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四川省蚕业制种公司和四川省蚕学会蚕种专业委员会,于最近在北碚蚕种场联合召开了四川省选原种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从事选原种、新品种培育工作的科技干部,主管科长、场长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蚕学系的专家、教授等共70余人。会议由四川省蚕业制种公司副经理、四川省蚕学会蚕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敖明军同志和四川省蚕学会蚕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淑英同志共同主持。会议以贯彻四川省蚕种工作会议精神,保持和稳定品种性  相似文献   

2.
北碚蚕种场位于重庆市远郊,1990年确定为专业原种场,年生产原种十万余张,现为重庆直辖市唯一的原种种场.其秋季原种生产量约占全年原种生产量的45%左右.近十年生产实践表明,每年秋季原种生产都能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比较春秋季蚕种生产的成绩,因品种不同则各项成绩互有高低.以健蛹率这一项,春用多丝量品种的春季饲育成绩优于秋季,夏秋用品种则秋季饲育成绩表现优良;全茧量、茧层量、单蛾产卵量、毛种折净率等,春制种高于秋制种;微粒子毒率、茧层率、蚕种孵化率、孵化整齐率则是秋制种优于春制种.而北碚蚕种场秋季蚕种生产都比较稳定,成绩较好,没有出现大的失败、失误.现就秋季蚕种  相似文献   

3.
我场是培育母种、原原种,繁育原种的蚕种场,承担着我省全部母种、原原种和一半以上的原种生产任务。目前有桑园370余亩,蚕室7座以及相应的上簇室、贮桑室和其他附属设施,全年生产能力为饲养母种、原原种2,000蛾,原种2,000克,生产母种、原原种8万蛾,原种3万张。全场共有职工160人,其中技术人员22人。由于我场生产蚕种质量对全省的蚕种质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 最近,四川省蚕种公司在省属北碚蚕种场召开了全省蚕种场的桑园生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属蚕种场及部分地、县蚕种场的场长,科(股)长、桑园管理干部共63人。会议交流了北碚,万县、三台、阳花渡蚕种场等加强桑园管理、桑叶高产稳产,以及病虫害防治、控制微粒子病的经验,研究分析了近年我省蚕种场自有桑园产量下降。病虫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蚕种场对  相似文献   

5.
<正> 我省现有五个蚕种场,共有成林桑园1905亩,其中能灌桑园1251亩,生产用房面积30544平方米,有专业技术干部47人(其中安康场有六名技干负责母种、原原种),82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2月2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与河池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蚕种管理条例》学习宣贯暨制种技术交流会。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李标站长、潘志新副站长出席会议,河池市蚕种场、总站蚕种管理科、原种繁育科、普种繁育科和河池市蚕种场技术人员共40多人参加会议。座谈中,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蚕种管理科、原种繁育科、普种繁育科和河池市蚕种场技术人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分别从广西蚕种管理条例解读、加强蚕种生产管理、提高蚕种质量和蚕种成本控制等方  相似文献   

7.
《四川蚕业》2015,(1):10
<正>四川省三台蚕种场建场于1937年,地处绵阳市三台县主城区,是四川省农业厅直属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83人,现有在职职工164人,离退休职工175人。在职人员中,高级技术职称23人、中级7人,工人技师30人,技术工人占95%以上。蚕室8幢近2万m~2,年生产能力原原种5万蛾,原种5万张,普种18万张;具有季冷藏、浸酸、保种、检种70万张蚕种的先进配套设备。现有土地面积469亩,专用桑园260余亩,原蚕区桑园1000余亩。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我省蚕桑生产迅速发展,蚕种需求量逐年上升,由八十年代末年发种量700万张增到现在900余万张。四川人多地少,蚕区大部分是方山丘陵,要拿出大量土地栽桑建蚕种场是困难的,原蚕区收茧制种是一条蚕种生产的重要途径。全省110余个蚕种场,仅有47个蚕种场有自有桑园1万余亩,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省属场,除满足原原种、原种生产用桑外,余桑生产的普种远远不能满足蚕桑生产的需要,全省85%的蚕种生产量靠原蚕区收茧制种。原蚕区是四川蚕种生产的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省阆中蚕种场是省属选原蚕种场,从1938年建场至今,已有80年的时间,承担了周边县(区)及全省的普通蚕种场原种及农村一代杂交种的生产,生产经营基本正常。但在多个年份,由于不同原因,发生多起蚕中毒事件,影响当年的蚕种生产,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2018年的40年间,全场共发生了14次中毒事件,分别是1979年春季七里桑园敌百虫中毒,1989年秋季城园杀虫双中毒,1995年秋季  相似文献   

10.
我省蚕种是以销定产计划生产。各级原蚕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生产计划都考虑到二、三年以后的蚕种供需要求。各级蚕种场的任务由省统一安排。蚕种场必须按品种、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制种计划。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由于原原母种是从生产原原种的优良蛾区中选留优良的个别蛾区制成。它确保了蚕品种纯正,并通过蚕种场职工精心饲养和卵、蚕、蛹、蛾的严格选择淘汰,进一步提高了蚕品种的优良性状,使蚕种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孙先知 《四川蚕业》2005,33(2):56-59
李泽民,四川省双流县人,生于1915年11月22日。1942年毕业于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蚕桑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其后,先后在乐山、宜宾、遂宁、南充等地职业学校任教,担任过科主任、训育主任、教务主任、副校长,讲授过生物学、动植物学、遗传学、育种学、数学、物理学、蚕体解剖学、家蚕遗传育种学。1948年3月受聘到四川省蚕丝改良场从事蚕品种试验研究,1953年调西南蚕丝公司成都蚕种场任副场长,1955年3月调西南蚕丝公司北碚蚕种场任原种部主任,1956年调四川省农业厅蚕桑管理局任技师,1978年任四川省农业厅蚕种公司生产技术科长。1982年2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蚕桑高级农艺师职称,发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证书。1985年超龄退休。  相似文献   

