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90年杂交稻的面积达2.3.892亿亩。过去推广较慢的省,近年快马加鞭;发展快的省又更上一层楼;南方杂交粳稻经过努力,己走出困境;北方杂交稻虽面临徘徊下降形势,也出现了新曙光。 1990年粮食总产虽已过4200亿公斤,但本世纪末总产要达5600亿公斤,“八五”末达4500亿公斤。为实现上述目标,杂交水稻1991年要发展到2. 5亿亩,1995年达2.8亿亩。当前的问题是:杂交稻种子积压多,需妥善解决;要处理好三系法、两系法育种的关系,长江流域缺乏更新组合;早稻组合的熟期及适应性还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2.
与地膜棉比较,过膜所积聚的热量,使双膜棉多得活动积温258.6℃·d,开花期提早8d,吐絮期提早10d;三桃比例,双膜棉为4.5:4.7:0.8,地膜棉2.5:5.2:2.3;采收率达0.60~0.65的日期,双膜棉80%年份出现在9月1~10日之间,地膜棉迟至9月18日~30日。秋旱秋暖年份,双膜棉增产24.5%,秋霖秋冷年份增产38%以上。  相似文献   

3.
汕优桂34     
汕优桂34原名汕优3024—1,是广西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籼型感温组合。1产量表现该组合1983~1984年参加广西杂交早稻区试,名列第一。1983年早稻10个点平均亩产503.9kg,比汕优2号增产10%,1984年早稻9个点平均亩产570.6kg,比汕优2号增产5.3%。1984年参加南方稻区杂交晚稻区试,名列第一位,14个点平均亩产431.2kg,比汕优2号增产6.26%,其中8个增产点平均增产10.4%。1983年广西浦北县晚稻试种500亩,一般亩产比汕优6号增产41~67.5kg。1984…  相似文献   

4.
汕优21     
汕优21是浙江省杭州市种子公司用珍汕97A与26715配组的一个杂交早稻组合。1987年12月经杭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1产量表现汕优21一般亩产400~450kg,高的可超500kg,比广陆矮4号增产10%左右。1985年杭州市杂交早稻区试,亩平429.3kg,比对广陆矮4号原种增产6,08%。1987年继续参加市杂交早稻区试,亩平379.5kg,比广陆矮4号增产9.2%,达显著标准。1985年全市7个大区对比试验点合计面积5.44亩,平均亩产470.3kg,比广陆矮4号增产9.9%…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发挥棉花地膜覆盖的增产效应,1998年我们进行了不同规格地膜覆盖期的初探,为棉花地膜覆盖移栽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依据。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选用厚度为0.006mm地膜,分90cm、45cm宽两种规格,设6月25日、7月5日、15日、25日及8月5日五期揭膜,以不盖膜作对照。每小区面积33.33m2,重复二次,区组内随机排列。5月18日收获前茬作物大麦,5月20日覆膜移栽棉苗。每小区的畈宽为3m,棉花移栽的大行距90cm、小行距60cm,密度4.8万株·hm-2。90cm宽地膜采取跨棉…  相似文献   

6.
威优438     
威优438由湖南安江农校育成的早籼组合。其父本438系75P12/测64杂交后代连续测交选育而成。1988年湖南省联合鉴定续试,获早稻品比第一名,同年作丰产试验,栽培面积2.14亩,在试验地肥力不匀、禽畜危害的情况下,实收稻谷1389.8kg,折合亩产650kg。1主要特征特性威优438在湖南安江作早稻栽培,3月底4月初播种,6月20日左右始穗,7月25日前成熟,全生育期116~118天。适宜于长江流域作双季早稻栽培。该组合属多穗型,每亩可容纳有效穗26.5~27万,每穗总粒数93~95粒,结实…  相似文献   

7.
1990年宁乡县示范种植杂交晚粳76优312和台杂2号,面积为809亩,平均亩产529.1公斤,高产丘亩产达624.7公斤。平均产量比同季种植的常规晚籼湘晚籼1号,常规晚粳盐粳2号、H808及杂交晚籼成优64亩增86~48.8公斤,纯收入亩增68,33~40.4元。发展杂交晚粳除选用高产抗病组合外,还必须注意育带蘖壮秧、合理密植及科学运筹肥水。  相似文献   

8.
早熟早籼“558012”陈向阳(晋江市农技站)“558012”是福建省稻麦所选育的常规良种。1991年,参加泉州市早稻品种区试,折亩产462.5公斤,比对照种“11g”亩增86.4公斤,增产25.2%。1992年晋江市扩大种植2000亩,平均亩产43...  相似文献   

9.
河南信阳地区提出了该地区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600公斤以上的最佳栽培模式为:适栽组合应以汕优63为主;苗栽1.8~2万穴,两段育秧,亩施纯氮10~18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多效唑160克左右;普及一喷三防技术.1992年在固始县,罗山县、满川县共推广7.13万亩,增产1263.36万公斤,增收884.35万元.  相似文献   

10.
华南地区1987年杂交稻面积不到2000万亩,仅占水稻播种面积的15%。1990年杂交早稻2271万亩,占早稻播种面积的43.1%,杂交晚稻3240万亩,占晚稻面积的57.4%,并选选配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新组合,两系法杂交稻示范推广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1.
唐秋澄 《作物研究》1995,9(1):15-16
早稻生育期间灾害性天气是早稻单产难于提高的重要原因,如4月低温造成烂秧,使插秧季节推迟;5月上,中旬低温,使有效分蘖减少,造成穗数不足;5月下旬,6月上旬低温,对幼穗的分化和发育不利,6月大雨造成颖花退化,结实率下降,7月寡照辊暴雨造成大幅度减产。抵御低温,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有:加速良种更新换代,扩大中,迟熟品种和杂交早稻,增加投入,改革育秧技术,综合治理僵苗不发等。  相似文献   

