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新品种权及品种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君 《种子科技》2002,20(3):155-158
植物新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建立起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我国也于1999年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本文就品种权人的权利、侵犯品种权的各类、品种权的保护等知识作一较全面介绍,供植物新品种生产、销售、使用和管理等部门实际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花生是中国人喜欢的传统食品,其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比肉、蛋类食品还要高,所以有人把花生叫做“素中之荤”、“植物肉”。花生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被古人称之为“长生果”,民谚道:“常吃花生能养生”。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新品种保护利弊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的植物品种,具有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保持植物新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选育的品种得到推广应用的,育种者依法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六条规定“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  相似文献   

4.
一种植物,让人痴迷到逢友就问、寻遍网络甚至夺人所爱的地步,该有什么魔力?不光是能看到的神秘和诡异。更是我们看不到的稀有和濒危,这就是鸾凤阁萝摩。但愿包括它在内的所有濒危植物。都远离“濒危”这个让人心疼的字眼。  相似文献   

5.
最长的植物     
最长的植物是一种攀援植物,叫白藤。它和庭园中经常种植的棕搁,同是棕搁科家族的成员。它生长在热带密林,我国海南岛也有它的“芳影”。它的茎特别长,而且很纤细,可以说是植物王国中的“瘦长个子”。茎直径不过4~5cm,  相似文献   

6.
《种业导刊》2011,(11):39-39
植物和人一样,被水淹会因缺氧而难以呼吸。不过,最新研究发现,植物在被淹时可激活体内的特定基因,助其“抗洪”。这项成果或有助于人类提高作物的抗水淹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记载的“韭”以及与“韭”有关植物的科学名称以及分类学特征,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开始,在历史典籍中整理出“韭”以及与“韭”有关的植物名称以及分类学特征。利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结合比较形态学的分析方法,对这些植物的特征进行研究,确定“韭”的原植物是百合科葱属的韭,学名是Alliumtuberosum Rottl。同时,整理出与“韭”有关的植物名称16 个,确定了4 种原植物的科学名称。对“韭”及其相关植物的原植物的考证,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将今论古,对历史典籍中记载的“韭”进行分类学研究,认为“韭”类植物在中国先民的生活中,具有祭祀用品和植物性食材2 种功用。这2 种功用在距今2000 多年前已经被中国先民确定。这2 种功用的植物学基础是“韭”类植物自身的物候学特点,以及在这类植物中含有的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8.
《科学种养》2013,(9):63-63
通过巧妙地模仿植物自身的“抗旱激素”工作原理,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能够抗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M1),可以帮助植物锁住叶面水分、减少蒸发。据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研究员介绍,植物的生根、发芽、分枝、成熟、落叶等生长过程,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脱落酸”是最为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也被称为“抗旱激素”。  相似文献   

9.
“苋”是现代中国人习见的野菜种类。目前对“苋”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宏观与微观,涵盖了“苋”类植物的种质资源、种子特性、植株的生理学特性、光合特性以及医药功能和药理的研究等。但是,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来说,对“苋”这一名称所代表的原植物却知之甚少。笔者通过对历史典籍中与“苋”有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用比较形态学的方法,对与“苋”这一名称有关的植物开展分类学的研究工作,厘定原植物的科学名称。研究发现,历史典籍中记载的与“苋”有关的植物名称有17个,在对这些名称所代表类群的形态学特征对比后发现,这些名称可以归并入3 个科中,分别是苋科、马齿苋科和大戟科。被放置在苋科的植物包括苋属的白苋与红苋、牛膝属植物和青葙属的鸡冠花;马齿苋科的植物为马齿苋属的马齿苋;大戟科的植物为铁苋菜属。研究表明,早在汉代时期,中国先民已经认识到了“苋”类植物的食用功能;中国人明确地将马齿苋确定为单独类群的时间,比欧洲早800年。  相似文献   

10.
木炭具有收敛、吸附和防腐作用。养花人常用它作为“止血药”、“防腐剂”,在花卉繁殖尤其是多浆植物的扦插中能起到“急救”作用。常见的多肉、多浆植物如仙人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我国启动实施《植物新晶种保护条例》以来。“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战略”等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然而人们却很少了解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保护神”——植物新品种DUS测试。DUS测试是植物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简称,是国际上认可的通过品种的大田试种以判定品种特异性的法定途径,是授予植物品种权的技术依据,是解决权属纠纷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自小喜欢花草的我,有幸将它发展成了自己的事业,又有幸借工作之便与遗落人间的花精灵——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植物结下不了缘。从此掉进“苦海”,追寻培育新“苦”果的梦想.、在等待的煎熬里,我品出了“苦”中之乐。 苦苣苔,初次听到会让人误以为是某种蔬菜或药材的名字,完全不能与观赏花卉联系在一起。其实这是一类很妖娆的小花,我们能见到的苦苣苔家族成员有很多,比如较早进入我国的非洲堇、大岩桐,近几年才露面的口红花、断崖女王、长筒花等。近年来更是有不少来自非洲和美洲的苦苣苔科花卉进入我国,以至于早些时候还以为苦苣苔科植物都是“舶来品”呢,直到发现了报春苣苔。  相似文献   

