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玉国 《种子世界》2003,(10):37-37
新陆中15(原选系号16-1)是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育成的中长绒陆地棉新品种,2002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由于该品种在1999~2000年西北内陆棉区早熟组区试中除早熟性略差外综合性状较优,被作为新疆中长绒优质棉专用、特用品种开发.于2001年由新疆自治区农业厅安排在南疆尉犁县、麦盖提县、阿瓦提县中早熟棉区重点繁殖,2002年起开展提纯复壮当选单株送海南岛南繁加代;在3a的试验、示范繁殖中,该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深受欢迎.为了更好地推广该品种,尽早发挥该品种在棉花生产中的应有作用,现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陆早20号是新疆石河子150团在枯萎病重病地从中长绒品种新陆早16号中选育的抗病变异单株,后经多年南繁加代和病圃筛选鉴定培育而成,原名A01-5.2003-2004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熟组区试,同年参加北疆早熟棉区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3.
新陆早43号(原代号石杂3).是新疆石河子棉花所以自育早熟棉新品系4—14为母本、外引优质中长绒材料H2为父本.利用病圃经过多年鉴定筛选而成。2007—2008年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新疆早熟杂交棉组生产试验,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大豆品种沈农10号(沈农95-31)系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1994年以沈农92-16为母本、沈农91-44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按生理株型育种目标,经后代定向选育而成.2002年进行株系比较及产量鉴定,2003-2004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5-2006年参加省内区域试验,2006年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生产试验,扩繁原原种和原种,2007年通过辽宁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王贵显 《作物杂志》2007,23(3):84-84
濮科花4号是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优质、高产、早熟、抗病花生新品种。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经过1995年选用濮9321做母本,以豫花11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96年繁殖F1,1997年F2整个群体表现突出,选择综合性状好的单株38个;1998年对分离的F3代采用系谱法进行定向单株选择;1998年冬,对10个表现突出的单株进行南繁加代,1999年对这10个单株进行株系测产,保留5个株系;2000年新品系鉴定,从中筛选出高产、稳产、抗病、结实性好、壳薄、果形美观且均匀一致的新品系9506-0-2-1N。1999~2001年冬又连续3年南繁加代,进行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1类型和来源类型:早熟陆地棉中长绒类型。来源:“惠远602”是新疆惠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有性杂交、南繁北育、定向选育的早熟陆地型中长绒棉品种。2006年2月通过自治区审定、命名为“新陆早28号,”审定编号:新审棉2006年53号。2特征特性生育期125d左右(出苗到吐絮),霜前  相似文献   

7.
中长绒棉新陆早24号(原代号51028)由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选育,2005年,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早熟中长绒陆地棉。植株呈塔型,较紧凑,Ⅱ式果枝。叶中等偏大,绒毛稀少。茎杆粗壮,铃圆锥形。早熟,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果枝始节4~5节,结铃  相似文献   

8.
以中长绒陆地棉新陆中9号为材料,在新疆库车县进行了地面灌条件下水肥因素对新路中9号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在地面灌条件下水肥对中长绒棉都具有增产效果,单株结铃数与产量呈线性正相关,过多的水肥投入并不有利于棉花增产,合理肥料投入有利于发挥灌溉的增产作用。灌水量、施肥量与产量藕合关系的多元回归方程是为:Y=-1453.04+1.32703I+5.12236F-0.000211I2-0.005032F2-0.000263 I*F。新陆中9号获得最高产量1568kg/hm2时全生育期中合理施肥量和灌水量分别434kg/hm2(其中N 235kg/hm2、P2O5 143kg/hm2、K2O 56kg/hm2)和2879m3/hm2。  相似文献   

9.
<正>宁春53号(原代号永1937)系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2001年在云南元谋以宁春39号为母本、墨西哥M7021作父本杂交,经多年北育南繁、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系谱号为永1937-1-2-1-1-2-1-1-1。2014年1月23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5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宁审麦2014001),以宁春53号为名,准予在适应地区种植推广。1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直立,叶片中宽,叶色浓绿,茎秆细韧,  相似文献   

10.
新稻14号由新疆兵团农一师农科所定向选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选育过程2000年,农一师农科所从辽宁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引进108品系,种植后,选出优良单株15株,第2年种植株系,选出优良株系1个,产量高,品质优,代号为00108-  相似文献   

