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春季节牧草生长贫乏,而蕨菜生长旺盛,放牧过程中羊因贪青而过量采食蕨菜嫩叶,从而导致蕨菜中毒.中毒的病羊以广泛性出血、进行性贫血和血尿为特征.其发病特点:①多发于2~3岁的青壮年羊,绵羊比山羊多发,且与采食量有关;②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节放牧羊多发;③具有地域性,多在蕨菜生长的地区发病.  相似文献   

2.
羊在放牧时因误食蕨类植物和栎树叶而发生的中毒病。引起羊中毒的蕨类植物主要是毛叶蕨和欧洲蕨。羊蕨中毒可根据病初发热、腹痛、全身出血等症状,结合有采食蕨的病史而做出诊断。羊栎树中毒是放牧羊在食入大量新生的栎树叶和嫩枝后,发生的以消化功能障碍和皮下水肿为特征的疾病。以上二种中毒病的预防可采取放牧羊群避免进入蕨类植物和栎树的生长密集区进行放牧。一旦发病,可参考文中的疗法。  相似文献   

3.
蕨(Pteridium aqui Linum(L.)kuhn ver.Latiuscu lum(Desv.)Undarw.)为凤尾蕨科蕨属植物,在我镇大部分地方均有分布.该植物多生长在向阳的草地植被中,开春萌发早.家畜喜采食,每年的冬春季节,牧草生长贫乏,家畜放牧过程中因贪青而过量或较长时间采食其后引起中毒发病。自1993年  相似文献   

4.
羔羊缺铁性贫血症属于营养性贫血,由于缺乏铁元素,缺少造血必须的营养物质而使得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贫血性疾病。羔羊缺铁性贫血症在夏秋季节很少发生,这个时期青饲料生长旺盛,可以通过让哺乳母羊采食青饲料和羔羊随着母羊放牧进食牧草幼嫩茎叶而补充相应的铁元素和维生素。而进入冬春季节之后,由于青绿饲料严重缺乏,完全失去了自然补铁的途径,铁元素供给不足,很容易引起羔羊缺铁性贫血症的发生,对羊养殖产业造成严重的威胁。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冬春季节羔羊缺铁性贫血症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秋季将柞树枝叶割下来,阴干后,是羊的优质饲料。柞树叶子含有毒成分单宁,不同季节含量不同,一般以春季新萌发的嫩枝叶毒性较大,此时为柞树长叶之时,又是牧草缺乏时期。在赤峰地区每年春季5-6月份多干旱少雨,牧场上可采食的青草极少,此时我市北部的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和林西县等地,放牧羊易食入大量柞树嫩叶而发病。羊中毒症状一般在采食后一个星期左右出现。本病的特征是病羊出现消化障碍,先便秘后排血痢,体躯下垂部位皮下水肿,体腔积液。  相似文献   

6.
蕨菜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蔬菜,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很高,还含有胆碱、麦角固醇等营养物质。蕨菜分布在世界各地,我国有丰富的野生蕨菜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各省。采食蕨菜已有悠久历史,它不仅在国内市场深受欢迎,而且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蕨菜以初生叶芽及未展开的羽状叶和幼嫩的叶柄为食用部分,嫩叶营养丰富,别具风味,可加工成各种菜肴。蕨菜多生于浅山荒坡,或林下草地和沙砾山坡,春夏季生长茂盛。蕨菜的适应性较强,春季出土早,可调节早春蔬菜淡季市场。鲜蕨全草入药,有清热滑肠,降气化痰,利水安神,降压、抗惊厥、恢复脑细胞功能等功效。蕨富含y-氨基丁酸,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头昏失眠等症。荚果蕨还具有治疗蛲虫病、虫积腹痛、赤痢便血、子宫出血、湿热肿痛等功效。此外,蕨菜根茎含淀粉量很高,可制淀粉;植株纤维可做造纸、制绳原料。常见的食用蕨菜种类有:(1)荚果蕨(MatteucciaeStruthiopteris L.),球子蕨科,又称黄瓜香。(2)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L.),凤尾蕨科,又称蕨儿菜、拳菜、龙须菜、鹿角菜等。(3)多齿蹄盖蕨(Athyriumbrevifrons),龙骨科...  相似文献   

7.
沙葱对绵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葱生长在内蒙古草原和沙地,分布极为广泛,资源丰富,是放牧羊喜爱采食的牧草.根据牧区人民多年的经验,羊采食沙葱后生长速度加快、发病率减少,而且可显著改善羊肉的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8.
瘤胃酸中毒多发生于奶牛,但是山羊日粮精粗比例失调,如精料(如玉米、稻谷、麦皮等)喂量过多时就会导致羊瘤胃酸中毒。笔者在近几年的临床实践中曾遇到23例精料饲喂过量而导致羊瘤胃酸中毒的病例,在有效地消除病因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措施,除5例急性中毒病羊因治疗不及时死亡外,其余病羊治疗效果良好,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病散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于冬春枯草季节。该病发病急,死亡快,最急性的一般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常于采食后2 ̄6h发病,病羊不愿走动,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磨牙虚嚼,流涎,瘤胃膨胀,听诊…  相似文献   

