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为了发展商品生产,提高棉田经济效益,解决棉粮瓜争地矛盾,保定地区从1983年开始试行棉花西瓜间作,1985年又发展到棉瓜菜间作。1987年全区棉田间作面积为11.8万亩,其中棉瓜菜间作面积2万亩。1987年定州市推广棉瓜菜间作8000亩,获得成功,棉瓜菜亩经济效益1313.6元,比  相似文献   

2.
棉田间作套种既有利于稳定棉花面积,又有利于提高棉田经济效益。近年来,平湖市以棉田套种西甜瓜为主的间作套种发展较快,但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瓜棉套种由于瓜类成熟偏迟,瓜棉共生期长、生长矛盾突出,棉花不仅难高产,而且棉田中后期的防病治虫对瓜类污染大,影响其食用安全性,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从1996年起,平湖市开始试验示范棉田套种大棚瓜菜的“万元百公斤皮棉”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模式,旨在利用大棚甜瓜的早熟高效和早春瓜棉共生期间的大棚增温保湿效应,促进棉花早播早栽早发育,延长其有效结铃期,实现增铃增…  相似文献   

3.
江汉平原棉田多熟套种模式①万家俊许宝林胡大坤路中秋湖北省仙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33000近年来,随着农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对棉田产出的希望值大幅度提高,各种棉田高产高效间套模式应运而生且初具规模。现择其要介绍如下。1蒜——菜——豆——棉模式1...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我们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及豫东人多地少,矿藏资源匮乏的特点,从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着手,初步探索出以棉为主,间套蒜、菜、瓜等作物的多熟种植模式,以便为主产棉区棉田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指导。1豫东平原实施多熟棉田生产的可行性1.1光...  相似文献   

5.
由于种植效益好,近年来东台市大棚瓜套棉花种植面积日益增大。同时,因烟粉虱发生量增加,大棚瓜套棉田烟粉虱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少数棉田甚至出现叶片霉污严重、黄化枯死现象,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户的用药防治次数。为此,3年来,我们着手调查大棚瓜套棉田烟粉虱发生数量与消长情况,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植棉经济效益,2001~2002年在华容进行了5种棉田间套复种模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棉田采用一年三熟的经济效益均大于一年两熟,其中尤以芥菜/西瓜//棉花效益最好。棉田套种的农作物品种以早熟、特早熟优质高产品种为佳,可不影响棉花蕾铃期的生长。三季作物采用主作物和间套作物同厢分带隔年轮作,在每公顷定植棉花22500株的情况下,套种春玉米22500株、糯高粱22500~30000株、早熟辣椒30000~37500株、西甜瓜4500~5250蔸,不仅可充分利用棉田苗蕾期土地、温光和肥水资源,挖掘棉田的增产潜力,而且可争取粮、棉、菜、瓜、果全面丰收,实现棉农增收,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7.
潮土区棉田最佳施肥效益的探讨①崔凤俊张永秀王国柱张志强河北省沧州市农业局沧州061001近年来,在不同肥力潮土棉田上进行肥料效应函数多点试验,以探索不同产量水平棉区最佳效益施肥量和合理的氮、磷肥投入比例,为提高棉花生产效益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地基本情...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海南瓜菜设施大棚的发展历程,分析海南瓜菜设施大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海南瓜菜设施大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县棉花由一年一熟改为营养钵育苗移栽麦棉两熟,或棉瓜菜多熟,提高了经济效益,缓和了粮棉争地矛盾,同时也保证了棉田面积的稳定。但由于生态条件的变化,棉花多种病虫害的发生量、危害期、危害程度与单作棉田有较大差异,其主要特点是“两轻四重”。  相似文献   