12.
<正> 省蚕桑学会蚕种学组于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一日在北碚蚕种场召开了“关于家蚕原原母种生产技术改革探索试验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教学、科研及生产单位的专家、教授、农艺师和直接参加生产第一线的科技干部共28人。因故未能到会的七位专家分别提出了书面意见,在大会上进行了宣读。会议对北碚蚕种场进行的家蚕原原母种生产技术的改革试验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们采用的方法是按小系采取4/4饲育型式集团选择,混合制种,扩大留种面,稳定品种性状等有一定作用。该场经过四年八代试验结果,与常规方法比较,良卵率有所增加,并可节约部分  相似文献   

13.
我场于一九五七年建成投产,全场现有干部职工一百零四人,其中干部二十三人,职工八十一人;耕地面积一百七十亩,其中桑园五十一点七亩,桑苗圃九点三亩,蓖麻园十七亩,副业地四十二亩,已平整并计划自一九八○年起种桑的山坡地五十亩。具体任务是:(一)繁殖家蚕、蓖麻蚕原原种和原种;(二)结合生产开展科学试验;(三)现行蚕品种的提纯复壮;(四)培育新蚕品种。从建场投产到一九七八年底统计,按  相似文献   

14.
我省现有37个蚕种场,分布在5个地区、15个县,其中国营专业蚕种场23个,国营原蚕区种场9个,社队办场5个。共有职工2635人,其中技术干部249人,桑园面积专业场10356亩,原蚕生产队9,003亩。春期蚕种生产能力180万张(其中原蚕区占45%,社队场占10%)。解放后,我省蚕种生产发展较快,解放初,60%蚕种靠外省供应,经过全省蚕种战  相似文献   

15.
1形势严峻,蚕种场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1.1 由于国内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化学纤维工业的进步,“纤维皇后”(生丝)的许多用途逐步被合成纤维代替,加之外贸与丝绸内部结构的不协调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在国际处于垄断的中国丝绸步入了底谷,茧、丝、绸产品大量积压,四川的丝绸形势更为严峻,作为茧丝绸生产资料的蚕种销售量锐减,蚕种场也就走入困境.1.2 四川省蚕种年销售数量从1995年的870多万张,猛减为1996年的530万张左右,下降幅度达40%.而全省的蚕种场近120家并未减少,年销种量由平均了.7.7万张/场,降为4.4万张/场.有部分场春季生产的任务不足,有近7o%的蚕种场秋季没有生产.原种销不出去,仅南充蚕种场今春库余合格原种超过万张,即使种场仅按合同生产出的种也由于用户无  相似文献   

16.
提高桑蚕单张原种制种量,对降低普通种生产的成本,提高蚕种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蚕业生产的发展,我区蚕种场生产普通种逐年增加,但平均单张原种制种量较低,与先进蚕业省区的江、浙、川对比相差较大.据有关资料报道,浙江省每年生产400多万张普通种,只需6万张原种,平均单张原种制种量接近70张,如按每张原种40元算、则生产一张普通种需原种费成本O.57元.我区1991年24个蚕种场共生产普通种730316张,用去原种34916张,平均单张原种制种量只有21张,则生产一张普通种需原种费成本1.90元,比浙江省高2.3倍.又如1991年春期,浙江省德庆县庆丰蚕种场生产普通种12.7万张,只需原  相似文献   

17.
<正> 一、95年蚕种生产及今年春夏蚕种供应情况 1.三级蚕种生产的基本情况 95年春全省128个蚕种场生产普通种647万张、省属4个原种场生产原种19.2万张、原原种16.7万蛾;秋季全省生产普通种150万张左右、原种13万张、原原种10.4万蛾。全年共计生产普通种800万张、原种32.2万张、原原种27.1万蛾,分别完成生产任务的73.3%(普种计划1051万张)、157%、129%,普通种比去年(8327806)减少4.1%、原种比去年(30020)增加7.3%、原原种与去年(276188蛾)持平。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目前原原种繁育基地存在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省的蚕种生产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逐年递增,目前全省各蚕种场的房屋、设备、桑田都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为了满足供应各级蚕种,普通种繁育采取了农村饲养原蚕的办法予以解决;原种繁育选择有条件的普通蚕种场部分改为原种生产;唯有原原种繁育仍由浒关、镇江两场内部挖潜超负荷生产,以完成母种和原原种的繁育任务,但遇到了如下三个相  相似文献   

19.
我场以前是木茨蚕种场,后来由于县里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展蚕桑,在一九七六年改为桑蚕种场。全场有固定125人,干部4人,耕地80亩,其中桑园22亩。一九八○年前,我场全部是靠场内养原蚕自制蚕种的。一九八一年后,由于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需种量逐年递增,但蚕种场由于蚕房、  相似文献   

20.
《四川蚕业》2017,(1):50-52
<正>家蚕品种的种性保持是指蚕品种固有性状在繁育继代过程中的延续。蚕品种的种性能否保持,关系到该品种的推广使用寿命,更关乎蚕品种在蚕桑生产中的经济价值。四川省凉山州蚕种场是我省唯一的地区级选原普三级蚕种场,蚕种的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在原原种繁育中既要为原种繁育提供所需的原原种,同时也要选留原原母种继代,因而担负着蚕品种的种性维持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