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杂交水稻产业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杂交水稻产业经济是进一步扩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杂交水稻生产效益、确保杂交水稻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概述了杂交水稻产业经济的基本内涵和中国发展杂交水稻产业经济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中国发展杂交水稻产业经济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杂交水稻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战略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种业的核心价值。我国杂交水稻独步世界的关键是杂交水稻育种材料的突破和育种技术的创新。如今,面对杂交水稻巨大市场和在技术、资金、营销网络、管理优势明显的跨国种业集团竞争,加速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种业发展扶持机制,提高杂交稻种业研发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加快种子产业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南萍 《农民致富之友》2014,(22):211-211
<正>杂交水稻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组合不断更新。而研究和种植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就是为了解决世界粮食不足的问题,由于杂交水稻,无论是产量,抗病性,各种综合形状都要比不杂交的水稻要高,这就意味着杂交水稻粮食出产量的提高,为日益增加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资源环境下更好地解决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全球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水稻杂种优势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正>为促进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创新与交流合作,持续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的世界领先地位,推动我国杂交水稻的不断深入发展,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在袁隆平院士等专家的建议下,由国家科技部联合当地省级人民政府作为主办单位,将每两年召开一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大会将围绕"杂交水稻创新与发展"这一主题,从杂交水稻遗传  相似文献   

5.
正5月22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袁老倾其一生,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我们应秉承袁隆平院士不拘一格、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让杂交水稻更加优质、高产,实现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本期策划关注杂交水稻育种及发展方向,介绍杂交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以期让杂交水稻产品更加高产、优质,从而推动杂交水稻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平 《现代农业》2014,(4):61-61
<正>水稻是禾本科稻属植物,水稻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是圆锥花序,自花授粉。是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水稻起源于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亚洲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美洲约占4%,非洲约占3%,欧洲与大洋洲各占1%以下。水稻生产水平最高的是日本,最大的稻米出口国为泰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矮化育种、三系杂交及两系杂交稻、超级稻的研究都令世界瞩目。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我国水稻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稻区面积占全国的92%,以籼稻为主,北方稻区占8%,品种全为粳稻。现将杂交水稻的  相似文献   

7.
《世界农业》1998,(4):25-26
亚太地区杂交水稻研究动态中国杂交水稻的巨大成功,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年来,尤其是亚太地区杂交水稻发展较快。1.研究与发展现状杂交水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和18个国家的农业研究系统中,其中大部分为国营机构,只有巴西、印度、日本、...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对于提高杂交水稻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杂交水稻群体质量,扩大杂交水稻库容量,提高光合叶面积指数和光能利用率,增强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延缓根系和叶片衰老,提高杂交水稻库容的有效充实度,可实现杂交水稻高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实践中形成了以精确定量栽培、强化栽培、三定栽培为代表的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也存在栽培技术与我国农村发展不适应,以及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很好协调的矛盾。精准化栽培、生态化栽培和轻简栽培将是我国今后水稻生产发展急需技术。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组合不断更新.而研究和种植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就是为了解决世界粮食不足的问题,由于杂交水稻,无论是产量,抗病性,各种综合形状都要比不杂交的水稻要高,这就意味着杂交水稻粮食出产量的提高,为日益增加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资源环境下更好地解决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人口基数大的问题。事实上,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如何解决国民的吃饭问题成为了中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学家的不懈努力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获得长足发展,并解决了我国人口吃饭问题。本文基于此,依据我国杂交水稻的科研成果,分析影响杂交水稻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因素,论述了杂交水稻科研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的杂交水稻种植的推广,杂交制种产业的发展,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过程中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可影响制种产量的10%~15%,对一些颖角大的组合制种,其危害更重,高的可达20%~30%,严重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高产、优质、高效益,从而制约了制种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技术防治稻粒黑粉病。本文探讨了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防控技术,以其对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援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刚 《湖南农业科学》2009,(10):118-119,123
介绍了马达加斯加农业概况和水稻种植历史,在科学分析援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示范和高产栽培所取得的成效。同时,就如何在马达加斯加进一步推广杂交水稻,以辐射整个非洲地区,从而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作出我国应有的贡献;如何为涉农产业”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撑,以带动我国劳务输出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轻简化机械化制种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制种是杂交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当前在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偏低,已经不适应我国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的发展现状。发展轻简化、机械化杂交水稻技术,提高制种效率和产量,减轻人工劳动量,降低种子生产成本,是我国杂交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轻简化、机械化的基础上,通过育种材料的创新、制种栽培技术的变革、制种机械的研发等多项技术的联合集成,最终实现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4.
<正>研究和种植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就是为了解决世界粮食不足的问题,由于杂交水稻无论是产量,抗病性,各种综合形状都要比不杂交的水稻要高,这就意味着杂交水稻粮食出产量的提高,为日益增加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资源环境下更好地解决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全球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水稻杂种优势的表现1、根系发达。杂交水稻与一般常规品种比,具有根多、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在国外发展杂交水稻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背景 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发展已走过40年的历程。杂交水稻的发明人袁隆平先生,于1964年率先开展杂交水稻研究.他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攻克了三系配套、强优组合选配、杂交制种3大难关.成功培育出单产比常规稻高20%左右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并于1976年大面积推广,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76年开始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至今有30多年,杂交水稻与化学肥料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对我国粮食增产和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县位于福建北部,杂交水稻种植有30多年,杂交水稻施肥经历了从农家肥—单质化肥—复合肥的演变和发展过程,随着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水稻土壤内在因素的演变,出现了施肥技术、施肥水平与杂交水稻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问题。目前,生产上使用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特别是农业部认可并列为超级杂交稻单产可达800公斤,而现行的施肥水平仍停留在500公斤的水  相似文献   

