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20个苎麻(BoehmerianiveaL.Gaud)基因型材料自然授粉群体进行了研究,其形态特征,单株节数,节间长度、株高、茎粗(上、中、下),根及嫩枝长均存在着显著差异。无一形态特征与种子大小又嫩枝长呈现正相关。根长与节数和株高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而节数和株高与纤维产量之间有显著相关。节数、株高和茎粗(上、中、下)等性状三者之间以及与产量之间呈正相关。三个基因型材料,R_(1414)、R_(1440)、R_(067-34)形态特征变异较高,可以用于配制苎麻杂交组合。选择刚发芽具较长根的幼苗有助于提高纤维产量和改善纤维产量构成成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黄麻30份品种(系)材料分析,遗传力最高的是株高,遗传变异系数最高的是青叶数。除青叶数外,其余各性状对单株干皮重的遗传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依次为总叶节数>鲜皮重>鲜茎重>皮厚>株高>晒千年>茎粗>出麻率。环境相关以茎粗、皮厚、出麻率较高;表型相关以茎粗、鲜皮重、出麻率较高。直接通径系数最高的是总叶节数,其次是茎粗、株高、皮厚等性状。在黄麻的九个数量性状中,控制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总叶节数、茎粗、株高、皮厚等性状,尤其是总叶节数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黄麻主要经济性状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相关性状进行选择,对提高选择效果有一定的帮助。黄麻经济性状的相关,在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1)、(2)、(3)、(4)。一般认为,产量与单株鲜茎重、茎粗.鲜皮厚。生育期等有密切关系;与株高、节数表现一定相关,但相关系数变幅比较大;与分枝节位。节长、鲜茎出麻率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引进的11个醇用甜高粱品种为研究对象,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甜高粱品种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在7.54%~19.44%,株高、茎秆长、茎粗和穗长的变异系数较大;甜高粱产量与株高、茎秆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茎粗、穗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出汁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株高、茎秆长、茎粗、穗长、叶长对甜高粱产量的直接效应有正向作用,糖锤度、出汁率、叶宽为负向作用,对甜高粱产量作用最大的是株高,其次是茎秆长、茎粗、穗长。因此,在选育优良甜高粱品种时,要协调好各性状之间的关系,着重对株高、茎秆长、茎粗、穗长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黑龙江省审定的10个高蛋白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与蛋白、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高蛋白大豆品种的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粗与产量呈正相关,底荚高度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大豆蛋白含量和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对产量的影响力最大。对于高蛋白大豆育种,应考虑选择株高中等偏高、主茎节数多、单株粒重大,同时百粒重较大、生育期为中晚熟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蓖麻杂交育种效率,研究杂交组合收获指数与性状之间的关系,观察和测量了133个蓖麻杂交组合的13个农艺性状,即收获指数、单株产量、生物量、百粒重、有效穗数、一级分枝数、株高、茎粗、主茎节数、主穗长、主穗位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133个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蓖麻杂交组合的收获指数差异较大,变幅为0.126~0.644,平均值为0.398;133个杂交组合中收获指数在0.5以上的组合仅占16.54%。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收获指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穗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单株产量、株高、主穗长、有效穗数4个性状对收获指数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育种过程中,选择主穗花序较长、植株相对较高、一级分枝数较多的个体,可提高育成材料的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7.
对12个有望作为糖果兼用蔗品种推广的甘蔗品种的产量性状如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数、蔗茎产量等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公顷有效茎数与蔗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极显著正相关,茎径与蔗茎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各性状之间,株高与公顷有效茎数存在不显著正相关,茎径与株高和公顷有效茎数存在负相关,其中茎径与株高之间的负相关达显著水平。在对产量的效应中,公顷有效茎数的直接效应和总贡献最大,株高次之,茎径最小。由于甘蔗用途的改变——主要用于上市销售,因而在糖果兼用蔗的选育种和生产栽培中把主要目标放在增加公顷有效茎数的同时,对植株的茎径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注意合理协调好产量三要素之间,特别是株高与茎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灰色关联分析在甜高粱育种数量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伊犁河谷2008年种植的甜高粱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甜高粱生物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秆产量〉茎粗〉株高〉秆长〉穗粒重〉生育期〉节数〉锤度〉穗长〉千粒重。对甜高粱产糖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排列顺序为:糖锤度〉千粒重〉秆产量〉秆长〉生物产量〉穗粒重〉株高〉茎粗〉节数〉生育期〉穗长。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驯化阶段的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铁皮石斛组培苗在移栽驯化阶段的生长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组培苗各形态特征的变化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株高、根粗、根数、茎粗及叶厚差异极显著,根长、叶长宽比差异显著,叶数与节数差异不显著,叶色变化明显;生物量变化主要表现在茎的积累,初期叶所占比例最大,后期茎比例逐渐增大,而根系生物量积累速度要慢于茎与叶。结合主成分分析,在移栽驯化时主要考虑茎粗、根粗、叶数、节数及根长5个指标,其中茎粗与根粗为最优先考虑影响因子,表明幼苗加粗生长对该过程的顺利完成比伸长生长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UV-B辐射增强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人工增加对棉花UV-B辐射,设置4个处理,各处理的辐射剂量分别为0W·m^-2(RO)、0.5W·m^-2(R1)、1.0W·m^-2(R2)和1.5W·m^-2(R3),研究了UV-B辐射增强对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表观伤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增强,R1、R2和R3处理组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分别与对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R3与各个处理之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棉花叶片可见伤害症状越来越严重,各个处理的棉花产量和品质显著低于对照。UV-B辐射增强使棉花形态、产量和品质之间存在密切的直接关系,UV-B辐射强度越大对棉花的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11.
