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8%、0.015%、0.015%最为适宜,此时花粉萌发率最高,花粉管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5.
西南桦花粉离体萌发的适宜条件与萌发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各种浓度蔗糖、蔗糖 硼酸培养基于系列温度下开展西南桦花粉萌发对比试验,研究了蔗糖、硼酸浓度对西南桦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西南桦花粉萌发培养基的适宜组分和适宜培养温度,并应用4个单株的花粉对其萌发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蔗糖基本培养基上添加硼酸能够显著促进西南桦花粉萌发;西南桦花粉离体萌发的合适培养基为15%蔗糖 200 mg·kg-1硼酸,适宜培养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培养3 h后花粉萌发率基本稳定,培养7 h后花粉管长度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以LF96、LF62、S2、LF79和LF99油桐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花药内花粉数量和花粉立体培养萌发率。结果表明:5种油桐单花花粉平均数量分别为9 070粒、6 120粒、10 600粒、16 203粒和12 870粒;5种油桐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条件为0.1 g·L~(-1)硼酸+100 g·L~(-1)蔗糖+10 g·L~(-1)琼脂,且LF79和LF99花粉萌发率最高,分别为86.75%和82.75%。  相似文献   

17.
以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的新鲜花粉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和氯化钙组合的培养基对灰木莲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并用TTC染色法、I-IK染色法和无机酸法对灰木莲的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p H值6.0时,以150 g/L蔗糖+50 mg/L硼酸+100 mg/L氯化钙+7 g/L琼脂的培养基配方最适合灰木莲花粉的培养,离体萌发率达到62.2%,花粉管生长良好;无机酸法不适宜灰木莲花粉生活力的检测;TTC染色法和I-IK染色法的测定结果与离体萌发法的结果较接近,分别为60.6%和64.1%,但I-IK染色法在观察判断上较为困难。因此,TTC染色法是快速检测灰木莲花粉生活力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北京杨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杨新鲜花粉为材料,研究固体培养基中蔗糖和硼酸不同质量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不含硼酸时,最适宜萌发的蔗糖质量浓度为10%,萌发率93.5%;当达到20%时,抑制花粉萌发,萌发率仅为55.6%。在培养基不含蔗糖时,最适宜萌发的硼酸质量浓度为0.01%,随着质量浓度升高,萌发率呈下降状态。在蔗糖和硼酸的双重作用下,最适宜萌发的质量浓度为10%蔗糖+0.01%硼酸,萌发率高达98.6%,花粉管生长快、健壮。新鲜花粉生活力测定的培养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19.
花粉生活力对油松杂交育种至关重要。为筛选油松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探讨不同温度贮藏下花粉的生活力,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平蔗糖、硼酸和pH值对油松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贮藏下油松花粉萌发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松新鲜花粉在蔗糖100 g·L~(-1)、硼酸0.10 g·L~(-1)、琼脂8 g·L~(-1)、pH值6.5的培养基上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高达93.12%。不同贮藏温度下油松花粉生活力存在明显差异,-80℃贮藏15 d和30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92.93%和91.27%,萌发率下降不显著;-20℃和4℃贮藏15 d,花粉萌发率下降不显著,但贮藏30 d的花粉萌发率与初始萌发率相比均极显著下降,萌发率分别为88.65%和86.84%;常温25℃贮藏15 d、30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90.27%、82.66%,与初始萌发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贮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花粉生活力的保持。此研究可为油松花粉生活力检测提供一种可靠方法,并为花粉贮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平榛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培养基组分蔗糖、硼酸、硝酸钙不同浓度对平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从而找到适合平榛花粉离体萌发的最佳培养基组分。结果表明:蔗糖、硼酸、硝酸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促进平榛花粉的离体萌发,超过该范围则会抑制花粉的萌发,筛选出较适宜平榛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基成分为蔗糖15%+硼酸0.01%+硝酸钙0.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