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蜡梅     
人真是奇怪,蜗居斗室时,满脑都是纵横千里的遐想,而当我在写各地名山大川游历记的时候,倒反而常常有一些静定的小点在眼前隐约,也许是一位偶然路遇的老人,也许是一只老是停在我身边赶也赶不走的小鸟,也许是一个让我打了一次瞌睡的草垛。  相似文献   

2.
记不太清楚了,大约是在1977年的“五一”或“十一”期间,南京市鼓楼公园举办了一个小型的书法盆景联展,那时在南京工作的我第一次看到盆景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继而着迷,心底即刻产生一种莫名的冲动——学盆景。但那时想学盆景却找不到这方面的书。1984年,偶然从一家报纸上得知有一本叫《中国花卉盆景》的杂志即将170刊的消息,心里非常高兴,马上去邮局订了一份。  相似文献   

3.
爱之蔓     
多年前上学时,到一个大型花卉市场实习,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爱之蔓。长长的枝蔓、带着大理石样花纹的心形叶片立时抓住了我的目光,凑上去仔细看,  相似文献   

4.
去年有花友提醒我:最近发现铁树里有虫专吃嫩芽,而且来无影去无踪。当时我想,养了几十年的铁树从没见过有虫,便没当回事,没想到今年偏巧就碰上了。第一次在今年6月中旬,我外出三天,回来见一棵发了很多新芽的铁树,一丛新芽转眼间变成了一堆芽渣,也没见到虫影。第二次在9月上旬,清晨起来发现铁树的一片嫩叶被虫咬得残缺不全(图1)。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个柜子里,有两座旧钟。有一个新的小钟被摆放到同一处。一座旧钟对小钟说:"你也要工作了,但我担心你是否能应付要走1600万次的路程啊。""什么?要走几千万次?这么伟大的事我哪能办得到呢?"小钟惊讶道。另一座旧钟说:"小钟,别理他,你不用害怕,也不要想几千万次怎么走;只要每秒‘滴答’一下就可以了。"小钟半信半疑地想:"就这么容易吗?好,我  相似文献   

6.
对于蚊母树名称的由来,我一直不得其解。一次偶然翻阅《辞海》生物学分部,其注解中有蚊母“树上屡生虫瘿”之语,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我家盆花较多,过去用铁制喷壶喷水不觉得累,但随着年岁的增加,举壶喷水甚感劳累了。后来改用塑料喷水(雾)器喷水.它虽轻巧,但体积小.装水少.需勤装水勤打气.有点麻烦.2000年春天,我利用家中的废旧材料和零部件.成功地装配成一个一次装20千克水的大容量喷水器.用自行车气筒打几下气.手里仅拿与二通开关组合的喷水器头。即可轻盈自在地给花儿喷水了.还可兼浇灌。用了几年,它已成为我得心应手的好帮手了。  相似文献   

8.
我种蟹爪兰已十几年了,但让它二次开花还是第一次。以前种蟹爪兰,除了在9~10月摘芽促花外,任其生长,对于何时开花和开花时间长短没有深究。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爱花人,家里养了好多花儿,苦恼的是楼房空间小,去花市看见心爱的花儿又想买,结果越养越多,摆不下了,怎么办?无奈之下,我想了一个办法——做个花架,记它们各就各位。  相似文献   

10.
还在小学的时候,我从报纸上就看到过有关叶子花的赞美文章,留下点点印象。工作以后,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我也喜爱花卉,现在退休在家,终日与叶子花为伴。我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一个梦想:如果能拥有自己的房子,空地大的话就搞一个花园。没有空间的话就造一个空中花园。1989年我的小楼房完工,有朋友送了一盆叶子花,就一直栽培到现在。这期间,很多花儿都被我淘汰了,但是它却保留到现在,而且大有“攻城略地”之势!  相似文献   

11.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杂志选订册中发现了一本名叫《中国花卉盆景》的杂志。咨询邮递员后,我突然对这本杂志产生了兴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订阅了这本杂志。经过苦苦等待,杂志终于一本本送到我的手中。  相似文献   

12.
初识鸢尾花     
我爱种花,却是个种花白痴。每一次买回来的花总是未过多久就死了。朋友们开玩笑说,这哪里是种花,简直是一个花杀手。我总是辩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一次我去买花,一个卖花大婶  相似文献   

13.
人树情未了     
我养了30多盆花,一到夏天,每天天亮之前、天黑之后各浇水一次,每天光浇花就得一大桶水。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找一个大桶,把每天的淘米水倒进去,再把洗菜的水也倒进去,任其发酵几天,每天总有水注入,浇花的水绰绰  相似文献   

14.
我住在三楼,朝南有一个室内阳台,光照好,冬天阳台内只要有太阳,温度就较高,不用开空调。我在阳台外用不锈钢材料做了两个花架,可放大小二十来盆花。我喜欢养些奇特的花(相对上海地区而言)。除龙吐珠(曾在《中国花卉盆景》2008年第11期上做过介绍)外,鲜艳的紫色三角梅让我着实喜爱。我买了两盆,但一个冬天过后全死了。  相似文献   

15.
《中国花卉盆景》2009,(11):48-49
我出生于一个偏僻的小山庄,自幼家境贫寒,13岁参加工作,任过教,做过工,当过兵,从事检察工作20余年。我深切感悟到父母将我养大.党和人民教我成人。所以我对生活充满了深切的感恩之情。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我在外地打工,妻子前些日子也随我来到外地找活干。村干部见我家的人都走了,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要把我家承包的土地转包给别人,我说可以,但包给谁、转包费多少,他们没有讲。前两天我回家,发现我的承包地村里已经转包给了他人,并以村委会的名义与其签订了转包合同。我信不过受让人,怕他搞掠夺式经营把地种薄了,将来我回去没法种,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青年,职高毕业后一直待业在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村委会发现了一本《科学种养》,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放不掉,杂志里介绍的人和物以及种养方面的实用技术深深地吸引了我。村支部书记见我如此酷爱《科学种养》,便说:“你拿几本回去看个够吧!”我毫不客气地把一大叠《科学种养》杂志抱回家。  相似文献   

18.
一次邂逅,成就了我一发不可收的景天乐园。虽说景天不难养,但要打理这么多习性不同的种类,还是得费点心思的。看看我一年之中是怎么伺候它们的吧。7年前,一次在豆瓣上闲逛,偶然发现一个介绍景天科多肉的帖子,立刻就被各种美丽的石莲花吸引住了。从此开始在淘宝上搜集自己喜欢的景天科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花卉盆景》2018,(2):71-73
虽然爱花草,但有一些花草却是我一直不喜欢的。比如百合,虽然芬芳,却过于浓烈。比如长寿花,色彩太过艳丽,感觉俗不可耐。但因为一次偶然,我渐渐改变了对长寿花的偏见。第一次种长寿花是在2015年,是一个店家赠送的几棵幼苗,因为得来容易,就种在一个不常关注的花盆里,丢在角落,天生天养。直到某一天,我发现它们长满了花苞,才移出来单独种植。没有想到的是,春天那盆长寿花意外出彩,满满的一盆,全是红艳艳的小花,从冬天一直开到春末夏初,点亮了整个阳台(图1)。  相似文献   

20.
去年春天,对于爱花的我来说,有一个小小的欢乐。那就是我自繁自育的一株盆栽桃树,终于在第4年春天孕育了点点花蕾。我精心呵护,一切都按我预想的那样,直至盆桃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