甘蔗实生苗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上甘蔗杂交组合的实生苗群体为材料,分析了9个产量,品质性状遗传相关和遗传通径系数,结果表明,株高对产量的遗传相关大于其他大产量性状,茎径与4个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以株高和茎径为选择方向并兼顾丛有效茎数,能达到高产高糖基因型的选择目标,丛重对丛含糖量的遗传正相关显著,直接效应大,而蔗汁蔗糖分对丛含糖为遗传负相关,直接效应也为负,说明在实生苗世代应采用以丛国主的选择高含糖量单株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玉米茎秆性状与抗折断力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一组双列杂交组合为试材,对9个茎秆性状与单位体积茎抗折断力(UVSRP)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雄穗主轴长与UVSRP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下生物鲜重、穗下茎秆长、茎秆鲜重、穗位高、茎秆长粗比与UVSRP呈极显著负相关;穗下平均节间长、株高与UVSRP呈显著负相关;茎粗与UVSRP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茎秆鲜重、穗下平均节间长、株高和雄穗主轴长对UVSRP的作用表现为较大的正向直接效应;穗下茎秆长、穗下生物鲜重、茎秆长粗比、茎粗和穗位高对UVSRP的作用表现为较大的负向直接效应。增加玉米的生物产量不能只增加穗下茎秆长或穗下平均节间长。适当的雄穗主轴长可作为选择抗茎折断力强的玉米品种的重要参考性状。  相似文献   

13.
浙红3号是一个产量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的红麻新品种。从经济性状对产量的相关分析得知,有效麻,株高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粗,皮厚与产量呈较小负相关,经济性状间有效麻与茎粗,株高与皮厚呈负相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经济性状中对产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有效麻〉株高〉皮厚〉茎粗。因此,浙红3号的产量主要取决于有效麻的多少和植株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亲本冀豆12(高蛋白)和冀nf58(高油)及其175份F_(9∶11)重组自交系(RIL)材料,对大豆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遗传分析,以期初步解析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亲本在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百粒重、油分含量、蛋白含量和单株粒重7个性状上具有显著差异。在RIL群体中,12个农艺性状均表现为典型的数量性状特征,且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率。其中,株高的遗传率最高(0.98),茎干重最低(0.63)。除3个性状(油分、蛋白含量和百粒重)外,其它9个性状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0~0.90;蛋白含量与6个性状显著负相关,但与百粒重显著正相关。各性状与单株粒重相关性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叶干重株高分枝数叶片数茎干重、主茎节数百粒重蛋白含量油分含量。选取19个单产最高的家系材料进一步分析表明,所测试的9个农艺性状主要遗传于母本冀豆12,而株高和主茎节数受到父本冀nf58的改良,说明通过聚合不同品种优异性状仍有提高品种产量的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为培育高产优质大豆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苎麻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品质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祥  刘正书 《中国麻作》1995,17(1):10-15,19
本文试用相关遗传力的分析方法,探讨了苎麻5个经济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遗传力,结果表明,通过各经济性状来间接选择单蔸产量和单纤维支数的相对效率不同,二麻各经济性状与单蔸产量和单纤维支数的表型相关变异中大部分是由遗传原因引起。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表明,苎麻高产和优质表现型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主要由株高(二麻)、茎粗(三季麻)、鲜皮厚度(头麻和二麻)、鲜皮出麻率(头麻和三麻)、有效株率(二麻和三麻)引  相似文献   

16.
浙红3号是一个产量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的红麻新品种。从经济性状对产量的相关分析得知,有效麻、株高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茎粗、皮厚与产量呈较小负相关,经济性状间有效麻与茎粗、株高与皮厚呈负相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经济性状中对产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有效麻>株高>皮厚>茎粗。因此,浙红3号的产量主要取决于有效麻的多少和植株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杂交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我所培育的10个杂交组合和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种以及亲本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8个性状的(株高、穗位、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杂种优势率和双亲平均值与F1各性状的相关系数的分析。明确了株高、穗位、穗长、行粒数、千粒重优势指数最大;穗行数、穗组为中等;茎粗为最小。双亲和双亲平均值与F1代的株高、穗长、行位数、千粒重等4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性状呈显著正相关;茎粗、穗粗、穗行数三性状表现相关不显著,通过分析,为培育亲本,组配优势大,配合力高的杂交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长果种黄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长果种黄麻品种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了表型相关分析,就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作了多元回归分析,并计算了性状对产量的通径系数。通过七元回归分析知道,在诸多性状中,以单株干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出麻率。进而只就5个能目测到的性状对产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茎粗和株高对产量的作用较大。在高产育种上,可将提高麻株的茎粗、株高和出麻率作为主攻目标。生产上可根据麻株茎粗和株高两个性状的生长发育规律来制定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用相关遗传力的分析方法,探讨了苎麻5个经济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遗传力,结果表明,通过各经济性状来间接选择单蔸产量和单纤维支数的相对效率不同,二麻各经济性状与单蔸产量和单纤维支数的表型相关变异中大部分是由遗传原因引起。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表明,苎麻高产和优质表现型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主要由株高(二麻)、茎粗(三季麻)、鲜皮厚度(头麻和二麻)、鲜皮出麻率(头麻和三麻)、有效株率(二麻和三麻)引起,高产优质苎麻品种的选择应着重在二麻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个国内外纤用亚麻品种(系)单株茎重的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茎粗、株高、工艺长度与单株茎重成极显著的正相关.经过通径分析可看出,茎粗、株高、分茎数、着粒数4个因素对亚麻单株茎重的变异起主要的决定作用,通径系数为0.92601,剩余通径系数为0.27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