9.
<正>家畜短期内采食大量蕨叶或较长时间内连续少量采食后,极易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牛蕨中毒是以骨髓损害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主要特征,其有明显的全身性出血、血汗、骨髓损伤等病变,也有称为出血病、血汗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牛慢性蕨中毒引发以间歇性尿血,伴发膀胱粘膜肿瘤或赘生性病变,称为牛地方性血尿(症)。本病急性或犊牛病例,病势家畜短期内采食大量蕨叶或较长时间内连续少量采食后,极易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  相似文献   

10.
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其特征主要是患羊下颌淋巴结肿大、咽喉肿胀、各脏器出血、大叶性肺炎、胆囊肿大等。笔者临床曾见过一起藏系羊链球菌病,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仔猪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饲料中缺乏铁,导致铁的摄入不足所致的一种以仔猪贫血、疲劳、活力下降以及生长受阻为特征的疾病。多见于3~6周龄仔猪,故又名仔猪营养性贫血或仔猪铁缺乏症。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仔猪多在出生后8~10d左右开始发病,7~21日龄发病率最高。长得越快,铁贮消耗越快,发病也越快。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北方和南方山地放牧羊因消化道线虫侵袭造成的羊只严重发病或死亡多于每年冬末春初 ,即 2~ 3月份 ,因为那时牧草缺乏 ,羊营养很差 ,再加上寄生虫危害 ,羊常瘦弱而不断死亡。在夏季虽然羊消化道寄生虫线虫较多 ,但因草生长茂盛 ,羊营养较好 ,一般不会大批发病和较多羊只死亡 ,但近年来 ,兽医工作者特别是研究寄生虫的科技工作者观察发现 ,南方某地平原草场养羊 ,常于 8月份羊群发生疾病严重 ,表现腹泻、贫血、消瘦而死亡 ,经剖检发现大量消化道线虫寄生 ,经用相应驱虫药治疗后羊群健康好转 ,如于 6、7月即给药 ,羊群便无这样的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德宏州属亚热带地区,蕨类是在德宏州为分布最广、最多的一类植物。在德宏,蕨类植物发的新梢可供人食用,其老枝主要用于垫圈积肥。春季放牛牧草仍枯萎,而蕨类植物开始生长发新梢,放牧时牛采食一些蕨菜嫩叶导致其中毒。牛采食蕨菜叶1周后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贫血,步行摇摆,腹痛不安,不断努责,排出红色糊状粪便,可视黏膜苍白、黄染、出血等临床症状,通过流行病学,初诊为牛蕨类植物中毒,按该病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4.
牛蕨中毒是由于牛采食或饲喂大量蕨类植物所致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骨髓损伤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主征。牛急性蕨中毒有明显的全身性出血、血潮和骨髓损伤等病变,故分别称为出血病、血汗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病名;慢性蕨中毒以间歇性血尿伴发膀胱粘膜肿瘤或膀胱壁赘生性病变等为特征,特称为牛地方性血尿症。1病因蕨为凤尾蕨科蕨属多年生落叶孢子植物。全株有毒,鲜叶干燥后毒性不减。对牛起作用的主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因子和血尿因子。牛发生蕨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舍饲牛群饲喂了混有蕨类植物的饲草,或放牧误食了蕨类植物。尤其经过冬春的枯草…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口膜炎,大小绵羊都能感染发病,但以吮乳、断奶、周岁羊最易感,危害较严重,不但影响采食。而且容易并发感染其它疾病而造成死亡。该病每年冬春季节在天祝种羊场均有发生。给养羊业造成很大威胁。笔者自2003—2007年对该场3个牧业队的绵羊传染性口膜炎进行了诊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羊痘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皮肤和黏膜发生丘疹,羔羊发病后病死率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1996年7月叠石乡与毗邻乡、镇及浙江省毗邻乡、镇均暴发羊  相似文献   

17.
铁缺乏症又称仔猪营养性贫血或仔猪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铁缺乏而引起猪贫血和生长受阻的营养代谢病。临床上以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数减少以及皮肤、黏膜苍白为主要特征。多发于2~4周龄的哺乳仔猪,集约化猪场比较容易发生本病,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及临诊表现1997年春在我市干旱少雨,山坡地及甸地青草几无萌发,群牧羊主要以采食新生柞树叶为生。至5月上旬,开始不断有中毒病例出现,病初患羊表现厌食青绿饲草,精神沉郁,反刍减少,最初粪球干燥,色泽暗黑,表面附有粘液、血丝等,中后期排粪减少或...  相似文献   

19.
羊肠毒血症是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死后肾脏软化,又称为软肾病,主要对绵羊危害较大,山羊也可感染。羊肠毒血症主要发生于我国北方,发病多呈散发性,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春末夏初和秋季牧草结实,农田谷菜收获季节,对放牧羊有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羊链球菌病是严重危害山羊、绵羊的疫病,它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链球菌病危害山羊、绵羊已久,此病多发冬春寒冷季节,多数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感染.典型症状:咽喉肿痛,下颌淋巴肿痛.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结合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确诊可进行实验室检查.此病的防治,应落实到日常饲养管理,注意加强护理、清灭体内外寄生虫、严格消毒管理;出现疑似病例,病羊、可疑羊,隔离分开治疗,尝试用抗生素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