17.
我国首创的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了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由于人口、经济、气候、耕作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杂交水稻发展的背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杂交水稻发展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提出了今后杂交水稻再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全球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长期以来曾被认为没有杂种优势,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科学研究证明水稻是具有杂种优势的。1976年,中国在世界上首先成功将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引起世界各国对改进水稻生产技术和高产的关注。经过30多年的改进、发展,杂交水稻生产技术已非常成熟。中国之外的一些国家、国际研究机构、私人公司都已培育出多种多样的杂交水稻亲本和可用于生产的杂交组合。从已获得成功的国家看,杂交水稻的生产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持以及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在技术和材料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和中国在技术上给予的无私帮助。私人公司的加入是某些国家杂交水稻生产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由于考虑到人多地少和粮食安全问题,大部分国家都希望发展杂交水稻,但是如果没有较强的研究设施和较好的种子生产体系并能够实施,杂交水稻要进行大规模生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热带国家,如何提高水稻制种产量是关键,让农民按照要求种植杂交水稻从而获得高产,也是技术推广上的重点。杂交水稻生产技术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需继续挖掘其最大的潜力以获得更高的产量从而适应人多地少的需要。今后,对水稻需求的增加将会超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许多国家的水稻产量,世界水稻生产需要提高,但是土地、水和劳动力不断减少。改革和探索杂交稻生产技术,提高杂交稻研究的力量,在全球范围内交流信息、技术和材料,是今后持续发展杂交稻生产体系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全球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杂交水稻无论是产量,抗病性,各种综合形状都要比不杂交的水稻要高,这就意味着杂交水稻粮食出产量的提高,为日益增加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资源环境下更好地解决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一、水稻杂种优势表现1、根系发达。杂交水稻与一般常规品种比,具有根多、根长、根粗、根系生长快,入土深,分布文,吸收能力强的特点。所以杂交水稻耐肥、抗倒、不早衰。  相似文献   

20.
正杂交水稻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组合不断更新。而研究和种植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就是为了解决世界粮食不足的问题,由于杂交水稻,无论是产量,抗病性,各种综合形状都要比不杂交的水稻要高,这就意味着杂交水稻粮食出产量的提高,为日益增加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资源环境下更好地解决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全球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水稻杂种优势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