10.
以直播春棉为对照,田间调查比较棉瓜套种、麦后移栽、棉蒜套作、麦棉套作和育苗移栽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影响不同.与直播春棉棉田相比,棉花整个生长季节育苗移栽棉田平均百株棉铃虫落卵量减少,其他棉田均有所增加,棉瓜套种和麦后移栽棉田平均百株棉铃虫幼虫数量增加,其他棉田均有所减少,差异均不显著;除麦后移栽棉田外,其余棉田棉蚜发生量均增加;棉叶螨均有所减少;棉蓟马有所增加;除育苗移栽棉田外,棉叶蝉均有所增加,差异均不显著;绿盲蝽均明显增加.与直播春棉棉田相比,棉花整个生长季节草蛉均有所增加,棉瓜套种和麦后移栽、麦棉套作棉田差异显著,其余均不显著;棉瓜套种和棉蒜套作棉田平均百株龟纹瓢虫量有所增加,其余棉田有所减少,差异均不显著;麦棉套作棉田草间小黑蛛增加,棉瓜套种、麦后移栽、棉蒜套作和育苗移栽棉田草间小黑蛛均减少,育苗移栽棉田小花蝽平均百株增加,其余棉田均有所减少,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因此要根据不同种植模式棉田不同害虫和天敌发生规律进行棉花害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彭泽兵 《中国棉花》2001,28(1):35-36
近几年 ,随着棉花外部市场的变化 ,本市棉田立体种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已从传统的粮棉瓜型向两菜一棉、三菜一棉型发展 ,向名、特、优、鲜发展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有的已是常规粮棉两熟纯效益的 4~ 5倍 ,种植类型日趋多样化 ,栽培技术日趋规范化 ,种植面积日趋扩大化。因此 ,棉田高效立体种植是既提高了棉田综合经济效益 ,又增加了棉农经济收益 ,对稳定和发展本市的棉花生产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1 种植模式符号“/”、“ ”、“—”分别表示套种、间作、连作。1 .1 春马铃薯—棉花 早毛豆。马铃薯于 1 1月下旬播种 ,地膜加棚架 ,…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冬季瓜菜的发展,对缓解物价上涨,保障居民冬季“菜篮子”供应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遥感、地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讯网络、传感器、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探讨海南冬季瓜菜种植区划系统研究,提出构建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格局分布平台、冬季瓜菜种植适宜性评价平台,以及冬季瓜菜种植对比评价平台,以期为海南冬季瓜菜结构化调整、集约化经营及产业化发展服务,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助推热区“三农”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海南瓜菜产销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已成为中国冬季瓜菜的主要供应地,瓜菜已成为振兴海南农村经济、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立足海南瓜菜产业的产销现状,分析海南瓜菜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束缚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锋 《热带作物科技》1997,(5):51-54,32
从发展规模和速度、迅速发展的原因、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形式、有益启示等方面,回顾了海南反季节瓜菜生产发展的历程,并展望了海南反季节瓜菜生产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我乡的原庄、菜庄、陈庄推广了麦棉瓜菜多熟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987年种植麦棉瓜三熟1400亩,棉瓜菜三熟300亩,麦棉瓜大豆四熟60亩,麦棉瓜大白菜四熟20亩,通过调查,平均亩产皮  相似文献   

16.
间套作棉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①赵敬霞王忠义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050041焦同库马新田河北省辛集市种子公司052360棉田间作套种已有多年历史,但由于棉花品种、栽培技术不配套,使间作棉田费工不少,总体效益不尽理想。近几年,为了提高套作棉田效益,降低棉田...  相似文献   

17.
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均表明,辛硫磷、病毒杀虫剂、氟虫脲、除尽和高氯·辛乳油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适于在瓜菜上使用,可在目前海南瓜菜生产中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南阳盆地植棉区棉田综合效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建立了棉瓜薯套作高效栽培模式。本文对棉瓜薯的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肥管理、整枝打顶、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冬瓜是我市传统种植的经济作物.近几年来由于经济效益好,栽培已开始转向棉田,实行棉田套种。目前我市棉出套种冬瓜面积已达134公顷,特别是我市小港镇北港村23公顷棉田已全部实行棉田套种冬瓜。棉田套种冬瓜一般棉花亩产100~125公斤、冬瓜亩产3000~3500公斤,高的超万斤;如小港镇北港村李寿根家1.2亩棉田冬瓜产量达7800公斤,亩产达6250公斤,棉花亩收。达160.1~2000元.冬瓜亩收入在3000~3500元,扣除亩总投入750~800元,亩纯收入在4000~4500元;同时棉田由于套种冬瓜,棉花蕾肥免施,投入减少,经济效益可观,是棉农增产增收的…  相似文献   

20.
在棉瓜共生期间,使用氧化乐果、久效磷滴心与喷雾防治棉蚜和一、二代棉铃虫,通过对瓜皮和瓜瓤进行化验分析,测定不同防治方法及不同喷药时期农药残留量值,结果表明,滴心防治是棉田间作西瓜,实现无公害生产的主要防治措施,氧化乐果喷雾防治的安全间隔期为采瓜前19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