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因树造型”是岭南盆景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又很注重露根效果,而头根、树干则是造型的基础,从立意、选胚、定托、蓄枝截干、枝法布局等,都是在这基础上顺理而成章的。“榕树型”盆景,其风格是盘根错节,浑厚苍劲。榕树的头根、树干部分的自然生态特点除了坑稔、结节之外,其中还有很多气根垂挂,这是“榕树型”的独特之处。盆景树型的塑造,其树种,只要具备能够塑造某种树型的可行性就可选用。例如笔者以一株榆树树胚,立意将其培养造就成为“榕树型”的风格。榆树树胚本身的坑稔、结节容易得到,但“气根”就很难天然生成。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花卉盆景》2014,(7):63-63
这盆题名为《浓荫蔽日》的小叶黄杨盆景,是广州盆景协会会长陈昌的藏品。作品是60年前选苗扦插的,40年间历经多次修剪造型,定型上盆距今也已20余载。作品整个造型为大树型,树高82厘米,树干直径12厘米。创作初期采用蟠扎细剪的苏派盆景方式造型,后期充分发挥岭南盆景“蓄枝截干”的优势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3.
通派盆景与扬派盆景部属苏北派盆景,然而各有特色。通派以南通,如皋为代表,称“东”路;扬派以扬川、泰州为代表称“西路”。通派盆景历史悠久,可上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南通市文峰塔下一株盆景落地的古罗汉松和现存如皋的宋代古桧柏树桩盆景,都是最好的历史见证。通派盆最以“二弯半”为其传统造型。方法是主干先攀成“二弯半”,每弯保留三个主枝,每枝扎成馒头型片干,形态也从古代“鞠躬式”演变成今天的“狮式”。因此,通派盆景又称“狮式盆景”。通  相似文献   

4.
雀梅在岭南盆景中有传统的四大名贵树种之一的美称。但它容易出现缩枝现象。有时在关键部位枯掉一枝,就极大地降低它的观赏价值。如右图这一盆就是在盆树的左上侧缩掉一枝,我也动过很多脑筋,但没有补救的好办法。在百思不解时,突然想到在换盆上做文章。因这株树干不算高,仅60厘米。我把它从原来深、圆盆里换到40×50厘米浅釉盆内种植。因为盆浅,盛土不多,要使它长得茂盛,唯一办法就是堆高盆土。根据树干的走向,我采取左低右高的倾斜种植方法,形成坡度,然后用一盆微型雀梅盆景,去掉小盆,利用原来的坭,紧靠缩枝处栽种,然后用锯末(木糠)和粘胶拌合塞在两株树干的间隙处,又在缩枝的大树底根部位,剥一块树皮,粘贴在小树干上形成统一的肤色,看上去露不出什么“蜘丝马迹”。因为小树是利用原来的盆土移栽,不存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知道,直干式的盆景是一种静的格调。我们一般采用大飘枝来打破这种形式。我认为这还不够,盆景艺术家贺淦荪老前辈早就提出了盆景要有“飞扬的动势,活泼的节奏,自然的神韵,写意的效果”。我在实践中把直干式的桩景上盆时,有意识地将树干向后倾斜数度,或者把树干的上部向后弯成一定的弧度,效果都很好。原因是使本来静止的树干增加了动感,更使之产生了一种仰视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派盆景,素以“二弯半”著称。其造型遵循一定的格式。特别注重立体空间的造型,要求姿(姿态)、势(树枝所向)、神(神韵)齐备,在盆景艺术中别树一帜。这种格式,可从主干、片干、顶、片、爬根、顿节的造型及上盆的操作上体现出来。 1.主干“二弯半”盆景是指主干呈两个半的弯曲之形。由第一弯、第二弯和半弯组成。造型时主干要蜿然上弯,第一弯弯曲弧度要大些,并稍带后仰呈座地之势、称座地弯。第二弯弯曲弧度次之,复欲前倾,呈抱驼之势,称抱驼弯。第三弯弯曲弧度更小,  相似文献   