12.
我省早稻面积约2800万亩,在开发杂交早稻方面算是走在前列的,但面积还不很大,不上100万亩。我国长江流域早稻9000多万亩,加上两广,在一亿亩以上,杂交早稻占的比重就更小,本文就我县近年推广杂交早稻的效益,谈谈它在粮食增长中的地位. 一、杂交早稻增产潜力很大 1983年,中国农牧渔业部把杂交早稻列为全国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为了摸索杂交早稻在我县的应用,我们积极组织试验示范。当年试种1001亩,平均单产450公斤,比全县早稻单产水平高115.5公斤,增长32.9%。1984年全县扩大种植2.22万亩,占全县早稻面积5%,验收和调查情况表明:无论在平原还…  相似文献   

13.
1986年衡阳市种植双季杂交早稻2.45万亩,亩产488. 8公斤,较常规早稻增产25.6%。衡东县岭茶乡集贤湾村杂交早稻成优49,46.1亩,亩平543.5公斤,最高亩产达605.8公斤。1983—1986年全市共种杂交早稻33.88万亩,亩产470.8公斤,较同期常规早稻单产高82.6公斤,增产21。3%。从近三年全市种植的情况来看,杂交早稻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在一定幅度内,适当发展双季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是提高水稻单产,增加粮食总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发展杂交早稻,夺取高产,必须突出解决好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一)选择适宜的组合是能否发展杂交早稻的重要问题。 1978年市农科所…  相似文献   

14.
1989年湖南省种植杂交早稻481.42万亩,比1988年扩大94.12万亩,总产21.04亿公斤,平均亩产437公斤。 在连续遭受几次阴雨寡照不利气候影响的条件下,杂交早稻比常规早稻较好地经受了考验,显示出明显的增产优势。据省、地两级联办的14个基点验收924亩杂交稻,平均亩产511. 6公斤,比常规稻增产10.3%。杂交早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双峰县大林乡,示范5019亩,平均亩产578.8公斤,比常规稻亩增66.2公斤,增产12.9%。 杂交早稻增产的原因,除各级领导重视外,在栽培技术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改进了浸种催芽和育秧技术。普遍推广了强氯精消毒,温水浸种,多起…  相似文献   

15.
早稻分厢点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早稻具有省工,省力,省本,高产,高效的特点,浙江省金华县在应用中总结经验,形成了早稻分厢点直播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散直播管理及手工收割难的问题,在遭受灾害性天气情况下,一般亩产达350~400公斤,比移栽栽培增产26.8公斤,增8.2%,每亩节省成本41.55元,亩增效益79~81元,最高亩产达500公斤以上。通过试验研究,初步明确了点直播早稻的生育特点,高产机理及高产群体结构,并提出了点直播早  相似文献   

16.
1987年,邵阳市种植杂交早稻12.37万亩,平均亩产494.5公斤,比常规早稻平均亩产高出142公斤,增产40.3%,充分显示了增产优势、回顾总结几年来杂交早稻高产栽培的试验示范与推广过程,笔者特将亩产超500公斤的几个技术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平江县是怎样夺取杂交早稻高产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稻是我县一季稳产高产的粮食作物,总产占全县粮食总产的40%左右。但当前早稻品种单一,多年种植的浙辐802抗性降低产量下降。为使我县粮食生产登上一个新台阶,出路之一就是扩大杂交早稻面积。 1980年以来,全县积极种植杂交早稻,1988~1989年两年,共种植16.3万亩,通过组织验收,杂交早稻比常规稻亩增54.45公斤,增产13.2%。并出现了大面积的丰产片、高产丘。如:肥田村1989年种植杂交早稻1014亩,亩产468公斤;木瓜乡南塘村村民余程林0.8亩,亩产687.5公斤。献冲乡泗洲村张卫民,8亩杂交早稻平均亩产475公斤,比常规稻亩产增87.5公斤。杂交稻抗性较…  相似文献   

18.
威优402是永兴县杂交早稻的当家品种,它适应性广、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中等,生育期适中,深受广大农户欢迎。1996年在大布江乡沅洲村该组合制种18.2hm2,共生产种子8.75万kg,平均单产4.82t/hm2,其中上桥组制种户何名权0.10hm2,...  相似文献   

19.
早稻是我省一季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来,杂交早稻新组合的育成和推广,打破了早稻产量长期徘徊的局面,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增产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我省1986年种植15万亩,1988年达49万亩。杂交早稻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比常规早稻亩增50公斤;龙游县农民鲁月行种植1.18  相似文献   

20.
威优1126     
威优1126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于1986年育成。其恢复系1126是从(三意B/IR661)F8//IR58的杂种后代中经多代测交筛选育成的。198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86年该组合在杂交早稻组合比较试验中,亩产556.8kg,居第1位,熟期比威优35短6天,增产12.48%。1987年在湖南省早稻区域试验中,15个试点平均亩产461.03kg,比对照1威优49熟期短4天,减产3.47%,比对照2湘早籼1号熟期短5天,增产8.18%;在南方稻区杂交早稻区域试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