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果桑种植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桑蚕产业是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果桑种植业作为桑蚕产业发展的后起之秀,对广西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大力发展果桑种植业,对提高桑园效益、促进蚕农增收、加快农民脱贫致富、丰富果品资源、推动饮料产业发展、优化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运城市果桑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结合果桑生产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提出运城市果桑发展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忆  鲁勇  赵骁玮 《四川蚕业》2020,48(1):34-36
分析了凉山州果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凉山州优质果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统一认识,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夯实基础,抓好果桑基地建设;创新营销渠道,打造好凉山桑果品牌;加大资金支持,培育壮大果桑加工企业;产学研结合,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农旅文化,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江苏省溧阳市果桑产业的优势,并在分析果桑产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溧阳市发展果桑产业的对策建议,即加强政策扶持和果桑新品种的引进与鉴定,建立果桑新品种苗木的高效扩繁及桑椹保鲜技术体系,加大果桑栽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果桑旅游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浙江省果桑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在分析果桑产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与政策扶持、加强品种繁育与技术攻关、推进产业融合与主体培育、重视产品开发与品牌建设等促进浙江省果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德市发展果桑采摘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产业是浙江省建德市农业特色产业之一,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瓶颈期。通过对建德市果桑采摘游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对建德市发展果桑采摘游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今后建德市发展果桑产业的方向,应顺应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方向,依托高铁时代带来的区位优势,结合建德市"全域旅游"的发展规划,把果桑采摘融入到高消费的旅游行业,并从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技术推广、改善环境、开发新产品、挖掘内涵、培养人才等方面进行提升,实现建德市果桑采摘游的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四川果桑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果桑产业化的发展思路,重点做好优良果桑品种选育、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和桑果产品质量安全、桑果产品市场开拓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促进重庆市万州区果桑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分析了万州区果桑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优势,并针对万州区果桑产业存在的生产规模较小、桑椹菌核病和桑椹浆瘿蚊危害严重、桑椹保鲜能力不足、缺乏加工条件、销售手段落后、市场开拓有限等问题,提出了扩大种植规模、科学规划布局,强化技术支撑、提升产品质量,努力开拓市场、开展产地加工,优化品牌形象、做好品牌宣传,以稳定发展万州区的果桑产业.  相似文献   

9.
通过阐述广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广西果桑产业发展效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广西果桑产业发展必须科学规划;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桑果采摘、存储、运输和保鲜难题;认真抓好桑椹菌核病的预防;积极开拓国内外消费市场;加强政策扶持和宣传引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店镇果桑栽培由小到大,达到目前10.67hm2的较大规模,成为嘉兴市的重要果桑种植基地。王店镇果桑产业起初是以鲜果销售为主,2006年随着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逐步兴起,果桑采摘游在嘉兴、海宁等周边市县都有了较高知名度。发展果、叶兼用,食、药同用的果桑栽培,是实现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稳定产业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嘉陵区果桑产业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嘉陵果桑产业的现状嘉陵区现有果桑100hm2(1500亩)、70万株,其中投产果桑53.3hm2(800亩)、30万株,主要分布在新庙、吉安两个乡镇。栽植品种以大10和嘉陵30为主。注册了"桑源圣果"商标,主要为千年绸都酒业有限公司提供原料。嘉陵区的果桑产业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受到蚕桑产业不断萎缩、市场起伏不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果桑产业呈  相似文献   

12.
曾燕蓉 《广西蚕业》2019,56(1):39-46
运用SWOT法分析,发现广西生态桑产业具有桑树资源丰富、桑树生长优势明显、蚕桑产业优势强大、产业产品安全性优势突出等特点,同时也面临蚕桑产业发展地区农业生产力落后且科技推广难度大、生态桑研究起步较晚等方面的挑战。认为广西应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加大科技部门在生态桑方面的研究投入,集中优势力量,攻克蚕桑资源多用途开发与利用技术瓶颈,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最大限度提升生态桑发展潜力,促进生态桑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栽桑养蚕是我县传统产业之一。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养蚕比较效益下降,蚕桑产业需要突破。为此,我县于2009年引进"嘉陵30号"果叶兼用新桑品种,既采叶养蚕,又产果应市,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获得农民好评。但随着果桑种植面积扩大,技术管理跟不上,2011年我县果桑发生了病虫害,导致部分果桑颗粒无收;2012年以后近3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对果桑菌核病和浆瘿蚊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滨海县果桑的发展现状,剖析了滨海县果桑的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并针对滨海县地方特点和果桑推广的技术要求,探讨了滨海县“技术密集区”、“城市后院区”、“综合产业区”、“港区农家乐”、“椹、蚕并举”等发展果桑的模式及布局.  相似文献   

15.
《四川蚕业》2017,(1):12-14
本文通过对攀枝花果桑产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快攀枝花市优质果桑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有一定的产业链条发展基础,分析了果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蚕桑产业是桐庐的传统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受工业用地的不断增加、效益农业的扩面、劳动力紧张等因素影响,桑园面积大量萎缩。该县根据产业现状开展色彩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结合旅游业大力发展果桑产业。短短2年时间,该县新发展果桑面积20多hm2,在大力宣传、县政府政策鼓励下,果桑面积不断扩大。1品种的选择果桑品种较多,目前该县主要栽植品种有大果10号、白玉王、桂花蜜以及台湾长果。从近2年栽种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宣城市开发果桑产业的有利条件,介绍了全市果桑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提出宣城市要以建设果桑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关键,以发展桑椹系列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切实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广良种良法、选准适当经营模式等做大做强宣城市果桑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将台湾大果桑、长果桑引入三峡库区进行栽培,通过对其生物学性状、产果性能及繁殖情况等调查,与目前主要果桑品种大十、红果二号相比较,台湾果桑适应性广、产果量高、桑果特点突出,在作为观光采摘桑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黄兰彬 《广西蚕业》2019,56(2):62-64
通过分析百色地区栽植果桑的优势和品种选择,总结出在该地区种植果桑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以种植鲜食果桑和酿酒用果桑为重点,总结了果桑的树型养成、水肥管理以及桑椹菌核病和桑天牛等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建议在栽培好果桑的同时,可以通过桑果采摘园、桑果酒以及桑果汁等的开发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