7.
一、榕树桩材的由来我非常酷爱盆景艺术,工作之余,节似休闲,都在学习栽培和创作盆景。1992年我出差到广州,在河山盆景有限公司发现一盆大榕树桩景,盆长1.2米,树高也有1米多,虽然根盘不好,很少枝托,但树干左倾较为柔顺,很有动势,特别是左边一枝可做成大飘枝,整体来说是可塑之材,对我很有吸引力。在这一年里我几次去广州,都要去看一次,真想买下。但价格很高,可望而不可及。1993年春,在亲朋的支持下,我终于买回了这盆榕桩。当时我的亲人、同事都觉得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8.
作品是以海南博兰(海南留萼木。学名Blachia Baill,大戟科留萼木属植物)为素材制作而成的一盆岭南风格的半悬崖式盆景。作品通过多年全心养护,以岭南特有的“蓄枝截干”技法,对这棵博兰树实施精细、严谨的整体造型,使其“一枝见波折,两枝分短长,三枝讲聚散,有露亦有藏”。更难能可贵的是,  相似文献   

9.
<正>四、树根雀梅盆景枝的培育制作方法1.截干蓄枝法截干蓄枝是岭南盆景造型的主要技法。截干是将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树干截去。蓄枝是将选定的枝条定好位后蓄养。截干蓄枝的造型技法贯穿在根桩雀梅盆景栽培造型的过程中,按造型设计要求决定盆树整体的高度及树木形态,并进行剪截。当定植萌发新枝后,定好枝的位置,引导枝形的走向,待蓄养到粗度适宜时,按照造型要求的长短及时剪截,依此类推。经多年的剪截,反复交替蓄枝,直至剪截成"鸡爪"、"鹿角"的枝干状态,那时就会曲折苍劲,自然入画。这个剪截过程的做法,便是"截干蓄枝技法"。  相似文献   

10.
在盆景的创作中,对树干的艺术处理,目前我国大体上说有两种方法:一是截干法,二是弯干法。不论那一种,目的都是使树桩矮化、紧凑,达到艺术美。截干法是岭南树桩盆景的独创方法。所谓截干,就是在树桩树干  相似文献   

11.
干粗、枝茂之时是文人树桩头阶段的终结我们制作文人树桩,一可到花木市场或苗圃选购,自己设计加工,一、两年后当见雏形;二可播种地栽,三、五年会有实际成效。因文人树用材不需主干粗大,较之其它大桩盆景能省却许多时间和操劳。但由于文人树突出“高洁”,意境(格调)要求雅,形态(各部)要求简,操作起来难度不小。可以说,制作文人树“硬件”操作不费功夫;“软件”从构思到设计,到因材施治,到面对干和枝的变曲、取舍,哪一步斟酌失误都可能造成遗憾。而这“软件”是艺者的修养亦即“造诣”,是创作者对盆景艺术和相关艺术知识掌握的多少。当前,文人树盆  相似文献   

12.
浅议顶心枝     
顶心枝,无论是杂木盆景,还是松柏类盆景,历来为盆艺作者所唾弃;无论是传统剪枝技法,还是众多行家在书刊上发表的文章,一概认为要截去。然而,在实践中,笔者却体验到顶心枝在有些情况下,亦大有用武之地。一、顶心枝对那些树干有缺陷(包括疤痕、囊肿、虫蛀)的地方,剪成点枝,可“瞒天过海”,用来遮住观赏者的视线对树干缺陷部份的扫描。在返朴归真、师法自然的艺术法则在盆艺界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大多盆艺作者对桩头讲究完整、健康、自然。而往往“众  相似文献   

