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直播的条件下,各品种的产量在9 497.67~10 079.00 kg/hm2之间,产量相差580 kg/hm2左右,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淮稻5号在供试品种中产量最高,株高适中,是兴化地区目前水稻选用的主要品种,其产量高(在本试验中居第1位),穗粒结构协调,灌浆速度快;但其抽穗期较迟,生育期较长,作直播稻种植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育粳1号综合表现优良,产量水平较高,植株高度适中,但其抽穗期迟,生育期长,作直播稻种植风险性大,建议可用作移栽稻种植。新稻20在本试验中产量居第3位,其综合性状较优,田间表现无白叶枯病,后期熟相较好,生育期相对较早,有二次灌浆现象,穗数较足,千粒重高,可作直播稻种植选用品种。宁粳4号株高适中,抽穗期较早,熟期较早,产量中等,其穗数足,结实率高,但千粒重较低,后期熟较差。农乐17株型紧凑,植株较矮,穗数足,穗型小,熟期一般,有白叶枯病。津稻263综合性状优良,穗粒结构协调,无白叶枯病,生育期早,但后期熟相较差。镇稻14作直播稻种植,生育期迟,风险性大,倒伏严重,二次灌浆现象明显,有白叶枯病,其特点是粒重高,是大粒型品种。 相似文献
2.
邗江区在公道镇河东村开展粳稻新品种展示,以求筛选适应性好、产量潜力大、综合性状优的新品种。结果表明:11个优质粳稻品种中,南粳晶谷产量最高,达11670.0 kg/hm2,其次是南粳3908、中江113、丰粳1606,均达到10200.0 kg/hm2以上;每穗粒数最高的品种是金香玉1号,达191.4粒,南粳3908与中江113分别排第二、第三;南粳晶谷与扬粳5118的结实率最高,为94.8%,丰粳1606排第三,为93.9%;千粒重最高为南粳晶谷,达28.87 g,扬粳5118与南粳9108分别排第二、第三,分别为27.90 g与27.67 g。综合比较,南粳晶谷、南粳3908、中江113、丰粳1606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可以进一步示范种植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黑龙江省绥棱县优良水稻种质资源,对引进的6个品种物候期、生育特性、抗逆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综合对比,目的是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为当地水稻种植品种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寒稻13'、'响稻12'、'天隆311'和'寒稻79'4个品种,在生育期、分蘖能力、产量等综合性状方面表现良好,适宜在绥棱县地... 相似文献
4.
5.
卢慧;邓家琴;万江红;汪丹会 《农技服务》2024,41(5):1-4
水稻是福泉市重要的粮食作物,推广应用优良水稻新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及品质,对保障当地粮食安全和稳定农民收入,以及满足消费者对水稻品质的需求具有积极意义。为福泉地区水稻良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引进9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考察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其产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浙优223全生育期最短,最先成熟;华浙优1号、中浙优8号成熟时间较早。宜香优2118、中浙优8号株型较高,株高分别为106.6 cm、106.0 cm,花优707其次,株高为101.6 cm;中浙优8号穗长最长,为27.8 cm;金龙优263有效穗最多,为15.1万穗/667m2;荃优607和中浙优8号其次,均为14.8万穗/667m2;华浙优223穗粒数最多,为200粒,花优707其次,为196粒;宜香优2118最少,为175粒;华浙优1号、川种优3607、金龙优263结实率较高,分别为86%、86%、85%;花优707、宜香优2118千粒重最重,均为31.2 g。中浙优8号、金龙优263、花优707属高产量品种,其产量为614.5~645.6 kg/667m2,其中花优707产量最高;金优785、荃优607、宜香优2118、川种优3607属中等产量品种,其产量为559.3~595.0 kg/667m2。花优707、金优785、荃优607、中浙优8号、宜香优2118、金龙优263、川种优3607综合表现较优,可在福泉地区推广种植。参试水稻品种的穗长与其产量显著正相关,且加权关联度最大;千粒重与其产量显著正相关,加权关联度排第二;有效穗与其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加权关联度排第三;株高、穗粒数、结实率与其产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穗粒数与产量的加权关联度排第四;生育期与产量的加权关联度最低。 相似文献
6.
7.
8.
10.
庞法松;沈建国;沈兴连;钱东;姚永建;楼玲;钟顺顺;何林海 《安徽农业科学》2020,(2):52-54
为引进和筛选出适宜余杭地区气候、生态条件的水稻新品种,研究了引进的12个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米饭口感情况。结果显示,高产高食味品种嘉67、浙粳优1578宜在余杭区作为主要品种推广;高产中食味品种嘉禾236,中产高食味品种甜粳1号、南粳46可在余杭区作为优质米品种推广,低产高食味品种丙709、南粳5055可在局部地区作为优质米选择;甬粳695、申优26、中嘉8号不宜在余杭区种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