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东台市亚东养蜂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10月,由起初的几户蜂农,200多箱蜜蜂,逐步发展壮大到今天拥有254户蜂农,蜜蜂22000群。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汪拓镇吊瓜协会成立于2003年,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600多人.拥有种植场1个、农产品营销公司1家,是一个以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协会+基地+农户”的企业型协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12年全国9个省市蜂业的调研,分析目前我国蜂农收入的基本特征,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蜂农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蜂农养殖方式、养殖规模、专业化程度及受灾情况对蜂农收入影响极显著,提出应从加强合作社管理、龙头企业建设、风险救助、发展蜜蜂授粉等方面提高蜂农收入,推动我国蜂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固城镇三陇村淀粉协会成立于2004年4月,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800多人,拥有淀粉加工厂1个,机械生产粉丝工厂1家.手工(个体或联户)加工粉丝的家庭作坊42个.是一个以-陇淀粉厂为龙头,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协会+基地+农户的服务型组织。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7,(18):9-9
江苏省金坛市食用菌生产始于上世纪70年代,2000年成立了协会,形成了“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2003年金坛被农业部授予“中国食用菌之乡”,2004年列为国家级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2005年列为江苏省省级食用菌农产品全程质量管理示范区。目前,金坛市食用菌协会下设8个分会,拥有24个团体会员和1000多名个人会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河北省平泉县科协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县食用菌专家梁希才组建了平泉县食用菌研究会、食用菌研究所,通过实行“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经过几年发展,现已拥有会员5000多个,使两万多农户走上了靠生产食用菌发家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四川省5个县蜂农的问卷调查,基于社会认知模型(MPPACC)分析框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蜂农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性感知、严重性感知较强,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较弱,感知到的适应成本较高;蜂农对免费天气变化信息的获取、获取渠道的多少、与其他蜂农交流的频率以及养蜂人数等均会影响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其中,免费天气信息的获取对蜂农敏感性感知、适应性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以及适应成本感知影响最为显著。最后,从拓宽蜂农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鼓励其加入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增强蜂农之间的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蜂农对天气变化感知能力、增强应对天气变化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高淳县固城镇九龙村食用菇协会成立于2004年5月,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300多人,拥有食用菌营销公司一个,250万平方尺蘑菇基地,盐水菇加工厂一个,是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服务型组织。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宁陵县华堡乡胡庄村的普通农民胡业勇通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运用全新的经营理念.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闯出了一条集育种、回收、加工、冷储、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新路子.在养殖业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他本人由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普通农民一跃成为下辖21个分公司、在全国拥有400多个加盟代理商、企业资产2000多万元的河南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相似文献   

10.
<正>蒙阴深山蜜坊蜂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蜜蜂养殖、蜂产品收购、生产加工、销售经营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现拥有蜂群4500箱,分布在全县12个蜂场,有近30年的蜜蜂养殖、蜂产品加工史。公司拥有瞬时灭菌、高度提纯、自动灌装于一体的高档生产线,所产蜂产品30余种,年产蜂蜜220吨,蜂胶、蜂王浆等70吨,年产值450万元。公司先后通过了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2012年协助县蜂业协会申报并通过了农业部中华蜜蜂地理标志登记,带动了周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蜂农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1.
以全国蜂蜜大省浙江省为例,利用蜂产品市场调研数据和蜂农调研数据,先从宏观视角对浙江省蜂业的生产与销售状况进行考察;再从微观角度对蜂农的生产经营行为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蜂农收益的因素进行实证剖析。模型结果表明,蜂农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养殖方式、技术采纳和主要销售渠道对蜂农收益有显著影响;据此,本文还提出了振兴浙江蜂产业,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订单蜂业是加快蜂业产业化调整与市场化发展的途径与形式。首先对贵州省蜂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基于正安和长顺2县8个乡镇103户蜂农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蜂农参与订单蜂业决策的制约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订单蜂业的认知、订单价格水平以及养殖规模对蜂农参加订单蜂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养殖时间和较重的病害与蜂农参加订单蜂业呈显著负相关;另外地区差异对农户参与订单蜂业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7月18日,一户拥有140箱蜜蜂的蜂农落户大兴安岭垦区古里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示范区及周边连队职工群众种植的白瓜子进行田间传花授粉。  相似文献   

14.
以养蜂业为例,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框架对2014—2019年国家蜂产业体系固定观察点的6期336户蜂农面板数据进行技术进步率和要素弹性定量分析,从技术进步的视角剖析蜂农与现代农业的衔接程度。研究发现,2014—2019年中国养蜂业的广义技术进步率仅为0.3%,养蜂业产值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蜂农与现代农业的衔接水平不高。基于此,提出促进蜂农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强新型职业蜂农培训,提升蜂农自身水平;二是大力推进节本增效提质养蜂技术研发;三是规范蜂农与合作社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推进形成蜂蜜市场优质优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12年对全国10省市570户蜂农的调研数据,从养殖规模和养殖方式、蜂农基本特征、技术推广情况、蜂农成本收益分析及蜜蜂授粉发展情况五方面分析我国蜂产业的现状,并从目前的发展态势通过SWOT分析法,罗列出我国蜂产业的优劣势、发展机会及存在的威胁,解析我国蜂产业的发展前景,为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蜂群转地饲养中,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蜂农的生产、生活难以获取现有交流市电的支持,经过实地蜂场调研,目前蜂农多数使用光伏组件收集太阳能作为能提供源。蜂农在户外难免遇到连续阴雨或者多云天气,无法为蓄电池充电,现有装置就无法满足蜂农的要求。针对这种现状,以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作为切入点,针对转地饲养蜂农供电问题进行研究,将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结合起来,弥补连续阴雨天供电不可靠的缺陷,同时能够保证用户均衡充足的用电需求,为蜂农野外养蜂作业提供新的技术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近日召开的新罗区养蜂协会会员大会上了解到,去年,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养蜂协会被市科协评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农技协”。该协会履行“服务、沟通、协调、维权”职能:提高蜂农组织化程度、举办养蜂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开展蜂业信息预警预报。协会会员从230人增加到253人,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韩城全市26万农民中,如今有1s万椒农靠种植花椒鼓起腰包:韩城市花椒管理局局长张福勋介绍,韩城种植花椒历史久远:韩城市委、市政府冈地制宜,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规划,如今形成了“政府引导+协会+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基地+农户”的花椒产业化、规范化经营格局,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云南省230户蜂农的实地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户家庭养蜂的生产行为,并运用模型分析方法中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养蜂农户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蜂农的养蜂意愿受放蜂收益、技术采用、养蜂方式、市场环境等4大类因素的影响。蜂农的收入水平越高,其养蜂意愿越强。定地+小转地、小转地、大转地放蜂方式与定地相比,对养蜂意愿具有一定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铁岭市龙山乡玉宝蜂场蜂农范广学冬闲时将越冬蜜蜂租给塑料大棚果农,为大棚果树传花授粉.范师傅每年冬季出租蜜蜂150余群,每群150~200元,一个冬季下来,净赚租金2万多元,占全年养蜂收入的一半.同时也解决了大棚果农冬季人工授粉费时费工开支大的难题,为大棚果农省支增收每个合计达1000元以上,实现了蜂农果农双丰收.在他的带动下,辽北铁岭、开原、昌图等市30余户蜂农也加入冬季租蜂行业,壮大租蜂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