13.
春拂枝头     
郑世杰先生的《春拂枝头》(见本期彩页——编者),是一件精美缜密的盆艺作品。首先是疏密相宜的枝叶与造型优美的树干间,关系处理得当。有枝不掩干、干不夺枝之效。枝叶毫不繁密,树干亦不奇险,更无格外的渲染、点缀,给人以简洁明快和“删繁就简三秋树”般的审美感受。应该说,这正是具有较高层次的美学意境。叶的翠绿,青苔的黛绿,景盆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事绿化工作30余年,一直呼吁倡导盆景爱好者少挖、滥采野生树桩资源,走人工培育苗木制作盆景之路。2016年春天,在清理苗圃时笔者发现一株已在苗圃拐角生长多年的五干小叶女贞,由于多年未做修剪,这棵小叶女贞做绿化树的作用不大,但仔细观察发现这棵树五干的位置、粗细、髙低、出枝等方面都很好,稍加时日,可做成一盆精美盆景。  相似文献   

15.
盆景是活生生的东西。原树胚不会自然形成适合自己情趣的树型,也不是任何人所种同样的品种都能形成一定的形态;而是不同的树,不同的人、不同的技艺、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种出不同的千变万化盆景姿势。截干蓄枝是创作岭南盆景的主要艺术手法。一盆成功的盆景,随便剪下一支枝托(有的略修剪)都符合独立的盆景造型标准,甚至把整株树桩“脱衣换锦”(摘去叶片)后仍保持树型的优美和自然风貌,毫无矫揉造作,并且更能显示出盆树的骨干苍劲与枝桠线条的自然流畅。我栽培的这  相似文献   

16.
在盆景培育中,会有一些所谓的废材。怎样利用还可利用的所谓的废材,因材施技,变废为景,我与盆友们作了点尝试。右图是一盆瓜子黄杨,树高50厘米,原为枝叶茂盛矮桩大树型式的盆景。有一天,被人不小心碰断了整个顶头和右边的枝片,只剩下左边的一个大枝片,弃之可惜,将此就此,把顶头用木胶接上,做成枯枝,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样的尝试,请批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安徽盆景属北方盆景范畴,主要是以远树造型为主,注重表现盆景的整体效果,观赏期主要在春夏两季,观赏其“只见叶片不露枝”。传统的徽派盆景主要形式有游龙劈干三台式等。三台式,主干做三个弯,上部枝叶分三片,修剪成水平半球形。而现在的作者是就势起托,几托一顶,每一托的主枝弯曲较多,其优点古朴雄奇,缺点是枝法杂乱,没有规律,不美观。有人说传统安徽盆景的做法没有自然依据,只是花匠所作。而花匠的文化水平低,见识少,只能做到不出次品出成品,不能保证出作品;如果出了一个好的作品,也是无心扦柳柳成荫。  相似文献   

18.
由于卧式盆景要表现树干卧倒后复生部份能配合成为一株完美的整体,有一定难度;写生盆景是发展山水盆景最好途径,但写生要能“做假成真”也非易事。所以历来做的人少。兹作欲从难处求之。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卧式盆栽《高树(士)虚怀》榆树获庆祝建国四十周年闽南地区盆景展览“高等艺术奖”。植株树干粗大苍老,从盆右端至左端卧倒在石隙上,右端基部扎根入土,宛若天生卧树,上面洞罅,老态龙钟,左端微呈向上弯曲,而复生新干第一节,再绕向上右、右、右后生三节,然后转向右上、前上  相似文献   

19.
夏日炎炎,我创作的万字型茉莉盆景不仅会带给你一片绿荫,还能闻到万朵银花的扑鼻清香。这久开不败的茉莉花香,婀娜多姿的树型,真的会让你心旷神怡,迷上盆景。这一作品,是怎样创作的呢?四年前,一位朋友送我一盆树干呈万字型的茉莉。这盆花在他家已经养了20多年。我接手后,进行了精心培养。我在养护过程中,主要解决两个难点:一是作为藤本植物,它的茎有缠绕和攀缘性,控制枝条生长过快、过长是关键,否则就会失去盆景效果;二是如何培养它多开  相似文献   

20.
苍龙回首树种:对节白蜡树高100厘米这是一盆典型的斜干式盆景,树干收缩过度自然,满树遍布刚劲有力的鸡爪枝,根盘布满盆面,主干从右到左呈40度角回首,显示出了主干的沧桑与顽强不屈的精神,尤如苍龙回首,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