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青霉素在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方面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从笔者近20年临床经验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达到了30%左右,80年代治疗乳房炎时青霉素的用量仅为800万单位,而现在却达到了1600~1900万单位或更高。由此可见奶牛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了。而在治疗方式上,一些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对一些严重的、顽固性的乳腺炎,往往采用乳头灌注青霉素或克林美等药物的方法。据本人临床经验所得,在乳腺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尽可能不向乳池内灌注以上两种药物,否则,轻者奶牛产奶量明显下降,重者可导致奶牛泌乳完全停止,造…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BNT诊断法普查,应用乳炎康对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1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显效率均达100%。对奶牛“+”治愈100%,对“++”奶牛治愈率80%。比青霉素药物治疗对照组提高20个百分点:对“+++”奶牛治愈率60%。试验中对1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乳炎康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发现.以开水冲后加清凉水调匀口服。每日一次,每次每头牛300克,连用5天,治疗效果最佳。临床推荐该量。临床观察治愈后试验牛无任何不良反应,所产牛奶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中药“乳炎康”对奶牛及所产牛奶无任何不良影响。经生物统计学方法计算,乳炎康对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绿草素对奶牛乳房炎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奶牛乳房炎是长期以来困扰奶牛养殖的主要常见病,据有关报道我国奶牛乳房炎临床型发病率达20%-60%。通过此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绿草素对奶牛乳房炎的治愈率为93.6%,总有效率95.83%,减轻率2.78%,无效率为3.47%,根据绿草素治疗特点,试验证明,绿草素与常用药青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比较,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有其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给药新途径何华沈阳市辽中化工总厂(110200)过去治疗奶牛乳房炎,常用向乳房注入普鲁卡因、青霉素,乳房基部封闭、颈静脉注射大剂量抗生素以及内眼中西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对一般性乳房炎均有较好效果,但对具有全身症状的急性、最急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5.
在奶牛饲养中奶牛乳房炎是发病率高,奶牛乳房炎按临床表现分为临床型和隐形乳房炎,临床型乳房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型、慢性型,养殖户依靠对乳的观察和实验室诊断进行分析。本病给养牛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可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青霉素硫酸镁溶液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宁先锋,施涛洪(黑龙江省北安农管局长水河农场兽医院164007)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是奶牛常发病,最常用的是青霉素溶液乳腺内注射。为了寻找一个比单用青霉素(以下简称青液)效果更好的方法,我们在1992~1993年应用青...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多达80余种。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无症状的隐性乳房炎高于临床型乳房炎.往往不容易发现。本文介绍了乳房炎检测方法和乳房炎的发生条件与防治措施,积极探讨采取奶牛乳房炎预防与治疗有效措施,达到减少乳房炎发生,增加奶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奶牛饲养中奶牛乳房炎是发病率高,奶牛乳房炎按临床表现分为临床型和隐形乳房炎,临床型乳房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型、慢性型,养殖户依靠对乳的观察和实验室诊断进行分析。本病给养牛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可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85头患乳房炎奶牛共104个乳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26个,分别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低(200U/乳区)、中(400U/乳区)、高(800U/乳区)三个剂量,对照组为青霉素G钠(160万IU/乳区),每天早晚挤奶后乳池灌注给药,共4d,研究不同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均能有效清除感染乳区的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隐秘杆菌等G^+菌,大幅降低牛奶中的白细胞数,提高日产奶量。其中低剂量组对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略优于青霉素G钠(P〉0.05);中、高剂量对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显著优于青霉素G钠(P〈0.05);中、高剂量的疗效相当(P〉0.05)。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是一种很好的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近20年我国奶牛乳房炎三类主要病原菌对12类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为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提供参考.笔者参阅1991,2010年全IX80余篇有关奶牛乳房炎的报道,分析我国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耐药性和敏感药物情况,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对大部分传统药物如青霉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出现较高程度的耐药性:对喹诺酮和头孢菌素等较为敏感,但也有少量耐药性报道。  相似文献   

11.
绿草素对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长期以来困扰奶牛养殖的主要常见病,据有关报道我国奶牛乳房炎临床型发病率达20%~60%.笔者应用绿草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结果证明,绿草素与常用药青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比较,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有其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不同地区500头患急、慢性乳房炎的奶牛,用“乳复生”、“乳炙清”联合给药治疗,急性乳房炎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9,3%,治愈率833%;慢性乳房炎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77.7%,治愈率72.9%,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乳房炎是常见病,会导致奶牛的产奶量下降,泌乳停滞,引起犊牛的消化道疾病。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现在已总结出许多方法,对早期乳房炎的疗效非常好,比如乳房注射青霉素普鲁卡因,灌服仙方活命饮等。笔者多年来用栝楼牛蒡子汤加减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尤佳,在此做一推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油剂普鲁卡因青霉素和盐酸左旋咪唑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效果好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为近几年兽医界讨论的热点。笔者于1992年6-7月采用乳牛乳腺炎电子检测仪对121头泌乳母牛检测,并对阳性牛应用油剂普鲁卡因青霉素和盐酸左旋咪唑治疗,效果满意。该检测仪为山西...  相似文献   

15.
1 发病经过 一黑白花奶牛患乳房炎后继发肺炎,就诊后确定用双黄连注射液、青霉素钠治疗,用量为双黄链注射液每公斤体重1ml;青霉素钠盐每公斤体重6万单位。混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0.9%氯化钠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使用不同组合的抗生素对60头患乳房炎的病牛进行治疗试验.试验结果:试验组1庆大霉素50ml+青霉素钾160万单位×5瓶+硫酸链霉素100万单位×7瓶的治愈率比试验组2和试验组3的治愈率高;3组试验方案中,试验组3阿莫西林0.5g×8瓶+50ml氯化钠注射液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最差.结论:试验组1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多发病.多年来笔者采用蒲公英散和青霉素普鲁卡因对46例乳房炎进行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中治愈39例.占84.8%,有效5例.占10.9%,总有效率95.7%;无效2例.占4.3%,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望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乳房炎主要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泌乳停滞,并引起犊牛的消化道疾病,是奶牛常发普通病之一。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现已总结出许多方法,对早期乳房炎的疗效非常好,如乳房灌注青霉素普鲁卡因,灌服仙方活命饮等。笔者多年来采用瓜蒌散加减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较好,因此做一推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医称奶牛乳房炎(mastitis)为乳痈、奶黄、奶肿。奶牛乳房炎在世界各国发病率都较高.据报道.在美国1100万头泌乳奶牛中约有50%患有乳房炎,日本平均乳房炎患病率为45.1%;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更高(51.3%~85.7%)。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原因很多,除易感牛、病原微生物与环境三大影响因素外.还表现在致病菌的多样性方面.给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对乳房炎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损失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据世界奶牛协会统计,全世界约有2.12亿头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在50%左右。据报道,我国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在46.4%~85.7%之间。乳房炎的损失不仅包括治疗的费用,而由此引起的奶产量的下降、奶品质的低劣更不可低估。在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工作中,虽然许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