11.
系江苏省种子站于1977年从“青岛架豆”(黑籽)中选出白籽变异单株,1978年育成6个长白株系,1982~1985年继续与扬州市蔬菜种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1989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2.
绵油 11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以自育的胞核两用系绵 AB- 2与低芥品系 82 - 11- 2 1转育成的绵 PAB- 1和绵恢 6号配制而成的甘蓝型两系油菜杂交新品种 ,2 0 0 0年 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予推广。1 特征特性该品种苗期长势中等 ,叶片较小 ,绿色 ,叶缘缺刻浅。花期生长繁茂 ,花黄色 ,花粉充足。植株为中矮秆 ,花序较短 ,结角密 ,角果中长。单株有效角果 4 50个左右 ,每角 18粒左右 ,千粒重 3.8g左右。绵油 11号属中熟偏早甘蓝型杂交油菜 ,全生育期比中油 82 1早 2~ 3d。据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测定 ,含油量 (…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2002年以引进国外小粒大豆种质日本小粒豆为父本、以龙小粒豆1号为母本有性杂交,组合号为2002141,2012年冬季海南三亚种植F1,按照单株收获;2003年所内种植F2,秋季经过田间鉴评,按照株系进行选择;同年冬季种植F3;2004年所内种植F4,按照产量性状进行单株选择;2005年所内种植F5,并与F5决选品系,编号为05-1478;同年冬季南繁扩繁种子.2006-2007年进行全省区域试验,2007年同时进行全省生产试验,2008年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定名为合丰54号.该品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大面积种植,也适宜吉林省东部山区半山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呼盟等相同条件的地区种植,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晋荞麦 (苦 ) 2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杂粮研究中心于 1 991年用地方品种五台苦荞经钴 6 0射线处理选出变异单株 ,经多年系选而成的苦荞麦新品种 ,1 999年 9月通过山西省种子站组织专家进行的田间考察鉴定 ,2 0 0 0年 1 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该品种在太原地区 6月中旬播种 ,生育期 85~ 90d ,属中熟种 ,株高 1 0 0~1 2 5cm ,主茎分枝 4~ 5个 ,二级分枝 3~ 4个 ,单株粒重 6 .0 g ,千粒重 1 8.5 g,子粒长型 ,浅褐色。经农业部谷物监测中心测试 ,子粒含粗蛋白 1 2 .76 % ,粗脂肪 2 .6 5 % ,总淀粉 70 .4…  相似文献   

15.
新陆中40号是新疆库尔勒市种子公司选育的优质丰产抗病棉花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新疆椎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7年在新疆库尔勒市示范种植200hm2,2008年在库尔勒市、阿克苏等地示范种植2 000hm2,一般籽棉产量6750~7 200kg/hm2,高产地块可达8 25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郭泰  刘忠堂  王志新  吴秀红  郑伟 《种子》2007,26(10):97-99
合丰49号是以合交93-88(北丰9号×合丰34号)为母本,绥农10号为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粗脂肪含量19.58%,粗蛋白质含量40.56%,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45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0号增产8.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98.6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0号增产10.7%,抗灰斑病、中抗病毒病SMV 1号株系,适宜黑龙江省二、三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半山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呼盟、兴安盟等地区大面积种植,2005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为抗灰斑病、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品种。  相似文献   

17.
1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新陆中20号(原代号98-60)是1995年以抗病、抗逆性好的89-19为母本,优质抗病中长绒棉材料33为父本进行杂交,然后经过连续多年的南繁北育和定向选择选育而成。2004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相似文献   

18.
1新疆杂交棉生产发展现状及特点我国棉花播种面积约533.3万hm2,杂交棉推广面积约占棉花播种面积的20%左右。2006年新疆杂交棉推广面积约1.8万hm2,占棉花播种面积的3%左右。2002年新疆审定了第一个自育的杂交棉品种新陆早14号,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强,重点利用F2代。在新疆、甘肃早熟棉区迅速推广种植,至2005年累积推广种植面积达1.2万hm2,增产幅度在8%~15%。2003年新疆兵团引进内地杂交棉品种标杂A1,2003至2005年推广种植2000hm2,皮棉产量较当地推广品种新陆早13号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吉粳50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辽宁省耐盐碱、优质品种辽盐12为母本,早熟高产抗病品种长白10为父本进行杂交,当年冬在海南加代;2000年在所内进行F2单株选拔;2002年F4出现稳定株系,田间代号为吉02-2534;2002年冬F5进行海南加代扩繁。2003年F6参加产量比较试验;2004年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进行稻米品质鉴定;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宁春53号(原代号永1937)系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2001年在云南元谋以宁春39号为母本、墨西哥M7021作父本杂交,经多年北育南繁、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系谱号为永1937-1-2-1-1-2-1-1-1.2014年1月23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5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宁审麦2014001),以宁春53号为名,准予在适应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