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发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之中,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理念和共识深入人心。从而应强化生态优先,使理念和共识深入人心,继而为森工转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发展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性保障。临安市在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之后,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努力实现由国家生态市向国家生态文明市的跨越提升。这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赋予了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将牢固树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高效的现代  相似文献   

3.
加强示范基地建设 丰富生态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新疆林业》2011,(4):21-22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生态文明的主战场,是强化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的重要阵地。通过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深化和扩大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区走资  相似文献   

4.
张娟 《新疆林业》2011,(6):12-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践这一目标,不仅要从治理和保护出发,更重要和迫切的是需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大力普及和提升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让全社会关注生态环境、重视生态保护,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文明理念,是对生态文明本质特征的认知,是人的思维的价值取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因此,我们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让生态文明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政治和社会建设,必须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崔杰 《中国城市林业》2007,5(6):37-38,44
从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广州的理念出发,对广州林业法制建设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实施生态立法、整合执法队伍、建立稽查机构、开展生态普鳕、强化政府生态职能等思路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水与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水生态文明建设遵循人水和谐的理念,通过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资源,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协调好用水和节水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滨州水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探索形成了引黄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模式,通过分析其政绩考核制度和技术提升等制度因素,可为沿河、沿江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促使人们自觉地尊重自然、珍爱自然,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近两年来,湘潭市通过组织生态文化活动、搭建生态教育平台、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打造"互联网+生态文化"的模式,不断拓展生态文化空间,丰富生态文化传播载体,提高生态文明现代化程度,促进了生态文化建设,提升了市民生态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9.
诠释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的内涵与特征,以及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分析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着生态文明理念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堪忧等问题及其成因。并以浙江省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为例,分析其实现环境、产业、服务和素质的提升工程等策略与经验,阐明安吉模式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到的启示:提升生态意识,培养生态理念,规划本土化,产业规模化,发展乡土特色文化等。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明确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项目标任务,集中体现了中国政府加快绿色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建设美丽中国。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是人类向生态文明社会过渡过程中的文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因此说,生态文化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展生态文化,如何开创生态文化产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事关现代林业发展大局的关键所在。如何更好地加快发展生态文化产业,主要从以下九个方面抓起。1大力弘扬生态效益,强化保护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2.
《国土绿化》2012,(12):1-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经大会同意写入党章总纲中,彰显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建立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这是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十八大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不断强化。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加快生态文化建设,对于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一、繁荣发展生态文化对北京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田新程 《中国林业》2008,(24):16-17
绿色是城市的灵魂,是体现城市品位和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义乌市是一座国际性的商贸城市,在推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过程中,义乌市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通过开展城市森林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为全国树立了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杭州模式:城市林业提升生活品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市森林,改善生活品质,已成为城市和谐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趋势,城市森林建设是提升城市品位,强化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措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创新,杭州城市林业围绕提升生活品质这一发展目标,形成了具有理念超前、特色鲜明、国际接轨的“杭州模式”——生态经济共赢,人文景观相融、城市乡村互动。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时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不仅彰显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念,体现了这一科学理念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而且指明了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  相似文献   

17.
绿文 《国土绿化》2024,(3):10-11
<正>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由科学理论向指导实践的重要转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  相似文献   

19.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可以说,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保护区作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直接、最具体的区域,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沿阵地和基本作战单位,更是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