13.
分子农业中,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重组蛋白是近十几年来基因工程研究的一大热点。植物具有完整的真核表达系统、重组蛋白通常可以正确组装、折叠和修饰,同时,由于植物表达体系的方便、廉价等优点,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迅猛发展,已有100余种蛋白中得到表达,有些已进入商业化生产。但是植物与动物对蛋白的转译后修饰并不是完全保守的,植物是否能够真正“忠实”地表达出实用、可靠的目的蛋白产品已成为备受瞩目的话题,由于大多数药用蛋白都是分泌型蛋白,因此植物表达重组蛋白的N-糖基化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笔者对植物表达体系对药用蛋白的N-糖基化修饰途径和人源化改造植物表达重组蛋白的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综述,并对生物反应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其生命力非常顽强。从中生代的白垩纪晚期至新生代第四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巨变,150余种银杏类植物几乎全部灭绝,唯独银杏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存活至今。  相似文献   

15.
最早听到“黄金万两”这个名字大约是在15年前。时值春节前夕,一位学生给我送来两盆,说是刚从荷兰进口的:翠绿华盖下殷红的果实实在漂亮,只是“黄金万两”的名字让人莫名其妙。我的老同事、也是向我传授木本植物知识的好老师董保华先生见了,笑着说,什么“黄金万两”。就是“朱砂根”!原来不是什么新植物。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集体编写的著作中,就把它作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中最重要的常绿观花赏果灌木系统地介绍了。但作为室内观赏盆栽,则是荷兰将中国资源引去,经过“技术改造”后的结果,现在又作为新颖商品返销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6.
植物的香气使人神清气爽,身心舒适,但也有时香气袭来弄得人神魂颠倒,意志混乱。那么,花香是怎么回事?“香”又从何而来呢? 植物生理学家从植物化学的生理变化找到了香气的根源。高等植物从空气中吸取二氧化碳,在日光下合成以碳素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如人类不可缺少的糖类、淀粉、  相似文献   

17.
玉簪花是目前国内常见的观赏植物,同时在历史上也有不少记载。为研究中国历史典籍中记载的“玉簪”以及与“玉簪”有关的植物的原植物科学名称以及分类学地位,通过整理在历史典籍中出现的“玉簪”,以及与该名称相关的植物的原始记载、原始插图等各种信息,利用植物分类学的思想,结合比较形态学的分析方法,确定“玉簪”的原植物为百合科玉簪属的Hosta plantaginea (Lam.) Aschers.。对“玉簪”原始资料的整理,揭示尽管中国先民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植物分类体系,但是依然准确而清晰地记述了不少重要的植物分类学信息。同时,根据“玉簪”的“傅面助妆”的记载,整理出中国古代妆容中主要饰品胭脂的植物性原料,结合先民对“玉簪”的认识,揭示出“玉簪”原植物本身的植物学特点,是该种植物为人类选择使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梦之草”柔姿保鲜花是采用植物保鲜技术,利用植物自身细胞代谢的自然机理,将无毒、无害的植物延寿保鲜液与植物细胞液相互置换,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植物产品。它解决了“鲜花没有持久性,人造花没有自然性”的问题,既保持了植物天然的柔韧和富有弹性的姿态与质感,又拓展出更加丰富的色彩。这项植物保鲜技术,已适用于各种天然植物材料如野生禾草、观赏花卉、植物枝叶等的保鲜处理。  相似文献   

19.
说起太阳花,你可能会纳闷,那么多植物都叫“太阳花”,你这儿说的是谁啊?别急,我再说几个名字你就知道了,“死不了”、“松叶牡丹”、“半支莲”者是也。它是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肉质草本匍匐植物(Portulaca grandiflora Hook.),开起花来一片一片的,热烈至极。你想装点阳台么?用它最好。  相似文献   

20.
猬实的扦插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夏百花凋零之后,猬实繁花似锦,满树粉红,无论是孤植于草坪中,还是丛植于角隅、水池边,那一抹清新淡雅的粉红总让人流连忘返;夏秋全树挂满形如刺猬的小果,别有一番情趣,“猬实”之名由此而得。猬实(Kolkwitzia amabilis Graebn.)属于忍冬科猬实属,是德国植物学家Richard Kolkwitz 1901年发现并命名的中国特有的单种单属植物,为我国三级珍稀保护植物。作为中国特有的乡土植物,其良好的适应性及观赏性引起园林界的极大关注,但由于苗木供不应求,苗价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